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

2020-12-12 瀟湘晨報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欣賞者心中有朝霞;漠視者心中盡荒蕪。

欣賞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雅量。

不懂欣賞他人的人,抱有的只是自己的偏見。

而一個善于欣賞他人的人,卻能以自己的胸襟和氣度,收穫無數人的欽佩。

有時不經意間的一句欣賞的話,能讓一個人重獲新生。

欣賞別人,是對人最大的尊重

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欣賞。

欣賞不僅是一種尊重,更是一種鼓勵、一種肯定。

一位遊人,在火車站附近遇到了一個街頭賣唱者,其歌聲婉轉悠揚,吸引了不少路人。

一曲終了,路人紛紛向罐子中扔錢,之後揚長而去,一轉眼的功夫,罐子裡的錢已經滿了一半。但賣唱者臉上並沒有高興的表情。

遊人疑惑,便問:「已經賺了不少錢了,為什麼還不快樂?」

「他需要的也許是欣賞和掌聲吧。」他的朋友輕嘆一聲說道。

遊人的內心被觸動了,她慢慢抬起手,開始鼓掌,並向賣唱者投去欣賞的目光。果然,賣唱者那孱弱的臉龐綻開了笑容,眼眶裡溢出了感激的淚水。

學會欣賞別人,是一種本領

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每個人,都有其自身優點,這個世界,不需要挑剔的嘴,需要的是發現美的眼。

懂欣賞別人的人,更能看到生活的美好。

正如一位作家所言: 「花若有香,自有蜂蝶來依;人若有品,自有知音來伴。」

學會欣賞別人,給別人一聲問候、一個笑臉,又何愁沒有人生的快樂?

