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民帶孩子遊泳後出紅疹 充氣遊泳池安全監管缺席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水上樂園裡很多大型設施都是充氣式的,方便安裝和移動,但也存在安全和衛生方面的問題。

  □記者田育臣實習生劉姝顯文記者趙龍翱攝影

  核心提示|鄭州市民劉先生一見小孩帶遊泳圈去水上樂園玩,就上前勸說:「池水太髒,別去玩兒。」

  1個月前,他7歲的兒子在一家露天充氣遊泳池玩耍後,身上出了紅疹。醫生稱,可能是池水太髒,孩子皮膚出現過敏和瘙癢。

  作為內陸城市的鄭州自然水域欠缺,人工充氣遊泳池卻十分受歡迎,商家可每日入帳萬元。記者採訪發現,暴利的背後,充氣遊泳池的衛生和安全等問題著實讓人擔憂。

  【講述】一個引發紅疹的充氣遊泳池

  劉先生家住鄭州西四環與建設路交叉口附近。7月3日下午5點,劉先生帶著兒子,來到家門口附近的錦藝水上樂園教兒子「學遊泳」。

  劉先生辦的是一張298元的「親子暢遊卡」,自己可帶1名兒童,整個夏季不限次數。劉先生說,頭幾天,他幾乎每天下午都會帶兒子到池裡玩一兩個小時。但沒幾天,兒子身上突然出現不少小紅疙瘩,非常癢。

  他帶兒子到附近醫院,醫生稱,兒子身上出的是紅疹,可能與遊泳池水不衛生有關。醫院給兒子打了三針,紅疹立刻就消失了。

  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李振魯表示,遊泳池水若不經常更換、消毒,會殘留很多病毒、細菌和微生物等,皮膚敏感的人在池水中浸泡,極易發生過敏和瘙癢。

  8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該處水上樂園發現,該樂園佔地約500平方米,四周被一層鐵絲網隔開,大門緊閉。

  記者透過鐵絲網向裡看到,裡面有個約100平方米的大充氣池,池子帶有一個充氣滑梯,但裡面氣體不足,滑梯歪在一側;因氣不足,池中水一直向外溢。此外,旁邊還有3、4個小充氣池,因長時間不使用,池水底部形成一層厚厚的黑色物質。

  【探訪】充氣遊泳池內側附著厚厚黑汙

  8月2日,鄭州市文化路與龍門路交叉口附近空地上,一家名為「金水灣國際水世界」的水上樂園,200餘名大人和小孩在池子中玩耍。

  這個水上樂園佔地約2000平方米,有大小遊泳池10餘個。樂園中3個大池子四周均用鋼筋支架支撐,剩餘池子全是充氣遊泳池。

  記者發現,不少池水漂浮著泥土、顆粒等黑色物質,其中一個大池東南角,池壁內側附著厚厚一層黑汙。

  一名男子正拿著一根皮管,在旁邊小池子裡處理池底的汙漬。該男子說,整個樂園的池水均是井水,且是循環流動的。但為了重複利用,不會流到下水道,而是每天進行清汙。每天池子沒人玩兒時,池水沉澱,水中塵土、沙子、汙漬等會沉入池底,他再利用專門的清汙設備,將池底汙漬吸入淨化裝置進行過濾,實現池水的重複利用。

  曾在錦藝水上樂園工作過的鄧先生稱,樂園中池水從開業到現在,一直都沒換過,只通過消毒、吸汙來淨化水質,這也是導致部分遊客出現皮膚病的重要原因。

  按照國家衛生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印發的《遊泳場所衛生規範》第3條規定,遊泳場所必須設置浸腳消毒池和強制淋浴,前者供遊泳者在進入遊泳池之前強制接受腳部消毒,後者為遊泳者在進入遊泳池之前強制接受身體清洗。

  但記者走訪3家充氣遊泳池發現,遊客購票進入遊泳場所後,可自由進入泳池,並無強制浸腳消毒與淋浴環節,不少孩子即使赤腳在地面玩耍後,也能直接進入池內遊泳,腳上沙子、泥土等全帶進池子。而這一行為,並未見有人勸阻。

  【說法】充氣遊泳池衛生監管有人管

  8月10日,鄭州市中原區須水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稱,7月初,在該辦事處執法部門的幹預下,錦藝水上樂園以涉嫌佔道經營、無衛生許可證等,已被要求暫時停業整頓。至今,該樂園仍未開業。

