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嘉閣:疫情後明年港樓市將會」現「爆炸式」料反彈一成
觀點地產網訊:12月16日,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去年未計及疫情因素,原預期今年香港樓價會升約一成,現時預期第四波疫情下,今年全年樓價可能微跌1%,當中,中小型物業全年料跌1%,豪宅跌約3.5%。他指出,雖然各地疫情仍然反覆,但繼續看好樓市前景,預期疫苗應市及疫情紓緩後,明年香港整體住宅交投將穩中向好,樓價將顯著反彈約10%。廖偉強指,今年樓價回落幅度只有約1%,相信香港政府不會在此時再撤辣,而是會在樓價大幅波動、成交遞減時才會考慮進一步鬆綁。
-
利嘉閣:香港私宅售價第4季可望反彈 全年看升4%
觀點地產網訊:10月30日,據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82.6點,按月微升0.4%,指數連跌2個月後回升。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疫情退卻並維持穩定,資金充裕及低息環境下,資金仍傾向流入供不應求的住宅市場,推動香港樓價穩中向好。
-
香港樓價指數前十月徘徊 中大型豪宅跌幅最甚
11月26日,香港官方樓價指數顯示,前10個月私人樓宇售價指數累計升幅僅0.45%,其中,100至159.9平方米的住宅價格跌幅最甚,幾乎回到2017年水平。此外,10月數字尚未反映11月以來第四波疫情爆發的影響,市場預計疫情將拖累年內最後兩個月樓價行情。
-
利嘉閣:8月一手私宅登記1042宗 料9月跌破千宗大關
利嘉閣:8月一手私宅登記1042宗 料9月跌破千宗大關 觀點地產網訊:9月4日,綜合土地註冊處數據所得,2020年8月全港共錄1,042宗一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涉及總值117.81億元,較7月的1,650宗及222.80港億元分別挫37%及47%;當中登記量連跌2個月,創4個月來新低
-
利嘉閣:港首11月二手私宅買賣累錄3.74萬宗 超去年全年5%
觀點地產網訊:12月9日,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香港二手私宅買賣登記連月相對平穩,處三千五百宗水平窄幅徘徊,惟第四波疫情肆虐,料十二月份需喘息回氣。根據香港土地註冊處數據所得,2020年十一月全港共錄3,590宗二手私宅買賣登記(數字主要反映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上旬期間的市場實況),較十月的3,594宗微減4宗,但已連續3個月守於三千五百宗之上,表現平穩;期內登記總值按月微跌2%,錄335.77億港元,為近四個月次多。
-
美聯料環球樓價明年最多升10%
觀點地產網訊:12月17日,美聯環球營業董事(國際房地產) 周定國表示,雖然疫情蔓延全球,但環球樓市仍然穩健。反映全球14個全球一線城市樓價的「美聯環球指數」顯示,第三季環球樓價不跌反升,預期今年全年該14個城市樓價將全部上升,升幅介乎1%至12%;當中料上海及深圳樓價分別升3%及4%,而升幅最大的為雪梨,升幅達12%,布裡斯班則料升10%。而香港全年樓價升幅預計為1%。
-
利嘉閣:港上月樓宇買賣7584宗增5% 連升兩月
觀點地產網訊:1月5日,香港土地註冊處數據公布,2020年十二月全港共錄7,584宗樓宇買賣登記(數字主要反映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上旬的樓市實際狀況),較十一月的7,237宗微升5%,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出,一手海量滯後登記及撤銷非住宅雙倍印花稅刺激下,造就上月整體樓宇買賣登記量出現超強抗跌力
-
仲量聯行:首季中小型住宅樓價跌3%抗跌力勝商廈
仲量聯行發表《住宅銷售報告》顯示,今年首季甲級寫字樓及核心區街鋪價格分別按年下跌14%及35%,而同期中小型住宅樓價僅下跌3%,反映出交投雖下跌,但樓價仍具抗跌力。報告指出,OMA bythe sea為實施限聚令後首個推出的新盤,首批推出的268個單位,首日已售出約80%,顯示市場累積一定置業需求,一手住宅市場成交暢旺亦對樓價有支持。
-
利嘉閣指港私樓轉手獲利比例跌至15個季度新低
4月21日,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受到社會不穩影響,香港樓市首季更受新冠疫情衝擊,令整體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跌勢加劇,初步預料次季情況暫仍難以扭轉。至於平均獲利幅度方面,今年首季每宗私宅轉手個案平均賺幅約74.5%,較去年第四季的約81.3%再跌6.8個百分點,連續3個季度回落,創2017年次季以來的12季新低。當中,沽樓錄得虧損的個案佔比按季增加0.7個百分點至2%,涉116宗;而獲利1倍或以上的轉手個案佔比44.2%,按季亦跌1.7個百分點,涉2,562宗。
-
利嘉閣指香港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回落至98%
