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精彩生活」眾所周知,數字經濟是繼改革開放之後產生的新一輪更大增量的新經濟,是風口,也是歷史機遇。
數位化正在重塑著全球經濟版圖和運行機制,深刻影響著中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企業轉型。正如馬克思指出的:手推磨產生的是以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以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那麼,數位化產生的則是以數字企業家為首的社會。世界數字經濟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正在邁入數位化時代!
所謂數位化,就是通過數位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和社會運行方式的變革和演進。數位技術是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區塊鏈(Blockchain)、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Data),簡稱「ABCD」。數字經濟是靠數據驅動、數位化賦能、數位技術廣泛應用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的商業邏輯是以用戶價值為主導,通過智力資本創造價值,實現替代式競爭的發展思路。在組織變革方面,它包括組織結構趨於網絡化、偏平化,營銷模式趨於精準化、精細化,生產模式趨於模塊化、柔性化,產品設計趨於版本化、迭代化,研發模式趨於開放化、開源化,用工模式趨於多元化、彈性化。
港歐美(香港)國際資本創投孵化器創始人雷家偉說:「以「數字」為特徵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它可以通過數據穿透,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消除信息孤島,進而達到配置有形和無形資源的目的。它是以「用戶為中心」成為一種可能,推進實現了用戶價值主導下的企業運行模式。」同時,雷家偉作為香港科創板(科技創新轉讓市場HKEE)董事局主席更是強調「只有用戶可以定義企業,只有用戶才能成就企業」。「投資者關係、公司治理、組織結構、高管團隊、商業模式、供應鏈、公共關係等這些人力資本、社會資本、智力資本才是推進資源資本化、資本資產化、資產金融化的第一資源,是實現企業價值和利潤的源泉,企業「值錢」比「賺錢」更符合現代企業發展的目標。」這也是其作為北京摩根盛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為數十家企業的資本市場運營擔任總舵手的經驗總結。
數位化賦能進一步使人力資本轉化為社會資本和智力資本,增強了企業利用數據驅動創新的能力,提升了學習能力和網絡能力,企業更加關注「服務」過程,而不是「生產」本身,企業更加關注生態、生活和生命,「服務化」趨勢更加明顯。
在數字經濟中,數字+商業、數字+金融等數字+模式不斷湧現。企業成長的驅動力不再是傳統的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而是更加重視學習效應和網絡效應,遵循的是邊際效應遞增規律。在數字+企業中,人們不再是獨尊股東利益,而是更加重視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為客戶創造價值、提高員工福利水平、與供應鏈商的公平合理交易、支持社區、保護環境、為股東創造長遠利益等。企業強調實現「高管股東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員工化、監管高管化」的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