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家住北京西城區廣安門的範女士買菜時不小心收了一張50元的假幣,當時沒有發現,輾轉去超市購物時被驗鈔機識別,被人誤會是騙子引發了一場糾紛。範女士滿肚子怨氣,回頭再去找菜商理論,卻因證據不足,只好認栽。
誤收假幣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像範女士一樣,很多人缺少經驗,沒來得及第一時間掌握證據,最後只能啞巴吃黃連,默默承受經濟損失。
從他人之手誤收假鈔,目前還沒有補償的辦法。有的人自認倒黴將其銷毀,有的人則收藏起來用作自我警戒。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100元可能是幾天的生活費,因此,為了不遭受經濟上的損失,也有人鋌而走險,想方設法再把假幣花出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明知是假幣卻繼續使用,若是數額大或將面臨法律的處罰。
除了銷毀或者收藏,收到假幣後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上繳當地銀行或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和《中國人民銀行假幣收繳、鑑定管理辦法》規定,公安機關和人民銀行有權沒收假幣,辦理貨幣存取款和外幣兌換業務的金融機構可以收繳假幣。除以上單位,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無權沒收和收繳假幣。此外,如果看到別人大量持有假幣,應勸其上繳,或向公安機關報告。一旦發現有人製造、買賣假幣,則應掌握證據,向公安機關報告。
收到假幣卻不能退換,個人遭受經濟損失就不可避免了。因而,提高識別假幣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識別技巧很有必要。日常生活中,在現金交易時不妨先用看、摸、聽三招來鑑別人民幣的真假。
看,就是用肉眼仔細觀察鈔票的顏色、圖案、花紋等外觀。看鈔票的水印是否清晰,有無層次感和立體效果;看有無安全線,真幣的安全線是立體實物與鈔票紙融為一體,有凸起的手感;觀察光變油墨面額數字,假幣的光變油墨面額數字不會產生顏色變化或變化不明顯;還可以觀看隱形面額數字,假幣的隱形面額數字分為兩種,一種在垂直觀察時即可看到,真幣是看不到的,另一種則看不到面額數字。
摸,就是依靠手指觸摸鈔票的感覺來分辨人民幣的真假。真幣紙張手感光潔、厚薄均勻、堅挺有韌性;假幣則用普通商業用紙製造,厚薄不一,手感粗糙、鬆軟、挺度差,還有的表面塗有蠟狀物,手摸發滑。第五套人民幣採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藝,觸摸票面上行名、水印、盲文、國徽、主景圖案等凹印部位,凹凸感較明顯,俗稱「打手」;假幣一般是平版印刷或複印,手感平滑。
聽,則是根據抖動鈔票發出的聲音來判別人民幣的真偽。人民幣是專用特製紙張製成的,具有挺韌、耐折、不易撕裂的特點,手持鈔票用力抖動,手指輕彈,或用兩手一張一弛輕輕對稱拉動鈔票,均能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假幣聲音發悶,且易撕斷。
對於製作手法比較高明、偽造質量較好的假鈔,僅靠以上方法不能夠準確鑑別,還需利用專用工具檢測。如,藉助放大鏡來觀察票面線條清晰度,膠、凹印縮微文字;或用螢光監測紙張有無螢光反應,用紫外燈光照射票面,看票面是否有無色螢光纖維,看鈔紙是否有螢光反應等。
如果人們對手中的貨幣不能判斷真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和《中國人民銀行假幣收繳、鑑定管理辦法》的規定,可以去中國人民銀行以及由人民銀行授權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的業務機構鑑定貨幣真偽。(李華林)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