  記者從金水區衛生監督所獲悉,針對金水灣國際水世界的衛生不達標問題,目前,他們也已介入調查。

  對充氣遊泳池的監管,鄭州市衛生監督局副局長吳懷玉表示,2015年7月,新鄉市室外充氣遊泳池大量出現,該市衛生局曾針對衛生監管問題,向省衛生計生委進行請示。最終,省衛生計生委明確表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充氣遊泳池在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監管範圍,並要求各地應依法加強對各類遊泳場所的衛生監管。因此,今年,他們才明確將充氣遊泳池正式納入了監管對象。

  【問題】漏電怎麼辦?充氣遊泳池的安全監管缺席

  河南一家充氣遊樂設施銷售公司的工作人員稱,充氣遊泳池經營期主要在6~9月,建一個中型規模的水上樂園,一次性需投入40萬~50萬,可重複使用5年~6年。每人門票為30元~40元,除場地租金與人工費,每日毛利潤可高達2萬~3萬。因收入可觀,充氣遊泳池非常暢銷。

  暢銷的同時,安全問題卻未得到重視。記者在金水灣國際水世界發現,該樂園內3個1.2米深的大池兩側,雖有3名救生員,但他們坐在高約2米的椅子上,並未隨時監控池子。一些五六歲的孩子在池中嬉戲未攜帶救生圈,也無人阻攔。同時,該水上樂園四周的辦公區、商店等均是活動板房,不少地方電線露在外面。

  「遊樂園內到處都是水,鼓風機和池水淨化器離池子那麼近,一旦漏電,後果不堪設想。」第一次到該樂園玩耍的張女士說。

  鄭州市金水區安監局工作人員稱,充氣遊泳池屬於新興娛樂設施,在全國均處於監管空白。安全標準是什麼,如何審批和申報,哪個部門來監督和查處,如何處理等,這些都沒一個標準和規定,因此,他們沒法監管。

  充氣遊泳池能否由體育部門來監管?鄭州金水區教體局體衛藝科負責人稱,他們只對競技性、高危項目的遊泳池進行監管,而對於商業、娛樂性質的,無需登記備案,監管責任更不在他們。

  鄭州工商局金水分局工作人員也表示,這種水上樂園並無固定經營場所,他們一般不予頒發工商營業執照。

  2015年9月,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出臺地方標準《充氣式遊樂設施通用技術要求》,而該標準也成為國內充氣式遊樂設施的首個地方標準。其中,該標準從充氣娛樂設施的設計到製造、操作、維護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這一標準是否對充氣遊泳池有約束力?省內一位參與制定該標準的匿名負責人介紹,該標準雖然制定出臺,但問題主要在於企業使用、操作過程的不規範,哪個部門來管理和規範企業的使用和操作過程,還是一個盲區。

