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與英美茶文化之間的異同,你了解多少
經濟全球化帶動了文化全球化,茶文化作為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不僅對亞洲文化影響頗深,而且在英美一些國家中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茶文化不斷輸出,在世界範圍產生了巨大迴響,眾多茶學研究者對中國的茶文化產生了興趣。中國茶文化有4700多年的歷史,是當之無愧的茶文化發源地。而茶文化傳入西方國家的時間,是在16-17世紀之間,最初在荷蘭與葡萄牙開始普及,17世紀傳入英國。後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英國茶文化逐漸自成體系,並呈現出自己的特點。美國與英國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接觸茶葉的,與英國不同的是,美國人鍾愛飲用冰茶和速溶茶。總之,在茶文化傳入西方國家的過程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文針對中國與英美茶文化之間的異同進行幾點分析。
英國,美國在接受中國茶文化之後,逐漸被融入其他元素,進而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茶文化體系。英國茶文化與其他西方國家相比,文化歷史相對厚重。大約在16世紀中葉,一位英國商人在自己的咖啡館內出售茶葉,客人可以在他的咖啡館內喝茶。後來到了17世紀中後葉到18世紀初,英國的咖啡館文化發展到了頂峰,當然也對茶葉在英國的盛行有所推動。後來很多英國人認為,茶葉具有消食,提神的功效,英國人對中國茶葉的藥理作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嫁給了理查二世,凱薩琳公主將茶葉帶入了英國宮廷,由於思念家鄉,凱薩琳常常在宮廷內舉辦一些小型茶會,借用飲茶這種家鄉的風俗習慣一解思鄉之苦,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茶葉開始在英國皇室普及並流行起來,後來隨著茶葉在英國的普及,除了皇室貴族之外,一些上層社會的達官顯貴也獲得了飲茶的機會,並能夠自己購買茶葉,茶葉一時間成為一種既時髦又奢侈的飲料。到了18世紀初期,飲茶開始普及到倫敦的一些娛樂場所,在這些娛樂場所所舉辦的舞會以及茶會中提供茶水,在此之後,茶葉開始風靡整個英國。
最後在18世紀中後期,平民獲得能夠隨時飲茶的機會,並且一位叫安娜的公爵夫人開創了飲下午茶的習慣,她個人總是會在下午固定時間,吩咐僕人將塗了黃油的麵包、蛋糕等與一杯茶一同送到自己房間食用,並且常常邀請朋友與她一同吃下午茶。英國人的下午茶習慣也就是這樣興起並發展起來的,一直到今天,英國人一直保持著「下午茶」的習慣,他們對「下午茶」極為重視,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成為了象徵英國民族文化的一種獨特現象。
現如今,英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茶葉進口國。茶是英國消耗最大的飲料,茶文化是英國不可缺少的文化內容,並且茶屋、茶園以及茶店都是英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要素,經過多年的演變和發展,英國人的下午茶也越來越豐富,上層社會人士,他們在飲茶的時候,會製作精緻的三明治、烤餅或者是蛋糕等等,會邀請好友,一同聊天喝茶。而普通家庭則是會將餅乾、蛋糕與茶一同食用,通常是在下午的四、五點,英國人即便再忙碌,也會抽出時間來喝茶,他們非常享受這種悠閒的下午茶時間,他們在這個時間內放鬆自己緊繃的神經,這種習慣已經深深植入英國人的生活中,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雖然美國與英國進口茶葉的時間幾乎相同,但是兩國的茶文化之間卻有所不同。茶葉與很多歐洲移民一同傳入美國大陸,在美國茶文化形成的過程中,波士頓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名詞,它是眾多茶文化研究者必須要牢記的地方。17世紀的中後期,中國紅茶就是在波士頓被率先出售的。
美國的飲茶風氣也是從這個地方逐漸傳遍美洲大陸的,可以說波士頓是美國茶文化得以形成和發展的裡程碑,並且在該地區還發生了重大的「波士頓傾茶事件」,隨著美國的日漸強大,美國藉助茶葉貿易逐漸壯大了自身的經濟,在18世紀初期,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在廣州抵達,並將大量茶葉以及物資帶到了美國,並開啟了從中國運茶到美國的海上之路,促進了茶葉貿易的發展。茶葉貿易對美國的航海事業起到了巨大助力。
當今美國的主要飲茶方式是以速溶茶、冰茶為主,而這種茶葉飲品都是源於英國茶葉飲品,從大量資料分析得出,美國人所飲用的熱茶有9成以上是速溶茶,其中冰茶的銷量最多。飲茶被美國人視為一種新時尚,美國的速溶茶和冰茶也開始與美國經濟、文化一同走入了更多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