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記憶中的「過河船」80年航線重慶朝天門——彈子石恢復通航

2020-12-12 慢新聞

一聲嘶啞的「口哨」,上客;再一聲,起錨、發動;第三聲,伴隨著柴油機的轟鳴,船尾捲起一股翻騰的水流,掉頭向著對岸緩緩地駛去……這是40多年前,重慶輪渡碼頭每天都在發生的場景,如今卻已成老重慶人心頭的一抹回憶,回憶的名字,叫做「過河船」。

遊客在船上自拍留念

半個多世紀以來,「過河船」是重慶人同「柴米油鹽」一般的必需品。每一次進城、回家、上學、上班,都伴隨著過江渡口的口哨聲。隨著一座座跨江大橋的建成,繁忙而緩慢的渡口慢慢地遠離了人們的視線,甚至新一輩人,只知有橋、不知有輪渡。

一切似乎都遵循著「輪迴」的規律。近年來,重慶城市旅遊異軍突起,「輪渡」作為「最重慶」的標誌,借著旅遊的東風似乎看到了新生的曙光。1月12日,最經典的輪渡線路朝天門-彈子石恢復開航,重新進入大家的視線。但也許,穿過江心的已不是船,而是這座城市的絲絲情懷。

遊客在船上遠眺

記憶

朝天門交運二碼頭的渡口躉船上,售票員接過10元錢,遞給老莫兩張花花綠綠的門票,門票上印著半個多世紀前,朝天門碼頭迎來送往的場景,土黃色的美術字寫著「重慶輪渡老碼頭」的字樣,一行「山水風情之旅」的標註,清晰地講出了輪渡在今天的定位。

老莫已經67歲,前一天,他在新聞中聽說「朝天門-彈子石」輪渡航線開通,一下打開了記憶匣子。第二天,他便帶著老伴,找到了年輕時曾無數次往返的輪渡碼頭。

老莫和老伴在船上自拍想要留下紀念

「我算不得和輪渡最有感情的一撥人。」老莫說,自己住在沙坪垻,和老江北、老渝中、老彈子石指著過河航線生活的居民比起來,他算不得常客。但堂哥住在彈子石,兩兄弟感情很好,他幾乎每周都要到彈子石看哥哥,一來二去,也就在這條線路上坐出了感情。

星期一,是工作日,和老莫一樣有閒的並不是多數,躉船上只有稀稀落落幾名乘客。但老莫口中的老故事,卻勾起了船長李先春的話匣子。

李先春是過河輪渡的船長之一,拿他自己的話說他生在一個「輪渡世家」,父親曾是船上的機修工人,家裡父輩和兄弟姊妹一共有7人在客輪公司工作,他自己已和「過河船」打了半輩子交道。

「以前這裡可不是門可羅雀的樣子。」李先春說,20多年前朝天門通往彈子石的輪渡,高峰期每一班要裝幾百人,僅上、下客,就各需要半個小時時間。客人們經常在船上擠作一團,擁擠程度一點不比現在最火熱的軌道線路遜色。

「過河船還是小孩們的樂園。」今年38歲的李小姐帶著8歲的兒子,也來湊了熱鬧。

李小姐是在彈子石土生土長的老重慶,小時候,她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跟著母親坐輪渡過河去解放碑。一路上,她可以踏著石板路一路跑跳。在碼頭上,母親經常會特許她買兩塊涼拌藕片或餈粑塊什麼的。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對她無疑是最大的誘惑。

「現在的孩子們生活好了,卻很難獲得這種最簡單的快樂。」

遊客下船

斜江

說起輪渡,重慶文史專家肖能鑄性質盎然,上世紀80年代,是重慶輪渡最輝煌的時候。重慶僅過江航線就有達19條,通達主城各區及沿江一些鄉鎮。根據客輪公司的數據,每天輪渡從早上5點多就開航,幾分鐘一班。直到晚上10點,最後一班輪渡才收航。平均每天的乘客量超過10萬人次。

