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求歷史書的呼聲已經很久了,尤其是中國歷史。
一直沒做推薦,是因為我覺得歷史是個很重要很嚴肅、但給孩子講起來又特別不容易的話題——
中華歷史博大精深,有很多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可以讓孩子傳承,也能讓孩子對母體文明產生認知和認同。
但現實是,很多小孩沒什麼人生經驗和閱歷,很難跟厚重的歷史建立情感連接,而且歷史知識點多,本身容易枯燥,難免會有排斥和抵制情緒。
所以我個人在找歷史方面的童書時,儘量會多考慮這幾個要點:
● 體系編排是否合理,內容是否嚴謹。
● 語言這塊,是不是讓孩子容易理解。
● 畫風方面,我個人會儘量避免Q版這種不寫實的表現形式,很容易讓孩子對歷史真實度的認知產生偏差。
類似上圖我個人總覺得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很容易讓人分不清誰是誰
給孩子看的歷史書籍,我自己買過,出版社也寄來過很多樣書,這兩年歷史主題的書我一直選得很小心,不管是語言還是審美這塊,只要涉及到傳統題材,很多書真的是一言難盡。
且不說語言晦澀難懂,和歷史真實性,單純畫風這塊,有些卡通版或漫畫版的歷史書,那叫一個辣眼睛,我都不忍多翻,就不貼出來給你們看了。
不過市面上版本那麼多,不能說看過所有。我今天要推薦的,也只是在我的精力、見識和能力範圍內,覺得還不錯的。
來自步印童書館的兩套書:《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與《彩色連環畫中國歷史》。
兩套書的官方閱讀年齡都在6歲+,不過《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這套比較好懂,更低齡點的孩子也適合。
1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作者: 陳衛平 著 步印童書 出品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之前只要後臺有讀者問歷史書,我基本推薦的都是這套,雖然它在圖書界早就獲獎無數。
● 榮獲臺灣圖書最高獎「金鼎獎」
● 第十屆文津獎獲獎圖書
● 暢銷臺灣三十載...
但它最先徵服我的,其實並不是這些名頭,而是主編陳衛平老師在書裡的序言,實在寫得太動人。
「在歷史故事中,所有的道德、智慧皆非抽象概念,它們都是有血有肉、悲歡離合、恩怨情仇的現實,經過這番洗禮,孩子將學會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理解自己,評價世界。」
「而一本好的歷史讀物,應該是有趣,結構完整的,又不局限於單一視野,才能讓孩子體會到文化的真實價值」
懷抱這樣的歷史啟蒙觀,陳主編和他的團隊不辭辛勞三餘載,終於讓史實演繹成有趣的故事,通過生動描述,讓孩子貼近歷史,習得智慧。
就連臺灣作家施寄青都忍不住讚嘆:
「有一群傻瓜,想完成一件大業,那就是寫給中國兒童看的歷史,問他們原因,』不為什麼,因為歷史太重要了『,寫完後還要找小朋友來看,聽聽他們的意見和觀感,最後才定稿。」
秉持著這樣的做書力量,整套書的出品確實不錯:
▌脈絡清晰,體系完整
整套書一共14本,99個歷史故事,從盤古開天地到近現代新中國成立,整個歷史脈絡非常完整清晰。
● 第1-4冊,《神話時代》—— 《秦朝統一》
中國神話與文明的起源,烽火戲諸侯,齊桓公與觀眾,世界上最大的圍牆...
第5-10冊,《西漢-唐朝》—— 《宋朝-元朝》
楚漢相爭,匈奴崛起,第一位女皇帝,楊貴妃,金的崛起與衰落...
第11-14冊,《元- 明-清-現在》
漢人反抗蒙古,鄭和下西洋,袁世凱的皇帝夢,辛亥革命...
