5張圖,讓你看清美國本科教育的實質

2020-09-03 留學陳華

在中國,上985高校正有著成為中產階層必要條件的趨勢,學區房則成為家長投資為孩子預訂的一張通向更好未來的門票。但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徐令予認為,如果和美國相比,中國的教育系統,還沒有成為一種「馴化制度」,沒有淪為階層固化的工具。


常言道,一圖勝百字。本文將通過幾張圖表讓你看清美國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現狀和面臨的危機。

圖一

用不同顏色板塊代表不同類型的高等院校,而板塊的大小代表了學生就讀不同類型高校的比例。

  • 其中藍色代表非盈利性頂級私立大學(相當於中國985高校)
  • 橙色為公立大學(大約是一本高校)
  • 綠色為盈利性大學(可能是三本四本院校)
  • 紅色為沒有入學
  • 灰色可能為數據不全的一些買賣文憑的「克萊登大學」吧

圖一


  • 圖一左邊是美國最富家庭(家庭年收入63萬美元以上,處於全美頂級1%階層)的孩子入讀的高等院校的分布情況,
  • 圖一右邊則是窮人家庭(處於全美20%的低層窮人)的孩子就讀高校的情況。

對照左右圖,一眼可看出:全美1%的富家孩子幾乎全混進了一流好大學,其中一半進入頂級名校。踏進這些頂級名校大門的窮人家孩子的比例不足二十分之一,而這個階層的孩子一半以上根本就沒有進過大學的門。

看看這些頂級私立大學的學生分布數據更是觸目驚心,美國38所名牌大學,其中包括常春藤聯盟的5所大學 - 達特茅斯、普林斯頓、耶魯、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布朗大學 - 來自收入1%頂層富家子弟的總數竟然超過全美底層60%窮人家的孩子!

窮富學生比例的嚴重倒掛在圖二中展露無遺。例如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WUSTL 全美大學排名第十九位),來自美國頂層1%的家庭的學生有21.7%,而來自全美財富金字塔底層60%眾多的家庭(家庭年收入低於6萬5千美元)的學生只有6.1%。這所大學每五個學生中就有一個屬於全美1%頂級富人階層,相反該校每一百個學生只有六個來自全美60%的勞苦大眾家庭。

圖二

圖二

WUSTL學生的家庭經濟分布與全美家庭金字塔式的經濟分布完全失去比例,該校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分布是一個倒置的金字塔!這倒置的金字塔的塔尖中就是那些來自全美60%的勞苦大眾的可憐孩子們,說穿了,他們就是伴太子讀書而已。圖二中其它幾所學校的情況也都好不到哪裡去,全是名符其實的貴族學校,當然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最為過分。

圖三展現了美國不同收入階層中孩子在高等教育上的差異。橫向從紅色到灰白用九種不同顏色代表由好到差的不同類型的大學。從這張圖中可以明顯看出隨著家庭收入的降低,紅色(代表好學校)越縮越小,最後只剩一片慘白的灰色(都是一些不三不四的大學或直接去了「社會大學」)。有錢人的孩子頭上是彩雲飄飄,窮孩子的天空是陰雲籠罩。

圖三

一些貴族學校通常也會作出學費可負擔性的承諾,也會在生活上幫助貧困家庭的學生。但是這些精英學院更注重低收入家庭的負擔能力,而不是注力於讓窮人孩子有更多入校的機會。專注於教育公平問題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助理教授丹尼·亞根指出:「免去學費只是幫助那些已經入學的學生。」

這位亞根助理教授和Raj Chetty,John Friedman,Emmanuel Saez,Nicholas Turner等學者的研究揭示了目前大學的學生經濟地位多樣化的真實現狀,這些研究人員追蹤了1980年至1991年間出生的約3000萬年輕人,數據來自匿名的納稅申報單和全美幾乎所有大學的出勤記錄。

其實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狀況由來已久,學者的研究和媒體的呼籲不絕於耳,但窮富割裂的狀況幾乎沒有一點改善的跡象。圖四顯示,從2002年起,處於10%、20%、40%各個窮苦階層的學生進入頂級名校的份額在十年內基本持平。倒是全美1%最富有階層的孩子進入頂尖大學的份額有所增加。正是在那段時間裡,窮人變得更窮而富人更富。高教系統成了階層固化的工具。

