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從興盛到衰落,華語樂壇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0-12-12 唐老鴨聊娛樂

隨著蔡徐坤,吳亦凡等流量歌手的崛起,網絡歌曲的流行;再加上老一輩歌手的引退,上一代歌手的逐漸失勢,讓整個華語樂壇開始走下坡路。

到了如今更是輝煌不在,大多數人聽的歌曲都是十年前,甚至二十幾年前的歌曲。從無到有,從興盛到衰落,華語樂壇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初始發展時期

因為歷史的緣故,華語樂壇的出現比較晚,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才有外商陸續在上海建立了唱片公司,上海唱片公司,大中華唱片廠,上海勝利唱片廠等一些投資較大的唱片廠相繼建好,我國唱片生產的序幕就從此開始。

那時候儘管環境艱難,依舊誕生了很多優秀的藝術家,聶耳,冼星海,任光等人都是正真的人民藝術家,他們譜寫了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譜寫了一個又一個抗戰救亡歌曲。也誕生了很多具有中華名族特色的音樂,如《金蛇狂舞》,《昭君出塞》等由民族樂器組成的音樂。

四十年代流行音樂創立並且開始發展,上海夜總會裡駐場的歌手算是最早期的明星。《香格裡拉》,《夜來香》都是四十年代最為流行的歌曲,黎錦暉,黎錦光,周璇都是名氣很好的歌手。這個時代也是歌壇迅速發展的年代,誕生了一大批音樂人才以及質量上乘的音樂。

五十年代,香港,臺灣相繼開始發展流行音樂,不過這時候的歌曲大多都是歐西式音樂,甚至乾脆就是人家別人的歌曲。一代歌后鄧麗君在當時也抵擋不住大勢所趨,不得不經常外出演唱,甚至為了在亞洲音樂中心日本發展,譜寫了很多日語系歌曲。

六十年代,泰迪羅賓,花花公子樂隊,溫拿樂隊,蓮花樂隊相繼誕生,香港樂壇開始蓬勃發展。臺灣同樣誕生了不少本土優秀的歌手,像蘇芮,黃鶯鶯,不過他們大多發行的都是以英文歌曲為主的唱片,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中文音樂發展。

七十年代,整個樂壇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冠傑的一首《鬼馬雙星》標誌著香港流行音樂的開始,《半斤八兩》揭開了粵語歌曲的序幕。同樣臺灣歌壇也開始翻新,中文歌曲開始流行市場,劉家昌是當時最讓人矚目和喜歡的臺灣歌手。

卡帶時代

八十年代是整個樂壇最輝煌的時期,這一時期誕生的優秀歌手數不勝數。許冠傑,羅文,林子祥,陳百祥,張國榮,梅豔芳……數都數不過來,更繽紛多彩的是,張學友,beyon等歌手也開始興起。這個時代也被稱為「天王時代」,當然也有很多天後,這是往後樂壇無法超越的輝煌。

臺灣和內地樂壇同樣進入了興盛時代,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這些音樂教父開始斬頭露角,甚至佔據了整個臺灣樂壇的半壁江山。此事內地真揭開了搖滾音樂的序幕,崔健成了我國第一個搖滾巨星,之後也相繼誕生了很多搖滾歌手和樂隊,這個時候的內地樂壇風格多變,每一種風格的音樂都在往前發展。

CD時代

90年代是華語樂壇巔峰的時代,先有王傑獨領風騷,後有四大天王,王菲,陳慧琳等天后誕生,再加上上一代歌手的輝煌,讓整個香港樂壇變成中心。那時候臺灣歌壇和內地歌壇雖然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優秀的歌手和音樂多不勝數,但與同時期的香港比較,相差的確有些大。

直到2000年之後,臺灣和內地歌壇才逐漸追上了香港歌壇的腳步。香港歌壇有謝霆鋒,陳冠希,陳奕迅;臺灣歌壇有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內地歌壇有劉歡,那英,毛阿敏。

數位音樂時代

新世紀的到來,也昭示了華語樂壇進入了新生代,數位音樂時代。2005年《超級女聲》爆紅,冠軍李宇春,亞軍周筆暢,季軍張靚穎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這個時代MP3,MP4的流行也標誌著數位音樂擊敗了實體音樂,多數實體音樂店不得不被迫關門或者轉型。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數位音樂時代的熱門歌曲—網絡歌曲。以六哲,鄭源,冷漠,歡子為代表的網絡歌手,無論是音樂的人氣和歌手本身的名氣,在那時候都是可以和當代流行音樂歌手相媲美的。甚至他們在某些方面還要超出流行音樂歌手不少,就比如手機鈴聲的下載,網絡歌曲要遠遠超過流行音樂。

