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茶對話法國酒莊:文化「出海」 傳播中國茶文化

2020-12-20 中國僑網

  以茶為媒,擦亮新名片

  3月,「閩茶海絲行」在法國巴黎舉辦「佳茗美酒·香溢巴黎」茶酒對話專場活動。作為閩茶的優秀代表品類,安溪華祥苑茶莊園與法國葡萄酒莊的對話成為本場活動的重頭戲。

  從茶瓷之路到茶酒對話,千百年來,安溪以茶為媒,持續溝通中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茶為媒進一步演變進化為雙向的茶酒對話、文化對話。

  2010年,安溪5家龍頭茶企抱團在巴黎開設安溪鐵觀音歐洲營銷中心,安溪茶文化傳播由此大步邁向國際。此外,三和、八馬、華祥苑等茶企紛紛走出國門開展「茶酒對話」,沿「絲綢之路」在歐亞大陸傳播中國茶文化。以三和為例,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三和茶業舉辦「安溪鐵觀音·我的莫逆之交」活動,將中法文化交流推向高潮。去年以來,三和又在羅馬、米蘭、威尼斯、熱那亞等歐洲城市的大學,設立茶學社,吸引一大批熱愛中國茶文化的中歐青年入社,促使中國茶文化的種子,播撒向全世界。

日前,義大利駐廣州總領事艾古麗女士考察安溪茶山。 劉益清 攝

  除了「茶酒對話」,近年來,安溪縣委、縣政府通過中法文化論壇、「閩茶海絲行」以及安溪主導的「中國茶 絲路行」等活動,推動鐵觀音在俄羅斯、越南、法國等國家落地生根。而文化附加,也讓包括安溪鐵觀音在內的中國茶的價值被重新認知和接受。「以前,我們外貿出口的茶葉一斤只賣幾美元,現在,我們茶道館的一壺茶水可賣到十幾歐元。」福建三和公司董事長吳榮山說。

  在安溪,推動茶文化遠播海外,不僅是企業的戰略選擇,縣委、縣政府更主動履責,主動擔當。

  「茶文化根植於茶,而茶的生命線,在於生態和品質。」在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縣長劉林霜看來,百茶同臺競技的當下,連續兩年榮列全國茶品牌價值首位的安溪鐵觀音代表中華文化走出去,絕不能「掉鏈子」。

  著眼於好生態和高品質,從多年前開始,安溪就逐漸建立完善從茶園到茶杯的質量全程可追溯體系,成效顯著。

  為區分「李逵」「李鬼」,安溪嚴格地理標誌認證使用,108家獲準使用的茶企中,湧現6枚中國馳名商標、47枚省著名商標和49枚市知名商標,形成安溪鐵觀音公共品牌背景下的企業品牌族群。

  弘揚工匠精神,今年安溪又盛大開啟鐵觀音大師賽,百萬元現金重獎鐵觀音制茶大師,力度之大開全國茶事活動先河。

  此外,為保證鐵觀音傳統工藝下的經久耐泡,安溪全面取締壓茶機;確保安全無公害,安溪又實施農藥專營,嚴控市場。

  鐵的品質,加上文化軟實力,使安溪茶在海外始終維持相當高的人氣和美譽度。安溪茶學院院長林金科感嘆說:「從傳統輸出茶葉,升級到輸出茶文化,在全球範圍收穫深層次的思想和精神共鳴,是安溪鐵觀音揚帆新絲路、深化傳播內涵中的新氣象。」

  文化傳承,彰顯新魅力

  「家傳一首冰壺賦,庭茁千尋玉樹枝。」在反腐倡廉的當下,李光地家規家風故事特「火」:以李光地為代表的湖頭李氏家族家規家風故事被中央紀委監察部組織編寫的《中國家規》一書收錄;李光地「家訓、家規、族規」被中紀委、省紀委「廉政網」轉載……

  為大力弘揚李光地文化,6月19日,在第九屆海峽論壇期間,安溪專門舉辦李光地文化節暨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峰會。兩岸政、商人士,李光地文化研究專家學者,李氏宗親代表,青年代表等200多人齊聚安溪,探討李光地思想、傳承和弘揚李光地精神。

  安溪縣長劉林霜表示,舉辦李光地文化節,旨在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呼應「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並形成富有特色又形式多樣的文化精品,增進安溪與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與經貿合作。

  文化的力量,薪火相傳。同樣發源於安溪縣的清水祖師文化,以「善行天下」的理念廣受尊崇。

  「修橋、行醫、綠化、祈雨,清水祖師持續為民做善事,成為善的化身。」清水巖景區管委會副主任謝慶雲告訴記者,安溪清水巖寺是臺灣和東南亞地區眾多清水祖師廟分靈祭祀的祖廟。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清水祖師文化信仰者達上億人,世界各地分爐分廟有數千座。如今,在安溪各方努力下,清水巖寺修繕一新,每年吸引海內外遊客、信眾近200萬人次,清水祖師信仰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

