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π2.0超算打破天文學N體模擬粒子數世界紀錄

2020-12-15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近日,上海交通大學π2.0實現天文學N體模擬粒子數新突破,打破世界紀錄。

N體模擬,是現代天體學研究中,探索N個粒子在引力相互作用下動力學問題的重要工具。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天文系聯合廈門大學天文系等單位,依託交大超算平臺(π2.0集群),成功完成4.4萬億粒子的宇宙大尺度結構N體模擬Cosmo-π測試(使用512節點、20480核心),追蹤了137億年以來的宇宙演化,並打破此前3萬億粒子數的TianNu數值模擬世界紀錄,成為目前世界上完成粒子數目最多的天文學N體模擬。

據悉,有別於天文領域當前普遍使用國外開發的數值模擬軟體,本次模擬使用的N體數值模擬軟體CUBE,為自主可控的國產軟體,未來有望在更大規模的國家超算上發揮潛力。

業內人士表示,從此前世界紀錄的3萬億到如今的4.4萬億,是粒子數的海量增加、宇宙演化歷史的更清晰還原,也是計算複雜度的指數級增長,若沒有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處理器組成的超級計算機提供支撐,此項科研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2019年,由浪潮設計建造的上海交通大學π2.0超算系統正式運行,新的超算系統採用最新處理器,為國內高校首創,浮點計算峰值速度超過2千萬億次。

目前,π 2.0超算系統已全面融入上海交通大學教學科研活動。助力校內課程教學,每門課程提供專業助教支持,輔助完成作業計算任務,使學生在課堂上體驗超級計算機的「速度與激情」;覆蓋各學科門類,支撐在海洋學、生物醫學、材料科學、航空航天、機械製造、天體物理等領域科學研究及工程應用,與時間賽跑,為創新加速。

據上海交大高性能計算主任林新華介紹,與π1.0相比,π2.0單節點的計算能力提升了4.5倍,四節點的性能提升了4.7倍。對天文、海洋、材料基因等多個算例的測試結果顯示,通過π2.0可以實現2-5倍的性能提升。