相關焦點

  • 15歲少年半夜癢得叫起來 遊泳後他全身起紅疹
    孩子半夜癢得叫起來  市民江先生家住渝北區,2日晚,他和15歲的兒子一起來到嘉州路附近的一個遊泳池遊泳,父子倆玩到很晚才回家。  江先生說,之前他和兒子也去過這個遊泳池幾次,都沒有什麼異常。前天凌晨,從孩子的臥室裡傳來一陣叫聲,江先生跑進屋,發現兒子正在撓癢。打開燈仔細查看,孩子全身起了紅疹。
  • 梳理遊泳四大常見誤區 充氣式遊泳圈其實並不安全
    據不完全統計,入夏以來,廈門海域已發生20多起溺水事故,為提醒市民遊客注意安全,晨報記者梳理出六大危險海域。事實上,發生在該六大危險海域的溺水事故常見於報端,危險海域附近的警示標識也很醒目,可為何仍有這麼多市民遊客熟視無睹,選擇「與死神共泳」呢?為此,晨報記者採訪廈門多支水上救援隊,梳理出市民遊客的四大常見誤區。
  • 兒童塑料充氣遊泳池或遊泳圈多半數有危害
    可如果你的禮物中包含了兒童塑料充氣遊泳池或遊泳圈的可得注意了,因為近日省質監部門組織開展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風險監測)顯示,上述產品的合格率僅為49.2%,不少產品厚度達不到標準要求,致使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破裂、漏氣等危險,對兒童特別是嬰幼兒易造成溺水風險。
  • 鄭州現寵物室內遊泳池:小狗遊泳一次最低90元
    【體驗】狗狗遊泳前先洗澡體檢5月17日,河南商報記者帶狗狗去體驗了一次遊泳,這家名為「表弟的寵物酒店」的寵物店於去年10月開業,店內遊泳池長6米、寬2米,是鄭州目前為止面積最大的寵物室內遊泳池。洗澡、體檢、遊泳、吹毛,整個過程用時約兩個小時。【消費】小狗遊泳一次最低90元去年,鄭州市民杜先生和朋友帶狗狗去郊區河邊遊泳,結果狗狗一下水就往河水中間遊,任憑杜先生怎麼喊,狗狗都不回頭。「都遊到河中間了才往回遊,明顯看著沒勁了,我們快嚇死了。」
  • 女嬰遊泳後身上起紅疹 嬰兒遊泳館誰來監管?
    圖為一名家長將手伸進泳池逗寶寶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如今,嬰兒遊泳的廣告鋪天蓋地,眾多家長趨之若鶩,不惜花高價帶寶寶去消費。不過,楚天都市報記者探訪發現,嬰兒遊泳館暗藏著水質存隱患、安全無保障等諸多問題,有關部門的監管也是空白。
  • 遊泳圈救生圈可別分不清 充氣遊泳圈受捧泡沫救生圈遇冷
    ­  昨日下午2點左右,白城救生員黃炎東、陳霖在浴場巡查時突然發現,距離岸邊約七八米處漂著一個遊泳圈,仔細一看,旁邊有名小孩溺水了。兩人隨即衝入海裡,遊到溺水小孩的身旁,很快將男孩救上岸。此時,家長才聞訊趕來。萬幸的是,溺水的小楊沒有什麼大礙,只是嗆到幾口水,受到了一點驚嚇。隨即,家長在登記完相關信息後,便將孩子帶離。
  • 花哨充氣遊泳圈是「要命圈」
    夏季是孩子們遊泳的高峰時節,很多家長都會挑個漂亮遊泳圈來增加安全係數。塑料遊泳圈漏氣害伢嗆水黃陂前川的李紅波先生昨投訴,7月16日他帶8歲兒子學遊泳。為安全起見,他特地到板橋日用品店買了個遊泳圈。誰料孩子到深水區時,遊泳圈氣門突然出現裂縫,氣很快沒了,孩子嗆了不少水,幸虧他及時救援才沒出現危險,他懷疑遊泳圈質量有問題。記者昨和工商到該店檢查,發現店內遊泳圈琳琅滿目,卡通印花的、動物造型的(如圖)。
  • 遊泳池排水口"吃人" 帶孩子遊泳一定知道這些
    世界各地都發生過2006年7月底,日本一名7歲女童在公眾泳池遊泳時,慘遭吸水口吸入,塞在排水溝。6小時後被救出時已死亡。2007年7月初,美國一名6歲女童坐到沒有蓋好的吸水口上,恐怖的是,她的小腸竟被吸出體外。2012年6月,廣東佛山一位小男孩在遊泳時不慎被泳池排水口卡住腳掌,消防員鑿開泳池外壁才救出男孩。
  • 兒子遊完泳 半夜全身起紅疹奇癢難忍
    孩子半夜癢得叫起來市民江先生家住渝北區,2日晚,他和15歲的兒子一起來到嘉州路附近的一個遊泳池遊泳,父子倆玩到很晚才回家。江先生說,之前他和兒子也去過這個遊泳池幾次,都沒有什麼異常。前天凌晨,從孩子的臥室裡傳來一陣叫聲,江先生跑進屋,發現兒子正在撓癢。打開燈仔細查看,孩子全身起了紅疹。
  • 市民相約遊泳消暑 親水項目受熱捧
    正在遊泳池邊做熱身運動的80後李女士笑著告訴潯陽晚報記者,她來遊泳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減肥健身,她的朋友中就有不少人通過遊泳成功減肥的。「孩子放假在家,總想讓他學個技能,遊泳是最好不過的了。」市民鄭女士說,一放暑假她就給兒子報了遊泳班,既鍛鍊了身體,又令孩子在暑假多了個避暑好去處。
  • 孩子套充氣遊泳圈漂入海 多海濱浴場泳圈不救生
    海中避暑買遊泳圈就圖漂亮  連續幾天的高溫天氣,錦州的海濱浴場成了市民和遊客的避暑之地。  昨日11時,已經有很多人搭著帳篷在沙灘上先佔了位置。海水裡,幾個大人帶著孩子在嬉戲,附近的商家則不停地向路人兜售泳衣和遊泳圈。  一位不太會遊泳的媽媽自己帶著遊泳圈,將孩子放在另外的遊泳圈裡正向大海深處行走。