2010年華語樂壇的巔峰早已不在,像最早的張國榮,梅豔芳相繼去世,譚詠麟,林子祥的年紀增大,一些天王,天后的引退,讓華語樂壇開始有了倒退的現象。好在像周杰倫,王力宏這些上一代歌手還在堅持,沒有讓華語樂壇直接崩潰。

當然這時候的樂壇也有很多出色的音樂人,徐良,汪蘇瀧,許嵩開始斬頭露角並且一度霸佔各大音樂榜單,同時期的香港樂壇和臺灣樂壇走下了神壇。到了後來選秀節目的爆紅,讓更多有實力平民歌手有了出頭之路,再加上一些網絡歌手也比較有實力,華語樂壇還能艱難地維持狀態。

流量時代

隨著網絡的發展,實力不再佔據主要地位,流量這個詞進入人們的眼裡。先有蔡徐坤的「雞你太美」,後有肖戰的「《光點》破億」。要知道肖戰《光點》的售價是3塊錢,這也意味著《光點》的銷售額高達三千三百多萬,超越無數的音樂老前輩。

但事情的真相卻非常殘酷,那就是粉絲為偶像刷銷量。甚至有些粉絲在網上公然叫喊,100張都只是起步,學生黨也能承擔得起。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女孩的確有錢,有些粉絲甚至是上千張的買,根本不在乎金錢。

這樣的銷量看著很高,其實只是空中樓閣。網上銷量的紀錄破了又破,但傳唱度都不如很多網絡口水歌。流量為主的時代,只能讓華語樂壇變得舉步維艱。一些正真有實力的歌手,根本沒有出頭之路,甚至看不到希望之後也加入流量大軍當中。

造成流量時代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第一點肯定是歌手實力以及編詞譜曲作者的缺失,歌手實力不用多說,現在已經很少你有歌手達到「天王」級別,甚至相差的不是一個等級。有實力的編詞譜曲作者也很少,讓現在的歌手不得不去改編曾經的經典歌曲,最後變成四不像。

第二點是網絡的高速發展,無論任何流量都離不開網絡,而網絡的普及讓流量更加的猖狂。很多流量明星不僅是粉絲多,黑子也多,而這些黑子同樣也算是流量。當然這些都不算什麼,網絡技術的革新,讓流量可以操控。曾經蔡徐坤就因為流量造假太嚴重,被央視點名批評,而造假的公司也被一鍋端。

第三點是國民生活質量的替身,不得不說,我們國家發展至今真的非常優秀了,絕大多數人都能養活自己,衣食住行都不缺,甚至多數家庭還有富餘的金錢來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有了多餘的錢,自然就成了資本眼裡的「韭菜」,割了一輪又一輪。

第四點其實也和第一點有關,流量明星之所以能火,看的並不是實力,而是臉,是高顏值。為何大多數流量明星都是男星,而女星很少?最關鍵的還是如今這個看臉的時代,大多數男生看重的是實力,而大多數女生在乎的卻是顏值。

最後一點就是資本的運作了,流量明星最開始的時候是離不開資本的,因為流量明星本身在之前啥都沒有,全都要靠資本來運作。當資本覺得這個明星能帶來利益的時候,他就會變成流量的標杆,最後把「韭菜」全部割乾淨。

對華語樂壇的期待!

儘管現在的華語樂壇流量成了主流,但依舊有不少有實力的歌手在堅持。有句俗話說得好,「泰極生否,否極泰來」。華語樂壇已經經歷了輝煌到衰落,那麼接下來就是重新從衰落走向輝煌。就像我們國家現在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樣,回到最巔峰的狀態。

