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更年期的媽媽是什麼體驗?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著類似的回答: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溫柔的媽媽似乎跟以前不一樣了,她開始變得嘮嘮叨叨、煩躁多疑,總是莫名其妙地發脾氣,變得「不可理喻」……母親節到了,與其送名貴的禮物和請吃大餐,倒不如關心下媽媽們的身體健康。
記者從煙臺山醫院獲悉,此前56歲的王女士因「反覆發作的心悸、胸悶憋氣」多次到心內科就診,經檢查無明顯異常,心內科醫生建議她到更年期門診就診。
在女兒的陪同下,她於2019年1月來到煙臺山醫院更年期門診就診,醫生在問診時了解到:王女士子宮切除術後8年,曾反覆出現潮熱出汗、乏力、失眠、煩躁易怒、心悸等症狀。曾間斷口服中藥治療,王女士自以為過了更年期就好了,卻遲遲未見起色。近幾年情緒低落、易哭煩躁,反覆出現心悸胸悶,嚴重影響生活,輾轉多家醫院就診,抗焦慮藥治療,效果欠佳。
王女士在更年期門診通過全面細緻的體格檢查,排除禁忌症和慎用症,給予絕經激素補充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後第一個月複診,潮熱出汗、乏力、心悸等症狀明顯減輕。3個月後所有的症狀基本消失。目前仍在治療中,隨診症狀無反覆。
如何幫媽媽順利度過更年期?煙臺山醫院更年期門診主任醫師陳寶煥稱,首先做好充分心理準備。要明白更年期是生命歷程的必經階段,坦然面對。調整心態,更年期如同青春期、育齡期一樣可以活得美麗、精彩。
其次不要怕。如果出現了輕微不適表現,不影響正常生活,並不需要過分擔心,也可以去諮詢專科醫生,適當調整飲食結構,以控制體重;規律起居,充足休息,適當的心理放鬆和多多運動,以減脂增肌塑形;特別是戶外運動對減緩更年期骨質疏鬆的進程也有幫助。如果積極生活方式仍不能改善不適與困擾,可到煙臺山醫院更年期門診就診,醫生將用相關專業知識,設計個性化的方案,幫助女性朋友們穩度更年,讓更年的媽媽留住微笑、留住芳華。
(通訊員 欒秀玲 張國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