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台歷史課綱刪三國史,年輕人理解三國竟從遊戲獲得

2020-12-12 海峽集結號

據臺媒報導,近日臺灣有關歷史課綱刪去三國史引起輿論的熱議,甚至還上升到「統獨」與「中華文化」之爭,令人眼花了亂。只是許多人議論的三國似乎不是歷史的三國,而是戲劇、章回小說裡的三國,就真正三國歷史來說,日本人的三國史恐怕比很多臺灣人強得多。現在的中年人還會發現,臺灣年輕一輩所理解的三國,更多是來自日本人的網路遊戲與手機遊戲,等弄清楚年輕世代所理解的三國,應該會覺得拿三國通俗故事來爭論歷史課綱有些牛頭不對馬嘴了。

現在正處於中年時期的這一代人,年輕時沒有電腦網路文化,對三國的了解大多來自於小說、電影、戲劇、漫畫。他們的下一代電腦網路世代成長後,前述的文化作品影響力漸弱,他們獲得三國的知識很多是來自網路遊戲,而且最初這些遊戲還是日本人開發的產品。

日本為何對三國的興致如此高昂?有研究指出,羅貫中所撰《三國演義》出版約一百年後傳到日本,譯本與論述研究的相關作品不少,但真正流行是到江戶時代出版的《繪本通俗三國志》才把影響力擴大到不同階層當中。《繪本通俗三國志》是以小說《三國演義》為基礎,加入較多由陳壽所著《三國志》裡的內容,相較之下比《三國演義》更貼近史實。此後相關的嚴肅的、通俗的三國志出版品更多,風靡了日本平民與貴族,直到今天,日本中學生的歷史教科書中也仍然有三國史。

網路時代來臨後,日本一家年輕的公司光榮遊戲在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做三國歷史電腦遊戲,至今發展出數十種版本,遊戲平臺也擴展至任天堂、世嘉、PS等等。三國遊戲為該公司賺取大量利潤,短短20年就躍入東京證交所上市公司行列,並將業務拓展至韓、臺、大陸與北美洲等地。

近十多年大陸與臺灣也加入三國遊戲的開發,不論網頁遊戲或手機遊戲都有,數量極多,有段時期只要掛著三國名稱,打上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呂布等人名號,就能在市上搶得一定的用戶,這些遊戲的品質與受歡迎程度落差很大,經過一番慘烈廝殺與優勝劣汰之後,仍不斷有新加入的遊戲搶奪市場大餅,可見得三國的招牌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日本人對三國人物的評價與華人有不小差距,據說有業者曾經調查過日本人最喜愛的三國人物是誰,結果最受喜愛的是曹操。這可能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角色與日本幕府時代的政治運作極為相似,加上日本人政治現實主義一向仰慕梟雄與強者,才形成與儒家文化對曹操評價的差異。另一位受日本人喜愛的人物則是諸葛亮,他作為謀略家,深曉以弱擊強的智慧,相當符合德川幕家康的政治策略與手腕。相較於華人庶民社會崇尚忠義而尊崇關羽,則又是完全不同的政治與社會背景所形成的文化現象。

現在大家熱烈討論的三國既是學術研究,也有通俗文化成分,而歷史課綱屬於公民通識教育底下的一項,本就同時具有學術與公民教育的雙重身份,兩者都是很嚴肅的議題,援引例證時若拿小說、戲劇或網路遊戲所獲得的非史實素材來討論嚴肅的歷史課綱,恐怕會貽笑大方。

