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剛生完孩子的小靜表妹,最近可謂是狀況百出,本來想著她正在坐月子不便打擾,等滿月以後再去探望,誰知她卻主動給我打電話,讓我過去坐一會兒。
到了她家以後,她拉著我小聲訴說當媽後的煩惱,一臉愁雲地表示,自己自從懷孕以後,被婆婆「瘋狂投餵」,體重比孕前整整漲了30斤。
然而哪怕是這麼吃,自己奶水還是不好,胸部有時卻脹得生疼,真是要愁得睡不著覺。
正說著話,小靜的婆婆就為她端來了今天的午飯,揭開蓋子一看,香噴噴的肉湯上浮了一層油,都快看不見湯了。我立馬皺了眉頭:「你現在剛生完孩子不到十天吧?這幾天一直這麼吃的?」小靜懵懂地點點頭。
剛生完寶寶想催奶,關鍵就在於一個「吃」
為了給產婦補充營養,兼具下奶的功效,老人通常都會為產婦做些他們認為最有營養的菜餚。老人的一番好意用錯了地方,卻往往不利於寶媽奶水的分泌。
分娩後最初幾天,如果喝了過於厚重油膩的湯,其中的油脂被人體吸收後,奶水中脂肪含量同樣會相對增加,堵塞乳腺,漲奶、堵奶的情況更容易發生。
熬過了生孩子這一大關,接下來寶寶的餵養問題又是新一輪挑戰,只要孩子一生出來,家裡親戚的目光又齊刷刷聚焦到媽媽的奶水上,尤其是有些婆婆,生怕「餓著孫子」。
如何給孕婦下奶,關鍵就在於一個「吃」上,但是有一些流傳下來的月子餐老傳統,則恰恰是在為寶媽順利哺乳設置障礙、增加難度。
產後確實要大補,但這兩種吃法很傷身
在父母那一輩,因為平時物資匱乏,給產婦吃雞蛋喝小米粥已經算是能獲得的最有營養的東西了。慢慢地大家就覺得給產婦吃雞蛋成為標配,有些寶媽甚至一天要吃下十幾個雞蛋。
雞蛋雖然蛋白質含量豐富,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但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身體攝入過量蛋白質會在腸道中異常分解,產生一些對人體有含的物質,蛋黃中富含膽固醇,攝入過多不利於產婦健康。
月子期間,新媽媽每天攝入100克左右的蛋白質就已足夠,進食3到4顆雞蛋即可既可以滿足營養的需求。
坐月子另一個標配就是各種滋補湯,一旦寶媽身體虛弱或是奶水不好,家人尤其會做出各式各樣的滋補湯給產婦補身體。湯類比較容易被身體吸收,但是怎麼吃卻有很多講究。
寶媽身體好才能奶水足,附產後1~4周食譜
產後第一周,飲食以清淡為主,不可盲目大補。
不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胎兒娩出後身體內部器官都會受到一定影響,腸胃功能尤為虛弱,產後三天內最好以小米粥等流食為主,待腸胃功能漸漸恢復後,可以進食一些清淡的湯類。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提倡產婦喝湯,但不應該喝含油脂較多的湯,這不僅給產婦身體帶來負擔,增加體重,更會影響乳汁成分,雞蛋湯、鯽魚湯等清淡湯類是不錯的選擇。
產後第二周可以適當放寬飲食種類,主要以攝入優質蛋白質為主。
補充營養的同時也不要忘了葷素搭配,最好做些蔬菜和肉類混搭的菜餚。雞湯、牛肉燉西紅柿、鯽魚豆腐湯都很適合急需補足體力的產婦,寶媽身體好,才能奶水足又有營養。
產後第三至四周產婦體力已經得到很大改善,此時應持續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增加飲食種類。
對於飲食儘量做到種類豐富,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幫助消化吸收。黃豆豬蹄湯、排骨海帶湯等等美味又營養的湯類都可以吃一些,如果油脂較多,可以用勺子或食品級吸油紙除去一些。
想更加詳細了解月子食譜,可以看看這本《100道科學月子餐新體驗》,囊括了坐月子的產後護理事項,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去吃。
產褥期30到42天,護理好了女人會迎來「第二春」,護理不好則會落下月子病。這本書相當於請了專業月嫂,省錢又省心,家人就能做給寶媽吃。
100道食譜,講究營養搭配,還有催奶秘方,掃碼還能觀看詳細視頻。給虛弱的妻子買本書,不到30元錢,還能順便奶孩子,別捨不得,可點擊上方連結購買。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