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亞邦兩家子公司退出連雲港化工園 「園區停產整治風波」迫使企業...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蘭雪慶

12月15日,ST亞邦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51%的兩家子公司江蘇佳麥化工有限公司(簡稱「江蘇佳麥」)、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簡稱「亞邦制酸」)因不符合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未來產業鏈融合發展的要求,被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簡稱「園區管委會」)列入退出計劃。同時,根據灌南縣人民政府授權,園區管委會決定收購上述兩公司的房產和土地等建築物,並對設備拆除給予補償。

記者注意到,受連雲港化工園區停產影響,ST亞邦前三季度營收下降56.07%至5.10億元,淨利潤虧損2.51億元。而本次兩家公司資產轉讓及拆除補償費用合計達3.05億元,談及上述退出補償款能否對公司本年度損益產生積極影響時,ST亞邦董秘張麗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與園區籤訂了《資產收購協議》,本次資產收購及補償款將根據資產轉讓、設備拆除等進度分批到帳。經財務部門初步核算,兩公司的退出補償不會對公司本年度損益造成重大影響。」

業績虧損

主要產能已累計停工兩年

據悉,本次退出園區的江蘇佳麥、亞邦制酸因長期停產進行安全環保整治,至今尚未恢復生產,而此事則要追溯到2018年「4.28」灌南縣政府1環保停產整治行動及2019年鹽城響水「3.21」事故。

2018年4月28日,因灌南縣政府統一環保停產整治要求,ST亞邦所在連雲港化工園區內的8家子、分公司開始停產。其中,公司下屬連雲港分公司、子公司江蘇華爾化工有限公司(簡稱「華爾化工」)、亞邦制酸三家公司停產後進行了安全環保提標改造,並於2018年10月12日恢復生產。

然而,受2019年鹽城響水「3.21」事故影響,連雲港化工園區再度進入全面停產整頓。2019年5月8日起,ST亞邦下屬三家公司再次停產;應省、市化工行業安全環保提升整治實施方案要求,公司所在連雲港化工園區內主要產能均停產進行安全環保提標整改工作,至今尚未恢復生產。

早在今年1月17日,公司連雲港分公司、華爾化工就已經完成整改,通過灌南縣六部門的現場核查;然而時隔11個月,上述兩公司仍未取得市政府的復產批覆。

談及子公司的復產審批進展,張麗娜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公司下屬子、分公司正根據連雲港市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領導小組發布的連化治[2020]6號文《關於進一步做好停產整改化工企業復產工作的通知》要求,履行復產審批流程。根據相關部門安排,將實現分批覆產。」

「公司第一批覆產企業為子公司江蘇華爾、連雲港分公司,兩公司已完成整改並提交復產申請,接收縣、市兩級相關部門的復產驗收,具體復產時間仍存在不確定性,如有最新進展,將及時披露。」張麗娜補充道。

自2018年4月份以來,ST亞邦所在的連雲港化工園區內的主要產能已累計停產兩年,受主要產能長期停產及政府安全環保整治影響,公司近年來業績大幅受挫,2018年、2019年歸屬淨利潤分別為1.62億元、-1.99億元,同比下滑70.50%、223.22%;資產減值損失分別達9927萬元、1.3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受停產費用增加、銷售收入下滑影響,公司歸屬淨利潤續虧2.51億元。

ST亞邦在2020年三季報中表示,若公司主要子、分公司未能在2020年底前復產,公司將聘請中介機構對停產企業資產進行減值測試,預計公司2020年度淨利潤較上年同期虧損將大幅增加。而距離年底只有半個月,從當前情形看,公司年底前復產的希望依舊渺茫。

擴大產能

發展第二生產基地

在子公司長期停工致使產能短缺的情況下,ST亞邦開始想方設法另謀出路。

據張麗娜介紹:「一方面,公司加大安全環保整改投入,為復產後發揮安全環保長效績能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公司通過委託加工,外採外購,保證主要客戶供應,同時也擇機增加產業鏈內貿易業務,拓寬市場,增加營業收入。」

在對外投資方面,今年9月份,公司宣布擬以自有資金1億元在常州設立全資子公司江蘇亞邦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同時,在孟加拉設立該投資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以便加強投資項目的業務管理。

記者了解到,孟加拉國紡織服裝產業發達,勞動力充足,人力成本低,且外商投資環境寬鬆,可享受多項政策優惠及稅收減免。公司本次對外投資,擬在孟加拉生產基地重點建設染料、染料中間體及相關精細化工產品項目,同時配套建設園區供熱、供電、汙水處理等基礎公用工程。