遊客排隊上船

「遇到發大水,起大霧,很多單位都要歇菜。」肖能鑄回憶說,自他有記憶以來,輪渡幾乎是重慶城的交通命脈之一。輪渡停航,就意味著有學生不能到校上課,職工不能準時上班。

那時的輪渡,就好比公交車線路,唯一的區別就是「兩點一線」,通常「過河船」不設中間經停的站點。

「朝天門的躉船碼頭,還是一個異類。」肖能鑄說,儲奇門的過河到哪、望龍門又能到哪,是那是重慶人必須知道的常識。但每個水碼頭,都只有一個目的地,唯獨朝天門例外。在朝天門碼頭,有著到野貓溪和彈子石兩條線路,野貓溪叫「橫江」、彈子石叫「斜江」。乘船時,船票上會標明,卻沒有人專門引導,坐錯船的大有人在。

輪渡的輝煌從上世紀90年代起便走了下坡路。一座座跨江大橋的修建,讓輪渡越來越顯得「多餘」,甚至空載往返,找不回油錢。到2010年,過江輪渡僅剩4艘,航線已萎縮為朝天門至野貓溪、江北嘴和磁器口至桂花園這兩條,後來,甚至只剩下一艘輪渡。

「輪渡作為交通工具,註定將留在大家的記憶中。」肖能鑄回憶,70年代他送了侄女一個口哨,在乘坐輪渡時,侄女調皮吹了一聲,結果大家誤以為是上船的哨聲,躉船上所人都提前上了船,卻因為遲遲未開船,和船長大吵了一架。「侄女那時6歲,今年已經40多歲,這個故事,家裡說了幾十年。」

重生

「它是最經典、最重慶的線路之一。」市客輪總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朝天門到彈子石的線路,是1938年客輪公司成立以來便開通的航線之一,至今已經80多年了,承載了很多重慶市民的回憶和感情。

大約在2011年左右,因種種原因,該航線停航,僅保留了朝天門到野貓溪的航線。但隨著近年來彈子石老街開街,南濱路該路段旅遊資源日漸豐富等原因,加上受長江航道疏浚施工影響。1月12日起,朝天門至彈子石碼頭輪渡航線已正式恢復開航,往返輪渡均經停江北嘴碼頭再至目的地,每天往返10班輪渡。

輪渡靠岸

輪渡靠岸

「作為旅遊線路,輪渡或許能找到新的存在方式。」該負責人說,在江心看兩江四岸的景致,用最重慶的方式出行,說不定會是下一波旅行潮流。今年春節長假,重慶將會迎來一波旅遊高峰,輪渡日載客量,也許會突破10000人次。就在本月內,朝天門至大竹林的輪渡航線也將開通。

輪渡,或許真會用不一樣的方式,重生!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 記者 彭光瑞 文/圖