而除了脈絡清晰完整,力求嚴謹專業,陳主編在單元設計上還充分考慮了孩子的閱讀特點:
14冊99個小單元的設計,並不是為了故意拉長篇幅,而是考慮到孩子專注力有限,通過這樣的劃分,平均閱讀、理解一個單元大概5分鐘左右。
這樣讀完一本書可能不到一小時,避免長篇累牘引起疲勞和排斥,可見其製作的用心程度。
書脊上也有明確朝代,方便尋找
▌語言生動,風趣幽默
我非常喜歡這套書的一大原因,是這套書的講述方式。
就像一個知識淵博的老爺爺,用講故事的方式,以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妙趣橫生,將歷史娓娓道來。
有時候我自己看都覺得入迷,完全不會枯燥。
目錄上的引導語就很好玩
在具體闡述時,也充分考慮了語言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比如講到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不易,勤勞艱辛的人物形象,在孩子心中一下就清晰了,語言描述得超有畫面感。
在介紹考古學家時,聯繫孩子們熟悉喜歡的偵探工作,講述的生動又精準。
講到生命的出場順序,也全是用形容詞、比喻和語氣詞來排列,這樣的文字一出現,孩子的腦海裡很自然就浮現歷史演變的情景。
就算是親子閱讀,大人照著念,情緒也非常飽滿,分分鐘俘獲孩子的好奇心。
▌精美插圖 引人入勝
在兒童歷史書的插畫風格方面,丹媽個人一直不太贊同用時下流行的Q版風(只是個人看法,也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也許這種Q版的建築、人物形象和咱們現代孩子們更熟悉喜歡的動畫類似,接受度會更快。
但我個人感覺Q版插畫在風格、配色,以及筆觸的細緻上,用來展示咱們中華文化五千年文明中那種古色古香的韻味和配色,精緻雕琢的建築風格,以及古人與現代人皆然不同的氣質神色上,還是有很大局限: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這樣實景+插畫,全方位還原歷史真相的風格。
讓孩子在歷史啟蒙之初,接觸到的就是咱們最原汁原味的中華文化——古代,本來就是一個和現代完全不同的神秘世界:
比如這樣的城牆樓閣,書法繪畫,人物畫像,遺蹟珍寶,才是真正的歷史面貌。
繪畫
▼
《唐宮仕女圖》
建築
▼
西安大雁塔
書法
器物
錢幣
而這些歷史遺蹟平時只能在博物館裡看到,這套書裡基本都有收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足不出戶就能欣賞每個朝代的一磚一瓦,風俗人情。
而一些沒辦法再現的場景,也用簡練寫實的水彩畫補齊,色彩豐富不刻板。
同時還做了大量考據,力爭畫面精美的同時,畫中的人、物、事,都要與當時歷史相符合。不僅使書更生動,還能幫孩子加深理解。
長安城圖
像不像《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劇照
商湯為百姓求雨
孫中山和同盟會
孩子通過這樣的圖片,很容易看到當時歷史人們生活的樣子,再結合圖邊的文字,直觀易懂。
▌心機巧藏,編排得當
除了文字和畫面,為了啟發孩子以多元的角度看歷史,學會思考,書裡還暗藏了各種知識小」心機「。
碰到延伸的相關知識,比如歷史人物,專有名詞,事件,成語等,都會不厭其煩的解釋n多。
比如用小箭頭標出的知識點
▼
小框框圈出的知識延伸
▼
歷史人物
歷史事件
特別設置了「說來聽聽」的欄目
▼
結合現實提出問題,引導孩子聯繫歷史看待當下,真正做到以史為鑑,學以致用,可能這也是大多數家長希望孩子學好歷史的主要原因吧。
在讀完14冊書後,還貼心的附有大事年表:
就像打卡冊,當孩子回顧完整個歷史進程,就代表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已經梳理得非常清晰,這時候才叫一個成就感爆滿。
一點總結 :
1 . 兩套書涵蓋的歷史時間維度差不多,都是從遠古神話時代到近現代新中國成立。
2 .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語言直白,幽默風趣,並附有大量的真實圖片,類似歷史百科,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適合稍微低齡的,喜歡聽故事,剛開始接觸歷史的孩子閱讀。
同時,它的主旨在於用多元角度引導孩子思考,把兒童經驗和歷史因果相結合,不僅讓孩子對歷史感興趣,還能從歷史中獲得思考和判斷的智慧。
這套書純推薦哈
價格和出版社談過沒啥優勢
所以沒購買連結,大家自行解決哦
6+歲兒童文學解讀
《柳林風聲》
《晴天有時下豬》
《小王子》
《秘密花園》
《女巫》
《夏洛的網》
《窗邊的小豆豆》
《佐賀的超級阿麼》
《木偶奇遇記》
《長襪子皮皮》
《法布爾昆蟲記》
《城南舊事》
《愛麗絲夢遊奇境》
《金銀島》
《彼得潘》
《安房直子》
《羅爾德•達爾》
《金子美玲》
《怪老頭》
《淘氣包挨米爾》
《小狗錢錢》
《妖怪山》
《米切爾·恩德》
《綠山牆的安妮》
《毛毛》
《怪物雅克》
《造夢的雨果》
《天藍色的彼岸》
《青蛙和蟾蜍》
《追夢的孩子》
《雪山上的達娃》
《了不起的大盜奶奶》
《雪地天使》
《白狐迪拉》系列
《總有一天會長大》
《雨滴項鍊》
《阿蓮》
《星期天的巨人》
《讀小庫大師名作》
《大師經典哲學繪本系列》
《奇想國8冊經典兒童文學合集》
E·B·懷特三部曲--《夏洛的網》
《馬克的完美計劃》
《佐賀的超級阿嬤》
7歲+《DK兒童藝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