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末我出去郊遊,結果回到家裡時兩腿發軟,隨便扒拉了幾口飯,順道補完了前段時間火得一塌糊塗的《愛樂之城》。等周一早上一覺起來,腦袋昏昏沉沉,打著哈欠、伸著懶腰就去上班了。
最近天氣不錯,紅杏枝頭春意鬧,總算有點春天的樣子。周一上班時打開電腦,突然看到《愛樂之城》包攬了奧斯卡6項大獎,並一舉拿下最佳原創歌曲,心情不禁大好。
其實,像我的年紀,早已經對電影裡小情小愛的白日夢失去了興趣,反倒是《愛樂之城》裡,這種探討愛情與理想的話題,更能勾起莉莉安的嚮往。
曾經,我也在現實和愛情之間兩難。我曾問自己:冰冷的現實生活中真的能望見美好嗎?每個人都想知道,可每個人都在迴避。
我自問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只得一遍遍聽著電影的插曲《City of Stars》,往事如昔。
所以,今天借著奧斯卡頒獎禮的日子,我想跟大家分享幾首自己私藏多年的奧斯卡經典民謠,它們可能不新鮮,也肯定不過時。當初愛上它們,只是因為對歌聲背後的故事情有獨鍾,一曲終了,才發現中毒已深。
此情可待
Wherever you go
任憑天涯海角
Whatever you do
任憑天馬行空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此生為你守候
也許提及愛情片《玫瑰花床》時,大部分的人都會皺皺眉頭,可是聽到這首歌熟悉的旋律之時,恐怕沒有幾個人,不會跟著哼唱出來。
因為這首歌的旋律太熟了,熟到了就放在你記憶深處,稍加勾引,就能在你腦海裡泛起愛恨。每每聽完這首老歌,總是回想起兩句老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雨中的旋律
Listen to the rhythm of the falling rain
聽著雨落下的節奏聲
telling me just what a fool I've been.
它對我輕語我之前的遲鈍
看過《阿甘正傳》的人很多,喜歡的人也不少。當提到這部奧斯卡巨著的經典音樂時,一部分人會想到女主角珍妮,一絲不掛在酒吧裡彈唱鮑勃·迪倫,一部分人會想到白色羽毛隨風飄蕩,伴著八音盒的聲音跌跌撞撞,宛如人生。
當然我更傾心於影片中另一首歌——《Rhythm of the rain》。因為在少不更事的年紀,是這首歌打開了我對異國民謠的所有認知。
這首歌幾乎有著一切讓你一聽就愛上的元素,快樂的元素、憂傷的歌詞,浮光掠影,流年短長。回首再看阿甘和珍妮初次相逢的場景,不知你是否也感受到了溫柔......
彩虹之上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彩虹之上
bluebirds fly
天空蔚藍
據我所知,這首《Over The Rainbow》可能是被翻唱得最多的歐美民謠了。從《綠野仙蹤》的主題曲,到無數民謠音樂人口中的不衰經典,這首歌之所以這麼火,我想是因為它唱出了每個人的夢。
我很喜歡卡莉·西蒙的版本,前奏響起,悠揚的鋼琴緩慢鋪陳,特別是女歌手溫暖的一出現,整個人好像都被舒適的洋流包裹住,只需要幾秒鐘,便中了無可救藥的毒。
如果說《Over The Rainbow》是一個夢,那麼我希望,這個夢永遠不會結束。
You Belong to Me
And I'll be so alone without you,
沒有你我會如此孤單
maybe you'll be lonesome too.
可能你也會像我一樣孤單
我不記得自己是第幾次看《天生殺人狂》了,這部充滿惡趣味的「壞電影」。在一批人眼裡,它一文不值,處處都是用血漿和扭曲價值觀堆砌的噱頭,在另一批人的眼裡它像聖經一樣,它的反叛撕下了倫理綱常最後一塊遮羞布。
在我眼裡,它什麼都不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僅此而已。
我至始至終還記得這個電影裡的場景:她走下樓梯,衣著盛裝,宛如雛妓,他的白襯衫上血跡斑駁,眼神桀驁,一切都從那一刻開始,一切也都好像靜止在那一刻。
唯有這首插曲《You Belong to Me》,旖旎浪漫,靜水深流。
昔日重現
Every shalala
every wo'wostill shines
奧斯卡金曲未必一定會頒給電影配樂,就像它曾經有一次頒給了卡朋特的《昨日重現》。
喜歡這首歌的人,大都忘不了唱歌女人溫柔的聲音。可她終逃不脫自己的故事,因精神性厭食症死於32歲。
其實很多歐美經典民謠、鄉村音樂都是從奧斯卡走出來而廣泛被大家熟知。
現在想來,我之所以會這麼關注奧斯卡獎,大概也是忘不了這些熟悉旋律的,以及這些旋律背後的故事吧。
現在的我還是會常常聽一聽這些歌,每當熟悉的旋律響起,那些曾經一去不復返的舊時光便會湧上心頭。
聲即是色,色不異空,也許有一天會膠片裡的故事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但慶幸的是,這些聲音還能保留下來,唱給更多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