圖四

歐巴馬政府和國會降低了聯邦政府佩爾助學貸款的審核條件,使得許多大學的佩爾助學貸款接受者數量上升。一些精英學院認為這種增長有助於學生經濟狀況的多樣化。但最新的估計表明,佩爾助學貸款的增長主要只是貸款項目的擴張。至少在2013年,精英大學的學生經濟狀況多樣化實際上並未得到改善,儘管也有少數例外。

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一旦有機會進入一流高校後,儘管會面臨其他學生不會有的挑戰,但他們的表現幾乎與他們的富家同學一樣優秀,至少在日後的經濟收入上沒有什麼區別。圖五的橫坐標是學生家庭經濟收入的百分比排名,縱坐標為學生畢業後經濟收入的百分比排名。圖中彩色線條從上至下代表不同類型高校中學生畢業後掙錢的能力。

圖五

先看上面紅色線條,它展示了12所包括常春藤大學(杜克、M.I.T.、斯坦福和芝加哥大學)等頂級名校中不同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與畢業後的工作收入的關係。紅色線條相當的平坦,富家子弟工作後的平均收入如果是8萬年薪的話,他們最窮的同學畢業後也可有7萬5千美元的收入。其它兩類大學中(相當於211大學吧),窮富學生畢業後收入的差距也不大,橙、黃線條都比較平坦。

灰色線條顯示了全美年輕人收入與家庭經濟狀況的總體平均關係,很陡的灰線表示:大多數貧窮的孩子成年後仍然貧窮,大多數富家子弟仍然富裕。美國夢是彩色的,現實卻是灰白的,結論完全來自冷冰冰的數據。

上述數據涵蓋1980年至1982年出生的兒童,他們今天大約38歲。以前的研究發現,大多數美國人從30歲到他們的職業生涯結束時的經濟收入的地位不會再有大的變動,因此有最高收入的36歲的美國人很可能在60歲時仍是最高收入階層中的一員,至少在統計平均上就是如此。

美國的貴族精英院校招收的多是貴冑子弟把大多數寒門學子排於門外,這是赤裸裸的現實,由上面的圖表為證。這些貴族院校為了達到這個既定目標,釆用的手法卻是文明高雅的,絕不用「高校大門朝南開,高分無錢莫進來」那種土辦法。

首先,政府對平民大眾子弟的普及教育的投入嚴重不足、敷衍了事,從小學到高中一路提倡快樂教學。學生們快快樂樂地就變傻了,從起跑線上就失去了鬥志沒有了競爭力。西方社會的核心圈內的貴族思維根深蒂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個偽命題。掌權者從來也沒有打算在平民子弟中培養國之棟梁,只是讓這些平民子弟識幾個字高高興興地做順民而已。

另外在大學入學標準上玩花樣。儘管富家子弟壟斷了優厚的初等教育資源,但這些少爺小姐多數仍是金玉在外敗絮其中,他們的學業成績也未必有多好。美國的大學,特別是那些貴族大學制定了獨特的入學標準為富家子弟一路保駕護航。先把入學考試的門檻降低,讓他們想要的對象可以順利通過。然後添加上許多沒有客觀鑑別方法的軟指標:例如課外活動參與程度、團體領導能力、面試表現等等。富家子弟在這些方面佔盡優勢,於是乎一個個金榜題名、登堂入室毫無懸念。

正是「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還需要考試作弊和行賄腐敗嗎?這些都是小兒科了。

有了系統的設計和安排什麼都可搞定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冠冕堂皇和順理成章。當然也不會忘記招收少數窮家子弟作點綴,同時配上一系列勵志文章和心靈雞湯來忽悠大眾。

我在科學網上的好友姬揚博士對英美教育的欺騙性有十分精闢的論述,現摘錄如下作為本文的結尾。

「我們通常說的外國教育,其實主要指的就是英美教育,雖然很大程度上是我們自己想像的英美教育(託了廣大公知們不懈灌輸的福)。英美一直作為世界的霸主,物質上和心理上的優勢很大,有資源、有信心也有能力來推行自己的馴化制度。英美的教育只把很少的一部分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精英)當作未來的主人來培養,而把絕大部分人當順民來馴化——這兩部分採用了截然不同的教育體系,前者的代表是伊頓公學,後者的代表大概就是這個什麼博航特公立中學了。應該說這一套也是很成功的——看看博航特中學的那些學生吧,他們的所作所為那是骨子裡的馴順,他們已經發自本能地知道誰是主人,要看誰的臉色。從馴化效果的角度來看,這還算不上有多麼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他們還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有著完全的自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多麼了不起的馴化制度啊,絕對是普世價值,應該全世界推廣,而且也確實推廣到全世界了——如果不是突然出現了中國的話。」

