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2020-12-18 曦曦帶你去旅遊

杜甫的《望嶽》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杜甫望的這嶽——泰山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寫泰山的雄偉怎麼寫的呢?

他說:這山到底如何雄偉呢?走出了齊魯大地依然能看見泰山那青青的峰頂。神奇的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的白雲,蕩滌著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的視線內。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這群山。杜甫這首詩抒發了自己心中的抱負。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泰山,推薦推薦泰山周圍值得攻略的地方。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

景觀:旭日東升、五嶽獨尊、玉皇頂、天街、南天門等等等等。經典登山路線有兩條有很多對這方面的介紹,大家如果想去的話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路線。(要是準備晚上等日出的一定要租軍大衣啊一定要租,除非你對自己的羽絨服有絕對信心。)在泰山頂看景色很壯觀,很符合「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接下來我要著重講的是岱廟

可能有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岱廟,但故宮、三孔、承德避暑山莊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而岱廟與北京故宮、山東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的外八廟,並稱中國四大古建築群。

岱廟,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位於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稱「東嶽廟」。這裡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

整個岱廟的建築風格採用帝王宮城的式樣,周圍環繞1500餘米,廟內各類建築有150餘間。總體布局上按照唐宋已來祭祀建築中最高標準修建,採用了以三條縱軸線為主,兩天橫軸線為輔,均衡對稱,向縱橫雙方擴展的組群布局形式。大氣,壯觀。

不管是登泰山前還是登泰山後,岱廟都值得一去。岱廟在整個封禪大典以及祭拜泰山神的活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看相關的建築知識點介紹,帝王們的登泰山都是從泰山山腳下的岱廟開始的,由此可見岱廟在整個封建皇權時代的政治地位。所以,從外立面的建築風格來看,整個岱廟有點像一個微縮版的紫禁城,建築規格就是按照當時的最高標準的祭祀禮儀來修建的,很有觀賞性。下面來一起欣賞一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到這了,想了解更多旅遊資訊的可關注小編哦。