來源:綜合臺媒報導

相關焦點

  • 台歷史課綱竟刪三國歷史
    台歷史課綱大刪三國歷史,令人痛心,國民黨考紀會負責人、律師葉慶元直批「亡國必先亡史」。葉慶元提到過去在市政府服務時,日本濱松市的鈴木市長對他非常友善,說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是三國的趙雲,「如今臺灣的孩子們將不再知道什麼是三國,也不會知道誰是趙雲、誰是呂布了嗎?」
  • 台歷史課綱中國史大幅縮水《史記》不提、三國史被刪
    民進黨當局為「去中國化」持續在歷史課綱上動手腳。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臺灣新版初二歷史課本出爐,由於此前高中歷史「中國史變東亞史」已經惡名昭彰,人們沒料到初二課綱「魔高一丈」,夏商周不見了,數千年歷史只剩秦始皇。引發島內各界震驚與批評。
  • 臺課綱大砍「中國史」 53%臺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
    臺灣「108課綱」這學期上路,中學歷史課本中國史內容被大砍,其中不僅三國史消失,連武則天也沒有被編入。臺灣「中時新聞網」8日報導稱,網絡媒體就「『108歷史課綱』中國古代史遭大刪」進行民調,結果顯示,有66%臺灣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或不太認同。
  • 臺課綱大砍「中國史」,網絡民調:66%臺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或不太認同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臺灣「108課綱」這學期上路,中學歷史課本中國史內容被大砍,其中不僅三國史消失,連武則天也沒有被編入。臺灣「中時新聞網」8日報導稱,網絡媒體就「『108歷史課綱』中國古代史遭大刪」進行民調,結果顯示,有66%臺灣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或不太認同。
  • 台歷史課綱刪三國歷史 律師嘆「臺灣孩子不知道誰是趙雲、呂布」
    2019年度臺灣課綱這學期上路,內容大刪三國歷史。對此,中國國民黨考紀會主委、律師葉慶元直批「亡國必先亡史」,感嘆如今臺灣的孩子們,將不再知道什麼是三國,不知道誰是趙雲、呂布了嗎?葉慶元在臉書轉載歷史新課綱相關報導,提到過去在市府服務的時候,除了法律事務外,也負責國際事務,日本濱松市的鈴木市長對他非常友善,曾說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是中國三國時代的趙雲。葉慶元感嘆,如今臺灣的孩子們,將不再知道什麼是三國,也不會知道誰是趙雲、誰是呂布了嗎?
  • 中國史被大幅精簡,臺課綱刪三國史令人痛心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日報導,「108課綱」這學期上路,大刪三國歷史。國民黨考紀會主委、律師葉慶元直批「亡國必先亡史」。【資料圖:臺灣歷史教科書】葉慶元提到過去在市政府服務時,日本濱松市的鈴木市長對他非常友善,曾說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是三國的趙雲,「如今臺灣的孩子們將不再知道什麼是三國,也不會知道誰是趙雲、誰是呂布了嗎?」
  • 臺當局要對歷史課綱下手:中國史併入東亞史 夏商周全消失
    臺灣新歷史課綱因「去中國化」,預計將引發課審大戰。(圖源:聯合新聞網)據臺媒報導,臺當局將從本周六(11日)起,一連三天開七場會議對社會領域課綱進行審議,其中歷史課綱因大幅度「去中國化」,預計將引發爭議。
  • 臺灣:臺當局修改歷史課綱遭批
    央視網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近日出臺的「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公告,其中中國史部分內容大減並移至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這份新課綱,引發外界對臺灣「文化臺獨」的質疑。對此,國民黨痛批蔡當局是數典忘祖。
  • 臺課綱刪三國史令人痛心 國民黨:臺灣孩子將不知誰是呂布
    【環球時報記者 於名】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日報導,「108課綱」這學期上路,大刪三國歷史。國民黨考紀會主委、律師葉慶元直批「亡國必先亡史」。葉慶元提到過去在市政府服務時,日本濱松市的鈴木市長對他非常友善,曾說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是三國的趙雲,「如今臺灣的孩子們將不再知道什麼是三國,也不會知道誰是趙雲、誰是呂布了嗎?」
  • 臺灣學者教師反對新修高中歷史課綱 呼籲挽救下一代
    「課審大會」日前通過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討論」。22日,多位臺灣史學、教育學專家和教師表示,為捍衛與挽救臺灣下一代免受這種違反史學與教育原則的毒害,對新修課綱將堅決反對到底。8月22日,臺灣文化與教育研究學會主辦的「反去中國化歷史課綱記者會」在臺北舉行。
