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問題不能妥協 中國產品無可替代——訪美國一家嬰幼兒鞋襪企業...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華盛頓6月24日電  專訪:安全問題不能妥協 中國產品無可替代——訪美國一家嬰幼兒鞋襪企業主

  新華社記者鄧仙來 楊承霖 許緣

  凱薩琳·戈爾德是美國一家嬰幼兒鞋襪企業的所有者。她24日對新華社記者說,即便美國政府加徵關稅,公司也不會停止與中國廠商的合作。因為對嬰幼兒產品來說,安全是第一位的,貿然調整供應鏈將有損產品質量和安全性。

  在美國政府召開的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系列聽證會上,戈爾德公開表示反對加徵關稅。她在向聽證會提交的書面證詞中寫道:「我們對蹣跚學步的嬰幼兒所穿鞋襪的安全負有重大責任,我們不願將生產線轉移到沒有相關經驗的國家,這樣會導致潛在的安全問題。」

  戈爾德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製鞋、制襪業歷史悠久,公司的中國合作夥伴在保證產品安全方面經驗豐富,例如「(襪子)線頭不能太松,否則會纏繞腳趾」。此外,中國生產商在產品安全檢測方面也很專業。

  早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戈爾德的公司就已經從中國進口產品了,目前公司在香港和上海設有辦事機構。她說,公司目前八成左右產品依靠中國製造,「中國廠商的技術水平使他們成為可靠且無可替代的合作夥伴」。

  戈爾德說,她十分珍視這些「終生的夥伴」,其中一些合作關係已經超過20年。這種關係已經超越商業往來,成為情感紐帶,「我們對彼此信任有加,幾乎每天都保持著密切聯繫」。

  面對可能加徵的關稅,她說:「我們已經告訴中國廠商,他們是重要的合作夥伴,即使加徵25%關稅,我們仍願意繼續與他們合作,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但問題在於,一旦加徵關稅,公司產品價格必將上漲,部分產品銷量會減少甚至停產。戈爾德表示,無論是讓消費者增加開支,還是為對衝成本而降低產品質量和安全性,都是不可接受的。

  戈爾德參加的系列聽證會自17日開始,持續至25日結束。在此期間,和她一樣認為加徵關稅危及消費者安全的企業家還有許多,包括嬰兒背帶、兒童安全座椅、水上救生用品等消費品的製造商。

  戈爾德說,安全問題是他們的最大關切,「我們在這裡請願,因為我們非常在乎嬰幼兒產品的質量與安全」。

安全問題不能妥協 中國產品無可替代——訪美國一家嬰幼兒鞋襪企業主-新華網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4670403