  除了茶文化、李光地文化、清水師文化外,安溪縣還有保生大帝文化、廣澤尊王文化,還有高甲戲、南音、木偶戲等豐富多姿的民間藝術,這些,都是傳遞鄉音鄉情、寄託桑梓情懷的重要精神紐帶。

  近年來,安溪縣在開展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同時,不斷加強對優秀文化資源保護傳承。縣財政每年均撥出文物保護搶救專項經費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用於傳統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打造文化品牌。

  特色與文化內涵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我們將深化宜居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加強鄉土自然人文景觀和古鎮古村、古屋古樹保護傳承,建設一批以茶文化、家居工藝、紅色文化為主題的街景小品、文化長廊,把安溪建成有歷史積澱、文化品位、精神氣質的魅力之城。」高向榮表示。

相關焦點

  • 廈門設國茶文化館 力推閩茶文化
    &nbsp&nbsp&nbsp&nbsp當天,大掌柜國茶文化館在廈門海絲文化藝術中心揭牌,致力推動閩茶產業創新發展,弘揚閩茶文化。500餘位茶界領袖、茶文化傳播者齊聚一堂,以茶會友,品茗論「道」。
  • 中國茶文化與法國咖啡文化
    50年前,中國與法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在上世紀60年代兩極格局中,這一突破,轟動世界。50年來中法兩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中都取得巨大發展。今天我想比較一下中國茶文化與法國咖啡文化之間的差異。 眾所周知,茶和咖啡如今已成為風靡世界的兩大重要飲品,茶的清香沁人心脾,喝茶時清新淡雅的意境讓人陶醉;咖啡的香醇更是令人如痴如醉,讓人在忘我的境界裡回味無窮。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同樣,咖啡對法國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對於中國人一樣,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茶文化之——茶的起源與傳播
    我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從最初的神農嘗百草到如今飲茶作為居家必備,待客之首選飲品,茶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神農本草經》中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有一位叫陸羽的茶聖,寫了《茶經》一書,對茶的種類、起源、特徵、製法、烹蒸、茶具、水的品第、飲茶風俗等做了全論述。當時得到了皇帝的讚賞,於是唐代茶道大興。到了宋代,飲茶文化到了更高一步,茶已成為「家不可一日無也」的日常飲品之一。出現了茶戶、茶市、茶坊等交易、製作場所。於原來的團茶、餅茶發展到散茶、末茶。並傳播到世界各國。
  • 世界茶葉看中國,中國茶葉看福建:閩茶文化有哪些優越的品種?
    「世界茶葉看中國,中國茶葉看福建」,毫不誇張地講,福建人對於茶的熱愛,真的是拿它當日常糧食在吃一樣。不論身份差距,不論性別,不論財富多少,總之,在福建喝茶是老少皆宜,是一種自然而延續的文化。正所謂十個閩人中就有一人吃茶飯,不管做什麼事,喝一杯茶先。
  • 圍爐觀茶 東方集美 茶界名流共論「海派茶文化」
    觀茶嘉賓:國茶道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國家級裁判(茶藝)、中國茶宴第一人劉秋萍女士上海著名茶人、《茶的國度》作者戎新宇先生上海大可堂文化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蔚先生茗約文化代表、第二屆進博會、豫園茶敘會理茶人吳家珍女士
  • 傳播雅茶文化讓顧客感受雅茶魅力
    「是他製作的茶和茶文化特色的民宿,吸引著我們……」一位來自重慶的客人說出這個民宿的特色。  那麼,鄧顯俊是如何走上愛茶之路,如何創辦茶文化民宿的?  學習制茶  從「門外漢」到茶行家  「這是我自己手工製作的蒙頂甘露,歡迎品嘗。」
  • 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辦 海內外嘉賓論道茶文化的...
    論壇包含開幕式、主旨演講和「茶農的幸福生活」「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茶文化的海外傳播」3個分論壇,還配套舉辦武夷山茶旅文化品牌福州宣介、「海絲茶韻」文藝演出、茶藝品鑑會等活動。   開幕式現場宣讀了《海絲國際茶文化交流合作倡議》,《倡議》表示,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代表符號之一。茶傳五洲,世界共享,茶文化是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省,同時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願同各方一道,推動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
  • 石門董昭:傳播茶文化,分享茶之美
    視頻|董昭:傳播茶文化,分享茶之美 董昭日漸嫻熟的技藝和對茶文化獨特的理解,吸引不少同道中人。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器皿、這樣的水溫、這樣的程序來泡這種茶,客人們在喝茶的時候,逐漸了解各種茶的特點、口味、產地等。
  • 助力福建茶葉走「絲路」 閩茶海絲行專場推介會在香港舉辦
