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老黨員和176份入黨申請書背後的紅色情懷

2020-12-10 新華網新疆頻道

  在尼勒克縣喀拉託別鄉薩依博依村有一個特殊的紅色教育文化大院———這是一位對黨懷著特殊情感的老黨員託列甫汗·木拉提汗40年如一日堅持收藏「紅色」藏品的展示基地。走進紅色教育文化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毛筆書寫的「黨在我心中」五個大字,這是70旬老人「紅色」情結最直接的表達,還陳列著不同樣式的毛主席像章29枚、語錄詩詞選編24冊、老一輩革命家標準像30多張及老版《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等報刊50多份。

  說到這位70旬老人託勒甫汗·木拉提汗,是一位哈薩克族退休老幹部,1944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初中文化,1964年參加工作,2001年5月退休。先後擔任尼勒克縣喀拉託別鄉薩依博依村黨支部書記、村長。任職期間獲得「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民族團結模範」等26項榮譽,曾先後擔任7屆鄉黨代表、人大代表。

  年輕時期的託列甫汗·木拉提汗對黨有一份特殊感情,他從1964年到1985年共寫了176份入黨申請書,入黨是他的夙願。作為一名擁有35年黨齡的老黨員,他一直無比珍惜這份榮譽,在日常生活中充分發揮著一名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他在孩子小時候起就向他們展示自己收藏的毛主席紀念品,講述新中國成立前後的豐功偉績,有新收穫時也第一時間和家人分享。因自幼受父親的影響,孩子們對黨也有特殊感情,一家都以加入黨組織為榮耀,全家共7口人有5名黨員。

  他對黨的特殊感情就是,小時候家裡窮,加上孩子多,餓肚子是常有的事。這些年他看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裡有地,圈裡有牛羊,還有退休工資,這樣的好日子是小時候根本不敢想的,各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中國共產黨給的,託勒甫汗·木拉提汗認為應該憶苦思甜,將自己「紅色」情結通過組織性的教育基地形式展示給各族群眾,今昔對比,講述生活變化,宣傳民族團結、弘揚愛國熱情,加強各族黨員群眾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少數民族黨員群眾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感、自豪感,激發少數民族黨員群眾愛黨愛國、立志圖強的堅定信心勇氣。

  2015年3月,對黨無限忠誠的託勒甫汗·木拉提汗在「訪惠聚」工作組的幫助下,在家人的支持下將視為珍寶,平日裡小心翼翼用紅布包著保管的收藏品一一陳列出來,把自己的家打造成紅色教育文化大院,紅色教育文化大院呈現了新疆各族兒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感黨恩跟黨走的正能量。

  託勒甫汗·木拉提汗說:「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維護民族團結,就是在做為民造福、為黨樹碑的事。我現在雖然退休了,但永遠不退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黨的各項工作增光添彩。陳列我珍藏多年的紅色物品建立紅色文化大院,就是要把黨的惠民政策傳遞給基層農牧民,把革命故事講給年輕人聽,讓後輩們繼承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維護民族團結和諧社會。」

  前來參觀文化大院的各族黨員群眾、學生絡繹不絕。只要有人來參觀,託勒甫汗·木拉提汗就主動擔當義務講解員,生動細緻地為每一位群眾講述每一件物品背後的動人故事。如今,紅色文化大院有了一定影響力,一到展覽的日子,不光是本村村民,鄰鄉鄰村的各族群眾也都趕來觀看,成為了尼勒克縣的「紅色教育基地」。自成立以來,先後有2萬多名全縣各界人士前來參觀學習,除了本縣的各族群眾,還有周邊縣市的群眾慕名而來。

  這位70旬老人守護這塊紅色基地的同時,不遺餘力發揮餘熱,履行好黨員職責,當好民族團結傳播者,老百姓的引路人。2001年6月退休後義務擔任薩依博依村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員,20年如一日不厭其煩的幫村民調解糾紛60餘起,作為村裡的阿克薩卡勒(哈薩克語對長輩的尊稱),為社會和諧穩定做出積極貢獻,倡導移風易俗新風尚。

