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爹姓還是跟媽姓?誰才配擁有冠姓權?西瓜視頻科普姓氏的價值

2020-10-03 道道科技迷

姓氏這個東西在過去我們還並不覺得有多麼重要,但是在近幾年女性對自己權利意識的覺醒下,這個話題又被拎上桌面,要好好掰扯掰扯。特別是幾個月前Papi醬孩子取名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許多女性都認為為孩子取名並冠以姓氏,應該是母親的權利,而不應該是父親的。

這種意識無疑掀起軒然大波,畢竟在我們過去數千年都是子隨父姓,這種呼籲有了點離經叛道的味道。但是作為一名創作人,對這個問題也不能一邊倒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我要公允的分析一下這個姓氏,到底該不該跟父親姓?或者到底該不該跟母親姓?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有何價值?

我們首先理解我們目前的姓氏,都是跟隨的父姓,這種姓氏在一定程度上是為父系社會提供穩定,並且將孩子的權利和義務都指向父系家族,這是它的作用,而且這種習俗從原始社會開始一直流傳到現在。

而站在民主的角度看,父姓和母姓的冠名都不平等,只能說取姓是一種傳統,真正要實現平權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讓孩子自己取。

但是因為孩子年幼,所以這種權利會被賦予父母,這就導致了冠姓權分歧的產生。

從跟媽姓來看,這無疑是最自然的一種隨姓方式,因為孩子必然是母親親生的,但父親就不一定了,而且隨母親姓後無論離婚多少次,孩子始終跟隨母姓,這是一種便利。

從國內僅存的母系氏族摩梭族來看,他們的傳統是走婚,孩子隨母姓且由母親撫養。在自然界裡這種事情也很常見,比如獅群,幼獅就是由雌獅撫養長大,即便換了幾個守衛獅群的雄獅,都無所謂。

但是這也有一個弊端,除了摩梭族那樣一直保留著母系社會的傳統,即便是你現代社會孩子跟隨母姓,實際上也不過是跟了自己姥爺姓而已,無非是換了個父姓去繼承香火,和女性依舊無關。

而且很多人說跟隨母姓可以柔化男方與女方家庭的關係,但這是一把雙刃劍,這也會讓男方家庭的長輩心理膈應,在這種只能兩者取其一的選擇上,必然是沒有兩全的答案。

那跟隨父姓呢?

從某種程度上看,跟隨父姓確實有一定的科學原理,「傳宗接代」四個字傳的就是一條Y染色體。

人體有23對染色體,其中控制性別的那一對染色體較為特殊,分為X和Y兩種。男性的染色體組合為XY,女性的染色體組合為XX,這兩條染色體分別來自於母親和父親。

從這裡看,母親提供的永遠是X染色體,而父親會提供X和Y兩種可能,當X與Y結合,就是男孩,當X與X結合,就成了女孩。

所以在父系社會的遺傳中,姓是跟隨Y染色體的,因為即便是女孩繼承了父姓,沒有Y染色體,她的孩子也只會跟隨有Y染色體的男方姓,這幫助了中國古人的Y染色體基因不被稀釋,得以保留。

但這種「傳宗接代」的思想帶著個人為家族集體服務的味道,而且犧牲的是一定的女性權利,因為她們的基因在裡面一樣佔據了50%的比重。

所以如果要正視冠姓權問題,我們首先就得判定這個「傳宗接代」到底重不重要,因為它賦予中國人一個很重要的傳統觀念——家族,即便是天南地北,只要是同姓的人,就能知道千百年前是一家,所以他們會有一種親切感和歸屬感。

如果放棄這種觀念,實現姓氏自由,就必須要做到不偏頗,不跟母姓也不跟父姓,讓孩子能自我選擇時決定姓氏,這無疑是最公允的做法。

不然無論是跟隨父親姓還是跟隨母親姓,實際上都是跟的男姓,而不是女姓,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裡,除了摩梭族,大概真沒有女姓一直沿用的姓氏了,不然,再創一批?

其實從本質上看,冠名權的目的,僅僅是賦予孩子一個代號,一個可以被社會公知且認可的代號而已。如果父親和母親為這個冠姓權進行爭奪,這本身就脫離了姓名的意義,將其物化,在家庭內部劃分了階級。

實際上孩子叫張三還是李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本身,他想姓什麼?他的姓會不會帶來困擾和麻煩?

