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合伙人出資辦雲谷學校,不是要辦貴族學校,今天中國不需要貴族學校;我們也不追求物質上的貴族學校,但是雲谷的學生要有貴族的素養和氣質。」
—馬雲
不追求物質上貴族的雲谷學校,投資金額超過扎克伯格參投的Altschool,總投資達到12.8億元。馬雲和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們用這一創紀錄的投資打造出中國未來學校的一種樣板。
這所充滿未來感的學校一直吸引著外界的關注:2017年,雲谷學校開始招收第一屆學生,招生會異常火爆,入學申請收到手軟。
一年後,馬雲宣布「來年徹底告別阿里巴巴,回到教師身份」,更是讓我們對這所未來學校充滿好奇。
辦學不過一年,雲谷學校究竟探索出了怎樣的未來教育?
循著馬雲的演講去看雲谷學校的實踐,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微觀的「撥雲見谷」:
探索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今天很多人都在講孩子書包重,孩子沒有快樂,孩子這樣、孩子那樣的問題,雲谷學校希望做一所創新型和探索型的學校。
摸索出一套經驗和方法,為中國的教育改革做一些努力和嘗試。我們要立足中國、著眼全球,探索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未來三十年,整個世界將發生重大改變和重塑。過去兩百年,我們都處於工業時代,是知識和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而未來進入數據時代以後,文化將變成第一要素。
知識方面,在數據時代,機器一定比人聰明,機器比人算得更快、記得更牢。人很難與機器去比知識,尤其AI出來以後。機器下圍棋比人厲害,但這對機器而言還只是雕蟲小技。
未來,真有可能出現在人腦裡面加裝一個知識晶片,讓人類獲得所有的知識,這個時代會到來的。
我希望雲谷學校慢慢給孩子們灌輸、激勵和滋養,讓他們多體驗、多嘗試,多一些社會公益和環保意識,不是一味培養他們如何去應試,而是讓他們有「三創」意識。
未來的數據時代,人類和機器競爭就靠三樣東西——創意性、創新能力、創造性,這是機器學很難學會的。」
(科學集市圖片:「雲谷四大節」之一的魯班創客節,作為有著網際網路基因的學校,科學挑戰賽、科學集市,創客節充滿了科技含量。)
(科學集市圖片:16位家長義工全程參與著科學市集的籌備和展示,學生作為組長,組織成員策劃攤位內容、設計營銷策略、分工。科學集市自籌備開始,學生的腦子裡就不止要思考展示,還要考慮營銷。)
讓孩子成為真正的「人」
「我們今天培養的孩子在十年、二十年後,要面臨社會什麼樣的挑戰?我希望雲谷學校的每一個孩子都真正成為一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讓他們陽光,讓他們有正能量,讓他們對未來有信心,還要讓他們樂觀地面對失敗、面對挫折。
我希望我們學校培養出『活生生』的一批人,我甚至認為,孩子考數學、語文有85分就不錯了,到95分就已經很好了,當然考不到80分肯定也是不行的。
但是,95分跟97分,有本質的區別嗎?根本沒有。從95分考到97分,孩子付出的代價可能讓人難以想像,我覺得倒不如讓孩子把花在這上面的時間,讓自己的體育好一點、繪畫好一點、唱歌好一點。
這麼多年我發現,在社會上受歡迎的領導者、各個行業的優秀人才,都未必是在讀書時考97分、98分、100分的人。
但他們有想像力、他們樂觀、他們正能量、他們會交朋友,他們願意與人合作,他們碰上困難不會抱怨別人,而是通過改變自己去影響別人。
他們懂得怎麼面對失敗和解決問題。這樣的人,才是成功的人,這也是我們雲谷學校要培養的人。」
當我
當我在深海
無力追隨魚群
你是聞訊前來的
溫暖水流
默默地推我一把
當我在天空
只剩一抹憂鬱的
藍色
你是白天的雲
夜晚的星
是悲傷的調色板
當我披著
火紅的外衣
孤獨地坐在稻田
你是小王子
慢慢靠近的腳步
我們彼此馴服
也就彼此需要
當我是一顆
偶爾走神的星辰
你是銀河中
巋然不動的島礁
把我帶回
熟悉的軌道
當我是一闕
膽怯的彩虹
你是一道風雨後的光束
與我碰撞出
七彩的光芒
可如果
你只是恰好掠過
我的人生
希望你途經的
永遠是我
最努力的綻放
區分「育」與「教」的教學
「幼兒園、小學、初中原則上是平衡性為主,注重綜合素質,儘量不要出現能力和素質的瘸腳。幼兒園和小學以「育」為主,初中和高中大力放在『教』上。
幼兒園啟蒙階段,我們將通過音樂、美術和運動激發孩子的靈性,在孩子心裡埋下文化的基礎和種子。
小學的時候,培養孩子對體育的熱愛,培養他的團隊意識;同時還要讓孩子了解東方智慧和西方知識,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做人做事的良好習慣。
