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無罪,資本無罪,市場經濟無罪!
網際網路巨頭終於挨錘了。
說實話,這很不容易。在中國經濟近20年的高速發展中,網際網路行業居功至偉,在主流敘事框架中向來不乏溢美之詞。什麼「開放平等,自由共享」,就差沒把網際網路捧成地上烏託邦,天上理想鄉。
自從19年第二季度,移動網際網路月活人數衝高至11.38億後不再上升,標誌著中國網際網路流量紅利正式見頂,網際網路行業開始迎來輿論風暴。
按老黃簡單分析就是,這行業終於掙不到快錢(盈利能力下降),也玩不出什麼新花樣(技術普及性減退),話語權自然就弱了。
一開始還是程式設計師嫌活多錢少,控訴996,小鎮做題家高呼「內卷」,甚至還不如「傷害實體經濟論」聲量大,畢竟圈子小,悲歡並不相通。
緊接著就是大洋彼岸屢屢傳來的反壟斷聲音,渲染了破股萬人吹,不是,破鼓萬人錘的悲慘氛圍。氣氛一直烘到美國大選:新王高舉反壟斷大旗,要加強監管,拆分科技巨頭。
不謀而合的是,就在美國大選當日(11月3日),螞蟻因涉及利用ABS(資產證券化,詳見《比P2P暴雷更可怕!長租公寓為何跑路?5分鐘為你揭露背後四大問題》解讀)用30億撬動3000多億資金高槓桿放貸,被暫停上市。
這時候輿論還停留在大數據放高利貸不道德,傷害實體經濟的層面,馬老師獨自吸引了所有火力,可歌可泣。
眼看2020年就要過去,巨頭們搞不到錢,年會就會失去很多亮色,這時候興盛優選的成功經驗猶如一針強心劑扎向了他們的心臟——社區團購橫空出世。
還沒等巨頭們交手幾個回合,搶菜販生意的道德核彈從天而降,對在場所有巨頭進行無差別打擊。
12月11日,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被提上局內會議。3天後,阿里,騰訊和順豐分別代表電商,社交和實體經濟巨頭接受頂格反壟斷處罰,自此宣告反壟斷大戰的第一槍正式打響。
在這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操作下,老闆們難免大意,出現行為認知失調等狀況,包括但不限於一邊趁雙12逛淘寶,一邊用「破壞實體經濟」的閃電五連鞭向馬老師發起進攻;剛加上小姐姐微信聊完天,轉頭高喊拆分企鵝;寒風中點擊屏幕不到2分鐘叫來了滴滴,坐在車上就打開B站發出「資本敲骨吸髓」等彈幕……
為了治療這種認知失調,幫老闆們穩定一下世界觀。提前聲明,這次財經大排檔宵夜主要以食療為主,大部分是概括性敘事,文中沒有具體建議。
非說要有的話,那就是用真金白銀支持「技術進步,科技向善」的巨頭。
吃宵夜前,先問老闆們三個問題:壟斷有沒有錯?資本有沒有罪?市場經濟是好是壞?
帶上你的答案,咱們按財經大排檔的菜單,接著往下嘮:
壟斷巨頭們的七宗罪
資本如火
市場經濟的自毀傾向
本份幹炒牛河共4000g,耗時3根喜子,老闆們可以泡上龍井細品,記得打包分享給朋友,支持收藏外賣。
壟斷巨頭們的七宗罪
有個學霸,寒窗苦讀十餘年,終於考上清華,我們要不要把他掛在吊扇上開五檔打?
這萬萬沒有道理。
壟斷也一樣,人家企業正當競爭,過五關斬六將好不容易做大做強,結果就說它有罪,非常不講武德。
自然壟斷只是市場競爭者的競爭力發展到極致的一種形式,跟寒門學霸上清華一樣水到渠成。
好比微信,就是自然壟斷的絕佳案例。想像一下,你正鼓起勇氣找一個小姐姐要微信,她回你一句:「不好意思,我用的是A信」,你發現手機裡沒有這個APP,還沒等你麻利下載好,佳人早已悄然離去。
痛定思痛後,從此你手機裡多了十幾個聊天APP,每天手機都彈出五六個不同APP的聊天消息提醒……這樣的生活你想要嗎?
