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34;和&34;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是國家&34;。學校地處國家西南工商業重鎮、長江上遊經濟中心——重慶市,坐落在人文薈萃的文化名區——沙坪垻區,享有&34;的美譽。
近日,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華建民教授與招生辦主任張永祥做客中國教育電視臺《招辦主任@你 2020高招諮詢大直播》節目,對學校今年的招生計劃和招生政策進行了介紹。
今年重慶大學招生計劃6400人,招生專業(大類)41個,在全國31個省份及港澳臺地區均有招生。
較往年的變化為:
(1)停止自主招生,新增強基計劃招生。強基計劃按照數學和物理兩個專業進行招生,未來可銜接到其他相關專業,採用&34;的培養模式。目前,強基計劃報名已經截止,學校將在7月26日後公布入圍考核結果,7月31日組織測試,採取面試考核,總成績=高考成績*85%+校測成績*15%,8月5日前公布錄取結果。面試主要考察考生的邏輯能力、思維能力、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等。需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被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不能再參加生源省份後續高考志願錄取。
(2)今年的分省分專業計劃有所調整,具體計劃目前正在審核過程當中,請考生和家長關注各省志願填報參考書。
(詳細招生政策見招生章程和簡章)
重慶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類別包括:普通文理科、強基計劃、藝術類、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外語類保送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體育教育、香港免試生、港澳臺聯招、臺灣免試生、民族班、內地西藏班和內地新疆高中班等15種。
學校根據各省生源情況和預留計劃確定調檔比例,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
學校普通類第一批次、國家專項、民族班等安排了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招生類別,錄取和安排專業時以投檔成績(含政策性加分)為依據,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不設置專業志願級差。投檔成績和專業志願順序相同的考生,按照數學、外語、語文的順序依次比較單科成績進行專業安排。
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等不安排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招生類別,在錄取和安排專業時,將不認定各省的加分項目及分值,即以實際高考成績為錄取依據。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民族班、中外合作辦學(重慶大學-辛辛那提聯合學院)專業是單列院校代碼招生的,考生及家長們在填報志願時要特別注意。
對投檔到重慶大學的考生,只要服從專業志願調劑並且符合體檢等錄取要求,學校承諾進檔不退檔。
調劑時需注意:
(1)上海、北京、天津、海南考生只能在同一個院校專業組內進行調劑。
(2)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屬於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調劑時,只錄取填報有該類專業志願的考生,若考生沒有填報任何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志願,將不會被調劑錄取到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該學院錄取的學生入校後不得轉入其它學院學習。
今年是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省市實施高考綜合改革錄取的第一年。其中北京、天津、海南3省市為院校專業組投檔模式、山東為專業投檔模式。
高校根據不同專業(類)的選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養需要設置院校專業組,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可進行專業志願調劑,不同院校專業組之間不可調劑。
考生填報志願時,需注意:
(1)自己的選考科目是否與院校專業組符合。不符合的,所填報志願無效(浪費志願)。
(2)考生若有意向報考某高校的幾個專業(類),需選報幾個專業(類)所在的不同院校專業組,以免遺漏。
(3)不同院校專業組作為不同的投檔單位,錄取分數一般會有差別。但今年作為實施綜合改革錄取的第一年,無往年的分數參考。考生/家長可謹慎參考報考高校相應專業近幾年的專業錄取分數線。
重慶大學按照&34;的學科發展思路,深化內涵建設,打造學科高峰,著力構建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流學科體系。擁有理、工、醫、經、管、法、文、史、哲、教育、藝術11個學科門類;99個本科專業按照41個招生專業(類)進行招生,包括23個大類和18個專業。
專業分為四個專業群:
(1)與工業體系配套齊全的學科專業群(機械、電氣、動力、採礦、冶金、材料等專業);
(2)與城市建設體系配套齊全的學科專業群(建築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環境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專業);
(3)與現代信息服務業配套的學科專業群(計算機、軟體、光電、通信、自動化等專業);
(4)與經濟文化建設相匹配的學科專業群(數理化生以及經管、公管、新聞、法律、語言、藝術、體育等專業)。
重慶大學擁有3個雙一流建設學科(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10個學科的研究水平進入世界ESI排名前1%: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臨床醫學,其中工程學進入前1‰。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3個學科獲評A-類;此外,建築學、城鄉規劃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工商管理等14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20%。
在教育部近期公布的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即&34;)中,學校50個專業入選,其中風景園林、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軟體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採礦工程、會計學等27個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另外,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於2013年和2017年先後通過了AMBA和AACSB國際商學院認證,標誌著重慶大學的商學教育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環境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採礦工程7個專業通過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程管理、建築學、城鄉規劃、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5個專業通過了住建部專業評估(認證),標誌著這些專業的質量實現了國際實質等效,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的&34;。