到了初中,除了學習『技能』和『學術』,還要鍛鍊孩子的紀律性以及面對壓力的能力。高中,一定要讓孩子找到感興趣的東西,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並為他們參與全球人才選拔和競爭做準備。
現在的孩子,到了高中,最可怕的是每個人的目標都只有一個——『高考』,如果失敗了,考不到好的大學,好像人生就沒了希望。
我希望我們的高中,讓學生覺得不管我考不考得上大學,我都有一輩子想幹的事,我都有想一直努力下去的方向,我都有健康的身心和體魄。
這就要求雲谷學校的教育設置相對於目前既有的教育體系要發生一些改變,要有一些差異。」
(一年級課堂圖片:雲谷小學段1—5年級實行新班級管理模式: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性別、個性、特長等特徵混合編排成組,按1:5的師生配比在班級內配置導師,每個小組對應一位專業導師。)
(七年級課堂圖片:六年級以上不再有班級概念,取而代之是三個個性迥異的學院。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名字、標誌、顏色、規則、文化以及專屬的活動空間,更偏向社區性質。)
(課程結構圖片:學生處於「蜂窩」的核心,課程會成為一個個相對獨立、又相對銜接的模塊,然後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進行精細的模塊化組合。)
音樂、美術和體育是必修課
「在課程上,音樂、美術和體育是必修課。音樂是通靈魂的,開啟智慧的,我們不僅教孩子唱歌,還要讓孩子懂得欣賞音樂的魅力;美術是培養想像力的,畫得多好不重要,關鍵要培養孩子對於畫畫的興趣。
體育是培養孩子們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的,競爭說的是在賽場上,你總有一天比不過人家,你將面對失敗,失敗以後再來調整自己、提高自己。
在教材上,比如小學語文,我們的孩子小學畢業時古典四大名著一定都得看過。既然雲谷立足中國,孩子就必須懂得中國文化,四大名著經典的東西還是蠻有意思的。同時,我希望最好能夠出現一千個中國經典的東方故事,比如忠孝禮義的故事,還有一千個西方經典的故事,比如希臘的神話故事。在雲谷,孩子從第一天就要開始學習、感受東西方文化,包容並蓄地接受東、西方文化。」
(雲谷藝術周圖片:溼拓藝術、原始彩陶、手工皮具、老杭州門票展、藝術美食、玻璃貼畫、竹編花籃、茶道花藝……第一學年在雲谷藝術周裡進入尾聲)
(雲谷藝術周圖片:美國紐約大學的Alex教授攜其團隊向學生展示變廢為寶:廢舊紙板、錫紙、電線,稚拙的繪畫點綴,最後成為簡易「樂器」。)
「育」必須以家長為主
「現在家長對老師、對學校的期望太高。其實,『教』主體是老師、學校,但是『育』的主體,除了老師、學校,還有家庭,家長必須參與進來,『育』必須以家長為主。
雲谷的家長不是等孩子放學後在家幫孩子做數學、補語文,而是用一個小時時間陪孩子玩,玩什麼不重要,可以是音樂、體育、美術。
這個孩子喜歡的是什麼,家長就陪孩子玩什麼。至於孩子數學好不好、語文好不好,跟家長沒有什麼關係,這是我們學校和老師的職責。
我們的家長,一把孩子送進學校,如果成績不好,家長認為都是學校責任,這不對,「教」和「育」是兩回事。
我想告訴現在報名雲谷的家長,我們這兒沒有高考指揮棒和升學率,我們的孩子估計很難考國內的重點初中,也很難考重點高中。
但是,我希望雲谷的孩子升入高中以後,經過三年的學習和積澱,在選擇大學的時候不是為了升學、就業去選擇大學,而是遵循自己的內心、按自身的興趣和專長,放眼世界去挑選大學。
當然,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能進入哈佛、斯坦福、牛津這樣的世界名校深造。」
(雲耕學堂成立照片:2018年1月12號,雲谷的「父母學堂」——「雲耕學堂」正式成立父母們將在這裡學習兒童成長規律,尋求科學的育兒方法;深度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一起打破並超越傳統學校時空和學科的限制、師生和家校關係的邊界,幫助孩子們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進社會)
(雲耕學堂第一堂課圖片:剛從南極「探險」歸來的一年級同學海馬的爸爸成為了第一位分享者,分享了在南極的奇妙經歷。)
馬雲希望雲谷學校培養出的孩子「陽光燦爛,充滿自信;在任何場合大大方方,敢於表達。」
有人說,馬雲太過於天馬行空,不適合做教育;有人說,正是因為他天馬行空,所以才能有可能引領未來的教育。
您看麼看?歡迎留言互動。
本文來源:《PBL智庫》20年後,馬雲的雲谷學校能否成為教育界的阿里巴巴?
耐撕baba-教育群
入群享福利
丨
歡迎您添加耐
撕baba個人號,進群討論教育話題,也有不定時用戶福利噢。
添加時請標註,杭州群/全國群。
-End-
點一次「在看」,
讓好的內容多一次被看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