相關焦點

  • 從鄭鈞直懟音樂排行榜到集體懷念曾經的華語樂壇,我們經歷了什麼
    這些話可是很多人想講都不敢講的話,由此引發了網友熱議。在上了熱搜的背後,不少網友紛紛懷念起曾經的華語樂壇。那個百花齊放,才華橫溢的華語音樂時代。說起華語樂壇,我們通常簡單的劃分為內地華語和港臺華語。當然也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有華語文化的地區。在上世紀80年代到新世紀10年代,近30年間,是華語樂壇從崛起到巔峰再到衰落的時代。
  • 從當初不被理解,再到華語樂壇的傳播者,周杰倫到底有什麼魅力?
    周杰倫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剛出道的時候,華語樂壇的曲風還比較單一。那時候他的歌一出來,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R&B,說唱,中國風,原創,作詞精良,小電影一樣的MV,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他帶動了很多不同曲風的歌,豐富了華語樂壇,對華語樂壇的發展形成了深刻的影響,準確的說是壓迫式的催逼,讓其他歌手不敢懈怠,更專注於創作。同時,許多音樂人都受到他音樂風格的滋養和啟發,又創造出更豐富多元的華語歌曲,形成了目前華語樂壇的整體局面。
  • 華語樂壇青黃不接,希望何在?
    當《123我愛你》、《紙短情長》紅遍大街小巷,當2018年度歌曲榜單被流量歌手的歌曲佔據,當《醉赤壁》成為了一個「確認過眼神」的梗,當人們因為喜愛翻唱而去詆毀原唱時,我們不禁細想,華語樂壇到底怎麼了?「我慶幸我的童年。不是EXO的咆哮,不是TFboys的寵愛。
  • 別不承認華語樂壇在退步,鼎盛期樂壇,周杰倫都要很努力才能登頂
    那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回顧以及討論一下當今的華語樂壇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但請大家注意了,這是全華語樂壇的專輯排行榜,一到十名,大家只聽過其中一張或者兩張專輯的作品,難道不是側面反映了如今樂壇已經退步到前十名的專輯,都沒有那種傳唱率高的作品嗎?有些嘴硬的可能還會說,風格不一樣,有些人就只喜歡自己家愛豆的風格,那其他風格的歌當然不會去聽,沒有聽過也很正常啊!
  • 沒有了下一個周杰倫,華語樂壇會更好還是更壞?
    娛樂產業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華語樂壇卻仿佛日漸衰落。有多少人打開音樂播放器,聽的還是那些多年前的音樂作品。縱觀整個華語樂壇,好像也找不到一個如同千禧年橫空出世的周杰倫一般足以撐起華語音樂大旗的人。學貓叫這樣無腦的口水歌曲大行其道,讓人不勝其擾。
  • 華語樂壇完了?年度十大金曲都是抖音神曲
    而且大家一定也發現了,這些金曲實際上就是這一年的抖音神曲。我們再來看一下2019年抖音最火的十首歌曲裡《綠色》、《一曲相思》、《知否知否》都和星途裡面的十大金曲重合。而且剩下的七首歌曲,也是抖音裡常見的歌曲。這些歌曲的共同點就是旋律簡單抓耳,歌詞通俗易懂。
  • 一代大神左宏元,撐起了1992年華語流行樂壇原創金曲一半江山
    所以真正稱得上華語流行樂壇最巔峰的時光,應該是1992-1993年,尤其是1992年,經典歌曲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稱得上華語流行樂壇最具代表性的一年。《飄雪》、《紅日》、《大海》、《水手》等膾炙人口的華語金曲,莫不出自這一年。今天咱們就來回顧一下1992年誕生的那些經典歌曲,分為翻唱金曲和原創金曲兩大類。
  • 你可能忘了,2000年的華語樂壇有多牛
    後浪推著前浪,誰也不曾預料到,正是這些當年普遍不被看好的「新人」,創造了如今無數樂迷們記憶中的黃金年代。時過境遷,站在2020年的門檻處回望那個千禧年,穿越20年的光陰,許多曾經耀眼的巨星已經光芒不再,但是,竟依舊有那麼多旋律一直傳唱至今。2000的華語樂壇,風雲變幻更迭,亦是群星閃耀時。
  • 華語樂壇巔峰時期男歌手到底有多強?周杰倫算不上第一,他才是
    華語樂壇巔峰時期男歌手到底有多強?周杰倫算不上第一,他才是哈嘍大家好。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聽歌呢,小編可是很喜歡聽音樂哦。現在很多人都很喜歡聽外國的歌曲,這是為什麼呢?現在的音樂火得快也被遺忘的快,總感覺好像缺點什麼。
  • 沉寂11年的《月牙灣》又火了!華語樂壇的巨星如今怎麼樣了?
    熟悉的旋律與曲風,讓人一瞬間仿佛回到了10年前的華語樂壇——那個連一張CD都會賣斷貨的年代。 哪怕有小道消息爆料說「錯過了這張專輯,可能就要再等上10年」還是不能挽救慘狀。這一連串的現象,不禁讓人感慨:10年前的那個唱片脫銷的華語樂壇不再,縱使天后出場也無力回天。
