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帶你領略清朝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2020-12-22 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

大家好這裡是「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愛旅遊,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帶你回到清朝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它的最大特點是館藏品全部由中外熱心人士無償捐贈」。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喜歡歷史的遊客都知道古絲綢之路一直都在肩負著中國的文化輸出,從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就已經開始了,人們稱之為「陸上絲綢之路」,主要輸出的是絲綢,故稱之為「絲綢之路」,等到清末十三行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已經是以陶瓷和茶葉為主要輸出物,絲綢已經不佔主導地位了,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的主題主要是展示清朝閉關鎖國後的十三行發展過程的歷史展。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位於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上,也就是荔灣區西堤二馬路37號(廣州文化公園內),這個館的最大特點是館內珍品全部由中外熱心人士無償捐贈,這些展品能全方位展示十三行全流程發展紀錄,其中以王恆、馮傑夫婦捐贈的十三行時期文物最為珍貴,佔了整整一個樓層,看到之後真為廣州人感到驕傲,經過這麼多年還能留下如此多的真品,同時期的草原絲綢之路就發生在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如今那裡的大盛魁文創園所展示的藏品,很少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十三行發展史
王恆、馮傑夫婦專館

不同於傳統藏館,館內既有超過2300件文物,又有以高科技手段AR/VR遊戲形式的工藝體驗,比如:絲綢製作完整流程、陶瓷的全部從陶泥開始到最後上釉、特別受愛學習的小朋友喜歡,還通過模型完整地再現了海上航運船隻的裝倉演示,讓人非常佩服先人的智慧,有效地利用所有的空間,布局非常科學。

微縮帆船

裡面不同年代的海船模型,讓人仿佛回到了那個年代,每個船隻都是按照圖紙的比例微縮下來的,尤其是那些完全靠風帆來行駛的船隻,對那首「大海航行靠舵手」歌曲理解非常通透。

館裡的展品多以真品為主,不過也有一些不適合暴露的通草畫等珍貴展品是高仿複製品,不過即便是複製品也都很精緻,尤其是二樓王恆、馮傑捐贈的展品尤為精緻和珍貴。

精緻骨扇

這把骨扇如果不看下面的展臺資料,一般的遊客是無法判斷它是否為真品的,在特有的燈光下,顯得格外美觀,也給攝影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這是所有博物館的通病,光的幹擾加上展櫃的反光讓拍攝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對通草畫和酸枝家居不太了解,不過看到許多彩瓷還是挺有感覺,通過看文獻和資料得知是從清康熙到現代的廣彩瓷器,共有幾百件之多。

廣州彩瓷

有人把廣州塔和夜遊珠江當作去廣州旅遊的必遊之地,「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卻以為廣州最值得打卡的文化遊項目是沙面島和十三行博物館,如果你能把這兩個地方認真遊完,會對現在的廣州有很深的理解,也會愛上這個地方,為這裡的營商環境找到根基,這裡能成為最具幸福感的一線城市也就合情合理。

小夥伴們,到廣州旅遊時記得到十三行博物館打卡,這裡的通草畫和酸枝家居對於內行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有此愛好的小夥伴更要記得來打卡,歡迎留言討論,謝謝閱讀!

