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每年畢業季,很多大學生的被褥都賣給了收廢品的,這些被褥去了哪裡?
連日來,本報記者通過調查得知,很多從學校、醫院、養老院收來的二手被褥經過簡單晾曬後,就被當成新被褥賣給了旅館和酒店。
高校有不少被褥回收代理人
記者在網上聯繫了一代理回收被褥的在校大學生小姜,小姜告訴記者,6月中下旬時在學校收被褥最多,臨走的大學生基本都把被褥賣了,「現在沒有誰畢業時還帶著鋪蓋回家的,都用4年了,誰也不要了,一天最多能回收200多套被褥。」
小姜介紹,他們給一個專門回收被褥的公司做代理,自己在中間賺點利潤,一般一套被褥賺五六塊錢,多的賺10塊錢。
10日下午,小姜帶著記者找到了專門回收被褥的公司的負責人王濤(化名)。王濤介紹說,他回收大學生被褥已經有兩年時間了,今年在大學生畢業前期就做好準備,在濟南各個高校找了很多回收代理人,在泰安、萊蕪、濰坊和青島也都設立了回收點,今年回收被褥投入了100多萬元。
王濤說:「我在濟南大學西門附近租了一個小倉庫,存放從附近幾個大學回收的被褥;在章丘白雲湖附近有一個大倉庫,把市區回收的被褥都集中到那裡,外地來收購的大車一般都是到白雲湖大倉庫拉貨。」
醫院、養老院的被褥也回收
除了學校學生的舊被褥外,記者了解到,一些醫院、養老院、賓館等的舊被褥也都被回收。
12日上午,長期在甸柳莊小區回收廢品的江華(化名)告訴記者,回收廢品什麼樣的東西都要,「只要是能多少賣成錢的東西,我們都回收,醫院和養老院的廢舊被褥我們都收」。
記者:我有醫院裡面的破被子要嗎?
江華:要啊,一般一床棉花被子就是10塊錢,不是棉花的便宜點。
記者:被子有點髒,有點異味,要不要?
江華:沒有問題,都可以收,反正也不是我們自己用,我們收了也是賣給回收站,回收站再賣給外地的人,最後還不知道誰用呢。
記者:你們去回收站賣的時候,他們問你們從哪兒收的嗎?要是有傳染病怎麼辦?
江華:誰問這啊,去賣的都是垃圾,一般情況都沒有傳染病,真有傳染病也不知道哪個有,沒有人檢查。
記者在閔子騫路上問了幾個廢品回收的人,都說什麼樣的被褥都可以回收,價格根據被褥的情況定。一個騎三輪車的人說:「有些民營醫院病人用過的被子也賣給我們,有些養老院的老人『走』了,破舊被子也給我們,他們又沒法處理,我們都給回收了,當廢品賣。」
記者在走訪中,幾個收廢品的人都說回收的廢舊被褥都賣給了海晏門街上的廢品回收站,那裡有專門回收的地方。
12日中午,記者在海晏門街北頭找到了一家回收被褥的回收站,負責回收的張女士說:「廢舊被子都可以收,只是今年價格不行,棉花的被子一斤賣2塊錢,如果棉花不好價格更低。」
記者問張女士回收的被褥都賣到了哪兒?張女士說:「不一定,很多都是賣給棉紡廠,我們有固定的客戶。」
部分被褥賣給棉紡廠重新紡成紗線
回收上百萬元的被褥都賣到哪裡?怎麼處理這些已經使用過的被褥?王濤說:「我幹這個幾年了,有固定的客戶,回收多少都不愁賣,大部分都賣給了周邊城市的棉紡廠,淄博、濱州和浙江一些地方的棉紡廠都要我的貨。」
棉紡廠回收大學生使用過的被褥怎麼處理?王濤說:「棉紡廠一般都把被子裡面的棉花處理後紡成紗線,再製成其他東西,紗線什麼都可以做了,也有做成牛仔裝的。」
記者問王濤,這些大學生使用過的被褥,棉紡廠回收時檢查嚴格嗎?「還嚴格?他們都是求著我來買的,都請我客,我坐在旁邊就等著收錢,他們自己裝貨。今天上午我剛賣了7噸,下午青島和泰安運來一批,一個棉紡廠的客戶已經在等著貨了。」