相關焦點

  • 美國人:我們離不開中國製造,因為不可替代,外媒:美國商界請求講和
    例如,我們知道,美國科技和戰略企業所需要的稀土資源有80%都來自於中國廠商的供給。不僅如此,我們注意到,在美國經濟的各個領域,從消費端到生產端幾乎都離不開中國製造。稍早前,173家企業致信後,600家企業再「叫停」美國的經濟舉措就可以說明問題。
  • 買美國貨替代中國進口?美國企業:除了中國,別無選擇
    圖源:視覺中國海外網6月18日電美國挑起貿易爭端讓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吃不消。就在6月17日至21日的關稅聽證會之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收到了多家美企的請願書,請求放棄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計劃。
  • 美國最大嬰幼兒用品製造商的擔憂
    約瑟夫·沙米是美國德爾塔兒童用品公司總裁。近日,他頻頻出現在美國各類新聞訪談節目中,希望通過媒體讓白宮明白:挑起對中國的經貿摩擦不僅讓美國消費者損失金錢,還有可能造成更大損失。  德爾塔公司於1968年由沙米的父親在紐約一手創辦,現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嬰幼兒用品製造商之一。
  • 我國首個嬰幼兒餐具產品企業聯盟標準大綱發布
    我國第一個嬰幼兒餐具產品企業聯盟標準大綱,於10月14日,由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在上海發布。  為了解決我國嬰幼兒餐具產品安全標準空白狀態,以及單個企業標準不全面和影響力有限的問題,加速推進中國嬰童用品各細分品類標準體系建設,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聯合國內外嬰幼兒餐具的骨幹企業和市場佔有率高的主流品牌,以及重點零售渠道商,檢測機構,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玩具嬰童用品實驗室、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輕工產品與兒童用品檢測中心等,於今年8月啟動聯盟標準編制工作。
  • 中國嬰幼兒奶瓶將有企業聯盟標準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嬰童用品生產和出口大國,但產品安全標準體系與國際接軌較差,尤其是奶瓶產品,目前尚未制定國家安全標準,也沒有行業安全標準。10月15日,一財網記者從中國嬰童展上了解到,國內首個《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企業聯盟標準將在2014年3月出臺實施,以填補該領域的空白。
  • 專訪:貿易戰沒有贏家——訪美國服裝鞋襪業聯合會副總裁拉馬爾
    新華社華盛頓3月26日電專訪:貿易戰沒有贏家——訪美國服裝鞋襪業聯合會副總裁拉馬爾新華社記者江宇娟 高攀 金旼旼「貿易戰是糟糕的決定,並且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服裝鞋襪業聯合會副總裁史蒂芬·拉馬爾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美國總統川普上周籤署總統備忘錄,決定依據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對華「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加徵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
  • 嬰幼兒餐具安全要求標準 保障「寶寶餐具」安全
    由於嬰幼兒從四個月左右開始就要逐步添加輔食,因此各種材質、各種品牌的兒童餐具也讓家長挑花了眼。不少家長為寶寶選購餐具時對兒童餐具的安全問題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幸而,我國首個《嬰幼兒餐具安全要求》標準自8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規範了關於嬰幼兒餐具的材料、製造、性能、產品信息等安全要求。
  • 比菲德作為聯合發起單位出席「中國嬰幼兒食品安全」發布會
    今年的「湖南大頭娃娃事件」再次引發了嬰幼兒食品信任危機,母嬰市場尤其是食品市場存在的諸多隱患也再一次成為大眾的焦點,產品質量安全、違規宣傳等問題不在少數。想要解決嬰幼兒食品安全問題,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方面,更需要行業加強自律,從企業自身出發,將研發、生產、流通、銷售,每個環節串聯起來,建立全流程追溯機制,保障消費者權益。
  • 我國首個《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行業安全標準出爐
    4月2日,我國首個《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企業聯盟標準發布實施。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人士稱,《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歷經近一年的調查、起草終於出爐,填補了我國奶瓶產品國家和行業安全標準的空白。
  • 美國找印度製造代替「中國貨」?印度:我們自己都離不開中國產品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物美價廉的市中國商品,讓世界各國都的依賴程度已非常明顯。發起貿易摩擦的美國,使得「中國製造」的產品在美國各大超市被瘋狂搶奪、產生恐慌心理的美國民眾瘋狂的囤積物美價廉的中國貨、小到衛生紙,大到新型科技技術產品,超市內部都被搶購一空。已經滲透到美國人的血液裡的中國產品,一旦貨斷貨,美國民眾肯定是不滿的。
