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盛大文學啟動尋找一百座「文學之城」活動,一時間應者雲集。一向被視為「非主流」的網絡文學,再一次向傳統文學發起衝擊。
這已經不是兩者之間的第一次衝撞。和傳統文學不同,這些如井噴般出現的網絡小說,不再追求嚴謹的文筆,不再重視精巧的結構,甚至也不會傳達深度的思想,它們只推崇娛樂精神——主角永遠無敵,永遠是世界的核心。在網絡小說的世界裡,想像沒有疆界。
雖然距離主流還很遠,但網絡小說已經在讀者層面佔了上風,數百萬部作品和數以千萬計的年輕擁躉者,讓網絡小說成為日常娛樂的首選品之一。
如果說金庸和瓊瑤曾經影響了一代人,那麼,今天的網絡小說又會改變什麼?
「大神」的起點
7月21日,網絡寫手「我吃西紅柿」在盛大文學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發表了他的新書。三天之內,點擊率便超過50萬。而他之前的作品《盤龍》,點擊率已經超過八千萬。
《盤龍》火爆的一個佐證是,2009年春節後,小瀋陽正當紅,然而在當月的百度搜索排名上,他也只能落後於《盤龍》,屈尊第二位。
粉絲們將「我吃西紅柿」稱之為「西紅柿大神」,而在被譽為「華語小說夢工廠」的起點網上,相似的「大神」還有很多。「唐家三少」、「血紅」等寫手均擁有多部長達數百萬字的作品和上千萬的讀者。
單以粉絲數量而論,這些被「封神」的網絡寫手絲毫不遜色於超女快男捧紅的明星。
在追捧的背後,是網絡小說的大面積流行。起點網目前擁有註冊用戶3600多萬,每日網頁瀏覽量在4億左右。相對於傳統的實體書,網絡小說正成為人們閱讀的首選。
每天,在當紅小說的網頁上,總會聚集百萬計的目光,讀者們不斷留言,催促著作者更新,如同一群等待糧食的饑民。
對於那些「大神級」作者而言,這並不是難題,每日更新萬字僅僅是基礎,他們可以一邊敲擊鍵盤,一邊揮灑想像力,幾個月間便完成數百萬字的小說。
很顯然,精雕細琢的創作原則,在網絡世界並不適用。
「最多的時候,我一天能更新幾萬字,這也是我人氣高的一個原因。」網絡寫手「血紅」說,他幾乎沒打過草稿,寫作前也不構思,寫到哪兒算哪兒。
在瘋狂碼字的氛圍下,網絡小說的故事大多簡單而直接。主角幾乎難遇挫折,在成長的道路上好運連連,在稱霸一方的同時,又總有美女投懷送抱。只要你能想到的好夢,在小說中都能實現。
被熱捧的小說分為多個流派,男主角心想事成,天下無敵被稱為「意淫流」;把書中的女角色全都娶回家,被稱為「後宮流」;一見女角色便發情糾纏的,被稱為「種馬流」;至於現代人回到古代,改變歷史,則被稱為「穿越流」——甚至穿越的方式也大體相似,要麼遇車禍、要麼被雷劈。
如果缺乏這些元素,小說則很難走紅,讀者會大面積流失,並將該書稱為「僕街」之作。「血紅」說,如今的讀者更注重娛樂性,而並不在意小說的結構和手法。「如果把《神鵰俠侶》放到起點首發,估計也會『僕街』。看到小龍女被侮辱那段,讀者就會沒耐性,都跑了。」
怎樣才能紅
快節奏敘事、快餐式寫作以及娛樂至上的原則,網絡小說在慢慢改變著讀者的閱讀習慣。而這些風格特點,在網絡小說風行之初便已確定。
如今已是起點中文網董事長的吳文輝,2001年尚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在業餘時間,他和同伴們一起創立了「玄幻文學協會」(起點中文網前身),會員多是小說愛好者。當時的網際網路上,原創故事頗為稀少,作者也多為業餘寫作,常常數月才有更新。
2002年5月,起點中文網正式成立,然而仍僅限於小眾範圍,用戶多為書友。吳文輝說:「當時主要是四處找書太麻煩了,建個網站方便看書。」
他從未想過,這個無意之舉,會打造出一個全球最大的華人原創文學平臺。
2002年,同樣未知自己命運的還有「血紅」。這個1979年出生的年輕人,那一年剛從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多門課程不及格,沒有拿到畢業證。在一家軟體公司供職半年後,上司稱他「與同事不合」,他被迫離職。無心工作後,他回到武漢與大學同學一同住在出租屋裡,開始將生活的鬱悶訴諸筆端。他說:「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網找書看,後來索性自己寫,更多是為了發洩,只為自己高興。」