  他還十分關注村裡貧困人員的生活情況,時不時的到困難家庭去轉轉,看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不管是哈薩克族、漢族還是其他民族的村民,他都跟一家人樣,成為了村子裡民族團結好榜樣。

  託勒甫汗·木拉提汗還積極發揮草根宣講員作用,用小角度講清大道理、用身邊事講實硬道理,用新角度講透老道理、用土教材講活新道理的宣講方式,廣泛宣講黨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民族團結政策,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農家金話筒」。

  作為一名基層宣講員,他時刻牢記「向群眾宣傳一杯水,自己就要儲備一桶水」的理念。在宣講每項理論政策前,他都戴上老花鏡,先學一步,吃透精神,理清脈絡。將《人民日報》《新疆黨員報》等報紙裡面的每一項國家惠農利民政策都剪好,逐一粘貼到一個小冊子裡,現在老人的公文包裡有8本這樣的剪報本,平時他就揣著這些剪報本,走街串戶,和各族群眾拉家常、聊心聲,及時了解基層群眾的所思所盼。多年來,他義務宣講黨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規及民族團結知識62場次,受教育群眾達1萬多人次。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三五成群的各族農牧民群眾圍在一起,一早就在等待託勒甫汗·木拉提汗的到來,他到達後打開提包,拿出一本新剪貼的剪報本和一沓列印的宣傳單,一邊發給牧民黨員,一邊開始宣講:「今天,我要給大家講新修訂的《黨章》。」這樣的場景在託勒甫汗·木拉提汗的生活中是常見的一幕,處處宣傳民族團結政策、惠民政策。

  託勒甫汗·木拉提汗作為一名退休的老黨員,執守的那份不一樣的情感,始終把黨的事業作為自己一生的奮鬥目標,持續發揮餘熱,傳遞紅色正能量,一片丹心報黨,心繫群眾情相牽,維護民族團結和諧社會。