【溫馨提示】

廣州是那種你什麼時候來都感覺不錯的地方,冬天稍微冷些,夏天有些熱,但是都能接受。

相關焦點

  • Vlog打卡廣州 | 十三行博物館「探寶」
    文/圖/視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柳卓楠清朝乾隆皇帝之後的近一百年間(1757年-1842年),廣州這片區域迎來了它歷史的「高光時刻」。當時這裡匯集著世界上近百分之二十的財富,堪稱世界「奢侈品中心」,東西方的潮流、時尚、文化都在這裡碰撞。
  • 清朝的奢侈品有啥?一起來十三行博物館探寶吧!
    但是,清朝乾隆皇帝之後的近一百年間(1757年-1842年),廣州這片區域迎來了它歷史的「高光時刻」。當時這裡匯集著世界上近百分之二十的財富,堪稱世界「奢侈品中心」,東西方的潮流、時尚、文化都在這裡碰撞。這裡成為清政府稅收的重大來源,是皇宮西洋玩意兒的最大供貨地,被老百姓稱之為「天子南庫、金山珠海」。而這繁華盛景背後,離不開今天的主角——十三行。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再現曾經的輝煌
    作為千年商都,廣州歷來貿易就發達,特別是在清朝實行一處通關,幾乎達到了頂峰。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廣州十三行!現如今十三行仍是活躍的商業街,偶爾還會聽到有人說批發去十三行;對於十三行,我們可以知道的更多,位於文化公園內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就是個不錯的地兒!
  • 璀璨羊城迪士普董事長王恆先生與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的「不解之緣」
    9月26日,在國慶節即將到來之際,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隆重舉行了開館一周年慶典暨迎國慶系列活動,與廣州市民共同回顧十三行博物館過去一年的發展歷程,歡慶祖國六十八周年華誕。     這一年裡,我見證了十三行博物館的成長和進步!我致力於十三行時期文物的收藏,一方面是抱著對家鄉的熱愛,同時希望能在十三行文化宣傳中作出自己的貢獻。
  • 《廣州彩瓷鑑賞》等三部書籍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發行儀式
    5月17日,在第四十四個「國際博物館日」前夕,《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廣州彩瓷鑑賞》《華林禪寺五百羅漢雕像》等三部聚焦荔灣歷史文化的書籍發行儀式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新華網發    40餘位知名學者和文化名人以及省市各大博物館館長出席書籍發行儀式及嶺南文化發展研討會,會上專家們就弘揚嶺南歷史文化和挖掘廣州十三行歷史文化展開了研討,並就致力於建立多元和包容的博物館展開研討。    《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以發生在清代與廣州十三行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為內容,向讀者全方位展現了清代廣州十三行發展的興衰脈絡和歷史風貌。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今日正式開館!國慶長假來享受一場免費文物「盛宴」吧~
    今日(9月30日),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在文化公園正式開館!十三行博物館內有什麼精美藏品?它又述說著廣州哪方面的光輝歷史?政務君今天就帶你一探究竟!由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荔灣區人民政府主導籌建,歷經三年,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今天終於向公眾免費開放!免費開放!免費開放!
  • 研學∣從十三行出發,探索海上絲綢之路—2019級12班財經素養研學
    近日,佛山市三水中學附屬初中初二12班一行45名同學來到廣州市荔灣區,圍繞「探索海上絲綢之路體驗中醫自然科學」主題,開展秋季財商教學活動
  • 廣州這個博物館,以「13」命名,展示大量東方精美「出口工藝品」
    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的門前,珊珊三丫頭看到一個寫滿了文字的大牌子,原來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是在2016年開館,現在的博物館是建在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上(即廣州文化公園),是一個專題性的歷史博物館,常設的展廳共有「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和「王恆、馮傑伉儷捐贈文物專題陳列展」,在館內,有廣州彩器、廣繡、象牙器、外銷扇、五常家具、銀器、琺瑯器、玻璃畫
  • 廣州十三行買衣服最便宜,質量不比天河城差,過年新衣就靠這一次
    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啦,過年當然少不了穿新衣,想買上檔次的衣服但又很貴,你還是不是還在糾結買什麼牌子的衣服呢?不必糾結,立刻去十三行買買買!現在正值廣州十三行年底清倉大甩賣。廣州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十三行是廣州眾多服裝批發市場,包括白馬、UUS、紅棉、匯美國際等服裝城,當中十三行價格最低、款式最新的一個,且有些衣服質量一點都不亞於廣州天河城、正佳廣場裡面的大品牌。
  • 十三行博物館主題遊船首航!船上竟然有……