相關焦點

  •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2018-08-17 15:00,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 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東山而小魯,你知道東山是哪嗎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登山遠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心曠神怡的,在這咱們山東最出名的無外乎泰安的泰山了,不僅是山東少有的5A級的風景區,而且歷代君王都會登泰山封禪祭天,以正自己的君名。因為山,在我們心中是神聖的。
  •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東山是哪座山?
    更多文章請關注小編查看,求關注,求支持!孔子曾說過: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詩經·國風·豳風》中也有東山的篇名,那麼東山,究竟是哪座山,能上歷史記住它呢?東山歷史上屬於東夷文化,是古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文化遺產齊長城的所在地。而現在更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東山總面積1125平方公裡,古代也稱之為東蒙,主峰海拔1156米,是山東第二高峰。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養生長壽聖地。從古到今一直為帝王,文人騷客所鍾愛。
  •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從三層天往下看能看到什麼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從三層天往下看能看到什麼呢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什麼意思呢?這說明站得高望得遠。古代的人最高只能上到山頂上,而現在的人能上得更高,可以上到飛機上,飛到雲彩以上,全世界飛來飛去。
  • 山東魯能泰山祈福:即使不能登泰山而小天下,也不能讓天下小泰山
    2月25日,距離中國足球超級聯賽2018賽季的魯能首場比賽還有八天的時間,山東魯能隊等泰山祈福活動就安排在今天。這個活動是山東魯能的一個傳統,既有美好的寓意:登泰山而小天下,也符合隊名中的泰山二字,顯示自己的霸氣和新賽季的雄心。可是今年,幾乎所有的媒體、球迷都對魯能不大看好。
  • 登泰山而小天下:河南的這個古都也有「小泰山」,您可曾到過?
    站在泰山之巔,孔子曾千古一嘆: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在詩中有感而發,登上了東山,便覺得魯國變小了;而登上了泰山,便覺得天下變小了。當年,孔聖人曾登臨的東山,按現在的大多說法,都認為是山東的蒙山。
  • 「登泰山而小天下」,古樸渾厚的泰山文化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是我國的五嶽之尊。泰山風景文化以自然景觀為主,人文景觀為輔,自然與文化相互滲透而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關於天地人和諧發展的哲學、美學和科學思想。1、泰山歷史悠久,是自然之山,也是精神之山古代帝王登基或祈太平之歲,多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史記·封禪書》載:「自無懷氏至周,有七十二代君主興起,在泰山上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之後,秦始皇,漢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歷代帝王登泰山者史不絕書。
  •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這座東山在山東僅次於泰山
    龜蒙山,頂海拔1156米是山東第二高峰,素稱「岱宗之亞」,古稱東山,為「孔子登東山而小魯」中的「東山」,後因酷似一神龜伏臥於雲端天際而得名龜蒙山,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是沂蒙山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車直接到達了龜蒙頂附近,徒步登上極頂,首先便是便是孔子小魯處,《孟子》一書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東山」是此時的蒙山。龜蒙頂由於較為平緩,景區在其山建立空曠平臺,平臺之上矗立一座祭天道觀,道觀兩側坐立兩座神獸,在某種意義上說蒙山也算是一座道教仙山。
  • 為什麼「爬」泰山叫「登」泰山,而第一次登泰山又不能登頂?
    說起泰山大家應該會很熟悉,比如說我,提起泰山腦子就突然浮現「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神奇秀麗」「巍峨高大」……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反正匿旅的朋友圈最近被泰山旅行刷屏,大部分都是爬泰山觀日出。泰山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從古至今泰山有著很多的美譽五嶽獨尊、天下第一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陽和黃河金帶,這些都是依託著泰山獨特的地貌和優勢而出現的自然現象,也是一大奇觀。
  • 登東山而小魯,來「岱宗之亞」的龜蒙景區這些景點一定要看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作為沂蒙山主要的風景區之一的龜蒙景區,與泰山遙遙相望,被稱為「岱宗之亞」,因酷似一神龜伏臥於雲端天際而得名。
  • 這輩子一定要去的100個世界頂級景區,中國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
    這輩子一定要去的100個世界頂級景區,中國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伴著華夏民族從遠古走來,所經歷的路程已無從查詢。同樣,泰山盤路建於何時也無從考證了,我只知道: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泰山是我國的「五嶽」之首,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嶽,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列中華十大名山之首,位於山東泰安,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託!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成語。據中國古代各朝代文獻記載,此山經常是皇帝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封禪大典之地。
  • 登泰山而小天下,88歲的長者掂一根竹杖登泰山,望長者而小本我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王建安 攝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王建安 攝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王建安 攝影)
  • 泰山重現「孔子小天下處」石碑
    新華網濟南10月3日電(記者董學清)「十一」黃金周期間赴泰山的遊客,欣賞到了被毀40年後重新恢復的「孔子小天下處」石碑。     泰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說,「孔子小天下處」石碑為天青石,碑身高1.98米,寬0.8米,厚0.24米。
  •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當別人觀望時,這家車企居然提前...
    邢車博士,一個愛講歷史的汽車自媒體《孟子·盡心上》中曾寫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句話說明人的視點越高,視野就越寬廣,對新事物領悟越快,當然反應速度也更及時。作為一家企業,更要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魄,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 「登東山而小魯」,東山是指如今蒙山嗎?它已成世界地質公園
    關於五嶽的第一,山東泰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山」,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直通皇帝座」的天堂,成為平民的崇拜,帝王供奉的神山有「泰山安,全世界安」的說法。但是,作為告節的神山,泰山不是山東國內唯一的神山,19年4月剛被評價為「世界地質公園」的縣蒙山(地域範圍廣,主要在山東境內)很受古代人歡迎,受到文人騷客、帝王的關注。
  • 泰山景區「孔子小天下處」碑恢復再現
    中新社濟南九月二十八日電(趙波平 王凱)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聖誕日之際,山東省泰安市泰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將複製重立的「孔子小天下處」碑描紅正式對外開放,為泰山又恢復了一重要的名勝古蹟。  泰山與名人結緣,肇始於孔子。孔子登臨泰山,抒懷暢志,開闊胸襟;考察封禪,學習禮儀;了解民情,觀知時政,活動內容與歷史遺蹟十分豐富。
  • 登東山而小魯,岱南奇觀,鄒魯秀靈!齊魯名山歸岱嶧
    在鄒城市區東南約12公裡的地方,有一座奇山直插天表,與「五嶽獨尊」的泰山呈南北對峙,這就是被譽為「岱南奇觀」的嶧山,古人稱之為小岱宗,自古就有「齊魯名山歸岱嶧」,說的就是泰山和嶧山。嶧山又名「鄒嶧山」、「鄒山"」、「東山」,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東山,據考證說的就是嶧山。它雄峙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孟子故裡鄒城市城南10公裡處,京滬鐵路及京福高速公路一側,自然景觀優美奇特。嶧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境內的三百多處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為其增添了奇異的歷史文化光彩。
  • 另一種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些很小的時候就聽過的詩句早已在心中深深地刻下。一直嚮往著目睹巍巍泰山。誰知這一嚮往一下嚮往了二十多年才有機會見到泰山真容。晚上七點半,從紅門開始,夜爬泰山,天工不作美,剛開始就開始下起了小雨,讓人不得不擔心第二天的日出是不是看不到了,但心中又有些小期待,萬一一會天晴了呢。就這麼懷著忐忑的心情一步一步地向上,向前。剛開始路邊還有幾個發光的小朋友陪著我們——螢火蟲,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真的螢火蟲,還不止一隻,當時樂的我跟30歲的傻小子似的。
  • 孔子踏足沂蒙「登東山而小魯」
    登東山而小魯孔子為叔梁紇六十多歲所生,從小就超凡。在青年時期,孔子於魯國擔任過管理倉庫及畜牧的小官,後因其博學多聞、修書習禮而聚眾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孔子都將其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子貢、顏淵等,這些是孔子較早的一批弟子。
  • 追尋夫子上東山:記嶧山白雲觀之行(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開篇的山,便是孟子說的東山,現在,我們叫他嶧山,山在孟子故鄉鄒城之南,嶧山雄峙於「孔孟之鄉」的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東南10公裡處。古今都說嶧山山如壘卵,大小億萬,以堆石為奇功,丸石繹連,繹孔通達,泉流叮咚。其洞府巖竇崎峭,千態萬狀。此行緣起於劉康樂教授需要考察一些嶧山道教的資料,才使我有此良因朝拜一次嶧山,這座在山東道教頗具分量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