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而小天下」,古樸渾厚的泰山文化

2020-12-18 地理與文化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是我國的五嶽之尊。泰山風景文化以自然景觀為主,人文景觀為輔,自然與文化相互滲透而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關於天地人和諧發展的哲學、美學和科學思想。

1、泰山歷史悠久,是自然之山,也是精神之山

古代帝王登基或祈太平之歲,多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史記·封禪書》載:「自無懷氏至周,有七十二代君主興起,在泰山上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之後,秦始皇,漢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歷代帝王登泰山者史不絕書。其中漢武帝登封七次,清乾隆朝岱十一次,登山六次。封禪制為泰山塗上了神聖的色彩,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蹟。泰山同時又是佛、道兩教之地。由於宗教的發展,泰山出現了宗教建築和一系列宗教文化,因而廟宇、道觀遍布全山。

2、泰山是我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一

岱陽汶河兩岸,有大汶口文化遺址,岱陰黃河下遊,有龍山文化遺址。大汶口文化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它對研究我國原始社會晚期階級的起源及文字的產生發展,提供了較為典型而系統的實物資料。泰山還是儒家學派和文化名士的重要活動場所。宋初的孫復、石介和朝瑗(史稱宋初三先生)曾在岱麓共同創辦泰山書院,如今遺址尚存。文人墨客登岱,更是不計其數。據記載,最早登臨泰山者是孔子,此後漢代學者司馬遷、班固、張衡,魏晉文人曹植、陸機、謝道韞,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劉禹錫,宋代文人蘇軾、蘇轍等相繼來此。他們稱頌泰山的詩、詞、歌、賦有一千餘篇(首),並在登山途中及岱頂留下一千多處題詠刻石,是中國歷代書法藝術的珍貴遺產。

3、泰山碑刻,為泰山文化留下歷史見證

岱廟歷代碑刻由秦至清共百餘塊,多藏於漢柏院。著名的有漢《張遷碑》、《衡方碑》,晉《孫夫人碑》,唐《神寶寺碣》,均為研究我國書法藝術和碑刻的珍貴文化。漢碑形制豐雅,文詞淳古,隸法沉雄樸茂,刻工精細;晉碑為晉三大豐碑之一,是晉代最早的碑,筆畫方勁厚重。漢柏院內還有反映先秦哲學思想的《太極圖碑》及宋代大書畫家米芾《第一山》碑。漢柏院北東御座四合院內有秦李斯小篆《泰山刻石》,為秦二世於公元前209年的詔書。碑原在岱頂玉女池旁,秦始皇東巡到泰山刻辭一百四十四字,秦二世後刻七十九字,共載碑,四面皆字。秦碑歷經兩千餘年風摧雨蝕,秦始皇辭早已毀掉,只存有二世詔書十字,後移至岱廟保存。李斯為小篆之祖,刻文、書法世皆莫及,的確是稀世文物。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在我們登上泰山感受自然天地一覽無餘之時,我們也要體會和感受泰山文化的內涵,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