「公司在孟加拉國發展第二生產基地,有利於解決當前公司單一基地停產帶來的風險,增加抗風險能力,同時進一步擴大產能,確保產品的持續供應,豐富產品結構,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張麗娜告訴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上半年下遊印染企業訂單減少,國內外需求減弱,多數企業開工不足,產品價格下降,生產成本增加,行業面臨較大壓力。而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控制,紡織服裝等行業訂單由國外轉向國內,染料需求回暖,產品價格開始平穩上漲。

談及當前市場行情對公司的影響,張麗娜告訴記者:「在產業政策、環保壓力、行業競爭等因素的推動下,染料行業整合加劇,產業集中度將不斷提升,行業景氣度有望回升,而公司未來的挑戰與機遇並存。」

有不具名化工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染料產業衝擊較大,從紡織服裝行業宏觀的量來看,染料產品的價格傳導相對要滯後一點,9月份之後才出現數據上的增長,四季度需求在回升中,目前染料價格處於較低的位置,供給方面因環保整治原因,整個行業產能沒有較大擴張,所以從供需角度來看,明年產業復甦的可能性較大。」

在上述人士看來,一方面,紡織服裝行業的出口佔比較大,隨著疫苗逐步落地,國外需求將有所提升的。另一方面,以前中美貿易衝突對紡織服裝行業有一定負面影響,而現在美國民主黨人拜登當選總統,中美貿易關係大概率會有所緩和,預計需求面會比今年好。

(編輯張偉上官夢露)

