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記者張偉傑)去年8月30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八部門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國務院授權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各省級人民政府籤訂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責任書,並在核實各地2018年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的基礎上,從2019年起,每年開展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財政部組織開展了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工作。調查共覆蓋全國1033所幼兒園和3810所中小學校,總篩查人數111.74萬,包括幼兒園兒童(6歲)6.92萬,各年級段中小學生104.82萬。調查結果如下:
過半兒童青少年近視高三學生中600度以上人數佔比超兩成
一是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發病形勢嚴峻。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近視防控任務艱巨。二是低年齡段近視問題比較突出。在小學和初中階段,近視率隨著年級的升高快速增長,小學階段從一年級的15.7%增長到六年級的59.0%,初中階段從初一年級的64.9%增長到初三年級的77.0%,小學和初中階段是我國近視防控的重點年齡階段。三是高度近視問題不容忽視。高三年級學生高度近視,也就是近視度數高於600度,在近視總數中佔比達到21.9%,由於高度近視是致盲性眼病之一,容易導致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應該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視。
監測發現:67%的學生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足2小時,29%的學生不足1小時,73%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達標,課後作業時間和持續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不科學使用電子產品等不良用眼行為普遍存在。以上這些因素是近視高發的主要原因,導致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
五項舉措推動近視防控「學校採光照明」、「兒童近視矯正市場」將被重點監管
為了落實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等相關部門將從五個方面開展有關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責任制。4月3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召開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暨推進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視頻會議,國家衛生健康委馬曉偉主任、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出席會議並講話,要求各地落實責任制,全面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等學校衛生工作。衛健委在部門分工基礎上,制定了委內分工方案,細化實化司局職責任務,並召開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學校衛生工作會議,著力推進任務落實。
二是規範兒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的診斷和治療。發布了《近視防治指南》、《弱視診治指南》和《斜視診治指南》,為科學規範地預防和矯正近視提供了技術標準。成立了青少年近視防治專家指導組,強化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近視防治的專業培訓和技術指導,提高近視防治服務能力。
三是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相關監督檢查。印發了《關於開展2019年託幼機構、校外培訓機構、學校採光照明「雙隨機」抽檢工作的通知》,加大近視相關教學環境監督抽檢力度。針對兒童近視矯正市場不規範等突出問題,會同市場監管總局等6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規範近視矯正工作。
四是做好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印發了《關於做好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的通知》,組織召開全國工作會議,舉辦了三期培訓班,推動各地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確保2019年起0-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還逐步推動建立電子檔案,隨兒童青少年入學實時轉移、動態管理。
五是加強社會動員和科普宣傳。制定《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宣傳工作方案》,通過開發近視防控核心信息和宣傳教育工具、組建健康科普小分隊、開展近視防控進校園活動等多種形式,宣傳科學防控近視的知識,提高公眾和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