相關焦點

  • 山東魯能泰山祈福:即使不能登泰山而小天下,也不能讓天下小泰山
    2月25日,距離中國足球超級聯賽2018賽季的魯能首場比賽還有八天的時間,山東魯能隊等泰山祈福活動就安排在今天。這個活動是山東魯能的一個傳統,既有美好的寓意:登泰山而小天下,也符合隊名中的泰山二字,顯示自己的霸氣和新賽季的雄心。可是今年,幾乎所有的媒體、球迷都對魯能不大看好。
  • 泰山: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寫泰山的雄偉怎麼寫的呢?他說:這山到底如何雄偉呢?走出了齊魯大地依然能看見泰山那青青的峰頂。神奇的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的白雲,蕩滌著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的視線內。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這群山。
  • 這輩子一定要去的100個世界頂級景區,中國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
    這輩子一定要去的100個世界頂級景區,中國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伴著華夏民族從遠古走來,所經歷的路程已無從查詢。同樣,泰山盤路建於何時也無從考證了,我只知道: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泰山是我國的「五嶽」之首,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嶽,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列中華十大名山之首,位於山東泰安,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託!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成語。據中國古代各朝代文獻記載,此山經常是皇帝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封禪大典之地。
  • 登泰山而小天下:河南的這個古都也有「小泰山」,您可曾到過?
    站在泰山之巔,孔子曾千古一嘆: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在詩中有感而發,登上了東山,便覺得魯國變小了;而登上了泰山,便覺得天下變小了。當年,孔聖人曾登臨的東山,按現在的大多說法,都認為是山東的蒙山。
  • 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必遊不可的「五嶽之尊」
    作為一個地道的山東人,小編一定要給你們說一下「五嶽之首」——泰山!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泰山的前寒武紀地質構造發育以多期的褶皺、斷裂以及韌性剪切帶為其主要特徵。它們彼此疊加相互改造,構成了極其複雜的構造面貌,對它們的成因機制研究是前寒武紀地質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另外,中元古代輝綠玢巖發育的國內外罕見的「桶狀構造」,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 五嶽啟蒙,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不僅是中國五嶽之首,更是中國古代帝王祭天的首選道場。今天的泰山,已成為中國文明的歷史象徵,所以在人民幣五元紙幣上選用了泰山的圖像。泰山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早已成為渴望登高望遠,挑戰高山的首選。
  •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2018-08-17 15:00,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 為什麼「爬」泰山叫「登」泰山,而第一次登泰山又不能登頂?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反正匿旅的朋友圈最近被泰山旅行刷屏,大部分都是爬泰山觀日出。泰山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從古至今泰山有著很多的美譽五嶽獨尊、天下第一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陽和黃河金帶,這些都是依託著泰山獨特的地貌和優勢而出現的自然現象,也是一大奇觀。
  • 泰山景區「孔子小天下處」碑恢復再現
    中新社濟南九月二十八日電(趙波平 王凱)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聖誕日之際,山東省泰安市泰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將複製重立的「孔子小天下處」碑描紅正式對外開放,為泰山又恢復了一重要的名勝古蹟。  泰山與名人結緣,肇始於孔子。孔子登臨泰山,抒懷暢志,開闊胸襟;考察封禪,學習禮儀;了解民情,觀知時政,活動內容與歷史遺蹟十分豐富。
  • 「中華泰山成人禮」讓高中學生在登泰山中傳承泰山文化
    有著「五嶽獨尊」美譽的泰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泰山將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地質奇觀和諧融為一體,被譽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其主峰玉皇頂海拔1500多米。近日,泰安市啟動「中華泰山成人禮」高中學生登泰山活動,內容由「研學泰山」「攀登泰山」「泰山宣言」「感悟泰山」「走向未來」五個部分組成,在每年3月份至12月份,各相關學校將按照學生自願參加的原則,分期分批組織實施,在學生高中畢業前按計劃完成。
  • 山東魯能隊徽演變,登泰山而小天下
    山東魯能隊徽演變,登泰山而小天下 2017-08-02 22:39  追風少年2018
  • 何為登泰山而小天下
    何為登泰山而小天下馬上就是國慶節了,打算和父母出去遊玩一圈。我們很久沒有爬山了於是這次就打算去爬一次山鍛鍊一下身體。我們選擇了泰山,畢竟是五嶽之首,身為中國人還是要去看一下的。都說在泰山上看日出是很棒的,那是最接近太陽的地方,會深刻體會到日出的韻味,給人不一樣的感覺。接下來就是準備階段了,爬泰山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衣服帶夠,因為它還把很高,越往上爬就會感到越來越寒。
  • 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東山而小魯,你知道東山是哪嗎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登山遠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心曠神怡的,在這咱們山東最出名的無外乎泰安的泰山了,不僅是山東少有的5A級的風景區,而且歷代君王都會登泰山封禪祭天,以正自己的君名。因為山,在我們心中是神聖的。
  • 五嶽獨尊-登泰山而小天下,體會它磅礴大氣的氣勢
    歡迎來到一旅有我,快跟隨我來到泰山吧。提起泰山,相信很多人對它的第一反應是雄偉壯觀,一直以來,泰山在我們的心目中是充滿神秘和威嚴的,它只屬於文治武功的帝王,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則是禁地。在千百年來的朝代更替,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把泰山推崇到了與天相齊的高度,成為統治的象徵。
  • 登泰山而小天下 領略五嶽獨尊的別樣風採
    泰山作為我國五嶽之首,自古就被視為能夠直達天帝寶座,上傳民意之處,從秦始皇開始之後幾乎每朝都有帝王,選擇登泰山,為萬民,為江山祈福。故此,泰山不僅僅擁有著居於五嶽之首的壯麗風景,還有著豐富的石刻,古蹟和廟宇等眾多的人文景觀。
  • 會當凌絕頂,登泰山而小天下,隔壁泰山了解一下
    登泰山之高,仰天下之大。趁秋高氣爽,時間正好,一切都是如此美好。給自己一個新的體驗,去泰山看一次最美的日出吧。在齊魯的大地上有一個美麗的山城,出門望山便是北,連綿起伏的泰山成為泰山的首張名片。玉皇頂美的不得已,陡峭的南山門你敢去嘗試,一顆顆美麗的迎客松在風中精氣神佇立。連綿不斷的山等等所有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深深的誘惑。
  • 山東泰安登泰山而小天下,你去過嗎?
    泰安,城因泰山而建,因泰山而成為享譽神州的歷史方化名城。自古以來,這座小城因為這座大山而承載了多少人的腳步,無論是帝王將相,文人宗師,還是平民百姓,它都以一樣的熱情擁抱著每一位客人。位山省中航,是古代的心地內臨體,這水環繞,風物繁華,是一座獨尊的泰山雄踞境文化名城。
  • 登泰山而小天下,88歲的長者掂一根竹杖登泰山,望長者而小本我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王建安 攝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王建安 攝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王建安 攝影)
  • 泰山重現「孔子小天下處」石碑
    新華網濟南10月3日電(記者董學清)「十一」黃金周期間赴泰山的遊客,欣賞到了被毀40年後重新恢復的「孔子小天下處」石碑。     泰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說,「孔子小天下處」石碑為天青石,碑身高1.98米,寬0.8米,厚0.24米。
  • 另一種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些很小的時候就聽過的詩句早已在心中深深地刻下。一直嚮往著目睹巍巍泰山。誰知這一嚮往一下嚮往了二十多年才有機會見到泰山真容。晚上七點半,從紅門開始,夜爬泰山,天工不作美,剛開始就開始下起了小雨,讓人不得不擔心第二天的日出是不是看不到了,但心中又有些小期待,萬一一會天晴了呢。就這麼懷著忐忑的心情一步一步地向上,向前。剛開始路邊還有幾個發光的小朋友陪著我們——螢火蟲,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真的螢火蟲,還不止一隻,當時樂的我跟30歲的傻小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