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很多的家長一門心事的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讓孩子出國留學開拓遠見成了孩子和家長的夢想。
最可笑的是有的家長是因為面子問題、虛榮心將孩子送出國的,覺得自己是成功人士,孩子不爭氣,考不上重點,自己臉上無光。
還有的是迷信國外的教育,或者是趕時髦,覺得留學回來,孩子的身價就會暴漲,這樣的家長實際上是將孩子當作自己的投資產品看待,而不是真正關心孩子的成長。
出國留學的孩子一般都是富裕家庭的「熱門追求」,留學的年齡也是越來越小了。「小留學生」絕對不是指兒童留學生,也不是指小學生,而是指18歲以下的年輕留學生。據英國一所私立學校的理事會稱,該校至少有7000名來自中國的「小留學生」。
為什麼有這麼多海外「小留學生」?
出國留學原因:
1、作為兩國教育合作的「交換生」,互派學生到對方國家留學。過去,作為「交換生」,他們一般只在大學裡;近年來,高中裡有很多「交換生」。這種學生,一般成績好,人少,由學校安排交流,定期培養。
2、體驗不同的教育文化,學習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很多家長對中國的「填鴨式」學習不滿意,於是到西方國家體驗「啟發式」教育。這兩種文化的影響往往產生許多新的經驗和新的思維,也使孩子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和能力。
3、為了緩解我國的升學壓力,可以通過「留洋貼金」的方式獲得名牌大學的招生資格。一些名牌大學如果有出國留學的經驗,就更有可能被錄取。
一位小留學生家長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我的孩子出生在中國人口出生的高峰,因中考失利沒能上高中,這等於失去了孩子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一次失利造成終生遺憾。為了讓孩子能接受正規教育,我們節衣縮食把孩子送到國外。這位家長說,如果我的孩子當時能上高中,我們未必選擇留學這條路,這是中國教育體製造成的。
4、被一些中介機構、教育培訓機構蠱惑,「騙」出國留學。一些中介機構、教育培訓機構不斷向中國一些富裕家庭宣傳外國教育的優勢。學生和家長被「忽悠」到西方國家學習。尤其是當「送孩子出國留學」成為一種「被大眾追求」時,很多家庭,包括富人和中產階級,都有可能被蒙蔽。
這些「小留學生」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因為「小留學生」的年齡不同於「留學生」,所以很多「小留學生」出國留學完全是由父母決定的,當然也有自己的留學要求。然而,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大多有以下特點:
1、這個家庭比較富裕,收入也很高。
因為出國留學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普通收入的家庭無法承擔這樣的開支;而「小留學生」也沒有掙錢讀書的能力,所以他們基本上是靠「父母給錢」來維持「留學生活」!
2、他們的父母文化程度比較高,或者有海外工作經驗。
由於受教育程度高,對子女的能力和就業要求高,他們要求或同意子女出國留學。不管他們是否會留在國外,他們至少可以增加他們的生活經驗和教育水平!
3、個別父母有「國外的月亮更圓」的想法。
從個別回國避疫的留學生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思想中仍然有一種「西方強於中國」的感覺。出國前,他們有「異國多圓月」的想法,回國後,他們形成了「中國處處不如外國」的態度。「崇洋媚外」思想的背後,與父母的教育思想密切相關。這樣的家長和「小留學生」將來可以隨時移民、定居國外。
「留洋垃圾」的隱憂!
從父母和孩子的角度來看,出國留學也不例外。學習先進的知識和文化也是為了我們自己的發展。然而,大多數時候,事情都違背了他們的意願。
這些「小留學生」由於年齡小,出國時缺乏獨立生活和認同文化的能力。他們常常不加篩選地接受所有西方文化,甚至反過來質疑中國傳統文化。這就是「崇洋媚外」的由來。
同時,這些「小留學生」資金雄厚,沒有乏監督管理,往往形成一種任性、任性、傲慢的性格,被稱為「留洋垃圾」。對於父母和中國人來說在中國求學要腳踏實地,而不是製造這種「留洋垃圾」!
「留洋垃圾」的產生與家長的經濟能力和教育能力有關。一般來說,「經濟能力強」、「教育能力弱」的留學生家庭容易產生「留洋垃圾」。有足夠的錢讓一個不完全懂事的孩子隨意出國消費,但家長不能用自己的知識來教育和引導孩子,甚至個別家長也會在孩子身上灌輸「月亮在國外更圓」的思想,所以「小留學生」容易出問題!
其實,留學之路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容易,特別是對於英語差、調皮懶散的學生來說,可能達不到真正的留學效果。當然,對於那些受過良好家庭教育、學習成績優秀、自我意識強、目標明確、勤奮好學的學生來說,留學經歷會給他們帶來人生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