賣給賓館比賣廢品價格高兩倍
記者在調查中,一位知情人士爆料,很多稍好的被子會直接賣給賓館使用,一般人看不出被子的新舊。
在山東師範大學內回收物品的張偉(化名)告訴記者,有些學生在大學期間也買好點的被子自己用,他在回收時一看挺好的就會留起來,把稍微好的賣給賓館比賣廢品價格能高兩倍。
記者走進了文化東路附近的幾家小旅館,以想住店為由看了房間,發現旅館房間內的被子衛生條件都不好。記者問一位店老闆,「這些被子怎麼看著都不乾淨啊,有沒有乾淨的被子?」店老闆說:「基本都是這樣的,我有前段收的學生被子沒有曬呢,有味,夏天基本用不著蓋被子。」
記者在洪家樓附近的幾個小旅館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一家旅館內的被子一摸感覺就很沉,旅館內打掃衛生的一位女士說:「這些被子都用了很多年了。」
王濤的話也證實了記者的調查,「我們回收的被褥,好點兒的也賣給一些酒店和旅館,昨天有個酒店就買了我100多條,他們是『以舊換新』,把原有的被子給我,換回新鮮一點的,一條被子再補我幾塊錢。」
【利益鏈條】
從回收到出售,被褥價格漲幾倍
回收大學生使用過的被褥利潤有多大?小姜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我們代理人回收時棉花的被褥一般一套(一床被子一床褥子)在15元至20元,絲棉的價格在7元錢左右。一套好的時候能賺10塊錢,一般賺5塊錢,大利潤都讓回收公司賺了。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大學生使用的被褥一套一般在5斤左右,一噸棉花被褥數量在200套左右,價格在8000元左右。王濤說:「我們賣給棉紡廠時一般都把被褥的外套撕掉,價格在10000元一噸,如果把被褥棉花套子外面的一層網撕掉,價格更高,一噸能賣到12000元。」按照王濤的說法,他出售的被褥一套在50元左右,他的收購價每套25元至30元,每套被褥的利潤高的時候能達到100%。
一名回收過被褥的學生說:「有些好點的被子回收公司都挑出來了,單獨賣給一些賓館和勞保用品店,這樣價格更高,收的15元一條的被子能賣四五十,價格翻幾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回收來的被褥一般都是隨便堆放,有很多被子帶有細菌,也有很多泡過水後發了黴。醫生表示,很多二手被褥存在大量病菌,將會給使用者健康帶來威脅。但這些被褥經簡單加工翻新後都返銷市場,有些被褥甚至被簡單拆分後做成了黑心棉。
倉庫裡站10分鐘起一身小疙瘩
7月10日下午5點,王濤帶記者去了他在二環南路的一個小倉庫,王濤說:「這是我租的別人的車庫,裡面的貨不多了,有一千多條被子。章丘白雲湖那個倉庫大,那邊都是廠家的大車直接去拉。」
王濤打開車庫捲簾門,一股黴味撲鼻而來。記者看到倉庫裡面堆放著很多被褥,有棉被、褥子、夏涼被,還有軍用綠色的厚墊子,顏色也是五花八門,車庫門口幾床被褥被雨水泡得發黑了,有很多小飛蟲在上面飛。
王濤說:「這些被子前幾天下雨受潮了,門口的幾床被雨淋了,不過別人來收時一點不受影響,都能賣出去。」
記者問:「被子上這麼大的黴味,別人能要嗎?」
王濤說:「肯定收啊,現在他們都請客想收我的被子,昨天兩個廠家差點打起架來,他們不管黴味,拿回去一曬就行了,紡成紗線誰還能聞出味啊。」