    26日6點,由十三行博物館與廣州市客輪公司聯合打造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主題船」從西堤碼頭出發,開啟首次航行之旅!在船上,小e看到諸多以古代廣式船為內容的通草畫文物複製品,以及十三行時期廣州對外海上貿易航線圖。市民遊客既可以了解到廣州十三行的歷史概要,又可觀賞珠江沿岸廣州現代的繁榮景象,體驗沉浸式的穿越感。
  • "海上絲路"電影《十三行》宣布開機
    時光網訊 6月14日,電影《十三行》在北京舉辦開機發布會,導演解禮民攜影片主演蔣承洋、宋彤、郭雪夢、葉麒聖等亮相現場,宣布這部講述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題材的電影,在經歷1990天的漫長籌備後,將正式開機拍攝。
  • 雲想衣裳花想容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新展帶你領略清代女性風採
    今日,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恢復開館,新展「雲裳花容——館藏清代女性形象外銷畫展」也揭開了神秘面紗,與觀眾見面了。清末 象牙板仕女掛畫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優雅動人的女樂師19世紀 通草水彩女樂師圖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藏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曾以「銀錢堆滿十三行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啟動試運行
    原標題: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啟動試運行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鄭斌 吳少敏) 外銷畫、象牙器、通草畫……眾多清代廣州外銷工藝品珍品,即將在荔灣一展「芳顏」!
  • 十三行博物館新增100多件文物精品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為迎接國慶,增加了100多件文物精品,包括洛克菲勒紋飾廣彩瓷、廣繡、廣式家具、外銷畫、外銷銀器等,涵蓋了清代從十三行輸出到歐美各國的外銷品大部分種類。該系列活動即將於2017年9月26日啟動。清代外銷藝術品曾經在歐美盛極一時,影響了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形成了中國風的新社會時尚。
  • 「眾籌」出來的博物館
    2000多年前,廣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從1757年至1842年,清代十三行是朝廷特許的對歐美貿易特區,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重要的歷史印記。如今,在位於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現廣州文化公園)上,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拔地而起。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成立於2016年,是專題性歷史博物館,以大量珍貴的文獻史料和海內外遺存的文物,展示十三行的發展史。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內趣話古今迎國慶
    「近年,民間對文物收藏的熱情越來越高,但一般藏友缺乏專業知識,藏品良莠不齊,為此,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專門組織了免費『鑑寶』活動,受到廣大藏友的熱烈歡迎。」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前來鑑寶的市民對本次博物館舉辦的活動非常滿意,認為博物館為他們搭建了與專家溝通的橋梁,讓他們個人的收藏和鑑賞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恢復開館,邀您共睹「雲裳花容」
    2020年5月26日,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將重新與市民朋友見面。重逢之際,博物館為大家準備了見面禮:雲裳花容——館藏清代女性形象外銷畫展。本次展覽由廣東省博物館事業發展基金會資助,也是廣州市社科聯《「新生活 新奮鬥」——第九屆廣州學術季》的活動之一。
  • 來廣州正佳廣場廣正街,看「十三行」時期廣州城
    6月15日,廣州正佳廣場廣府商業街「廣正街「喜迎遊客,盛大開街。位於南中國的「千年商都」廣州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具備嶺南特色的廣府文化。正佳集團旗下的正佳廣場,作為亞洲城市中心最大的購物商場,把廣府文化融入其中,建成了中國新型博物館式、景區式廣府商業街廣正街。
  • 廣州將建"海絲"博物館 將對6處"海絲"史跡點掛牌
    南海神廟附近立項建設的廣州海事博物館將加掛「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牌子,增加海上絲綢之路的陳展內容。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攝(資料圖片) 昨日,記者從市經貿委對市政協委員的提案答覆中獲悉,廣州將對6處海上絲綢之路史跡點進行掛牌。
  • 誕生於廣州十三行的大清首富 | 阿菩新書《十三行》(全三冊)閱讀分享會預告
    可以說,十三行的發展過程,濃縮了大清甚至兩千年帝制的盛衰歷程,是一段不能被忽略的歷史。據說在1834年,有一次伍秉鑑對他的各種田產、房屋、店鋪、銀號及運往英美的貨物等財產估計了一下,共約2600萬兩白銀。在這個時期,美國最富有的人也不過資產700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