  • 含氯遊泳池潛在健康風險,遊泳前先做好安全準備
    研究指出,室內遊泳池消毒的氯可能是兒童患氣喘上升的原因。專家還認為,連在室內遊泳池畔不下水遊泳的人,也有罹患肺病的風險。健康風險3對皮膚有傷害引發過敏性紅疹、加速肌膚老化對氯水過敏的人,若長時間泡在泳池內或遊泳池的氯水濃度太高,容易造成皮膚刺激與敏感,引發皮膚乾燥、皸裂、丘疹、粉刺、老化,或有手掌角化、指甲變薄等改變。
  • 兒童救生衣遊泳圈使用意外頻發 遊泳圈不是救生圈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陳維 文/圖  7月24日,南寧市民陳女士帶著7歲的兒子去遊泳時,儘管兒子穿著兒童救生衣,但入水後卻依然沉下了水,把陳女士嚇出一身冷汗;7月1日,一對情侶在北海銀灘浴場深水區遇險,原來,他們使用的塑料充氣遊泳圈漏氣了……針對遊泳設備的安全問題,南國早報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售賣的兒童救生衣、遊泳圈種類繁多,但不少是「三無」產品。
  • 選擇嬰兒遊泳水育遊泳池設備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嬰兒遊泳館中嬰兒遊泳池設備的選擇是重中之重,所以挑選遊泳池設備時需要大家耐心謹慎遊泳池的材質有許多種,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有充氣遊泳池、亞克力遊泳池、玻璃遊泳池、鋼結構組裝池等。洗遊記小編教大家如何挑選合適材質的遊泳池。 首先充氣材質的嬰兒遊泳池更適合家用。充氣遊泳池外表十分亮麗光鮮,許多媽媽一看見就十分喜歡,而且價格相對來說都比較便宜,寬厚的氣囊給人感覺很舒適。但缺點是氣味較大,充氣後佔空間大,相對的寶寶遊泳的空間就小了。
  • 風靡一時的嬰兒遊泳,背後暗藏風險,業內人士曝內幕:都是騙人的
    去年在福州市的嬰兒遊泳店裡發生了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一名1歲的寶寶在遊泳的時候不幸溺亡。原因是因為媽媽在把寶寶送去遊泳後自己在一旁玩手機,孩子不小心扎進了水裡,因為孩子太小,沒有力氣自己翻過來,而旁邊的工作人員恰好不在,整整90秒之後,媽媽才發現,但是孩子依然未搶救過來。
  • 充氣遊泳圈不等於救生圈 避免深水區使用出意外
    充氣遊泳圈不等於救生圈 避免深水區使用出意外 2012年08月15日 14:36:18   新華網浙江頻道8月14日電(記者 嶽德亮)天氣炎熱,遊泳場所嬉水的市民很多,市面上的遊泳圈也熱銷起來。
  • 充氣式小型遊泳池走紅 5平米的家庭遊泳池你買不買
    迪卡儂大關店的家庭遊泳池展示現場  浙江在線07月27日訊最近,一種充氣式小型遊泳池正在走紅,它輕巧靈便,要用的時候充上氣放上水,在家就可以享受泡遊泳池的暢快。記者從淘寶網獲得的數據,從今年6月到現在,「家庭遊泳池」成交量近4萬件,低成本和對公共泳池的水質擔憂推動這貨熱銷。  在迪卡儂大關店,記者看到家庭遊泳池有五種規格,都是圓形的,最大的直徑2.44米,高0.76米,蓄水2420升,售價399元,最小的直徑1.47米,高0.33米,蓄水400升,售價59元。記者計算發現,這個蓄水量是按遊泳池容積的七成算的。
  • 常州多名孩子遊泳後患上手足口病?天寧區衛健局:正在調查
    (原標題:常州多名孩子遊泳後患上手足口病?天寧區衛健局:正在調查)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國慶)「好幾個孩子去那邊遊泳後身上長滿紅疹,有的還得了手足口病!」這兩天,常州幾位家長反映,孩子去一家叫「禾沐家」的泳池遊泳,結果出現感染。
  • 女嬰帶脖圈遊泳窒息身亡?怎樣避免悲劇發生
    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到孩子異常。然而因缺氧時間過長,女嬰最終不幸離世。嬰幼兒遊泳是很適合嬰幼兒的一項運動,對於寶寶來說也是好處多多。嬰兒遊泳圈不宜充氣過足,充氣度大約為80%即可,以適度軟硬手感為準。
  • 遊泳安全細節最要緊 救生員給出遊泳指南
    幾年救生員做下來,王師傅有一套「坐檯秘訣」:最主要是兩種情況,一是餓肚子引起的低血糖讓泳客間歇性休克,二是吃飽後胃痙攣導致食物堵塞喉管。  「前些天的一個晚上,我正在看水。一個泳客在水裡突然雙手亂撲騰,想喊又喊不出來的樣子。我立即跳下水把他拖到岸邊。幾個同事馬上把他送到休息室。一檢查,那人喉管堵住了,短暫昏厥。等他醒來一問,原來是剛吃完飯就來遊泳,運動過激引起胃痙攣,食物倒湧進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