相關焦點

  • 88歲老黨員曬出第一封入黨申請書 67年誓言未泛黃初心正當紅
    星辰在線7月2日訊  長沙晚報7月1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卓 通訊員 周羽洋)他寫第一封入黨申請書時,長沙還只有一條公交線路,公交車背一個大「炭包」靠燒木炭才能跑,如今地鐵公交讓長沙四通八達——67年前第一封入黨申請書,在黨的生日來臨之際,曬出長沙的今昔巨變。
  • 年齡最大的新黨員,這位紅色娘子軍女戰士,在102歲時寫了入黨申請書
    年齡最大的新黨員,這位紅色娘子軍女戰士,在102歲時寫了入黨申請書 2020-09-19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8歲女戰士的入黨申請書、石臼湖畔貝殼寫歌……檔案背後的紅色記憶
    為迎接建黨100周年,今天(12月22日),南京市檔案館紅色檔案展示教育室正式開放,豐富翔實的圖片、文件、視頻,從檔案的角度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在南京的探索足跡,部分珍貴檔案首次展出。   數字200的意義 18歲女戰士的入黨申請書    在南京市檔案館一樓展廳,記者看到,展覽分為"初心如磐"、"中流砥柱"、"黎明破曉"、"激情歲月"、"圓夢小康"5個部分。
  • 《一個老農民黨員的紅色情懷》攝影展開幕
    部分照片展架  齊魯網濱州6月28日訊(濱州臺 鄒朝陽)6月27日,《一個老農民黨員的紅色情懷》攝影展 在濱州圖書館開幕, 展覽中共展出了六大革命景區的150副作品,蘊含著一個老農民黨員的紅色情懷  鮑延奎是無棣縣信陽鎮的一位農民,七十年代參軍入黨,退伍後在家務農,生活非常艱苦,家境也比較貧寒。
  • 入黨申請書: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入黨申請書
    入黨申請書: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入黨申請書  尊敬的黨組織:  我1974年6月在雲南西雙版納農場時加入中國共產黨,距今已有整整35年了。  1968年,我到雲南農場務農。十年浩劫開始,各級黨組織都已癱瘓,取而代之的是革委會。
  • 戰「疫」前線 一群年輕人寫下入黨申請書
    1月28日,一群年輕人寫下入黨申請書。照片裡是各種字跡、在各種紙張上手寫的入黨申請書,滿滿一屏幕, 細讀之下,令人動容。   「1月25日深夜,我們抵達湖北黃岡市。我們成立了醫療隊臨時黨委,目前有56名黨員,考慮到隊員們來自衡陽市和株洲市,設立了兩個黨總支。臨時黨委成立一天時間,就收到了24份入黨申請書,都是年輕人,最小25歲,最大35歲。」高紀平在電話裡介紹。
  • 入黨申請書:部隊入黨申請書格式
    入黨申請書格式  1,標題.一般居中寫"入黨申請書".  2,正文.主要內容:①入黨簡況.向黨組織說明自己何時被批准入黨的,何時預備期滿,並正式向黨組織提出轉正申請.②自己在預備期的表現.向黨組織匯報自己成為預備黨員以來,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以及其他方面的進步情況.按照黨員標準義務衡量自己是否符合黨員條件,哪些方面基本達到,哪些方面做得不夠,還有哪些缺點尚待改正.③努力方向.針對自己在預備期的表現,特別是針對訊在的缺點與不足,提出切實可行的改正措施和今後所要達到的目標
  • ...陽光情懷 赤膽忠心——秦漢鐵軍戰疫「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
    連日來,分局80餘名民警、輔警在防控疫情前線時間緊迫、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擠出時間用筆記本稿紙書寫火線入黨申請書,希望能以最快速度入黨,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為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當前,逆行而上,疫情不下線,我絕不下線...」「在這個特殊時期,我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力以赴,抗擊疫情,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逆行而上!
  • 一份特殊的入黨申請書
    ●兵團記者日報 史進 通訊員 王瑞文不久前,十二師三坪農場屯坪社區收到一份特殊的入黨申請書,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是該社區77歲的老人施慎茹。施慎茹雖年過古稀,但入黨的決心一直很堅定,用她自己的話說:「如果這輩子我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的人生就沒有遺憾了。」施慎茹是一名支邊青年,60多年前,她懷著滿腔熱情從江蘇來到新疆,並在這裡紮下了根。「在我們學校,我是第一個報名到新疆支邊的,那時候我才16歲。因為當時新疆需要人,所以我下了很大的決心到新疆來。」施慎茹說。