有相關的數據表明在近幾年,因為冠姓權的問題導致的婚姻矛盾開始增加,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看這個問題相當重要,甚至被拿來當做了平等權利的一桿矛。

在現代社會追求平等,但不是說你有了,別人沒有,就是平等,這是錯誤的。

所以就有人提出了,實在不行,一人拿一個姓提出來放前面。

這更是無稽之談,國外早有人實行了這一方針,但結果是什麼呢?比如父姓趙母姓錢,所以孩子姓趙錢,等孩子長大了結婚生子,妻子姓孫李,所以孩子就姓趙錢孫李?等這樣過了三代人,光是姓就得有八個字,到時候高考交卷名字都是哭著寫完的吧……

而且即便是一人取一個姓,也涉及到誰放前面的問題,這依舊是無解的。

然後就有人想,乾脆生倆,一人姓一個。

如果是這樣的話,爺爺輩的老人家,自然會更偏愛跟自己姓的那個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安全感缺失,遭受差別對待也會讓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產生間隙。而且男方女方的家庭也會因此產生某種攀比心理,比如老李頭給小李買了個玩具,那小張也想要,就找到了自己的姥爺老張,於是親兄弟就開始比起來,兩邊老人也開始較勁……

而且兩個孩子進入校園後,成長上會遭受困擾。

因為我國普遍還是父姓的社會,這就會讓其他孩子產生一種疑問,隨母姓的這個孩子是不是在家就不被喜歡?然後孩子心裡也會有這種變化,最終親子不和諧,進而引起家庭矛盾。

所以爭論的最後,沒有答案,因為冠姓權這種東西,是根據社會傳統和風俗定下的,這不是某種不公現狀的根本,因為什麼樣的社會就會賦予什麼樣的冠名權。

比如西方就有妻隨夫姓的習俗,但他們的女性權利一樣沒少,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也流行妻隨夫姓,但林志玲嫁過去也沒見叫黑澤志玲啊?

冠姓權應順從主流社會的習俗,如果硬要因此產生不必要的紛爭,那麼能解決改姓後產生的所有麻煩,姓什麼都無所謂,只要孩子接受。

對待冠姓權這個事情,600萬粉絲的西瓜視頻創作人EyeOpener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男性一言堂決定姓氏問題存在弊端,這是癥結的所在,所以必定會經歷一些變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避之不談,永遠是隱患。

至於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動,大家不妨上西瓜視頻搜索「誰才有冠姓權」了解完整視頻,不只有關於冠姓權的問題,EyeOpener還對很多男女差異的問題做過分析。

比如為什麼說男性比女性強?女性一樣創造了自己6項偉大的發明。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愛逛街?是因為更愛運動嗎?「智力商值」排行世界前八的人裡,有女人嗎?

