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印兩國軍隊仍在「拉達克」地區對峙之際,印度又對中國「使絆子」了。根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24日,印度對43款應用程式頒布禁令,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全球速賣通、釘釘等。路透社表示,這是針對中國的新一輪網絡制裁。
印度科技部聲明稱,本次被禁止的43款應用多數來自中國,這些應用程式威脅到了「印度的主權和完整」。不得不提的是,印度此前已對170多個應用程式頒髮禁令,稱它們收集和分享用戶數據,可能對印度構成威脅。
今年以來,印度政府屢屢打壓中企,封殺中國APP,並出臺政策限制中企在印投資,今年5月,印度總理莫迪還呼籲印度要「自力更生」,希望全方位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事實並不像他預想的那樣。
22日,香港《南華早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對中國的進口激增,莫迪「自力更生」的印度發生了什麼?》,文章提到,莫迪提出「自力更生」至今已經有半年時間,印度對中國的實際進口額仍在增加。文章稱,當前,中國依然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和進口來源國,根據印度政府的最新數據,今年二三季度,中國在印度進口總額中所佔的份額已從上一財年的13.7%升至18.3%。印度貿易商和製造商很難擺脫對中國商品的依賴,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缺乏高質量的、印度本土製造的替代品。此外,文章還稱,根據印度官方數據顯示,今年4月到6月,印度經濟萎縮了近24%。
不僅如此,印度國內有人頂不住了,《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稱,有印度消費者表示,「我們無法忍受沒有中國製造的日子」。報導還援引相關調查數據稱,在接受調查的8973名印度消費者中,有83%的印度消費者表示,中國產品的價格和質量的雙重優勢,無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