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訊,「右邊再高點,再高點。」「小心別碰壞了後邊的柱子。」今天上午,地鐵14號線的大廳內,琺瑯廠總經理鍾連盛正指揮著施工工人小心翼翼地往立柱上安裝一組環形的景泰藍立柱裝飾。「瞧瞧,這花色真好看。」一群原本在忙著清潔地面牆面的保潔人員停下了手裡的活,湊上前細細端詳起景泰藍纏枝蓮紋飾,忍不住誇讚起來。
琺瑯廠布置地鐵站
4組每個重達300斤的景泰藍環形裝飾是昨夜從河北運抵北京的,14號線景泰站最後的裝飾裝修也由些開始。到這個月底通車時,市民在地鐵景泰站內將能夠欣賞到景泰藍在古代是如何燒制的、從皇宮走向民間的纏枝蓮景泰藍紋飾等獨具區域文化的站內裝飾。說到景泰站的裝修裝飾,裡面還有不少故事呢。
早在兩年前,琺瑯廠董事長衣福成無意間從電視新聞上得知,地鐵14號線打算緊挨著琺瑯廠設一個站點,正在公開徵求市民的意見。「這下不光上班方便了,以後北京的老百姓想來琺瑯廠參觀或是買東西,坐著地鐵直接就來了。」衣福成靈機一動,要是地鐵站裡能增加一點景泰藍的裝飾,那多有特色啊。衣福成坐不住了,立刻打開電腦,寫了一封建議函寄到了市規劃委。
在建議函中,衣福成寫道,此地鐵站區域內文化是以景泰藍為主的傳統文化,站臺內的公共藝術應與地面的人文景觀一致。再者,由於景泰藍長期以來被宮廷所用,從清朝末年才逐漸走向民間,工藝複雜,生產量又小,了解景泰藍文化的人並不多。如果通過地鐵站內公共藝術的展示,讓更多的國人透徹地了解這一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使景泰藍能夠更好地保護傳承下去,無疑是一個好的方法。因此建議站內公共藝術採用景泰藍製作工藝,利用壁畫或立體作品等形式進行展現。
「最初這站的暫定名也不叫景泰站,而是叫安樂林站。」衣福成說,因為這事,他又給規劃委寫了另一封建議函。14號線暫定的安樂林站實際上是在安樂林路與景泰路的交叉口。二環路上有景泰橋,往南有景泰路,兩側有景泰東裡、景泰西裡、景泰小學、景泰社區等,在琺瑯廠裡還有中國首座景泰藍博物館,因此如果這站叫做「景泰」或「景泰路」站更能代表這個地區的區域文化。再者,安樂林路的得名是由於從前這裡有一個安樂禪林,解放後禪寺已被拆除,現為一居民大雜院,並沒有禪寺的遺蹟留下來。所以這一站不如定名為「景泰」或「景泰路」站更為貼切。
衣福成的建議引起了市規劃委的重視。不久,市規劃委就來實地調研了,還召集社區、街道、派出所和琺瑯廠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和市民召開了個座談會,一起坐下來討論站名事宜。最後多方達成統一意見,這站最終定名「景泰」站。
既然定名為「景泰站」,站內總得有點能與站名呼應的裝飾吧。在隨後進行的地鐵內部裝飾裝修招投標中,市規劃委提出建議,可以讓琺瑯廠參與其中。
「為了這個地鐵站的內部裝飾裝修,我們真是沒少費腦子。」琺瑯廠總經理鍾連盛將一個小小的U盤插入電腦,輕輕點擊幾下滑鼠,電腦屏幕上便出現了一幅幅精美的設計稿。「我們為景泰站的大廳設計了一幅高3.2米、長20米的巨型壁畫,全部景泰藍燒制而成。這一稿裡加入了漢代漆器的圖案,這一稿裡集合了天壇、故宮等北京名勝古蹟的圖案,這一稿主要採用的敦煌的裝飾風格……從今年3月份就開始設計,光設計稿就有5個截然不同的版本。」
「可惜,因為受到地鐵施工成本控制的影響,之前的方案最後全被推翻了。」鍾連盛有些惋惜地說,預算就這麼多,只能「可著頭做帽子」,如果全部採用景泰藍工藝製作壁畫,光成本算下來就需要180萬元,遠遠超過了預算。
沒辦法,方案只得一改再改。最終,壁畫確定採用價格相對低廉的搪瓷鋼板作為材質,上面的圖案反映的是元代景泰藍的製作全過程,「畢竟,景泰藍這種東西起源於元代。」鍾連盛說。
站廳內有很多巨大的支撐立柱,壁畫正前方4根支撐立柱上,也設計了景泰藍的環形裝飾。「光這個直徑1.2米、高3.2米的景泰藍環形裝飾,方案就改了四五遍。」鍾連盛說,最初設計的是現代幾何形的圖案,後來覺得和整體環境不太協調,為了呼應立柱後面的壁畫,又將圖案改成了元代傳統的單線纏枝蓮。「最後改成了清代雙線纏枝蓮,線條更流暢,顏色也更豐富。」在鍾連盛的電腦效果圖上,記者看到,地鐵站白色的支撐立柱中段,盛開著由藍、綠、紅、黃、粉、白等各色裝飾的纏枝蓮,連綿不絕,寓意長久。
壁畫的圖案定下來了,在經過反覆修改後,一幅由設計公司繪製的元代景泰藍製作過程圖草稿送到了鍾連盛的手邊。
15歲就進入琺瑯廠的鐘連盛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已經和景泰藍打了37年交道。仔細端詳了一遍壁畫草稿,鍾連盛立刻瞧出毛病來了,這燒景泰藍的爐子不對啊。「草稿裡畫的那是烤鴨爐子,景泰藍的瓶子都跟烤鴨似地掛在爐子裡頭燒,這哪是燒景泰藍的爐子啊。」鍾連盛哭笑不得,趕緊聯繫設計團隊對草稿進行修改。
在對立柱上的景泰藍環形裝飾進行燒制的時候,麻煩又來了。琺瑯廠現有的爐子直徑只有1米多,燒個大瓶之類的陳設件不成問題,但是這次要燒制的是4個僅直徑就有1.2米、周長足足有3.7米的大傢伙。沒辦法,只好把老爐子拆了重新改造。燒制的時候,用吊車將300斤重的環形裝飾吊起來,從爐子上方緩緩往裡頭放。
「所有的裝飾原定11月15日就能完工,沒想到前段時間趕上接連下雨下雪,爐子都是露天的,遇到雨雪就得停工。這幾天雨雪一停,為疏解非首都功能而建在河北的琺瑯廠加工廠立刻加班加點趕工。景泰站裡其他的裝修都完了,就等我們這景泰藍裝飾了。」鍾連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