原標題:利嘉閣指香港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回落至98% 7月23日,利嘉閣地產研究部
-
香港居屋價格指數連跌5月 累挫4.2%
觀點地產網訊:12月1日,近期香港居屋走勢疲弱,據香港公開大學編制的「居屋公開價格指數」最新報208.76點,按月再跌0.9%,屬於連跌5個月,較5月份的高峰累積下跌4.2%,跑輸同期私樓樓價表現。「居屋公開價格指數」由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編制,反映居屋第二市場,亦即是「未補價」居屋的樓價走勢,指數以2013年1月作為基準點100點,最新2020年10月指數報208.76點,較對上一個月的210.75點,按月跌0.9%,跌幅較上一個月擴大。居屋指數連跌5個月下跌,跌幅進一步擴大,較今年5月的高位217.96點,累積下跌4.2%。
-
調查指受疫情影響香港全年新私宅落成或遜預期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香港12月14日電(記者 史冰筠)香港地產代理公司利嘉閣地產14日發布的香港2020年首10個月的新私宅竣工和動工情況研究報告指出,首10個月私宅竣工量同比增加12%,但動工量同比跌25%。
-
恐慌拋售道指跌7%!第二波疫情來襲?美股齊遭重創
*歐美股市重挫,道指暴跌近7%,標普和納指大跌5%以上*美國21個州感染病例回升,引發新一輪疫情擔憂;*國際油價大跌逾8%,美國原油庫存創歷史新高。周四美國股市全線下挫,美聯儲對經濟前景預期打壓市場情緒,疫情在美國多地捲土重來之勢令擔憂加劇。截至收盤,道指下跌1861.82點,跌幅6.90%,報25128.17點,納指跌5.27%,報9492.73點,標普500指數跌5.89%,報3002.10點,三大股指均創3月中旬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恐慌指數飆漲近48%,自5月4日以來首次重返40關口。
-
香港10月零售銷售跌幅重返單位數 按年跌8.8%
來源:觀點地產網12月1日, 10月香港零售銷售持續改善,零售業銷貨額及數量均連續8個月收窄跌幅,是16個月以來跌幅重返單位數水平。10月零售業總銷貨值臨時估計274億港元,按年跌8.8%,總銷貨量按年跌9.3%,兩者跌幅都比9月收窄4個百分點。期內,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銷貨值都有兩成多跌幅,藥物及化妝品急瀉近四成。超級市場貨品則升近3%,百貨公司貨品升近12%。
-
拿地周報丨魔方杭州灣新區投資房源2348套,香港4月樓價指數跌0.13%
招商蛇口第三次轉讓瀋陽奧體項目 累計降價2.43億元北京產權交易所5月29日披露,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次正式掛牌轉讓瀋陽金道匯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及4.93億元債權,轉讓底價7.02億元,信息披露日期為2020年5月29日至2020年6月28日。
-
利嘉閣(工商鋪)料下半年物業成交金額回升15%至245億港元
來源:觀點地產網7月15日,利嘉閣(工商鋪)地產董事黃應年預期,今年下半年整體工商鋪買賣交投量可望在低基數下出現較顯著反彈,物業買賣登記量回升28%,至1820宗;涉及成交金額回升15%,達245億港元。
-
嘉華(00173.HK)陳玉成料年底二手樓成交降40% 整體樓價跌10%
他又提到,環球經濟因素仍未明朗,香港出口至美國市場下跌12%,而歐洲則跌14%。他解釋,由於歐美市場佔本港眼鏡出口約60%,因此拖累首九個月眼鏡產品出口額數字。 不過,周啟良稱對香港眼鏡出口仍充滿信心,又指新興市場潛力不容忽視。出口數字方面,首三季出口至澳洲上升27%;內地升36%;巴西則上升34%。此外,他提到法國及土耳其首次參與是次展覽會,反映外國品牌冀透過香港進入內地市場。
-
港澳樓價雙雙「跳水」 橫琴已少見澳門購房客
2015年,香港總體樓價下跌一成,澳門普通住宅急挫兩成多豪宅暴跌四成 數 據 香港:2016年1月,香港地產成交數量跌到25年內最低值——包括公寓、商鋪和車位的地產成交數量僅3500起。而在2015年第四季度,香港樓市創下了七年來的最高季度跌幅——7.5%。
-
路勁料香港明年樓價將有5至6%升幅
觀點地產網訊:12月9日,路勁聯席主席單偉彪接受港媒訪問時認為,隨著近期新冠肺炎疫苗研發見進展,對於香港樓市將會是定心丸,再加上新樓供應減少,但市民需求持續,及有見每當疫情稍為緩和,就會有購買力出現,顯示港人多年來累積了相當財富,再加上處於低息環境,相信樓價易升難跌。
-
「地下疫情」曝光 美國第三波疫情來勢洶洶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0月20日20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812萬例,達8123438例,死亡病例為220921例。儘管數據本已不容樂觀,但近日曝光的一組機密數據顯示,伊利諾州的監獄、學校和肉類加工廠等地存在大量未公開的病例,表明美國疫情可能比看起來更加糟糕。而隨著疫情在中西部和平原地區反彈,專家警告稱第三波疫情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