相關焦點

  • 朝天門至彈子石碼頭輪渡通航 10分鐘暢遊兩江
    行駛中的輪渡。   昨日,記者從重慶市客輪有限公司獲悉,自1月12日起,朝天門至彈子石碼頭輪渡航線已正式恢復開航。新的航線將朝天門、江北嘴和彈子石連成一線,成為了暢遊這三個包含眾多景點區域的新選擇。
  • 朝天門至彈子石碼頭輪渡體驗,10分鐘暢遊兩江三景觀
    1月14日上午,上遊新聞報導了朝天門至彈子石碼頭輪渡航線已正式恢復開航的消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恢復開航的輪渡自1月12日以來運行狀況如何?記者也實地體驗了一番。在躉船靠岸等候遊客登船的間隙,記者採訪了從事輪渡工作35年的船長徐力。圖為抵達朝天門碼頭的輪渡。
  • 朝天門—彈子石輪渡復航了,找個時間坐船踏江看風景去吧
    1月12日 朝天門至彈子石碼頭輪渡航線 正式恢復開航 重慶一座大山大水的碼頭之城。舊時,朝天門碼頭、龍門浩碼頭、東水門碼頭等地船來人往。山城獨特的自然環境、千百年的風雨歷程,塑造了屬於重慶人自己的「碼頭文化」。
  • 朝天門輪渡復航:10分鐘暢遊兩江三景觀
    1月14日上午,上遊新聞報導了朝天門至彈子石碼頭輪渡航線已正式恢復開航的消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恢復開航的輪渡自1月12日以來運行狀況如何?上遊新聞記者也實地體驗了一番。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對於這條輪渡航線的復航信息,他還是從自己外地的朋友那裡得知的。「上周日他們來重慶遊玩,後來給我說從朝天門花了五元錢坐了一趟輪渡,到了江北嘴和彈子石。」張先生說,在他的印象裡,朝天門到彈子石的輪渡大概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如今聽到復航的消息,就特意過來乘坐一次。在二碼頭的躉船入口處,花5元錢購買船票,隨後記者便跟隨遊客們一起上了船。
  • 朝天門至彈子石碼頭輪渡復航:每日10班票價5元
    記者從重慶市客輪有限公司獲悉,自1月12日起,朝天門至彈子石碼頭輪渡航線已正式恢復開航。據了解,受長江航道疏浚施工影響,客輪公司將野貓溪輪渡碼頭調整至彈子石輪渡碼頭,恢復朝天門-彈子石輪渡航線,方便市民與遊客出行。
  • 朝天門到大竹林輪渡已開航,快來坐輪渡看輕軌穿樓
    臨近春節,正值出行高峰,要去李子壩看輕軌穿樓的朋友,現在不僅只是在觀景臺,從朝天門到大竹林的輪渡也可以看了!作為一個重慶「土著」,肯定知道什麼叫「過河船」。因為兩江環抱,以前沒有那麼多過江大橋,要想進城,輪渡就是重慶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 5元錢3分鐘的長江輪渡到朝天門碼頭,這裡是重慶人最古老的記憶
    朝天門,是每次提到重慶,搜尋重慶有關訊息,都會躍然浮現的一個詞,也是重慶一個最有代表的地標,也許這也是重慶人最深情的記憶,甚至朝天門是對重慶這座城,所有愛的寄託。船上的條幅寫著朝天門-江北嘴-彈子石。先上到輪渡船,看著遊人依次走向輪渡,一幅美妙又美好的畫面,就像重慶這座城市,遊人的背後就是千廝門大橋,橋上是車水馬龍,還有輕軌時而經過,橋下的江上還有更大的遊輪,而我們就這樣坐著這個最「古老」的輪渡經過江,從一岸到另一岸。
  • 重慶南岸·彈子石老街
    彈子石老街位於重慶市南岸區泰昌路68號,起於19世紀初,彈子石是長江南岸有名的水碼頭,與黃葛渡、海棠溪、龍門浩、玄壇廟齊名,有南岸「五渡口」之稱。彈子石是街名亦是地名,它是重慶開埠最早的地區。隨著歷史的變遷,原有的彈子石老街已經消失,2018年5月結合川東民居風格和開埠建築風格復建彈子石老街,傳承歷史、開啟新篇。
  • 朝天門碼頭清淤工作還未結束 短途輪渡尚未恢復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今天(8月27日)上午,第1眼和630記者在朝天門碼頭看到,這裡的售票大廳,已經恢復運行。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清淤、消殺的影響,短途的輪渡,比如大竹林到朝天門、大劇院到彈子石等航線尚未復航。另外,由於朝天門碼頭的清淤工作還沒有完全結束,遊客要登船,需要走專門的通道。