熱門評論:

jeioyoeu:

我父母收入較低。我從一所很差的小學,考上了一所不錯的中學,然後參加提前招生上了北大,畢業後在哈佛讀博士,現在在哈佛也當助教。這篇文章寫得真實、可信。美國的精英大學就是這樣的。如果說中國的精英大學裡讀書的目前還算是「智力」、「用功」上的精英的話,美國的精英大學裡面就是赤裸裸的經濟精英。哈佛的本科生大多數非富即貴,我見過哈佛有名有姓的捐贈人孫子,中國知名企業老闆的子弟,見過虎媽那本書作者的女兒。私立大學,要的就是校友圈子,圖的就是捐贈,收你一個寒門子弟上哈佛本科,對於人家而言就是浪費資源。


哈佛的美國學生學習能力如何?我這幾天剛剛改完他們的期中考試試卷,一門文科通識課,非常簡單。我感覺從卷面反映出來的來看,學習能力能達到北大本科生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十左右。考試時隨隨便便就可以申請一個什麼讀寫困難,然後考試時間長過別人50%。寫起論文來,假大空,言之無物,滿口都是進步主義價值,張嘴就知道罵川普,不懂什麼叫客觀論述,不懂什麼叫分析文本。依我看,就應該送到中國上三年中學政治課學學邏輯。


哈佛的學術資源確實不錯。我能到這兒來學一個國內還不太強的外國研究專業,因為我是中國人,因為中國十幾二十年前的公立教育。從我們小時候就搞減負,搞素質教育,所幸沒有變成真的。


如果中國政府敢容忍各種勢力毀了公立教育的根本,那麼中國的未來將失去希望。社會有貧富之別可以理解。實不相瞞,在國內給富家子弟補習也是我補貼家用的來源。有些富家孩子也是挺不錯的。但是,可以讓富人多一些資源,讓他們自己去選;但絕不能砍掉窮人已有的資源。我中學時,同學也挺富裕,上這個補習班,學那個樂器,沒事兒還出國訪學,這是十來年前。我什麼也沒有,但憑成績就足夠了。


我擔心的,就是中國變成美國這樣,富人不僅僅是拔高,而且還要靠操縱規則,故意讓窮家子弟變笨變蠢,讓智力和努力變得毫無用途。說實話,個把富人交多點錢上北大清華哈佛耶魯,不關我事;如果變成制度化,那麼受影響的是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兩千年前中國人喊出來的。中國共產黨搞社會革命,背後也離不開這句。如果一味放縱公立教育的衰敗,這將是對中國傳統中進步呼聲的背叛,也是對黨的宗旨的背叛,政府一定一定要把屁股坐在普通人這一邊。


一個社會不能沒有精英,但精英應該有流動性。富人可以儘管富下去,但窮人需要改變命運的途徑。在美國這就是最難的一步。

流星谷

所謂的快樂學習,在快樂中被愚弄,被固化在底層,還有自由的美名。

張廣才:

如果和美國相比,中國的教育系統,還沒有成為一種「馴化制度」,沒有淪為階層固化的工具。

不要放鬆警惕,教育產業化的目標就是掏空公立教育!

BB:

紙牌屋某一集就是副總統打招呼幫忙國務卿的兒子上哈佛,所以別再說美國上大學不憑關係,美國大學學費非常高,特別是那些頂級的私立大學,這一點就把大多數人嚇退了,美劇裡面從小給孩子攢大學學費橋段數不勝數。

目前國內私立中學也有這個現象,富家孩子賺收入,窮孩子撐門面,素質教育是最好的遮羞布。

本文源自網絡。

關注+私信陳華老師,諮詢更多留學問題!