「血紅」的第一本書是一本中規中矩的科幻小說,後來才開始改變風格,寫了一本《我就是流氓》。職場的委屈、網絡的排擠全部被他發洩到作品之中,其筆下的主人公也一改之前流行的光明形象,變得邪氣十足。
「沒有大綱,也沒想過結局,一天從早到晚不停寫,就圖個痛快。」他始料未及的是,這本小說大受歡迎。連載結束後,他多了數萬名忠實讀者。
他總結說,受歡迎的原因主要是更新快,高效的社會節奏,讓讀者討厭漫長的等待。
除了更新速度,從網絡小說萌芽時代傳承的,還有快節奏敘事與「意淫」精神。
起點中文網高級主編「月落黃泉」,長期擔任「星探」工作。他負責在眾多新人作品中,選擇網站需要推廣的籤約之作。他說,認定一本書能不能紅,有沒有商業價值,主要有三個原則,首先一定要開門見山,用最快的速度告訴讀者,主角的身份和長處。其次就是主角的命運一定要向上發展。最後就是主角不能過分「意淫」,要平滑上升,不能一飛沖天,不留餘地。
他說:「技巧和門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輕鬆和有娛樂性。」
轉化為財富
在選拔和追捧之下,一本本帶有鮮明特色的網絡小說,開始在起點走紅。然而對於作者,火爆的點擊並沒有馬上轉化為財富。
2003年,起點中文網進行了一次革命,它率先推出了VIP收費閱讀制度。對於付費章節,用戶每閱讀一千字,需向作者支付兩分錢。
漂泊於網絡的業餘寫手開始向職業寫手轉變。此前,這些寫手多為票友性質,創作與收入並不掛鈎。
「血紅」難忘最初那段潦倒的寫手生活,「住最便宜的簡易房,只能放下一張床,沒有空調,經濟上靠家裡給的生活費。」一日三餐,他全靠方便麵和盒飯維持,唯一的享受就是每天買幾瓶啤酒,倒在學校發的飯盆裡,邊寫邊喝。
家人並不知道失業的兒子已經成了當紅網絡寫手,「血紅」隱瞞了這一點,他對家人稱,他正在複習補考,以拿到畢業證。他說:「那時候寫書不掙錢,別人會覺得你不務正業。」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大半年,起點開始實行付費探索。年底,「血紅」拿到了第一筆數萬元的稿費。春節回家時,他終於向家人坦承實情。
2004年,「血紅」前往鄭州一家軟體公司任職。然而,寫網絡小說已經成為他生活的重心。那年夏天,他辭去職務,來到上海成為一名專職寫手。如今,網絡小說已經給他帶來了數百萬元的收益。他用稿費在上海市區的繁華地段買了一套價值300多萬的房子,上周剛剛買了一輛價值40餘萬的別克轎車。寫網絡小說甚至讓他收穫了愛情。在他的粉絲QQ群中,他還結識了一位女讀者,相戀3個月後,閃電結婚。婚後,他讓妻子辭職在家,專心陪他寫小說。
網絡小說改變了「血紅」等人的命運,也不斷給他們帶來財富。2009年,起點中文網的註冊作家中,「唐家三少」等十名寫手年薪已達百萬,此外年薪達十萬的寫手也已超過100人。
吳文輝說,起點推出的最成功的網絡寫手是「天下霸唱」,因創作《鬼吹燈》系列盜墓小說,算上遊戲版權和影視版權,其收益已超過千萬。
巨額收益的誘惑,低門檻的加入條件,讓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網絡寫手行列。目前,起點網共有110萬名註冊寫手,這幾乎是中國作協會員數的100倍。這110萬網絡寫手創作了累計大約600億字的作品,幾乎等同於一部四庫全書。
即便沒有成為「大神」,按照起點網推出的保障計劃,只要每個月達到一定的更新標準,籤約寫手就可以月收入千元以上。
「月落黃泉」說:「我們的作家群體門檻很低,年齡層跨度也很大,最小的有10歲的小孩,最大的是80多歲的老人,寫不動了,就口述讓人代為更新。」
爭議和尷尬
高額的收益,讓網絡寫手開始職業化。然而職業化之後,網絡寫手們開始面對諸多尷尬。
即便年薪百萬,「唐家三少」仍然一度困擾於向別人介紹他的身份,「對於那些不看網絡小說的人,解釋起來很麻煩,名片也沒法印,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作家」。