感興趣的讀者還不趕緊上西瓜視頻?在這裡不僅可以為你增長見識,還能為你解惑,增加知識,來西瓜視頻,點亮你的好奇心。

相關焦點

  • 跟誰姓,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談談冠姓權
    到了女性地位逐步提升的現代,與爭奪冠姓權有關的新聞也越來越多,例如前幾個月微博上有一個女博主就發表了自己的經歷「因為冠姓權要跟老公離婚」;網紅papi醬由於孩子隨父姓而引發的熱烈討論當然,能接受孩子隨母姓的人也越來越多,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3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4.7%的受訪者能接受孩子隨母親姓,僅有 23.2% 的受訪者對此不能接受。
  • 「孩子不跟我姓就離婚!」冠姓權,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爭議的焦點集中於三個問題上:1.跟誰姓有這麼重要嗎?至於鬧離婚?2.跟母親姓,不也是隨了外公的姓嗎,這也配叫女權?正是因為「姓」背後強大的男權色彩,論文姐為「冠姓權」離婚的行為,與其說極端偏執,倒不如說是一種頗有象徵意義的反抗。但這又引申出了新的問題——女權們,捍衛的是誰的姓?孩子可以跟母親姓,可是母親不也跟著外公姓么?
  • 孩子跟誰姓的背後:取得「冠姓權」之後,男人是不是被套路了?
    關於出生的孩子跟誰姓,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為了孩子姓什麼,跟誰姓,男女雙方使出渾身解數,誓死爭奪,究竟是為了什麼?而男人在獲得「冠姓權」之後,是不是意味著自己就是勝利者,還是被深深地「套路」了?關于姓氏的起源,就不再贅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度娘查查。
  • 孩子跟誰姓的背後:取得「冠姓權」之後,男人是不是被套路了?
    關於出生的孩子跟誰姓,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為了孩子姓什麼,跟誰姓,男女雙方使出渾身解數,誓死爭奪,究竟是為了什麼?而男人在獲得「冠姓權」之後,是不是意味著自己就是勝利者,還是被深深的「套路」了?關于姓氏的起源,就不再贅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度娘查查。男權社會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男權社會。
  • 孩子跟誰姓?韓國的冠姓權之爭
    前段時間,網紅papi醬由於孩子隨父姓而遭受網絡暴力,這起事件引發了網民對冠姓權的激烈討論。按照中國《婚姻法》第16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也就是說在法律層面,父母雙方在婚姻家庭中對自己子女命名享有平等的權利。但在實際生活中,大家還是普遍選擇讓子女隨父姓。
  • 無論跟誰姓,最後都是男權的姓
    | 永 遠 別 對 生 活 冷 感 |這不是男女第一次為冠姓權掐架了。一位女性博主,因為公開述說自己「因為冠姓權跟老公離婚」的經歷,突然被推上風口浪尖。她說她試圖給孩子改姓,但遭到家裡所有人包括自己親媽的反對,後來跟前夫協商離婚。
  • 孩子不跟我姓,離婚吧!
    從這則新聞也牽扯出這兩年被討論比較多的問題:冠姓權。大家都知道冠姓權,是指決定子女姓氏的權利。按照《婚姻法》的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近年來網絡對冠姓權的討論越來越多,今年papi醬就因為孩子隨父姓,被某些網友罵上熱搜。
  • 「那是你家孩子,跟我家沒關係」:女兒跟媽姓,遭婆婆冷眼嘲諷
    畢竟,張阿姨的兒子年近35歲才生娃,這可是全家的金寶貝啊。後來聽張阿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她的孫女竟然沒和兒子姓,一氣之下張阿姨就回了老家。原來,剛開始去照顧兒媳婦坐月子張阿姨非常貼心,每天把兒媳婦照顧得非常好。可就在孩子上完戶口,張阿姨無意間發現寶貝孫女的姓氏竟和兒媳婦同姓,這點讓她極難接受。
  • 兒子跟爸姓,女兒跟媽姓,恩愛和尊重背後隱藏的「危機」誰知道?
    他們還大罵兒子:「沒骨氣,孩子跟父姓是幾千年來的規矩,如果跟母姓,你還要不要尊嚴了?」把我表姐氣得差點暈過去。其實,我表姐也不用太生氣,兒子跟爸姓,女兒跟媽姓,看似恩愛和尊重的背後,隱藏的「危機」又有誰知道呢?
  • 讓孩子隨父姓算不算獨立女性,寶寶跟誰姓和媽媽是否獨立是兩碼事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經濟獨立的女性更能配上這樣的稱呼。但是就目前現在社會狀態來看,真正的女性獨立應該表現在兩個方面——經濟獨立和精神獨立!既能自己賺錢,又能在精神上變得成熟強大,這才是真正的獨立女性!孩子出生後隨父親姓,是中國五千年來華夏文明的一個漫長演化過程。且代代相傳。當然,孩子也可以隨母親姓。但是跟母親姓也不代表母親就是獨立女性,不跟母親姓也不代表母親就不是獨立女性。聽起來有點繞,簡單來說,就是,孩子跟誰姓,和媽媽是不是獨立女性之間根本沒有任何邏輯關係。