相關焦點

  • 通識教育的實質是價值觀教育
    《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為美國中學、哈佛學院和社會中的通識教育提出了相應的方案和建議,其實質是價值觀教育,所謂的「思辨與表達」是推行美國價值觀的手段和方式。
  • 5張讓大腦死機的錯覺圖,你敢盯著圖三看5秒鐘嗎?網友:我瞎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組錯覺圖,大家一起來看看吧!5張讓大腦死機的錯覺圖,你敢盯著圖三看5秒鐘嗎?網友:我瞎了1.這張圖上,電梯不斷的向下運行,直至消失,怪物張著嘴巴,好像把繪在電梯上面的甜甜圈吃掉了一般,在商場中,看到這樣的錯覺小創意真的感覺不錯呢,小夥伴們在商場還見過什麼有趣的創意呢?2.剛開始看到這張圖的時候,有點納悶,現在打球都不限制年齡了嗎?
  • 色盲自測:這6張色盲圖你能看清幾個?少於3個,你也許就是色盲了
    導讀:色盲檢測:從圖片中你能看出數字「5」嗎?所以在這裡,今天給大家分享8張色盲檢測圖,倘若你是三色視覺( 色弱 )或二色視覺( 色盲 )的人,那你可能沒幾張能看的清楚!一起來自我檢測一下吧。圖一: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張非常簡單的色盲檢測圖!
  • 5張讓你產生幻覺的錯覺圖:盯著圖二女人的眼睛,有驚喜哦!
    5張讓你產生幻覺的錯覺圖:盯著圖二女人的眼睛,有驚喜哦!   有非常多的時候,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眼見不一定為實,看了下面的幾組圖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了。
  • 常見的5張色盲檢測圖,第三張是一個「坑」,很多人都「栽了」!
    所以大家有必要提前了解自己到底屬不屬於色盲,小編找到了常見的5張色盲檢測圖,不妨一起來測一下視力吧!這張圖主要都是以冷色和暖色相互結合而成的一個圖案,相對來說這張還是比較簡單的「開胃菜」!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出來了呢?圖中是一個動物,由冷色系所組成的一匹馬,一些對於紅綠色盲分辨不太明顯的人,是看不出來圖中是什麼的,如果你能夠看得清的話,那麼恭喜你,你並不是色盲!
  • 在研究與教育之間:美國研究型大學興起的本科學院問題
    這一體制雖然能有效地支持研究,但也對如何處理學者的專業化研究與本科教育提出了挑戰。對「新教育「的批評,推動了大學第二輪改革中重建學院的努力,力圖通過學院通識教育的探索,克服研究型大學中本科教育面臨的困境。雖然這些改革嘗試並沒有獲得普遍的成功,但研究型大學的締造與學院的重建奠定了美國高等教育的制度框架,基本原理與主要問題支配著二十世紀美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 寶寶啥時候能看清媽媽的臉?孩子視力發展很神奇,五張圖看全過程
    如果問你,剛出生的嬰兒,睜開眼睛第一眼,看到的這個世界,是跟我們一樣的麼?也許有人會覺得,是的吧。但是有些細心的媽媽,可能會通過寶寶的一些細微的反應,會感覺到寶寶在最初的幾天根本看不清媽媽的臉。新生兒眼裡的世界,與成人的大不同,五張圖看寶寶視力發展全過程。√0~1個月的寶寶有研究者對剛出生幾分鐘的嬰兒進行過一些視覺上的實驗:將一些空白圖片和人臉圖片在嬰兒眼前晃動,嬰兒就能夠利用眼睛和頭來追隨移動的圖片,並且對人的面孔表現出偏愛。
  • 這些你需要了解的美國留學本科教育制度
    大家前往美國留學的同學都是希望受到美國留學的良好的教育制度的影響,使自己能夠在專業和能力上有所提升,那麼關於美國留學的本科制度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大家了解的美國留學本科教育制度的多少就會影響到大家在美國留學的順利是否,所以三立小編整理了關於美國留學本科教育制度,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美國留學。
  • 從文理學院看美國教育精髓 被美國人稱為「精英本科教育」
    去美國留學,你會選擇去哈佛、耶魯綜合性大學,還是威廉士學院、阿默斯特學院這些文理學院?不少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因為綜合性大學更知名,對於國外的文理學院不少家長並不是很理解。近年來,因美國文理學院的高額獎學金和優質教學質量等,讓中國學生對文理學院的申報趨之若鶩。但是不少家長依舊疑惑,究竟文理學院和大學有什麼區別呢?
  • 美國本科申請的5種方式,