    本次推介會涵蓋福建省茶葉代表企業推介、「閩茶文化展示中心」授牌儀式、項目籤約儀式等環節,旨在促進福建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推廣。  陳明旺表示,值此2019香港國際茶展開幕之際,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來港舉辦閩茶海絲行香港站活動,旨在藉助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重要地位,推動福建茶企與國際採購商加強經貿合作、茶文化交流,並以香港為中心輻射全球茶葉消費市場,促進福建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推廣。
  • 中國茶文化的三和表達
    近幾年來,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三和茶業,用茶的視角和語言,向國際社會表達中國悠久的茶文化,向世界講述中國好故事,讓世界感受中國的茶香文韻,在中國茶產業中率先走出一條品牌國際化的康莊大道,完成了中國茶品牌向中國文化品牌的國際性轉換。
  • 中國茶文化,與英美茶文化之間的異同,你了解多少
    中國茶文化,與英美茶文化之間的異同,你了解多少經濟全球化帶動了文化全球化,茶文化作為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不僅對亞洲文化影響頗深,而且在英美一些國家中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茶文化不斷輸出,
  • 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行
    市場,有兩百餘位嘉賓共襄盛舉,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阿根廷、斯裡蘭卡、菲律賓、柬埔寨、澳大利亞、尼泊爾等20餘國的華僑華人茶商代表、茶界專家學者。橋梁紐帶作用,可以有力推動中國以及福建的茶產業、茶文化走向世界。
  • 中國尋根之旅|華裔青少年國茶薈茶館深度體驗茶文化活動
    2019年7月22日,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及益武茶學院承辦的「深度體驗中國茶文化」夏令營活動,在國茶薈舉行。參與此次活動的是來自於義大利中意學校的的78名華裔青少年,他們有意回到祖籍繼續深造,暨南大學便是他們的第一站,包括茶文化在內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對他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廣州國茶薈文化策劃有限公司非常重視此項活動,國茶薈總經理李廣韜對國茶薈各項工作做了精心部署,深入淺出地讓師生們體驗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 『壺見』茶裡品福建 原創閩式茶飲究竟特別在哪?
    本網6月01日訊 在福建,無論你去誰家做客,熱情好客的福建人都會以茶相待。福建人愛茶,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作為擁有悠久茶文化的八閩之地,深受祖祖輩輩的影響和薰陶,使得福建人不僅愛飲茶,對茶的品質更是十分講究。
  • 茶功效:藥用、食用、衝泡,為何說中國茶文化乃禮儀文化?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整個東亞及東南亞的文化的精華均是傳承華夏文明,國人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著稱全世界。而談到禮儀,就不得不提到我國的招待之禮,而以茶待客向來是國人招待賓客的最佳。茶文化是中國制茶、飲茶的文化,其中包含了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文明中最為精髓的部分,各大名茶蜚聲海內外,譽滿天下。
  • 山西新名片:中國茶文化旅遊第一城
    「中國茶文化旅遊第一城」建設啟動儀式日前在山西祁縣舉行。通過加快項目建設,鼓勵更多的茶企業、茶機構落戶祁縣昭餘古城,構建內地對外開放新高地;同時,推動山西藥茶成為文旅茶融合的新載體,打造山西藥茶新名片。「中國茶文化旅遊第一城」祁縣,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更是萬裡茶馬古道的重要節點和集散地。
  • 喜茶:做中國茶文化的現代化撰寫者
    喜茶(HEYTEA)於2012年起源廣東江門。 作為芝士茶的締造者,作為一家年輕化、科技化和國際化的中國新茶飲連鎖企業,喜茶集聚文化傳統和創意創新於一體,呈現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茶香,開啟了國內新式茶飲風潮。喜茶讓人們在享受多元化茶飲的同時,實現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 一帶一路中國傳統文化及茶文化講座在中國海洋大學浮山校區舉行
    2018年11月13日,青島市茶文化研究會在中國海洋大學(浮山校區)舉行了一帶一路中國傳統文化及茶文化講座。數名海外學子認真聆聽學習中國茶文化的哲學思想和深厚內涵。(浮山校區)舉行了一帶一路中國傳統文化及茶文化講座。
  • 中國富豪買法國酒莊為洗錢?
    有消息認為,中國富豪購買法國酒莊主要還是想把酒給賣回中國市場。趙薇和他老公在2011年花400萬歐元買下波爾多蒙羅酒莊所以,難免法國政府懷疑中國富人「洗錢」,法國人甚至認為你搞「文化入侵」法國反洗錢部門今年發布了一份報告,強調要對將葡萄酒莊出售給中國人的交易「提高警惕」,波爾多「出現了越來越多與中國存在緊密聯繫的投資者」,反洗錢部門認為,有些買主可能利用買葡萄園的大宗金錢交易來掩蓋自己的「黑錢」。此外,法國媒體也從去年開始對這一情形進行了密集的報導。因為,法國波爾多紅酒不僅僅是商業品牌,而且是法國文化的象徵。
  • 六堡茶對話普洱茶 專家傳經送寶共商茶產業發展
    11月4日,2020中國(廣西)六堡茶鬥茶大會——「六堡茶對話普洱茶」六堡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南寧舉行,本次論壇邀請六堡茶和普洱茶方面的權威專家、行業大咖,通過對兩大黑茶共性及個性的探討,來提升六堡茶調性,打造六堡茶文化符號,為六堡茶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