相關焦點

  • 子公司停產再戴帽 亞邦股份一字跌停
    據悉,亞邦股份下屬連雲港分公司、子公司江蘇華爾化工、連雲港亞邦制酸於2019年5月8日起臨時停產進行安全隱患大排查及整改工作。停產期間,據《關於印發連雲港市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行動,對所有化工企業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實施「一企一策」方案。
  • 子公司「坑爹」!亞邦股份變成「ST」中報業績難測
    據悉,亞邦股份下屬連雲港分公司、子公司江蘇華爾化工有限公司、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於2019年5月8日起臨時停產進行安全隱患大排查及整改工作。停產期間,連雲港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要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行動,對所有化工企業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實施「一企一策」方案。
  • ST亞邦:關於控股子公司擬籤訂《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資產收購...
    證券代碼:603188 證券簡稱:ST亞邦 公告編號:2020-045        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控股子公司        擬籤訂《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資產收購協議》暨退出補        償的公告
  • 亞邦股份因子公司停產再戴帽 兩高管兩天減持套現1033萬元
    8月13日,公司在停牌一天後再次復牌,股票簡稱由「亞邦股份」變更為「ST亞邦」。復牌當日,ST亞邦開盤即一字跌停,報收6.06元/股。對於此次因子公司臨時停產亞邦股份再「戴帽」,《證券日報》記者致電ST亞邦投資者熱線,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子公司華爾化工與連雲港分公司已經完成全部整改,具備復產條件,後續復產需通過政府驗收和審批後統一安排。」
  • 整改風暴下,化工企業出路在哪?有的已停產,有的謀求重組
    Wind數據顯示,按照申萬行業分類,A股的化工類企業共有337家。其中江蘇省有61家,佔比18.10%;浙江省有43家,佔比12.76%;山東省36家,佔比10.68%;廣東省34家,佔比10.09%。在江蘇鹽城,上市公司豐山集團、輝豐農業,因所在園區的供熱公司安全檢修停止供熱,兩公司分別對原藥合成車間進行臨時停產,並利用停產開展安全生產檢查。
  • ST亞邦(603188.SH):兩家公司資產轉讓及拆除補償費用合計約3.05億元
    格隆匯 12 月 14日丨ST亞邦(603188.SH)公布,公司控股51%的兩家子公司江蘇佳麥化工有限公司(「江蘇佳麥」)、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亞邦制酸」)於近日收到江蘇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園區管委會」)的通知,江蘇佳麥及亞邦制酸因園區定位調整不符合園區未來產業鏈融合發展的要求被列入退出計劃
  • 江蘇化工整治「風暴」再升級!超4000家關停整治化企名單陸續公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19年3月,響水「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的發生,震驚全國,也重創了江蘇省化工行業。為了扭轉全省化工行業在安全環保方面的頹勢,江蘇省痛定思痛,在全省掀起了化工園區和企業的安全環保整治「風暴」,旨在讓江蘇省化工行業回歸安全、綠色。江蘇化工掀起整治風暴!
  • 化工園區整治方案頻頻出臺,路在何方?
    目前,全國多省開始了關停整治化工園區的步伐——江蘇鹽城提出「無化區」,江蘇省要求全省的化工園區不超過50個;河南停止新批化工園區、化工項目……下面,小編就帶您梳理一下重點化工省市的化工產業整治方案。在「優化提升化工產業布局」方面,方案給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時間表:比如,沿長江幹支流兩側1公裡範圍內且在化工園區外的化工企業,原則上2020年底全部退出或搬遷;太湖一級保護區內、京杭大運河等環境敏感區域一公裡範圍內的化工生產企業,於2020年底前基本關閉或搬遷;對於城鎮人口密集區,安全衛生防護距離不達標的化工生產企業
  • 染料龍頭江蘇安諾其獲巨額補償並退出響水生態化工園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上海安諾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諾其」)今天(7月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近日,根據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方案》、《響水生態化工園區企業退出補償政策》等相關文件標準要求,江蘇安諾其已與響水生態化工園區管理委員會籤訂了
  • 亞邦違約真相:受累於擔保和房產損失 董事長呼籲自救
    而近日《華夏時報》記者發現,網上流傳的一份署名許小初、籤署日期2月25日的《致亞邦集團全體員工的公開信》顯示,除了董事長許小初"協助調查"風波導致銀行收貸和亞邦集團員工集資款集中兌付逾10億元外,亞邦集團2015年還因為互保和房地產而損失逾6億元。  上述公開信是否屬實?對此,本報記者前往亞邦集團總部所在地常州市武進區牛塘鎮進行了實地調查。
  • 5化工園區因安全風險高將退出
    南方日報訊 (記者/謝慶裕 通訊員/粵應宣)筆者從省安委辦、省應急管理廳12月17日召開的全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部門聯席會議了解到,廣東已建立化工園區企業準入和退出機制,無法封閉管理、安全風險高等無法整改的化工園區將陸續退出。
  • ...山東、江蘇、廣東等9省化工園區企業關停搬遷進行時!(附部分清單)
    4月15日,工信部提出,全國676個化工園區中,產值規模500億元左右的約佔7%,小於100億元的約佔60%。至2018年底,初步確定全國需要搬遷改造的企業共有1176家,其中異地搬遷479家,就地改造360家,淘汰退出337家。今年要紮實推進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
  • 「2018化工園區潛力10強」揭曉,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多省份入圍!
    )代表著中國化工園區的第一梯隊,那麼「中國化工園區潛力10強」(以下簡稱「潛力10強」)則是快速成長的「生力軍」。2017年「潛力10強」中的鎮江新區新材料產業園、中國化工新材料(聊城)產業園兩家成功挺進2018年「30強」,分別位居第22和23位。
  • 多位負責人被建議處罰 廣濟藥業子公司惠生藥業屢陷停產風波
    湖北惠生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生藥業)2017年9月18日的爆燃事故被認定是一般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包括該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均被建議處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該子公司自爆燃事故以來,已經停產約5個月。值得一提的是,惠生藥業已經多次因環保、環境等原因出現停產,且也曾因陷入信息披露質疑而被監管部門關注。
  • 12方面50小項 | 解析化工行業大整治大提升下 化工園區環保達標要點!
    北極星大氣網訊:在化工產業大整治、大提升的背景之下,化工園區同樣面臨著優勝劣汰的激烈競爭。那麼,什麼樣的化工園區屬於環保達標園區?什麼樣的園區能夠贏得這場競爭?我們對國家與各省的化工園區環境管理要求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將化工園區面臨的環境管理要求總結為12個方面、50項環境管理要點,供園區自查與企業對照。
  • 解讀|《遼寧省化工園區和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與環保隱患排查整治...
    在領導小組各單位的協同配合下,7月27日,完成了《遼寧省化工園區和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與環保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起草工作。隨後,書面徵求了領導小組各組成單位的意見,通過了合法性審核和公平競爭審查。二、主要內容(一)整治範圍分為2個層次:一是全省化工園區,包括以石化化工為主導產業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專業化工園區及由各級政府依法設置的化工生產企業集中區;二是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
  • 來說說化工園區的2020年
    03封閉管理  化工園區封閉管理是園區升級化工監管的一種趨勢,2020年各省都在積極推進園區封閉管理,其中廣東要求2020年底前化工園區全面落實封閉化管理,江蘇也出臺了化工園區封閉化建設指南。  2020年6月30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廣東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計劃》作介紹。
  • 響水爆炸案一審宣判,53人被判刑,多家上市公司已退出工業園
    11月27日晚,江蘇吳中發布全資子公司退出響水生態化工園區進展的消息,經過打包資產出售和政府補貼,相關資產產生的處置損失約2.96億元。根據公告2019年,公司子公司江蘇安諾其已與響水生態化工園區管理委員會籤訂了《響水生態化工園區企業退出補償協議》,明確江蘇安諾其退出園區的補償事宜,獲得補償費用
  • 姜堰化工園區退出歷史舞臺 3月底化工企業關閉到位
    據姜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化工企業關閉搬遷及轉型升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大明介紹,2007年,姜堰經濟開發區經上級政府批覆同意設置化工集中區(化工園區),規劃面積近千畝,累計入駐化工企業11家,年產值25億元、稅收2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