工程教育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證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通過認證之後,學歷被國際認可,教學質量更有保障,畢業生核心能力明確,就業競爭力增強,強調設計和實踐,專業能力受認可,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貼近學生未來發展。
填報專業時優先考慮學校還是專業?張永祥為你支招。他說,學校決定了大學生涯的成長氛圍,以及促進學生成長所能提供的資源,包括師資力量、軟硬體設施、科研平臺、保研升學機會、出國留學機會等等。而專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最大可能從事工作的行業。對考生來說,最理想的結果是能夠到理想的城市,進入一個好的大學,學習自己熱愛的專業。
但現實往往沒有這麼完美。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如果考生沒有特別突出的興趣愛好、特別明顯的學科特長或者專業傾向,他個人建議:選擇一所更好的學校,進入一個更高的平臺。一所好的大學可以為你提供更豐富的資源,更廣闊的視野,更全面的培養,以及更賦底蘊的陶冶和薰陶。一個好大學的這些優勢將更好地幫助你成長為一個能夠適應和駕馭未來的人,讓你能夠更從容地去面對未來人生將經歷的挑戰。
重慶大學為在校學生提供了多次重新選擇專業的機會。例如,新生進校時的二次選拔;轉出無限制,轉入定要求的轉專業制度;大類培養結束後分流時可按興趣選專業;完善的主輔修制度等等。給予了考生充分的自由。
重慶大學堅持以本為本,以先進教育理念為引領,發布了《重慶大學本科教育2029行動計劃》。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探索多元化人才培養機制,實施&34;、&34;、&34;、&34;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進本科生導師制的全面實施。
學校成立了三個人才培養特色學院:弘深學院——新生進校後面向相關專業進行二次選拔,致力於培養基礎科學、工程科學領域的未來科學家和工程科學家,近幾年畢業生繼續深造比例超過70%;博雅學院——致力於培養未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人才。採用突破學科專業壁壘的課程設置,近幾年畢業生繼續深造比例超過80%;重慶大學-辛辛那提聯合學院——採用國際先進的COOP工程教育模式,實行&34;項目,已畢業的兩屆學生繼續深造比例超過80%,其中一半以上在國外知名大學深造。
學校注重培養交叉融合的複合型人才,在建築學部啟動了7個專業的&34;,非常有利於鍛鍊同學的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有效促進了學科的交叉融合和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推進優勢傳統工科專業升級改造,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智能醫學與工程等新工科專業。
學校通過構建&34;的多元化、多維度、個性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努力提供最好的本科教育,全面培養能夠適應和引領未來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學校提供豐富多元的實踐平臺和鍛鍊機會,建有高水平校內實驗平臺,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具備實施學生個性化培養、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基地——大學生創新實踐中心。此外,學校現有多層次的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及豐富的科技創新競賽資源,學校堅持實踐創新,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過程,構建了&34;本研協同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學校持續深化校企聯合培養,通過&34;&34;等形式,強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與華為、百度、長安、固高等知名企業合作,引入行業領先課程,派送學生到企業開展實踐項目訓練或頂崗實習。同時,學校十分重視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培養,與眾多科研院所籤訂有聯合辦學協議,以提升學校理科專業的辦學能力,加強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
重慶大學一直大力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不斷擴大國際合作與交流。本科期間,學生可通過聯合培養、海外實習、學分訪學、短期遊學等多種途徑進行國際交流。學校已與美、英、法、德、俄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9所知名高校以及眾多跨國公司和海外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重慶大學是&34;高校聯盟、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中俄&34;高校聯盟等眾多國際聯盟組織成員高校。每年學生出國(境)交流學習超過3000人次。學校以學科交叉促進知識交叉的&34;為著力點,大力推進培養方案、培養過程和評價體系的國際化,形成&34;的&34;國際化培養新體系,建成&34;和中外平臺共建的&34;兩個平臺。
重慶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學校近5年畢業生就業率始終維持在95%左右,近幾年本科生境內外升學率逐年升高,2019年超過40%。重慶大學著眼畢業生長遠發展,大力推動畢業生服務&34;、長江經濟帶等國家發展戰略,精準施策和發力。2019 屆畢業生中,70.85%的畢業生赴長江經濟帶所涉及的省、自治區就業,63.36%的畢業生赴&34;沿線地區就業。畢業生就業單位行業分布與學校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定位相契合,集中於製造業、建築業、信息通信、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行業等領域,其中,被世界500強企業錄用的人數超過四分之一;被中國500強企業錄用的畢業生人數超過三分之一;被中央企業錄用的畢業生人數為接近三分之一。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這個夏天,願大家圓夢重大!
附:重慶大學2020年分省諮詢方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34;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源:重慶大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