    下面小編為同學們介紹美國留學本科申請的五種方式,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方式1:在美國上高中 適合人群:計劃送孩子讀美國高中的家庭 選擇這種方式,需要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最起碼規劃10年:4年美國高中,4年美國大學,2年碩士。一旦確定留學目標,最好在初中、甚至小學時就要開始準備,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尤其是語言能力。
  • 美國文理學院的特點與申請:美國最好本科的教育風度
    原標題:美國文理學院的特點與申請:美國最好本科的教育風度   原標題:美國文理學院的特點與申請:美國最好本科的教育風度   美國文理學院在全球獨樹一幟,筆者在今年春季專程走訪了威廉士學院、艾姆赫斯特學院、瓦薩學院、史密斯學院和巴納德學院等5所一流文理學院,採訪了威廉士學院院長福爾德博士等校領導、招生辦的負責人和中國學生,較為詳細地了解了文理學院的特點、招收中國學生的情況和申報的注意事項。
  • 美國文理學院:當今美國最好的本科教育模式
    美國文理學院在全球獨樹一幟,筆者在今年春季專程走訪了威廉士學院、艾姆赫斯特學院、瓦薩學院、史密斯學院和巴納德學院等5所一流文理學院,採訪了威廉士學院院長福爾德博士等校領導、招生辦的負責人和中國學生,較為詳細地了解了文理學院的特點、招收中國學生的情況和申報的注意事項。
  • 經過多年跟蹤調查,美國發現了「天才教育」背後的實質
    一、美國「天才少年」研究早在1918年,美國就出現了教學體制完善、正規的「天才教育」,幾乎所有的公立學校都有「天才與資優教育計劃」,在學校之外也湧現出許多天才培訓機構,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才少年中心(Center of Talented Youth,簡稱CTY),杜克大學的英才發掘項目
  • 美國本科如何選校?
    《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留美的本科生數量為有15萬左右,研究生數量為14萬左右。中國可謂是美國高校的重要生源國。每年有如此之多的同學飛往美國開始自己的學業,那麼他們是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本科學校的呢?在擇校過程中,排名是非常重要的參考。
  • ​留學啟蒙(2):通識教育是美國本科教育的精髓
    想要去美國留學的家庭,必須要知道美國有一類特殊的學校叫文理學院。文理學院最重要的理念就是通識教育,英文叫Liberal Arts,博雅通識。
  • 5張「內涵圖」,1張比1張扎心,網友:居然看哭了
    5張「內涵圖」,1張比1張扎心,網友:居然看哭了人們本身的感觀都比較強,對於圖片中的景象總是比文字要投入的感情多,畢竟通過一張圖片就能夠看出一些背後的故事。那些深藏在我們心底深藏的情感,很容易因為一些圖片感觸頗深。
  • 適宜你的美國本科留學申請院校應怎麼進行選擇?優弗教育推薦
    美國本科留學應怎麼進行選校?是挑選綜合排位高的還是專業優勢更強的?大學錄取率是否也在斟酌的範圍中?美國本科留學選校還需從哪些方面和因素全面謹慎忖量?優弗教育為同學們整理綜合美國留學相關選校指南,期待能夠協助大家抉擇最理想、最適宜的學校。
  • 美國本科留學申請常青藤大學就讀條件你真的準確掌握?優弗教育
    美國本科留學申請就讀,許多同學很青睞常青藤大學,關於美國本科留學申請常青藤大學就讀條件,許多同學仍舊不是很明白,常青藤美國大學留學需國內優質高中、大學在讀生,畢業生。國內在校平均成績90-95分以上,或GPA3.5+以上,學校及所在地區排名優質的學生。
  • 心理學11張測試圖,看清你心理年齡,準到尖叫
    據說下面這11張圖,是心理學上最詭異的11張圖,能看透你的內心,非常準!趕緊的,測試起來!你還是單純的你嗎?你能看出幾條筆直的橫線?不見5:可能輕易被同性吸引,有潛在的同性戀傾向。不見6:可能輕易會精神分裂,需要額外的關注。(ps:1是25,2是29,3是45,4是56,5是64,6是8。)噢,所以我是有同性戀傾向咯!
  • 美國大學為何重金砸向本科教育?
    美國大學重視本科教育」的情況我們都略有耳聞,但是具體是如何重視的,卻少有這方面的專業說法。今天為大家分享一篇北大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的文章,文中他清楚地闡明了美國大學對本科的重視程度,並分點論述了是如何重視的具體情況,值得一看,推薦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