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溢血也稱為腦出血,是一種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常見的腦部併發症。作為一種隨時都會危及生命的突發性疾病,發病非常迅速,死亡率高,是中老年人致死的多數原因之一!
腦溢血有輕有重,但無論輕重,都要及時識別「它的信號」,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1、單側麻木
如果突然之前出現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且發生的時候僅為左側或右側,就應該高度懷疑是不是腦內的小血管出現了問題。
2、出現眩暈
會有天旋地轉,站不穩的感覺。
3、劇烈疼痛
腦出血的患者發生頭痛的比例相當高,這類頭痛的發生沒有明顯的誘因,剛開始的時候為斷斷續續,之後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的頭痛,持續的時間因人而異,在發生頭痛的時候經常伴隨耳鳴和噁心。
4、白天嗜睡
有不少腦出血的病人透露,自己在發病前有嗜睡的情況,即便是精神很好的白天也很想睡覺,而且過度嗜睡後無法消除疲憊感,因此這也有可能是腦出血的早期症狀。
5、舌根發硬
舌頭膨大,口齒不清楚,甚至吞咽困難,講不出話的症狀,是腦出血的早期信號之一。
6、握力下降
突然間失去力氣,可在短時間內恢復。
7、經常嗆咳
如果在日常的進食或者喝水的過程中,經常出現莫名的無法控制的嗆咳,有可能是鬧出現的警報。
8、常流鼻血
流鼻血不少人當做是種正常現象,尤其是在乾燥的季節,對此,專家表示,如果是高血壓患者,流鼻血的次數頻繁且過多,如果還有眼底出血,血尿等症狀,要小心了,這種人半年之內可能發生腦出血。
突發腦溢血,若此時沒有醫生在旁,那麼我們要做些什麼?
1、就近側臥
在撥打120之後,應該把病人側臥在發病的位置,然後把病人的手輕墊在病人耳部側面,然後把病人的腿擺成直角做支撐,便於病人側臥,最後讓病人的頭部上仰。這個姿勢能防止病人的舌頭後翻,阻塞呼吸道,有利於嘔吐物流出。如果病人大小便失禁時,切不可隨意移動身體,以防病情加重。
2、保持呼吸通暢
迅速解開患者的衣領和皮帶,保持所在地空氣流通,溫度低時要注意保持患者溫度,溫度高時要注意降低患者身體溫度。
3、頭部降溫
對病人頭部進行物理性降溫,因為腦部溫度升高會使大腦細胞加速壞死,可用冷毛巾敷在病人頭部,從而降低腦部溫度。
4、如果自行送往醫院
行駛時應該儘量平穩,速度不能太快以減少顛簸,同時將病人頭部稍微抬高與地面20°;並且隨時注意病情變化,切記不能心急一定要冷靜!
醫生告誡:除了多留意那些危險信號,也要在生活飲食上做出調整:
1、忌高鹽、生冷食物
腦血栓的病人有食鹽的用量要小,要採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4克 ,可在烹調後再加入鹽拌勻即可。忌冷食是由於過量的冷飲食品進入胃腸後,會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病情,並易誘發腦溢血。
2、補充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亞麻酸)
歐米伽3脂肪酸和歐米伽6脂肪酸攝入比例不均衡,是導致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
但普通食物內歐米伽3含量很低,蘇子油,胡麻仁油等含有豐富的歐米伽3。亞麻酸進入人體可以分解代謝為DHA和EPA,EPA就被稱為「血液清道夫」,可降低人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降低血栓的發生機率,清除血液內的有毒有害脂肪物質,將過多的脂肪轉運出血液,減少血栓和動脈硬化的形成。
3、堅持有氧運動
研究表明,每天進行鍛鍊的人,腦溢血發病率會降低33%以上,所以,要進行合適的體育鍛鍊,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慢走、跳繩、等有氧運動。運動以1小時左右為宜,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
4、監控高血壓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是導致腦溢血的主要誘因,因此預防腦溢血主要是要控制好血壓。控制血壓主要是要平穩,使24小時內血壓的「波峰」和「波谷」接近,這樣可避免血壓波動對血管壁的損害。
正常的血壓範圍是收縮壓在90-140mmHg(12.0-18.7kpa)之間,舒張壓在60-90mmHg(8.0-12.0kpa)之間,高於這個範圍就可能是高血壓或臨界高血壓,低於這個範圍就可能是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