  • 南濱路、米市街、彈子石老街,重慶旅行打卡好去處!
    #城市之星訓練營##本地旅行#重慶南濱路處於中心地位,它北臨長江,背依南山,可觀最美渝中夜景;歷史悠久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開埠文化、大禹文化、碼頭文化、抗戰遺址文化如珍珠般遍布沿線,使南濱路獲得了「重慶外灘」的美譽。
  • 金門空中航線和金門福建間海上航線恢復通航
    金門空中航線和金門福建間海上航線恢復通航
  • 金門「小三通」客運航線明天起恢復通航
    金門「小三通」客運航線明天起恢復通航 2008年07月29日 18:5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彈子石的老街將向您展示重慶對面的江
    彈子石老街是國內首個以「開埠文化與城市九級坡地地貌」為主題的4A景區,總坡度80米。長嘉匯觀看平臺是重慶可以同時「觀兩江、看三橋、覽三地標」的唯一地方,晚上你可以看到整個榆中半島和江北地區老街新戲:一、美味佳餚在老街長嘉匯彈子石有很多好吃的食物,這裡有各種當地的地方小吃,高樓大廈上的西餐,有無敵江景的音樂吧,甚至還有邊滾邊看夜景
  • 直擊兩江漲水:朝天門碼頭依舊熱鬧,輪渡停航、兩江遊繼續
    「請問去大竹林的船在哪裡坐?」「朝天門-大竹林輪渡停航了,現在只有兩江遊了。」7月18日下午1點過,在渝中區朝天門碼頭上,一位市民在詢問碼頭工作人員後,才知道平常用來出行的輪渡停航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發現,在以前乘坐輪渡的碼頭入口處,也都已經貼上了停航的告示。記者查詢重慶市客輪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得知,此次停航是受到了長江、嘉陵江水位影響,目前朝天門-大竹林、朝天門-彈子石航線均已暫時停航,開航時間另行通知。雖然輪渡暫時不能坐了,但兩江遊依舊繼續。
  • 金門往返廈泉航線恢復通航 碼頭湧人潮客船滿載
    中新網8月10日電 因颱風停航兩天的金門「小三通」航線,今天(10日)上午恢復通航,碼頭湧入搭船旅客,上午往廈門的客船滿載,金門縣長李炷烽也從廈門趕搭早班船返回金門。   據「中央社」報導,金門往返廈門、泉州的航線是因受
  • 萬州過河船重出 有人特地從重慶主城、成都等地前來感受一趟
    上周,萬州因大橋檢修恢復輪渡,瞬間刷爆了朋友圈。曾幾何時,過河船是萬州人唯一的過江工具,是難以割捨的城市符號。一時間,江邊熱鬧了,排隊打卡坐船成了時尚。過河船承載了老萬州人滿滿的童年記憶,大家紛紛建議它能保留下來。
  • 這裡很重慶|輪渡,輪渡!驚豔山水之都
    輪渡曾是重慶人過江的交通工具。隨著城市發展,一座座跨江大橋建成,輪渡逐漸淡出人們生活。近年來,重慶已成為聞名遐邇的旅遊城市,輪渡又以觀光客輪的方式走入了人們的視野。日前,重慶市客輪有限公司開通了大竹林至朝天門新的輪渡線,朝天門至彈子石碼頭輪渡航線也正式恢復開航!
  • 曾是西南地區著名的水陸埠口,如今彈子石老街完美復原變網紅
    圍繞王家大院形成了繁榮街區,就是如今彈子石老街的早期原型,重慶開埠後,這裡更是洋人聚集,洋行林立,川糧、川鹽、豬鬃、棉紗等貨品在此集散,碼頭停泊著大批商輪,堪稱長江上遊內陸的「清明上河圖」。抗戰時,遷都重慶,彈子石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 重慶網紅打卡地:彈子石老街,開發之前是這樣
    重慶彈子石老街,於2018年6月原址復建開街之後,以其反映重慶開埠的獨有的特點,成為國家AAAA級景點,也迅速成為本地人和外地朋友的打卡之地。其實,彈子石老街在新修開放之前,已經有120多年的歷史了,是重慶開埠文化見證之一。現在這個打卡之地,就是在彈子石老街原址復建的。
  • 下午2點起,瓊州海峽海安至海口航線抗8級風客滾船恢復通航
    海安至海口航線,今天白天到夜間,多雲間陰天有大雨,偏北風6-7級,陣風8級,14日下午起減弱為5級,雷雨時陣風7-8級,有3.0米以上的大到巨浪。湛江海事部門決定,瓊州海峽海安至海口航線將於2020年6月14日14時起,抗8級風客滾船恢復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