  • 台歷史課綱把「中國」改稱中國大陸理所當然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4日點評文章,原題《莫忘甲午戰爭》,全文摘編如下:「教育部」所修訂的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就史實部份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因為這些部份在上次民進黨8年執政期間遭到扭曲。
  • 臺灣108初中歷史缺三國史 教長否認課綱去中化
    華夏經緯網9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學後最新面市的108課綱初二歷史課本內容被大砍,當中不只三國史消失,甚至連武則天都沒有編入,臺灣「教育部長」潘文忠8日出席臺北科技大學「木藝類產業人才培育基地」活動,並回應媒體相關提問,強調新課綱要培養學生成為世界公民,沒有去中國化的問題。
  • ​臺課綱大砍「中國史」 臺灣孩子們將不識趙雲、武則天
    東南網9月9日訊 臺灣新版初二歷史課本近日出爐,由於此前高中歷史「中國史變東亞史」已經惡名昭彰,人們沒料到初二課綱「魔高一丈」,夏商周不見了,數千年歷史只剩秦始皇。在唐朝及之前2400年的國家與社會中,傳統政治史必談的政權交替如周武王伐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漢末黃巾起義、三國和魏晉南北朝等「統統沒有」;史籍經典《史記》和《漢書》完全不提,原來還有3行的「楚漢相爭」刪到一字不剩。據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統計:60頁、6個章節講述商周至晚清3600年的歷史,每章正文僅1500字卻要講600年,「凌亂、不知所云、沒有時序、沒有前因後果。
  • 人民日報:臺灣修改課綱「去中國化」是極可悲的事
    人民日報:臺灣修改課綱「去中國化」是極可悲的事 2017-07-06,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高中歷史課綱有重大改變:必修8學分減為6學分,中國史部分由一冊半簡化為一冊,且由朝代編年史改為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以「中國與東亞的交會」的主題方式呈現。
  •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架構已定 不再單列中國史
    這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臺灣高中歷史課綱修訂一事今有定案。
  • 抗議蔡當局篡改高中歷史課綱 臺灣學者連署發聲
    臺當局教育部門日前通過高中歷史新課綱,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架構下討論。島內二十多名大學教授發起「堅決反對不符合歷史教育的新課綱」連署,他們表示,這是一份捨本逐末、徹底「去中國化」且急就章的課綱,他們堅決反對到底,更希望民進黨迷途知返。
  • 臺灣地區歷史課綱調整的歷程、原因及其影響探析
    新修訂的歷史課綱中,「臺灣史」脫離中國史,首次獨立成冊;明清兩朝的歷史則被納入世界史範疇;主張學生應先學習臺灣 「本土」歷史,進而學習中國史與世界史。(2)這份歷史課綱首次公開即受到廣泛抨擊,導致課綱修訂暫停。2004 年連任後,陳水扁重新推動歷史課綱修訂,因該課綱未完成完整的修改流程,被稱為「95暫綱」。隨後修訂的「98課綱」以「95暫綱」為基礎,基本框架不變,於2009年開始實施。
  • 臺灣中學歷史課綱不得不改
    (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1月24日消息 臺灣《中央日報》24日刊文《莫忘甲午戰爭》指出,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為遂行「臺灣、中國,一邊一國」,惡意扭曲臺灣中學歷史課綱,對兩岸關係造成嚴重危害。農曆甲午年即至,一百二十年前的國恥不容忘卻!馬英九執政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對中學歷史課綱的調整,是對被民進黨抹煞的歷史的撥亂反正。
  • 臺灣學生團體力挺歷史課綱調整 拒絕「皇民教育」
    原標題:臺灣學生團體力挺歷史課綱調整 拒絕「皇民教育」   中國臺灣網2月7日消息 一群由臺灣高中、大學生及青年團體組成的「抗獨史陣線」,今天上午到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門口舉行記者會,表示支持臺灣教育部門微調高中歷史課綱,去除錯誤的日本「皇民化教育「,他們紛紛強調,拒絕「皇民教育」,撥亂反正,絕不妥協。
  • 蔡英文當局修改歷史課綱再「去中」 臺媒:三思
    中國臺灣網6月21日訊 蔡英文當局的12年「國教」歷史課綱草案日前曝光,草案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內,被認為是推進柔性「臺獨」、「去中國化」的又一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