為了降低交易費用,社交產品必然會出現壟斷。除此之外,行政壟斷就見仁見智了。
反壟斷不是反「壟斷」狀態,而是反「利用壟斷地位惡意競爭」。
根據老黃多年被巨頭們毒打的經驗,主要分為以下七大罪行:
一、大數據殺熟
簡言之就是「看人報價」,學術點的說法叫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價格歧視,你出差訂酒店打車多,就能享受老用戶的尊貴高價;要是新用戶剛註冊,優惠券跟折扣生怕你不拿。
當然,這還是最低端的大數據殺熟方式,高端點的還能根據你平時瀏覽商品習慣進行殺熟,比如你平時天天看服裝,那推薦的服裝一般不會太貴。因為你看得多,心裡有數。但哪天你要是突然搜3080顯卡,算法就會很貼心地給你推薦個比較貴的——因為你不熟。
這點實錘案例就是某程和某滴,其他的老闆們可以自行探索。
二、精準廣告投放
依仗強勢地位肆意收集個人隱私,進行精準廣告投放。
你的APP比你自己都還懂你。但凡你在手機上輸入過某件商品名稱,不出1小時總能在各類APP上看到對應廣告,甚至還有「只在手機邊上說話提到某商品,都能被精準推送廣告」的網際網路奇談不脛而走。
如果不是貧窮,老黃相信沒幾個人能頂得住這樣無孔不入的廣告洗腦。
你要罵它竊取隱私,不好意思,用戶協議你自個兒點擊同意的,有本事你別用。
三、誘導貸款
通過收集用戶信息,對你的資產狀況和通訊錄門清的巨頭們壓根不擔心你變成老賴。為了市場份額和培養貸款習慣,他們甚至還會給信用等級低的用戶提供高額貸款額度,術語叫「過度授信」。
遠有給高中生開通某唄,近有土豪揮手給農民工開通某東金條,吃相不可謂不難看。
可千萬別拿自制力說事,校園貸就是前車之鑑。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尤其是未成年人。
四、惡性競爭
利用自身資金優勢,通過補貼擠垮中小企業,等消費者養成消費習慣,行業集中度上升後,再通過提高價格獲利。
圖源:某Q大戰
社區團購就有點這種味道,或者利用壟斷地位逼消費者二選一,90後網民應該都知道,老黃也就不敢舉例了。
五、規避勞動法
前兩個月,《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一文刷屏,讓我們看到巨頭的神操作:一邊將成本較高的外賣團隊外包給其他勞務公司,這些企業多半是不會提供社保等基礎勞動保障,有的連勞動合同都省了;另一邊用APP和算法逼著外賣員爭分奪秒,疲於奔命地送餐,甚至不惜誘導,默許其違反交通法規來提高效率。
面對這種賽博朋克操作,黃世仁重生都要直呼「好傢夥」。
六、逃避監管
網際網路巨頭們前些年仗著自己花樣多,在監管默許下給社會帶了不少好處,漸漸開始恃功傲寵。先玩壞P2P,讓不少老闆血本無歸,又搞崩長租公寓,逼得年輕人跳樓……
後來為了推高市值上市套現,更是不惜公開正面懟監管,落個「馬已經服」的下場。
七、避稅
巨頭們常用的VIE架構,利用境外離岸公司來控制國內企業,就是避稅的手段之一。
學霸要是利用學術權威變成「學閥」,那一定要好好用拖鞋棍棒好好再教育一番才是。
資本如火
東有燧人氏鑽木取火,西有普羅米修斯盜火,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用火來形容資本再好不過:沒有它人類文明幾乎無法發展,但不受控制的它也擁有摧毀文明的力量。
