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對於不愛喝茶的朋友來講,身邊若老是有討論茶文化知識的,那麼必然會有所厭煩。但是對於那些喜歡喝茶的人來講,還巴不得身邊多是一些茶友。
很多人反感茶文化,那是因為被文化這個詞所「嚇到」,一旦某個東西被灌輸上文化的概念,那麼在大眾的眼裡,這事物就變得繁瑣、不簡單。
因為覺得不簡單所以認為了解它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於是本著珍惜時間的原則,對茶文化置之不理,甚至非常抗拒了解它。
其實茶文化可以是厚重的,也可以是很貼近生活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裡能少得了茶的點綴。
一、什麼是茶文化?
要想解釋為何要去了解茶文化,首先我們得弄懂什麼是茶文化。
其實「文化」這個詞很好理解。
文化是人類社會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動及其產物,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
文化的範圍太廣泛了,可以是教育、科學、藝術,還可以是衣食住行,只要事物有了正面的意義,那麼就是有文化的。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人類社會與歷史的積澱物。
換句話說,文化是人類相互之間交流且能傳承的意識形態。
而茶文化便是具有傳承性的文化,我們從歷史長河中可以發現,古人從之前的用大鍋煮茶到小鍋烹茶、煎茶、點茶,再後來到明清用蓋碗泡茶,飲茶文化在傳承也在創新,不斷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飲茶方式並不是一層不變,所以茶文化也是不斷地在升華。
二、扯了這麼多,那麼茶文化到底指的啥?
其實茶文化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大到指茶道,小到指茶具,人在飲茶活動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就是茶文化。
你泡茶的過程就是在體現茶文化,你在研讀茶書就是在體現茶文化,你在向別人講述茶故事,那麼你也是在體現茶文化的內涵。
三、喝茶真的要懂茶文化嗎?
我國茶文化燦爛,我想現在也沒人敢說自己全懂茶文化,這個「懂」是精通還是略懂皮毛,其實還得看個人以及當時所處的年齡段。
飲茶有時候也是看年齡層的,年輕人喜歡喝碳酸飲料,這是很正常的,因為碳酸飲料符合年輕人充滿活力的特點。而隨著年紀逐漸增加,閱歷變多了,人的思想也變成熟了,那麼此時對茶文化的理解或許與年輕時大不同。
不同的人生階段,就有不同的感受。
茶文化內容豐富,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弄明白。我們我們在飲茶前,千萬不要抱著先弄懂茶文化然後再喝茶,也不要有弄不懂茶文化而不敢喝茶。
其實你只要把飲茶當興趣就夠了,弄懂茶文化內涵的事就交給未來的你來做,因為人生閱歷若不同,感悟不夠深,或許就不太容易「懂」茶文化。
飲茶也有境界之分:
1、飲茶如水2、飲茶如茶3、飲茶非茶4、飲茶是茶
就好比那人生境界,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是山。
也就是說,你對茶文化的認知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沒有實踐,就想去弄懂茶文化的內核,這是不切實際的。
就比如剛出生的嬰兒連目前爬的技能都沒學會,就為以後跑得太快而煩惱。
總之,喝茶自然要懂茶文化,但這件事是需要你長期去做,不要妄想用幾天的時間去學習完那幾千年沉澱下來的茶文化。
若不願去了解茶文化,那也是可以,飲茶如飲水罷了,與他人何幹。
不過我覺得,喝茶喝茶,首先得明白我們喝的是什麼?
既然是茶不是誰,為何不試著多去了解茶文化,人要有好學之心,不對嗎?因此,我們應該去多去了解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