  • 戰「疫」前線,一群年輕人寫下入黨申請書
    照片裡是各種字跡、在各種紙張上手寫的入黨申請書,滿滿一屏幕, 細讀之下,令人動容。 「1月25日深夜,我們抵達湖北黃岡市。我們成立了醫療隊臨時黨委,目前有56名黨員,考慮到隊員們來自衡陽市和株洲市,設立了兩個黨總支。臨時黨委成立一天時間,就收到了24份入黨申請書,都是年輕人,最小25歲,最大35歲。」高紀平在電話裡介紹。
  • 村支書違規發展黨員被查:入黨申請書等筆跡不同
    市紀委監委立刻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一路調閱界首鎮發展黨員的相關材料,另一路對子嬰村黨員幹部和相關人員進行談話。「你們村黨總支有沒有經常性開展黨章黨規黨紀的學習活動?」調查組人員並未直奔主題,而是旁敲側擊。「那是當然,黨章是經常學的。黨規黨紀嘛,這兩年我們學得也很多。」
  • ...開機——通過20份《入黨申請書》解讀有擔當、有信仰、有國家...
    據介紹,《光榮的追尋》以「真摯的入黨申請,不變的初心使命,讓信仰成為民族復興的力量」為主題,是省委宣傳部為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推出的國內首檔以《入黨申請書》為載體的黨建理論講述類節目。
  • 入黨申請書豈能一抄了之
    筆者曾不止一次遇到過這種情況,要求入黨的同事在辦公室問:「誰有入黨申請書?借我抄一份唄!」有的同事說:「網上有現成的,範文多得是。」現實生活中,想加入黨組織但不認真撰寫入黨申請書、一抄了之的現象並不少見。 入黨,事關一個人的政治信仰和追求,是一件莊重、嚴肅的事情。
  • 上大學就交「入黨申請書」,多久能成為黨員,看看輔導員怎麼說
    大學入黨的流程大學入黨就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很多同學也比較積極,對比在企業裡面入黨,在大學裡面入黨還是相對容易一些的,但是很多同學在大一交了入黨申請書之後到了大四依然沒有機會成為真正的黨員。大學入黨的流程是在大學時候先交入黨申請書,申請書一定要表現態度真誠,說明自己的入黨理由。
  • 浙江1779位團員遞交入黨申請書
    春節放假第二天,他就和村幹部一起,深入村民家中摸排外來返鄉人員、發放宣傳材料、普及防範知識、定時消毒監測,按照有關規定嚴格檢查測溫、認真登記、勸返走親訪友車輛和群眾,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得知村裡設立疫情勸導站,葉準又主動請纓。10餘天來,他堅守崗位。「入黨很光榮,但更是一份責任。」葉準表示,將繼續堅守抗疫一線,為黨旗增添光彩。「希望能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 大學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多久能夠成為黨員,看看輔導員是怎麼說
    有學生則是選擇字啊大學期間參加學校社團,有的學生會選擇在大學期間多考一些擁有的證書,還有的學生則是會字啊大學期間選擇入黨。大學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多久能夠成為黨員,看看輔導員是怎麼說通常大學生們在剛剛進入大學的時候就會有導員來告訴你,能申請入黨這個條件。
  • 任務完成後,他們堅定地寫下了《入黨申請書》
    、「怎麼寫《入黨申請書》?」在昭通赴湖北武漢物資捐贈工作隊群裡,工作隊員不停地向隨隊醫生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黨支部書記陳宣孟諮詢入黨的程序和流程,陳宣孟一一向隊員答疑解惑。疫情發生後,受市委市政府重託,昭通赴湖北武漢物資捐獻工作隊42名隊員晝夜兼程,克服重重困難,把267噸愛心物資和昭通人民的心意送到武漢。
  • 連線武漢丨寫在紙箱上的入黨申請書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冀慧麗 肖婧菁2月12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收到了一封特殊的入黨申請書。它沒有中規中矩的格式、沒有整齊的白紙,它是一封寫在紙箱上的入黨申請書,遞交者是河南省直三院婦產科護士曲玲傑。
  • 上大學就交「入黨申請書」,畢業前能成黨員嗎?現實比想像的要難
    文/妮妮在上大學之前,同學們都懷揣著很多理想和願望,比如打算在大學裡加入學生會、團委和各種社團等。當然,也會有人勸過大家在大學裡一定要入黨,因為在大學裡入黨相比之下更容易,對自己將來發展更有幫助。那上大學就交「入黨申請書」,畢業前能成黨員嗎?現實比想像的要難很多。因為想要在畢業成為黨員,這不光是靠申請就能解決的。還和同學們自身的能力有關,而且必須要完全通過大學入黨的流程才可以,過程非常不容易。
  • 大一就交入黨申請書,多久能夠成為黨員?現實比想像的要難
    很多學生就會有個疑問,那就是大一的時候就交「入黨申請書」的話,畢業前能夠成為黨員嗎,多久才能夠成為黨員?讓我們來看看輔導員是怎麼說的吧,現實可能比學生們想像的要困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