按照傳統的視角,網絡寫手這個職業並不入流。「血紅」說,即便在上海寫書收入不菲,他仍在家人逼迫下考研。目前,他在湖南一所大學就讀倫理學研究生。所學專業對他寫作幫助並不大,但「父母總覺得拿一個文憑才踏實」。
除了職業上的非議,文學界的邊緣化更讓這些網絡寫手們困擾。
2008年和2009年,起點多次舉辦作家培訓班,讓旗下的寫手接受文學培訓。然而,讓眾多寫手難忘的是,有一次上課中,授課的老師開篇便稱「網絡文學就是垃圾」,一番批評之後才帶著不屑開始授課,那堂課也幾乎成為一場辯論會。
這只是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衝突的一個縮影。著名編劇麥家曾稱:「網絡上的文學作品99.9%都是垃圾,0.1%是優秀的。」他解釋稱,網絡文學發表自由的最大好處現在也成了它的問題,「沒有任何約束的徹底自由也在傷害它」。
即便是在網絡上走紅的郭敬明,對網絡文學也不屑一顧,「網絡上動不動就發表100萬字的文字,根本不注重錘鍊字句的美感;而我出道十年寫的書都不到100萬字,我寫兩三千字都會反反覆覆修改10遍。」
作家劉震雲甚至批評道:「網絡文學離真正的文學還差23公裡。我也經常看發表在網絡上的作品,有的不僅文學性不強,錯別字也很多,一個首頁要沒有10多個錯字就不是首頁,還有的連句法也不通。」
這些批評的聲音,讓網絡文學一直處於邊緣化的尷尬地位。然而在衝撞之外,網絡文學開始謀求與傳統文學接軌。
2009年,起點網舉辦活動,邀請全國各省市的作協主席以及著名傳統文學作家在起點發表作品,舉行擂臺賽。
雖然眾多作家的點擊率甚至不如當紅網絡作品的零頭,但是這一創新舉動仍然得到了傳統作家們的認可。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認為:「網絡文學的興起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我讀到一些網絡作家的作品,非常感動。因為開放、放鬆的心態,使他們原創的語言帶來傳統文學沒有的新鮮詞語和充滿活力的語言方式。」
吳文輝說,相對於發展初期,現在傳統文學對網絡文學的批評聲音已經小了很多。作為一個新興的文學流派,網絡文學正在發展期,會逐步被主流文學認可。
對於網絡寫手而言,他們開始尋求一個合理的身份。今年6月,「唐家三少」成為起點眾多寫手中第一個加入中國作協的人。他為自己能加入作協而喜悅,「我覺得我是一個作家,不是寫手,我寫的一樣是文學」。
而「血紅」表示,他仍然自認為是寫手,離作家很遠。他的理想就是40歲之後,能寫出一本傳統文學認可的好書。
■延伸閱讀
一個網絡作家的現實
「唐家三少」,29歲,北京籍網絡作家,在起點網連載了10部作品,總點擊率超過3億。作為著名網絡作家的領軍人物,他的書迷暱稱他為「三少」,而反對者則稱他是「小白文教主」。「小白文」是網絡用語,多指小說主人公頭腦簡單,故事千篇一律。
寫情書都超過一百萬字
記者:在成為職業網絡作家之前,主要從事什麼工作?
唐家三少:我本科讀的是法律專業。此前還學過會計、計算機等專業,學得很雜。第一份工作是做網站。
記者:什麼時候開始對網絡小說感興趣?
唐家三少: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接觸計算機比較早,第一次看的網文是《第一次親密接觸》,印象很深。那個時候網上沒有什麼玄幻小說,最早都是看黃易的書。他的書對我影響很大。他開創了大部分題材,「穿越」、「後宮」、「種馬」、「都市意淫」小說,他都寫過。
記者: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動手寫?
唐家三少:2004年2月,我在幻劍書盟寫了第一部小說《光之子》,70萬字吧。那時候不敢想能掙錢,動筆只是興趣。當時好多書都是黑暗風格的,我家教比較嚴,還是喜歡光明類的,於是主角就是一個挺老實的正義小孩,拯救世界。說實話,我現在自己都記不清具體情節了。
記者:你在寫作上有什麼天賦麼?