  • 華語樂壇當之無愧的十大天王巨星
    華語樂壇上流行這一句話,叫做「杰倫之後再無天王」。意思是說,自周杰倫之後,華語樂壇再也沒有出現過能稱之為天王的歌手了。目前活躍在樂壇一線的林俊傑、張杰、薛之謙等雖然唱功好人氣旺,但稱他們為天王,他們似乎還沒有到達那個級別。
  • 華語樂壇中,創作天后鄧紫棋到底有什麼是能夠吸引人的?
    說起14年的《我是歌手》節目,因為這個節目,有人因此成為華語樂壇升起的新星,其中,鄧紫棋就是一顆,憑藉成名作《泡沫》,《你不是真正的快樂》,《喜歡你》等歌曲,成功引爆了內地市場,吸引了全國觀眾的目光到了現在,2020年的現在,鄧紫棋的熱度仍然處於華語樂壇的高位,在這漫長的六年,為什麼她能夠保持這麼高的熱度呢?
  • 音樂|誰是華語樂壇黃金十年「執牛耳者」?
    其實這些「音樂鬼裁」不過是投機取巧地換種套路繼續攪渾水。Part 2二十一世紀的頭二十年來,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我們經歷了從當年只能用收音機收聽歌曲的年代到了用隨身聽華語樂壇,尚有來路,卻難見歸途。二十一世紀,我們經歷了戀愛降級、消費降級、社交降級,終於我們可能又不幸地將被「音樂降級」裹挾而去······差異,本身就是一種美。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這4位歌手,分別以各自的方式影響了2020年的華語樂壇
    這一期,曲響菌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影響今年華語樂壇的4位歌手吧。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而今年的華語樂壇,也同樣湧現出了一些能夠影響華語樂壇的人物。當然,由於篇幅關係,曲響菌就只篩選了其中4位歌手進行評析,感興趣的可以留言暢聊。
  • 2017年的華語金曲獎來了 共享樂壇鼎盛之夜
    華語金曲獎經過九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音樂評選平臺。從第一屆到第九屆,已經有數百位華語樂壇大咖歌手、音樂人登上了華語金曲獎的舞臺,這些歌手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東南亞等華人地區,真正做到了聯合全球的華語音樂人,推廣華語好音樂  本屆華語金曲獎落戶香港,致敬華語經典,必然會成為2017年華語樂壇一件大事!
  • 2004年,他們的歌在華語樂壇堪稱經典,16年的時間他們都去哪了?
    每個時代的人,印象中的華語樂壇都有個巔峰期。對很多90後的民眾而言,2004年的華語樂壇絕對是「神仙打架」的一年。那年在華語樂壇中湧現了不計其數的歌手和經典歌曲,在熱度也僅僅維持了一年的時間。所以那年也被民眾稱之為:「華語樂壇的黃昏。」那年紅起來的歌手不計其數,但除了有少數人堅持了下來以外,大部分人都轉瞬即逝。
  • 看看2004年的華語樂壇,什麼才叫神仙打架
    #轉眼就到了2021年了,年底時各大音樂平臺都放出了年度歌單,筆者看過後若有所思,要麼是過於小眾,大多數人沒有聽過;要麼是過於口水,借著各類短視頻平臺一夜爆火,兩三個月後便無人問津。回想起十餘年前華語樂壇那番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繁榮景象不禁有些唏噓。而2004年的華語樂壇,更是上演了一出神仙打架的景象,每個月都有幾首能夠經久不衰的歌曲上架。看看這些歌曲你聽過多少?
  • 古典看不起搖滾,搖滾看不起流行:我找到華語音樂鄙視鏈的原因
    整檔節目已經有些疲憊,同時選手展現出大量的爭議,也標誌著華語樂壇的這些「當打之年」,還遠遠沒有做到接替前輩的薪火。流行音樂排行結果如下:1:歐美(美國)排在絕對榜首2:日本雖然衰落但仍是亞洲第一3:韓國發展後來居上,現在處在要衰落的前夕4:中國港臺地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於現在的華語音樂仍然影響巨大。
  • 周杰倫「江郎才盡」說了20年,他依舊是華語樂壇呼風喚雨的崽!
    周杰倫對於90後到底意味著什麼?相信很多傑迷有著說不盡的故事,周杰倫是青春、是回憶、是這一代人永遠割捨不掉的情懷。如果硬要選出21世紀最佳偶像,相信經過時間的洗禮,周杰倫依舊能夠擁有姓名!一、初見之時「在我地盤這,你就得聽我的」一曲膾炙人口的《雙截棍》,是周杰倫給華語樂壇最震撼的洗禮,它標誌著周杰倫這顆冉冉升升起的星星,註定要在華語樂壇有所作為,當時大街小巷空前絕後的播放著這首歌,所有人都很驚嘆,原來歌曲還可以這樣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