客觀說來,資本只是市場經濟中用以判定競爭力強弱,整合利用社會資源的一種形式。本質上和教育系統中的分數,科舉系統中的擇優錄取沒有區別,都是在社會或系統不同發展階段,符合當時需要的一種有效率的資源整合形式。
資本萬惡論,就跟分數有罪,考高分中狀元罪大惡極一樣毫無邏輯,如果進而推導到資本逐利有罪,反向思考一番,仁東控股的股東肯定能上天堂。
記住,我們反對的是為富不仁,反對的是「不仁」,而不是富。
真正要警惕的是資本的無序擴張,譬如利用補貼進行「神仙大戰」的社區團購,一哄而上留下滿地廢鐵的共享單車等等。
為此我們要做的是完善市場制度並堅決執行,而不是事後收拾爛攤子式的監管。
不少老闆們總有一種錯覺:我們對經濟和市場的掌控力極強,只要想動手,就能輕鬆把資本搓扁揉圓,然而現實是P2P和長租公寓相繼暴雷,債務違約和房地產泡沫愈演愈烈……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答案很簡單。
資本是奔著財務自由去的,監管和計劃是拿死工資,後者明顯缺乏積極性,不談雙方的實力對比,戰鬥意志差距就像成龍跟蔡徐坤,明顯不是一個維度。
監管還承擔著「一管就死」的負面輿論壓力,低效的組織制度註定了不可能跟得上資本的擴張速度,往往只能亡羊補牢,放馬後炮。
但資本的擴張手段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外殼多麼精巧複雜,說到底都是吸納社會資金,擴大市場規模。
只要對利用資金的合法性予以嚴格管控,確定無序擴張,惡性競爭的核心形式(傾銷、排他),限制企業進入或引導企業退出某些行業,資本之火才不至於將一切焚燒殆盡。
市場經濟的自毀傾向
正如教育制度為中國培養了大量人才,現代經濟文明同樣證明了市場經濟的效率優勢。
但它的弊端同樣明顯:市場經濟就像一隻不斷充氣的氫氣球帶著人類社會向高處上升,不充氣會墜落,一直充氣又遲早爆炸,必須要在充氣和放氣之間尋找危險的平衡。
無論是賽博朋克中描繪的資本利用科技控制社會的現代生活圖景,還是未來資源分配不均,經濟危機可能引發的世界大戰,根源都來自於貧富分化問題。
貧富差距就像市場經濟的血壓,過高和過低都很要命。這裡需要澄清的是,市場經濟不等於叢林法則,弱肉強食,而是在合法合理的框架下有序的競爭。
這要求我們必須要在效率和公平之間做出取捨,犧牲一小部分效率來實現機會公平(人人都能參加高考),而不是為了公平,完全拋棄效率(人人都能上清華)。
至於拆分之論,實在讓老黃摸不著頭腦。把一盤菜分成三份,既不能讓菜變成便宜(相反在人力成本和店租不變的情況下,菜量越少越貴),也不會讓菜變得更加可口,不明白意義何在。
收歸國有更是甭提,有支持的老闆可以試著去運營商的APP,感受幾分鐘國企的用戶體驗。
我們經歷過極端公平的過去,也見證過超高效率的現在。既不能拋掉所有回到過去,也不能對現在的問題視而不見,未來如何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是經濟發展面臨的一次關鍵大考。
最後,借賽博朋克2077裡的一句臺詞,供老闆們飯後細品。
「你只是盲目反對公司、他們的秩序、他們的世界,但又拿不出任何有價值的替代品。」
今晚炒粉出鍋,0門檻為你解讀財經資訊,入口即化的財經幹炒牛河,老黃至有鑊氣!
請馬上點擊分享、關注、收藏、點讚埋單,財經大排檔隨時歡迎~
你對巨頭們怎麼看?資本有原罪嗎?不妨留言跟老黃嘮嘮。
晚安,請慢用。
#網際網路平臺反壟斷重錘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