記者在車庫門口站了有十多分鐘,身上就起了一層小疙瘩,非常癢。王濤說:「這是被子上的細菌,接觸多了身上會起疙瘩和水泡,我腳上就起了很多水泡。」記者看到他的腳面上和腳外側全是水泡。
記者諮詢了一位皮膚科的醫生,醫生說:「很多舊被子都是多年不拆洗,有些含有病菌,再堆放在一起受潮,肯定有很多細菌,皮膚接觸後會起反應。」
很多被褥翻新製成了黑心棉
記者諮詢了一位曾經做過物品回收的業內人士陳明(化名)。陳明介紹,被褥回收一般的程序是先漂洗,再消毒加工,然後可以用於棉紡織廠,紡線或者紡紗、生產牛仔布、填充娃娃,也可以用於製作大棚保溫被,農業方面也能用於菌種生產。但回收來的被子很多被翻新製作成了黑心棉,棉被拆開加工成棉花團,然後分等級批發給彈棉花作坊,黑心作坊再次用於生產棉被,回銷市場。黑心旅館也有回收的,回收後進行簡單的漂洗,加個新被罩,就再次使用了。用了3-4年的被子,纖維理性發生改變,再次翻新成被子,其保暖性能差很多,另外衛生情況讓人擔憂,再次蓋在身上,長期接觸肯定對人的身體健康不利。
採訪中一位市民說:「學生使用過的被褥衛生條件相對還是好點的,回收醫院或者養老院的被子就更加令人擔憂了。」
甸柳莊小區的張女士說:「有些養老院的老人身體有病,用的被子肯定有病菌,一些醫院用的被子更是令人擔心,什麼樣的病人都有,這些被子被回收後再流向社會,病菌肯定都會到處傳播,太嚇人了。」
蓋大棚的被褥也回收翻新
王濤介紹,很多種植蘑菇的大棚也用他回收的被褥。王濤說:「這些被褥都是大學生用的,用於大棚保溫非常好,價格又便宜,比專業的大棚保溫被便宜多了。濰坊有專門的被服廠生產大棚保溫被,但是價格很高,不合適,很多菜農和賣西瓜的都買過我回收的被子。」
記者在王濤的倉庫內看到回收的被褥有發黴的,有的在水裡泡著都長了綠毛,記者問這樣的被褥能用於蔬菜大棚保溫嗎?王濤說:「怎麼不能用?買回去在太陽底下曬曬照樣用,買菜的和買瓜的知道你用什麼樣的被子嗎?只要起到保溫效果就行了,衛生條件沒有人管。」
記者問已經用於大棚保溫一年的被褥回收後還能賣嗎?王濤說:「當然能賣了,我每年都賣上百噸被褥,這些根本看不出來。」
王濤說:「也可以這樣,你今年買回去的棉被用一年,到明年再賣給我,我可以給你『以舊換新』,到時你一條被子補我幾塊錢就行了,只要被子不在水裡泡我就能回收。」
【行業監管】
廢舊被褥回收誰來監管?
被褥回收有沒有單位來監管?什麼單位負責管這些事?記者在網上查找到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下發的《絮用纖維製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該《辦法》中明確規定,不得將被汙染的纖維及纖維下腳、廢舊纖維製品或其再加工纖維、發黴變質的絮用纖維等物質做為生產生活用絮用纖維製品的原料。
一位做過被褥回收的業內人士說:「回收來的被褥按照要求不得加工成生活中與皮膚直接接觸的物品,但是現在沒有人管。」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回收的個人都說沒有單位和部門管,長期在甸柳莊小區回收廢品的江華(化名)說:「我收廢品幾年了,沒有聽說過誰不讓回收被褥,更沒有人管這個事,我們就是收破爛的。」
在海晏門街上開廢品回收站的張女士也說:「我們有營業執照手續,回收的東西衛生部門又不管,哪個單位能來檢查垃圾的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