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寶娃有抑鬱症的危險,而這樣的疾病也逐漸成為家長們關注的對象,只不過這樣的疾病沒有比較明顯的外在徵兆,因此,家長則要關注孩子的動態來"診斷"孩子到底有沒有真的抑鬱症。
實際上,當孩子過於自卑的話,也會有抑鬱方面的傾向,甚至會因此患上抑鬱症。為避免這樣的發生,當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的時候,說明他正慢慢變得自卑,家長應當越早發現越好。
01開始開始自卑的3個表現:
表現1:對外界的事情感到排斥
要知道孩子對於這個世界是熱情且好奇的,對什麼樣的事情都想去湊個熱鬧。然而對於一些心理比較自卑的孩子來說,外界的事情讓他感到退卻,甚至不願意去接觸外界的事物。
即使有其他的小夥伴主動和這樣的小朋友接觸,他也會用非常排斥的態度面對,或者說乾脆不說話,不過家長也不要拉著他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觸,因為這樣的話反而會起到反作用,讓本來就已經自卑的孩子心理更加脆弱。
表現2:沉默不語
這類孩子不是說不敢到外面,然而即使到外面也不會開口和別人交談,總是沉默不語的樣子。實際上,這類孩子如果不是先天方面疾病的影響,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卑不敢和別人說話,而且是非常深度的自卑,覺得和別人說話會得罪對方。
表現3:溝通的時候不敢有眼神接觸
雖說這類孩子能跟別人溝通,但是仍舊不敢和別人眼神接觸,一旦接觸就會躲躲閃閃。這類孩子實際上情況比較好些,至少敢和其他的小朋友溝通,只不過他內心仍舊很自卑,會通過眼神躲閃的方式掩藏自己的內心。
如果孩子有相關的症狀,家長一定要提起百分百的注意,不要讓孩子成為自卑的的人。那麼,如果孩子越發的自卑,家長可以通過什麼樣的辦法來幫助孩子呢?
02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自卑情緒?
1、反省自己的問題
有些時候,孩子的自卑和家長其實是有關係的,比方說孩子做錯事的事實,家長第一時間斥責孩子,而不是選擇和孩子友好溝通,因此,孩子有可能在父母的打壓下變得逐漸不願開口說話。
因此,家長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問題引起的,應當好好地改善教育方式,這樣的話才能避免孩子因為自己的錯誤教育和"人格健全"漸行漸遠。
2、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如果說,家長太經常把孩子關在家裡,那麼引起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因為孩子本身會因為在太過狹窄的空間生活,而導致性格變得比較內向。
如果說家長有空的話,應當積極帶孩子到外面去遊玩,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逐漸地了解到外面世界的魅力,這也能減少孩子因為經常呆在家裡而生出不好的情緒,進而導致性格出現扭曲。
3、耐心開導孩子
孩子有心事的話,那麼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出現並好好引導,因為父母不單單是至親,同時也是孩子的人生導師。因此,如果孩子有問題的話,家長則應當陪伴在旁邊給予意見和解決的辦法。
如果說父母沒有好好充當這個角色,而經常用敷衍或者謾罵的形式對待孩子,孩子非但無法被開導,甚至會把情緒積壓在心裏面導致內心出現扭曲和自卑。
4、到醫院檢查
不過也不是所有孩子自卑都是外界影響的,有些則是先天導致的,因此,不管是先天還是後天影響的,只要孩子有上述幾個表現,家長都應當立刻帶孩子到兒童心理醫院檢查。
並且,家長不要有病恥感,因為這樣的話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理應用理智的態度面對這樣的事情,然後配合醫生治療幫助孩子走出自卑的陰影。
這樣的話,孩子才會遠離抑鬱或者其他複雜的心理疾病,同時也能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自己的人生和這個社會。
03結語:
每個孩子都是健康的天使,但是為了避免他們活在痛苦的陰影下,家長應當及時給孩子清除一些陰霾,這樣的話,孩子才能更好地活在陽光底下成為一個健康的寶寶。
那麼,為避免孩子生活在自卑下,家長不妨參考以上幾個辦法,通過上述的辦法看看孩子是不是有這樣的傾向,如果有的話,則可以參照提到的幾點幫助孩子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