唐家三少:我上學時語文成績並不好。好像小學二年級之後,作文就沒當過範文。不過寫作對我來說並不是難事,當年我給老婆寫過137封情書,篇幅長的1萬多字,累計都超過100萬字了。我寫東西比較快,不像別人需要醞釀,寫幾百萬字也不會亂。
精品的追求
走紅的網絡小說,改變了小說的創作方式、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也在影響著青年人的價值觀。
吳文輝說,在起點數千萬的讀者群中,年齡段主要集中在18歲至35歲。年輕人是網絡小說的忠實讀者。
王洋是上海理工大學的大三學生,到起點看小說已經成為他保持了多年的愛好。他說,小說中的爾虞我詐與人際關係,已成為他學習社會經驗的一個渠道。在他看來,網絡小說輕鬆有趣,同時收費低廉,在學生群體中,遠比去書店買書受歡迎。
他說,年輕人選擇網絡小說,更多是因為現實社會中繁重的壓力,「看書可以帶來快樂,有避世的感覺」。
起點網高級主編「月落黃泉」則認為,網絡小說的走紅是因為高速發展的經濟與落後的文化市場,使人們在精神娛樂層面產生巨大缺口。網絡小說的出現,恰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他說,無論是「意淫」,還是所謂的「後宮」、「種馬」,已經慢慢不是讀者的興趣點。「任何文化行業都一樣,發展初期都是泥沙俱下的,有精品也必然有粗糙的。」
他認為,隨著讀者閱讀品味的提高,簡單粗糙的東西必然沒有市場,「讀者的品味正在慢慢提高,以前他們滿足於主角一帆風順,現在已開始接受主角先接受一些挫折」。
今年4月24日,盛大文學成立了學生評審團,提倡抵制低俗和不健康作品。6月,盛大文學再次邀請學者、媒體人和社會人士成立專家評審團,為網絡文學把關。
「月落黃泉」說,經過了早期以簡單宣洩為目的之後,網絡小說會有更高的理想,「再過十年,沒人會愛看『種馬』和『後宮』,現在是剛吃飽飯的階段,但遲早會出現精品。」
「月落黃泉」更願意把網絡文學和當年的武俠潮做比較,他說新興的潮流必然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大浪淘沙下,網絡小說一定誕生媲美金庸小說的傳世之作。」
加入作協才敢說是作家
記者:什麼時候寫作能帶來收入了?
唐家三少:2004年寫第二本小說時,因為已經出名了,網站開始給錢,千字30元,寫到後來,網站都付不起稿費了。2005年,我加盟起點,在起點我籤的是買斷協議,最開始時是千字70元。2006後,我開始專職寫小說,現在累計收入數百萬吧。
記者:職業寫作後,一天的安排是怎樣的,有什麼愛好麼?
唐家三少:我幾乎沒什麼愛好。我每天要在電腦前待十多個小時,幾乎全部時間都在網上,主要是寫小說,也看別人寫的網絡小說。那些虛幻的世界遠比現實對我有吸引力。
記者:為什麼要加入中國作協?
唐家三少:我是今年遞交的申請,6月份通過的,還是很開心的。只有加入作協,你向別人介紹自己時,才好意思說自己是作家。之前,只能說我是個作者。加入作協,一方面是尋求認可,另外也是想從主流文學中學到一些東西。
哪怕下一刻就忘記我的書
記者:在意別人管你叫「小白」麼?
唐家三少:叫我「小白」無所謂,我寫的東西在國外叫做通俗文學,我寫的不是嚴肅文學。我的工作就是讓讀者看我的書後,能愉悅放鬆,能會心一笑,哪怕你下一刻就把我的書忘掉。
記者:有大量的年輕人在讀你的書,會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價值判斷?
唐家三少:我的書最起碼不會教人學壞,我沒有想過教育人,也從來不考慮要有什麼教育意義,那不是我該做的事,那是學校教材該做的事,是嚴肅文學該做的事,我寫的是通俗文學。
記者:可是有人認為你寫的東西連文學都算不上。
唐家三少:只要我寫的東西有人看,那就是文學。我有讀者,我寫的就是文學。
記者:有一天會給你的孩子看你的書麼?
唐家三少:我女兒現在1歲多,她長大了我會給她看我寫的書。不過16歲以前,我不給她看有「後宮」情節的作品。16歲以後隨便看,那時候她有理解力了,隨便看。
本報記者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