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說到機器人,在人們眼裡,機器人從來都是由一堆鋼鐵和電線構成的,冷冰冰的無生命體,哪怕機器人的外表再接近人類,計算能力和預言模仿能力再強,機器人也無法成為生物。
而在最近,全球首個利用細胞製作的活體微型機器人,Xenobots卻誕生了,當然Xenobots的出世也並非偶然,而是科學家經歷了漫長的研究和反覆試驗後成功的產物。
Xenobots由非洲爪蟾的細胞構成,至今不到1毫米,這種微型機器人的賣點在於,它不僅是活的,而且還能移動,當它們受到傷害時,傷口還具備主動癒合的能力。
Xenobots的存在也讓不少人聯想到了系列著名電影《終結者》,當一個機器人有了自主意識,它便會思考自身的存在,並且極有可能反抗或是試圖統治人類。
這也是許多人反對過度開發人工智慧的原因,因為人類既希望人工智慧可以帶來便利未來的生活,但同時也畏懼著過度發達的人工智慧,擔心他們會擁有智力。
另一方面,有些人則認為Xenobots機器人已經不能算是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了,因為它是有意識的生命體,可以說是一種人造生命體,人類不該隨意對待任何一個有生命的物質。
正如一些人相信,人類的誕生處於高級文明巧妙的安排一樣,人類也可以製造出生命體,但前提是,這些人造生命體也應該得到公平的對待。
製造這臺生物機器人需要用到超級計算機,簡而言之,並不是隨便找一些非洲蟾蜍的細胞拼在一起就能製成機器人了。
還需要經過一些列複雜的編程,而在生物機器人完工後,據科研人員描述,非洲蟾蜍細胞就相當於機器人的骨架,而它的皮膚就是機器人的外表。
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了一種神奇的現象,這些生物機器人在移動時,為了減輕自身的重量,還會主動在細胞表層製造出「空洞」。
而科學家正在考慮,利用這些「空洞」來攜帶裝置攜帶物體,也就是未來機器人或許可以用來為人體輸送藥物,輔助治療血管方面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