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杏林傳統療法學院
作者:廣東省中醫院 謝美鳳
幾天前,一位媽媽「闖」進了我的診室,張口一句:「醫生,我『治』好了孩子的鼻炎!」
看得出來,她很開心,也有點激動,說是我的話給了她方向,她想把這個結果反饋給我。
原來大半年前,她曾帶孩子來我這推拿過。當時,孩子已經10歲了。一般來說,10歲的孩子我不太主張以推拿為主的治療手段(原因後面講),所以這個孩子我只是推了1次,然後囑咐她回去應該如何如何調理孩子(具體過程略)。後來她又帶孩子去別的醫院繼續看,開了幾天的抗生素。聽到這裡,我以為是抗生素治好了孩子的鼻炎,然而也不是。
再後來她說帶孩子去西藏旅行,我又以為是在西藏乾燥寒冷氣候下發生了奇蹟。然而也不是,但抗生素也是在這個時候吃完的,孩子的反應應該說不好也不壞。
回來廣州以後,鼻炎依舊反覆發作。因為我囑咐過她,要多給孩子吃蓮子、芡實、淮山之類的食材,她就經常煮。一段時間以後,孩子的鼻炎,居然神奇地一個多月都沒有發作,這是以往不曾有過的進步。她很開心,所以把這個結果反饋給我,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孩子有鼻炎的父母一定能體會到她的心情,哪怕是拎著愛馬仕喜馬拉雅包包站在C位的富太太,看著孩子鼻炎反覆發作,甚至晚上鼻塞都不能好好睡覺,也難免黯然傷神。
然而在嶺南,特別是廣州,鼻炎絕對不是什麼稀有款,普遍得很。
為什麼嶺南人們那麼容易患鼻炎
雖然很多人認為廣州鼻炎頻發是空氣汙染導致的,然而隔三差五就霧霾天的北方,空氣不比廣州的好,鼻炎患兒卻比廣州少,北方空氣相對乾燥,南方潮溼,溼邪也許才是南方鼻炎多發背後的大boss。
嶺南氣候溼熱,溼熱之氣燻蒸,刺激鼻腔,容易導致鼻咽方面的疾病。特別是廣州,地理位置比較靠內,而且高樓林立,更容易形成這樣的自然氣候條件,再加上嶺南人本就脾土薄弱,因而易形成脾虛溼困的體質,廣州很多鼻炎、腺樣體肥大的孩子就屬這一類。
相比之下,更靠海的珠海、深圳得益於海風,這種情況會稍好一點。這就好比我們拖完地以後,用風扇吹,地板很快就會幹。有個廣州的朋友說她去珠海讀大學期間鼻炎幾乎沒有再發作過,畢業回廣州以後又像過去一樣頻繁發作了。
推拿能治好鼻炎嗎?
我們這裡說的是指慢性鼻炎。慢性鼻炎發作與否,一方面看我們自身的免疫力好不好,也就是古人說的「正氣」,正氣內存,邪不相干。有鼻炎的孩子高考後徹夜打遊戲,正氣衰,大概率是要發作的。若高考後作息規律,天天運動鍛鍊,大概率是會好轉的。當然,另一方面也要看是否有外邪幹擾,像前面說的,溼熱的氣候或者受寒感冒,都容易誘發鼻炎急性發作。
推拿、針灸、中藥及其他療法對治療鼻炎都有一定的效果,既有針對症狀的治標,也有針對體質的治本。部分6周歲以下的患兒運用小兒推拿療效很理想,如果效果欠佳,在結合其他療法或湯藥綜合治療,效果也不錯。
為什麼是6周歲以內的孩子
6歲以上的孩子有一個優勢,就是具備通過運動鍛鍊增強體質的能力。
這些孩子,需要的是合理的作息和飲食,以及一定強度的鍛鍊,堅持幾年,體質就會好轉,如果本身有哮喘、遺尿等疾病,體質極差的患兒,則需要調理一段時間,體質好轉以後再進行鍛鍊。
我常常建議6歲以上的孩子通過遊泳改善體質。遊泳是全身運動,且強度比較大,能達到鍛鍊身體的效果。
很多家長說跑步可以嗎?跳繩可以嗎?理論上都可以,但實際上只有在專業教練引導下遊泳、打籃球、跳繩等中高強度的鍛鍊,才有扭轉乾坤的效果。如果自己帶著孩子泡水、玩水、摸摸球,這樣只不過是「感覺有運動」的自我安慰。
還有的家長說我三歲去行不行,四歲去行不行?6歲以前孩子的身心很難完成「中高強度」的鍛鍊,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倒是可以的。
《三十而已》裡面幼兒園的小朋友學騎馬並不是為了鍛鍊身體,而是為了日後升學加分而已。
6歲以上的孩子不是不可以推拿,而是應該首先做好鍛鍊、作息、飲食這些方面,再加上推拿、食療等助攻。
相對的,6歲以內的孩子由於不大可能能通過體育鍛鍊,完成體質的蛻變。那就只能依靠推拿、食療等方法調理體質。
6歲以前打好體質基礎其實很重要,特別是過敏體質的患兒。過敏症狀纏綿而反覆,如果調理得當,患兒一路向好;如若調理失當,往往陷入惡性循環中。
因為小兒推拿的特定穴大多位於雙手上,年齡越小的孩子這些穴位靈敏度越高,效果越好。年紀漸長,靈敏度會下降,但對於頭面四法等軀幹、頭面的穴位,依然有效,因此對於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多取這些穴位。
運用食療和小兒推拿調理體質有點像定投基金,由於影響孩子體質的因素很多,因此不見得每煮一次藥膳或做一次推拿後都可以獲得質的飛躍,然而你堅持了下來,幾個月,一年半年下來,會發現收益巨大。
巴菲特說「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何止不願意慢慢變富啊,最好在彈指一揮間就變得健健康康。然而,一夜變「康」跟一夜暴富一樣縹緲!還不如拿出顧佳的魄力,學習健康知識,為孩子「修行」!