欣賞別人,才會被別人欣賞

人生常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你如何看人,人就怎麼看你。

學會欣賞他人,其實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生活,多一份欣賞,也就多一份美好。

其實,人生在世,學會欣賞別人,才能讓自己成為那個被欣賞的人。

它能帶給我們善意和溫暖,充滿希望和期待,讓我們的道路越走越寬。

欣賞,既悅人又利己,更是我們生命裡的一道光。

我們永遠不知道,一個欣賞的眼光和稱讚,會給別人帶來多麼大能量。

那些你給別人的甜,都會化為溫暖和希望,照亮你前行的方向。

來源:財政部

【來源:衢州財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夜讀丨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
    欣賞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雅量。不懂欣賞他人的人,抱有的只是自己的偏見;而一個善于欣賞他人的人,卻能以自己的胸襟和氣度,收穫無數人的欽佩。甚至不經意間的一句欣賞的話,能讓一個人重獲新生。欣賞別人,是對人最大的尊重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欣賞。欣賞不僅是一種尊重,更是一種鼓勵、一種肯定。一位遊人,在火車站附近遇到了一個街頭賣唱者,其歌聲婉轉悠揚,吸引了不少路人。
  • 懂得欣賞的人,一定會被別人欣賞。讚美是美德影子!
    欣賞別人的言行,是一種友善,被人欣賞是一種福分,不會欣賞是一種殘疾。你是我的風景,我是你的風景,欣賞是視線內的一份美好,一份享受。一般而言,一個善于欣賞別人的人,必是一個豐富的人;一個被欣賞的人,必是一個出色的人。
  • 欣賞別人是一種美德
    在今天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欣賞別人。 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自然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
  • 漫談初心【薦讀】|杜雷
    頭條:漫談初心【薦讀】|杜雷二條:家長需要多留意考生考後心理變化【薦讀】|雪絨花三條:風雲雷電(組詩)【薦讀】|李保國
  • 欣賞別人是一種美德(茶亭)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交流就像在欣賞一朵玫瑰,稍不注意就會把人刺傷。試著學會欣賞別人,用和氣的方式,會更容易讓人接受。  古希臘有一句諺語:「每滴水裡都藏著一個太陽。」寓意是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都有值得為他人所學習的長處。認可對方的重要性,並表達由衷的讚美,就能夠贏得回報。因為人類行為中有一條重要的法則就是:欣賞他人,滿足對方的自我成就感。
  • 薦讀丨相知有素,誼切苔岑
    薦讀 / 回宏亮講述 / 越 男「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在「聽話貓」APP,每天一篇名家薦讀和你一起發現閱讀之美作品雖多涉及玄理,但通過對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現了憂生避禍的心情。此外,郭璞開創的動、植物圖示分類法,也為唐代以後的所有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PS:直銷貓(還原直銷溫度)=品牌營銷+綜合媒介。
  • 不羨慕,不嫉妒,是一種境界
    嫉妒,是指敵視、貶低、排斥他人的優秀和成功,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羨慕是人之常情,嫉妒是心裡扭曲。羨慕和嫉妒有個共同點,都源於自身條件不足,沒有資本,缺乏自信。羨慕和嫉妒有時難以分辨,二者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說不清,道不明。羨慕,嫉妒,屬於一種精神內耗,損傷的都是自己。
  • 欣賞別人是一種本領(深度好文)
    當時爸爸的表情有些嚴肅,沉默了一會兒說:「希拉蕊,我突然發現你缺少一種本領,就是欣賞別人的本領。這說明你在與別人的交往中,缺少了一些熱心和友善。」 希拉蕊覺得爸爸太小題大做了,很不服氣地問:「那你不覺得老太太穿得太多了嗎?」青年時期希拉蕊爸爸說:「恰恰相反,我覺得老太太很值得欣賞。她穿著羊絨大衣,圍著毛皮圍巾,也許是因為生病初愈,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也許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
  • 子夜薦讀 | 所有「簡單」背後,都有無法言喻的「困難」
    有時候,不是只有經歷過,才能了解別人的不容易。不擅自評論、不頤指氣使、不信口雌黃,理解他人不易,是一種值得所有人學習的尊重。職場中,有的人會把這些話掛在嘴邊:「不就p個圖嗎,這麼簡單的事兒你就順手做了吧。」「寫個東西有這麼難?虧你還是專業的。」
  • 學會欣賞別人(作文素材)
    高考微信      學會欣賞學會欣賞別人,努力去發現潛藏在深處的一線光輝,學會讚美別人,讓每一縷光輝都放射出最奪目的光芒,這樣,即使是星光燦爛過後的拂曉時分,啟明星也會被映得更加耀眼了!
  • 薦讀|有哪些殘忍的生活真相?!
    薦讀|有哪些殘忍的生活真相?! 如果一個男生或女生喜歡你 你一定會發現 沒發現就是沒喜歡 就像沒帶作業就是沒寫 你擁有的想要的 很可能是別人唾手可得
  • 薦讀│有一種愛叫捨得
    先生是在鄭州讀的大學,本市同學的確很多,關係也都不錯,起初還會在各家之間串門,但現在,大家都已習慣了在飯店裡聚會。城市生活就是這樣繁華而淡漠,不是非常親近的,一般不會在家裡待客了。我便替先生解釋,媽,他們經常在外面聚呢。母親搖頭,外面哪兒有家裡好,外面飯菜貴不說,也不衛生。再說了,哪兒能不來家呢?來家才顯得親。然後,母親態度堅決地讓先生在周末把同學們帶回家來聚一聚。我們拗不過她,答應了。
  •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
    感悟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 作者/心柔 一直覺得,寬容,是一種美德。但同時,它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很多時候,道理是道理,行動是行動。能為者,必懂其理也,而知其理者,卻未必能行之。
  • 書法欣賞有三個境界,你在哪?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 「百本好書送你讀」重慶薦書聯盟專家共話書香重慶建設
    「百本好書送你讀」重慶薦書聯盟專家座談會在精典書店舉行。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重慶日報主辦薦書聯盟專家座談會近日舉行。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裡,重視閱讀是源遠流長的優良傳統。當下,「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為市民閱讀帶來了哪些改變?如何面對碎片化閱讀等現象?
  • 高中生讀《管晏列傳》
    不知薦賢,則會是士人的一大汙點。諸葛亮事必躬親,集權不放,終造成「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尷尬局面,而被世人議論。管仲也因不曾薦賢,所以被蘇洵評為齊國之亂的根本。知賢不進,是不忠;不知其賢,是不智。不忠不智,何得為賢?是故薦賢賢於賢。(吳萬山)(二)知進退,懂取捨,貴輕重,慎權衡。——鮑叔與管子。
  • 薦讀 | 永興島上的環保佳話:保住水清灘亮島美
    薦讀·1 永興島上的環保佳話:保住水清灘亮島美 中國青年報薦讀·2 三沙歸來不看海!在一步一景的大美三沙觸摸大美中國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朱立雅來源:中青在線發布時間:2018年6月10日(點擊文章標題即可閱讀)薦讀 | 環保奶奶的戰鬥薦讀 | 上合「朋友圈」不斷擴大(H5+圖文+視頻)薦讀 | 快看!
  • 書香「五四」 青年薦書|讓我們一起「悅」讀吧
    書香「五四」  青年薦書|讓我們一起「悅」讀吧 2020-05-06 0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碧山堂詩鈔》:貴州的「神韻詩」
    薦讀小語詩歌是一種抒情的文學體裁,亦是一種浪漫的表達方式,讀詩則是一種獲得浪漫的途徑。很多時候,我們讀詩不是為了成為詩人,而是通過欣賞,品味到無窮詩意,從中獲得詩人的智慧和趣味,讓自我的內心也感到富足。
  • 文學青年訓練營薦讀大使劉醒龍:文學創作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馬拉松
    文學青年訓練營推出之時正值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之勢,中國全民抗疫也已到決勝收尾時刻,在逐漸有序復工復產的大背景下,以廣大校園文學愛好者、青年潛力作家為主要服務對象,文學青年訓練營為大家帶來為期一個月的公益薦書讀書活動,帶領大家閱讀現當代文學經典著作,用文學記錄我們自身的生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