  • 馬上評丨孩子跟誰姓?女權的敵人不是你老公
    萬萬沒想到,「冠姓權」會忽然成為網絡爭鋒的「火力點」。這個稍顯生疏的名詞,因為一位博主的自述而走紅,在微博上,她講述了自己想要給孩子冠上自己的姓氏,卻得不到丈夫的同意,最後選擇離婚的經歷。為「姓」離婚,本來已經十分少見,這位博主又在講述中帶入了大量「我為婚姻付出太多,卻得到太少」的控訴,引來大量關於女權的爭議,進而使得話題從「冠姓」擴散到女權的方方面面。當然了,這個故事究竟是不是事實,我們還不知道。但是,這個話題引發這麼大的爭議,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它討論的價值。孰是孰非,還是得回到問題本身。
  • papi醬的孩子跟誰姓?請看法律人的打開方式
    近期,剛剛升級做媽媽的網紅papi醬,一不小心因透露孩子隨父姓而被廣大網友熱議。部分網友認為,papi醬將「冠姓權」拱手相讓,獨立女性人設轟然坍塌。「孩子跟誰姓」這一現實問題,一時間被網友們捧上權利的神壇——「冠姓權」,繼而引發了兩「姓」之爭,甚至是兩「性」之爭。
  • 姐姐跟媽姓,弟弟跟爸姓,成年後二人形同陌路,父母悔不當初
    姐姐跟媽姓,弟弟跟爸姓,成年後二人形同陌路,父母悔不當初。姐弟倆姓氏不同,父母的選擇卻讓孩子們長大後形同陌路,悔不當初莉莉是個二胎寶媽,當初本來已經有了一個女兒,但是婆婆總想要個孫子,想著多一個孩子,女兒也有個伴,所以也就同意了,沒想到二胎真的是個男孩,把婆婆樂得夠嗆。
  • 不跟爸姓不跟媽姓,武漢大學生因姓氏走紅,老師:這名字獨一無二
    不跟爸姓不跟媽姓,武漢大學生因姓氏走紅,老師:這名字獨一無二名字是每個人的標誌,這個稱呼會跟隨我們的一生,所以父母在給自己孩子取名字的時候也非常認真,有些父母會用兩個人的姓氏給孩子取名字,比如"蔡徐坤"的名字就是因為他的爸爸姓蔡,媽媽姓徐,把爸媽的姓氏結合起來給孩子當名字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雖然我隨母姓,但我以後絕不讓孩子隨母姓!」寶媽道出難言之隱
    文\好孕姐自從Papi醬孩子跟爹姓的問題鬧得沸沸揚揚後,越來越多網友開始重視冠姓權的歸屬,很多專家也站出來發言,認為想要男女平等,冠姓權交還女性本該是第一步。圍觀群眾也表贊同,畢竟經歷九死一生分娩的是女性,現在男女都出門工作,跟爹姓對女性來說著實不公平。有同意的,自然就有反對的。
  • 解決夫妻「冠姓權糾紛」,仍要回歸「家務事」
    「根」是中國人普遍認同的關於祖先記憶的精神符號,「同根」首先需要同「宗」進而是同「姓」來證明。沿著同「姓」線索構築的家譜還是家族財產匯聚與流傳的路徑,確保了家族財富與產業的合理分享傳承、福澤子孫。在後母系社會的漫長歷史時代中,孩子跟隨父姓曾是保障家族姓氏與血脈正常延續的主要手段,被嚴格恪守。
  • 丈夫姓「黑」,兒子出生寶媽不讓跟爹姓,奶奶取名,媽媽拍手稱好
    兒子出生寶媽不讓跟爹姓「黑」,奶奶取名媽媽拍手稱好黑先生也調侃著因為自己的姓名問題鬧出不少笑話,而婚後妻子懷孕了,說什麼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跟丈夫姓「黑」,因為這個姓氏實在是太有個性了,但是在孕期,黑先生不好與妻子爭辯什麼,婆婆也沒說什麼。
  • papi醬孩子隨父親姓:冠姓權是偽命題,為何極端女權主義該治病?
    所以,硬性的爭奪「冠姓權」,其實就是在塑造「假想敵」。甚至,回到「女權主義」的本質上,並不是要爭出高下問題,而是儘可能地在全人類實現男女平等。於此,僅憑「這一點」,也就能實證,爭奪「冠姓權」的女權主義者們,從根本上就沒搞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
  • 說好了首胎跟母姓,男嬰出世後公婆施壓:孩子跟媽姓讓人笑話!
    按照《婚姻法》的規定,孩子可以隨父親姓,也可以隨母親姓,只需要雙方協調好就行了。但新聞中的陳軍出爾反爾,本來商量好了卻不認帳,妻子生氣也很正常。近些年來,由冠姓權引發的爭端非常多。有一對夫妻在準備生二胎期間,約定第二個孩子和女方姓,本來談妥了,結果二胎是個男孩,老公反悔,雙方鬧得不可開交。
  • 孩子和誰姓,真的那麼重要嗎?
    法院最後審理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並希望這家人不要因為孩子跟誰姓而較勁,而是應該把精力放在孩子的養育上。  支持派——  @西瓜西瓜:這個爺爺家可能有皇位需要繼承,如果是孫女可能就不會這樣了。  @最美的期待:現在獨生子女多,一家一個姓,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