蓮子、芡實為什麼可以治好鼻炎?
蓮子、芡實、淮山並不是治療鼻炎的用藥,而是健脾助運的中藥材,尤其適用於對於脾虛溼困的體質,前文例子裡面那個孩子就是這種體質。
脾臟是運化水谷精微的地方,脾虛了就無力運化水溼,水溼內聚,久而久之,逐漸形成脾虛溼困的體質。這種孩子胃口一般不太好,舌苔白厚,掌心容易潮溼,並且容易出現一些列黏黏的 「痰溼」的產物,比如說流口水、反覆流涕(鼻炎)。
痰溼積聚在體表,則皮膚出油、瘙癢;積聚在體內,容易四肢沉重,體型發福;積聚在臟腑,容易引起脂肪肝(脂肪肝低齡化);如果痰溼遇寒或氣滯淤堵,鬱結成核,就容易形成結節、息肉等,小朋友腺樣體肥大就屬於這一類。
為什麼用蓮子、芡實和淮山
作為食療的材料,首先應該保證的是安全性和口感。以上三樣,以及茯苓、炒扁豆、炒薏米都是藥性溫和,比較常見的食材(茯苓可能不算常見),口感上屬於清淡口味,容易入口。
然後,在功效上它們也是很「能打」的。
蓮子被稱為「脾果」,具有很好的健脾功效;芡實被譽為「水中人參」,能健脾祛溼止瀉,益腎固精,補而不峻;淮山具有補脾、益腎、養肺的功效。另外,茯苓也可以健脾滲溼,很適合用於脾虛溼困,厄阻氣機導致的頭暈、噁心。炒扁豆有健脾祛溼,和中益氣的作用,尤其適用於體質偏寒,脾氣虛夾溼的人群;炒薏米能利尿祛溼,更適合溼熱人群。
即便大家知道這些東西很好,然而也很可能用不好。
也許對你有用
1.幹品和鮮品有區別
首先,要選用道地藥材。比如說淮山,最好選用鐵棍淮山。如果實在無法鑑定,是否是道地的鐵棍淮山,起碼應該選長得長長細細條狀的,而不是長得跟土豆和番薯一樣。其次,如果想健脾助運祛溼,就得用幹品。很多人以為鮮品難得,就千方百計託人找來鮮品,以為「新鮮」是最好的,其實鮮品多補陰,幹品更益氣祛溼。
2.不應打成粉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把所有藥材打成粉,衝成糊糊。蓮子、芡實、淮山這些一般煮出來湯是湯,水是水,沒有綠豆沙那種渾濁的感覺,我們要的其實就是這個水。當然,你吃渣也成,但如果你用高壓鍋壓成豆沙那種渾濁狀態,或者打成粉衝成糊糊,會大大增加水中澱粉的含量,導致脾胃要消化這些澱粉,也是增加負擔。所以有的人吃這些糊糊以後,並沒有感覺脾胃好了,反而很容易「放屁」——消化不良。
3.大便幹時慎用
但如果孩子大便很乾,不建議吃太多這些食材,因為它們健脾太過,而有可能會「實大便」。單純脾虛溼困的孩子大便多為軟便,甚至偏爛。但孩子們是不會按照教科書生病的,小兒為純陽之體,易從陽熱化,比如說積食化熱的實熱,比如說陰虛腸燥的虛熱,雖然也是脾虛溼困,但兼有這些熱症就會大便幹硬,這時候不適合光吃上面幾味,可以用清補涼,清補涼是廣東常用的食療方,不光有蓮子、淮山(有的版本還有芡實),還有沙參、玉竹,不幹不燥,更均衡,解決了我們關於「實大便」的焦慮。
綜上,任何能改善你的體質的方法都可能治好你的鼻炎,比如說搬去氣候更好的城市,比如說推拿、食療和運動。你需要做的就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並持之以恆!
#超能健康團##醫師報超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