  • 中國嬰幼兒奶粉安全之殤
    據了解,目前國內的奶粉銷售主要渠道包括:一是通過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註冊的品牌,可以通過商超、專賣店及母嬰店等線下渠道和電商等多種渠道銷售;二是通過跨境保稅渠道進口的產品,還有自貿區等方式,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進行銷售,包括企業自營的旗艦店等。另外,還有一部分產品通過海淘、代購等方式進行銷售。
  • 寧等5年也絕不妥協!喜寶,全球嬰幼兒有機食品第一品牌為何如此...
    這就是來自全球有機嬰幼兒食品第一品牌的HiPP喜寶公司「偏執」:寧可等待也絕不妥協。胡說有理了解到,很多年前,喜寶先生計劃上市一款嬰幼兒有機鮮榨蘋果汁,然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原材料。「也有原料符合歐盟的要求,但是不符合我們自己的要求,為此我們等了5年」,喜寶先生說,「直到最後,我們在義大利的一家農戶莊園找到了,那裡的環境很純淨,可以生產出我們要求的產品」。
  • 嬰幼兒益生菌產品真相
    此外,部分產品添加了二氧化矽、牛初乳粉、木瓜酵素等不適宜嬰幼兒食用的成分。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雲無心認為,目前國內外均沒有建立益生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監管標準,益生菌商品中是否含有宣稱的菌、菌的活性在產銷鏈中能否保證都無法判斷,而固體飲料這類產品本身就不應給嬰幼兒食用。
  • 嚶紛樂、世界品質的嬰幼兒補鈣產品
    那作為家長到底應該選擇什麼補鈣產品?  在中國,很多的鈣都是碳酸鈣,草酸鈣,醋酸鈣等,而在北美,現在已經研究發現了檸檬酸鈣。市場上的補鈣產品琳琅滿目,最近小編發現了一款0添加,高吸收,非常適合嬰幼兒補鈣產品。  它就是來自美國的品牌嚶紛樂,同時獲得中美2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的兒童補鈣產品。
  • 中國開發農作物替代石油產品 能再造一「大慶」
    在國際原油價格日前再上55美元之際,記者採訪安徽豐原集團和生物化工權威專家獲悉,安徽豐原集團等中國企業已基本掌握利用農作物精深加工全線替代石油產品的關鍵技術,該企業生產的燃料酒精、乙烯、聚乳酸等產品均已進入市場並獲得良好效益。專家認為,利用我國現有的農作物進行加工轉化,可以再造一個大慶。
  • 美國商家囤積創紀錄的中國商品後,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有新進展
    目前,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已在全球市場具有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性,中國人憑藉勤勞和智慧在全球製造業領域取得的成果是無可替代的。相對而言,美國製造,德國製造,日本製造,韓國製造在許多方面被替代已成為事實,而近年試圖大舉發展製造業的越南和印度更是難以企及。這一點,最有發言權的,是包括美國、印度消費者在內的全球多國消費者。
  • 香港財政司長:維護國家安全是原則問題,沒有妥協空間
    (觀察者網訊)香港國安法通過後,美國人繼續採取「制裁」等一系列政策,妄圖在香港「興風作浪」。美國財政部8月7日宣布對11名中國內地及香港特區政府官員進行所謂的「制裁」。美國方面甚至採取公開被「制裁」官員住址、身份帳號等不齒手段。
  • 如果華為選擇向美國妥協,後果會怎樣?這2家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我國在科技發展史中扮演著追隨者角色時,美國並沒有對我國企業有著覬覦之心,可是當我國在網際網路和通信領域取得了理想成績後,中國科技企業自然也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在2019年,美國以「華為通信設備存在安全隱患為由」,將華為列入實體管制清單,所謂實體管制清單,也就是美國商務部所頒發的「黑名單」,被美國列入管制清單的企業,不得進入美國市場,同時還會被美國政府切斷美企的技術、零部件輸出。
  • 有害 固體飲料不能替代嬰幼兒配方乳粉長期使用
    市場監管總局指出,固體飲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嬰幼兒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質和營養素含量遠低於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根據食品安全法,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屬於特殊食品,在我國實行嚴格註冊管理和出廠批批檢驗,質量安全有保障。
  • 美國紡織服裝供應鏈代表聽證會上呼籲雙贏 ——我們離不開中國供應...
    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AAFA)總裁兼執行長Rick Helfenbein在聽證會上發言,並對美國3000億美元徵稅表示反對。他在證詞裡提到三點:關稅不能解決智慧財產權(IPR)問題;不要對美國的消費者徵稅;不要向美國製造商徵稅。「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需要確定,解決影響我們行業的問題的嘗試不會危及我們整體的貿易夥伴關係,並且能夠對症下藥。提高關稅並不能解決困擾我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