相關焦點

  • 交大π2.0超算系統實現天文學N體模擬粒子數新突破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3月17日消息,近日,上海交通大學π2.0超算系統實現天文學N體模擬粒子數新突破,打破世界記錄。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天文系聯合廈門大學天文系等單位,依託交大超算平臺(π2.0集群),成功完成4.4萬億粒子的宇宙大尺度結構N體模擬Cosmo-π測試(使用512節點、20480核心),追蹤了137億年以來的宇宙演化,並打破此前3萬億粒子數的TianNu數值模擬世界紀錄(使用13824節點、331776 核心),成為目前世界上完成粒子數目最多的天文學N體模擬
  • 上海交大π 2.0超算打破天文學世界紀錄
    科技日報記者 劉豔上海交通大學超算平臺π 2.0實現天文學N體模擬粒子數新突破,打破世界記錄。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天文系聯合廈門大學天文系等單位組成的研究團隊將宇宙形成初期的虛擬粒子數設定為4.4萬億,考察其隨時間推移、在引力作用模型作用下的聚合、分散運動,以儘可能還原暗物質在宇宙中的真實演化情況。N體模擬,是現代天體學研究中,探索N個粒子在引力相互作用下動力學問題的重要工具。
  • 破世界紀錄!上海交通大學實現天文學N體模擬粒子數新突破!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天文系聯合廈門大學天文系等單位,依託交大超算平臺(π 2.0集群),成功完成4.4萬億粒子的宇宙大尺度結構N體模擬Cosmo-π測試(使用512節點、20480核心),追蹤了137億年以來的宇宙演化,並打破此前3萬億粒子數的TianNu數值模擬世界紀錄(使用13824節點、331776 核心),成為目前世界上完成粒子數目最多的天文學N體模擬。
  • 上海交通大學迎來π2.0
    作為世界最知名的高校之一,上海交大裡不僅集合了全國最聰慧的腦,更重要的是,這些大腦正在一個個行業中探尋不明。他們正在將心裡的對於不明的猜想變為關係式、翻譯算法再變為電子計算機編碼,通過龐大的計算來解決那些人力資源無法望塵莫及的宏偉問題。而承擔這些計算任務的更是剛剛完工的新式高性能計算系統——π2.0。
  • 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計算部主任林新華 探索校級超算更合理的...
    《中國科學報》報導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新一代超算系統π2.0實現了「點亮」(裝機後實現開機運行)。升級後,該中心超算整機計算性能超過2PFlops(每秒千萬億次浮點計算),實現了近10倍的提升。
  • 圓周率π,不得不說的一個數
    約在公元530年,印度數學大師阿耶波多算出圓周率約為。婆羅摩笈多採用另一套方法,推論出圓周率等於10的算術平方根。阿拉伯數學家卡西在15世紀初求得圓周率17位精確小數值,打破祖衝之保持近千年的紀錄。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范·科伊倫(Ludolph van Ceulen)於1596年將π值算到20位小數值,後投入畢生精力,於1610年算到小數後35位數,該數值被用他的名字稱為魯道夫數。分析法時期這一時期人們開始利用無窮級數或無窮連乘積求π,擺脫可割圓術的繁複計算。
  • 上海交大國內高校最強AI計算平臺如何煉成?超強DGX-2加速AI+科研
    早在2013年,該中心就搭建了超級計算機π1.0,這是一臺異構HPC系統,峰值性能達262TFLOPS,在2013年6月全球TOP500超算排行榜中位列第158名,是當時的國內高校第一、上海市地區第一。
  • 「π日」說π:這麼複雜的一個數,誰算的?咋算的?
    這個時代,數學家們對π的其它特性的興趣,遠比π有多少位要濃厚。比如,π是無理數——你只能不斷地靠近、卻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算π算了好幾千年,卻發現「無理」竟然是深刻本性,π的神秘或許因此又多了一分。而且,它不僅僅是無理數(根號2也是無理數),還是「超越數」——它並不能表達為任何一個有理代數方程的根,跟整個有理數的世界都是割裂的,獨立高冷到一定境界。
  • 今日說「π」:這個複雜數,是什麼來歷?
    微積分創建初期,心思巧妙而前沿的數學家們開始嘗試用微積分來求圓的面積,進而推導出許多關於π的表達式。π是一個無理數,又是超越數,一言以蔽之,這 是一個複雜度很高同時又極具魅力的數。微積分創立之時,許多歐洲的數學家提供了諸多π的解析表達式,這些公式就像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景色一樣美不勝收。而 這眾多琳琅滿目的「美景」中,以歐拉貢獻最為突出和讓人叫絕。這就是著名的歐拉級數。
  • 谷歌破世界紀錄!成功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數
    刷新世界紀錄!國際圓周率日這天,谷歌工程師成功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數字,比上一次記錄多了9萬億位! 昨天是 3 月 14 日,也是國際圓周率日。 在這天,一位谷歌工程師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 超燃!上海小學生30秒單腳跳繩129個,打破日本創下的世界紀錄
    近日,來自上海的三名小學生在國際跳繩大賽驚豔四座,他們憑藉默契配合,以30秒單腳跳繩129個的成績拿下了交互單腳跳繩項目的冠軍,還追平了金氏世界紀錄
  • 打破世界紀錄的資料庫OceanBase
    在2018年8月舉行的亞運會女子50米仰泳比賽中,中國隊的劉湘以26秒98的成績打破世界女子50米仰泳塵封9年的世界紀錄,在賽場上颳起了中國旋風。一年之後的2019年10月2日,在另一個特殊的賽場上,中國人又破了一項塵封9年的世界紀錄——全球資料庫領域最權威的國際事務處理性能委員會(TPC)在其官網上宣布,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的分布式關係資料庫OceanBase打破資料庫基準性能測試(TPC-C)的世界紀錄,其tpmC值超過6000萬,是前世界紀錄保持者Oracle資料庫的兩倍。
  • 3.14πday | 除了白情,今天還是...
    無窮乘積式、無窮連分數、無窮級數等各種π值表達式紛紛出現,使得π值計算精度迅速增加。第一個快速算法由英國數學家梅欽(John Machin)提出,1706年梅欽計算π值突破100位小數大關,他利用了如下公式: 其中arctanx可由泰勒級數算出。類似方法稱為「梅欽類公式」。
  • 美國的幾個年輕人,將π值算到了1000萬位小數
    眾所周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其周長就越接近於圓的周長,為此他不斷地增加多邊形的邊數。 當阿基米德將正多邊形的邊數增加到96時,這樣就得出π的近似值為22/7,取其值為3.14,這樣將π值精確到小數點後2位,是世界上首次計算出來的圓周率值。為紀念阿基米德的這一偉大貢獻,人們將3.14叫做「阿基米德數」。
  • 走進圓周率,π這個神秘數字,或許隱藏著一個終極密碼
    而後來,阿拉伯數學家卡西在15世紀初求得圓周率17位精確小數值,打破祖衝之保持近千年的紀錄。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范·科伊倫(Ludolph van Ceulen)於1596年將π值算到20位小數值,後又於1610年算到小數後
  • 「π日」說π:這麼複雜的一個數,是什麼來歷?
    比如,π是無理數——你只能不斷地靠近、卻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算π算了好幾千年,卻發現「無理」竟然是深刻本性,π的神秘或許因此又多了一分。而且,它不僅僅是無理數(根號2也是無理數),還是「超越數」——它並不能表達為任何一個有理代數方程的根,跟整個有理數的世界都是割裂的,獨立高冷到一定境界。
  • 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在我國誕生
    量子計算利用量子相干疊加原理,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和模擬能力,計算能力隨可操縱的粒子數呈指數增長,可為經典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大規模計算難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一臺操縱50個微觀粒子的量子計算機,對特定問題的處理能力可超過超級計算機。量子計算技術主要通過發展高精度、高效率的量子態製備與相互作用控制技術,實現規模化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縱。
  • 「 π 」 會不會被算盡?
    >                                              對於數學家來說,π是一個挑戰、一個難關、一個課題,一切都因為它是個無理數,也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如果光拿紙和筆計算,一輩子也算不了幾位
  • 《賽博朋克2077》PC預購量超472萬 打破《魔獸世界》紀錄
    18183首頁 賽博朋克2077 《賽博朋克2077》PC預購量超472萬 打破《魔獸世界》紀錄 《賽博朋克2077》PC預購量超472萬 打破《魔獸世界》紀錄
  • 諾獎得主維爾切克做客上海交大大師講壇 科普量子粒子呼籲疫情期...
    圖說:上海交大大師講壇雲開講 李政道研究所供圖(下同)在微觀量子的世界,也可以用類似結繩計數的方法來記錄及操控量子信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弗蘭克·維爾切克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一個理論:在二維體系中存在著第三類量子粒子,其自旋量子數既不是整數也不是半整數,而是任意大小,他將這種新量子粒子命名為任意子(any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