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絡平臺上看到這樣一個家長的問題求助:
明天中考結束後謝師宴,群裡報名接龍,孩子不去怎麼辦?
在這焦慮的家長背後,是家長各種勸說和各種途徑的勸說,可是孩子拒絕,家長失望又著急,這可咋辦錒?
我覺得這個問題交給孩子自己做決定就好了,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不願意參加也沒有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不需要用成年人的社交觀點和出問題的方式來要求孩子。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
是我把問題想得太嚴重了,其實一頓謝師宴去與不去並不會對孩子有任何影響。孩子和老師的感情還是一樣的,並不會影響什麼,難道一頓飯就能夠改變孩子和老師幾年的感情嗎。
孩子不去,老師的看法並不會改變,多年後,他們依舊是情誼深厚的師生。
所以,作為家長,真的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必須去參加。
其次:老師未必在意那頓謝師宴。
說句實話,作為老師,心裡是非常不願意參加這些所謂的「謝師宴」的,原因是帶了一年初三,真的很累,就想靜下來好好的休息一下。
去吃飯,什麼「謝師宴」啦,真的沒有必要參加,作為老師,教好自己的學生,盡心盡力的去引導是應該的。更不願意去接受那些話語的恭維,去應酬,累,作為孩子,要刻意地去說那些話,估計也不自在。
所以,能不去的話絕對不去的。
青春期的孩子,給予孩子原則的自由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只有無關乎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涉及到必不可犯的原則問題,我覺得可以交給孩子去決定,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孩子才會逐漸成長起來。
青春期的最大特點就是:
1.渴望我被承認,然後強大起來
2.開始有了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問題的方法,並且有自己獨特的判斷視角
3.沉浸在自己的小團體範圍內,具有一定的封閉性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圈子,不會無條件的開放,也不會無條件地去融入,我行我素,壓根就不會刻意去討好,更沒有成人的圓融。
作為家長,對待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是適度的放手,然後包容呵護孩子,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總之:就是一頓謝師宴而已,尊重孩子,更不要用成人的世界觀去評價,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意願去做,有些事,需要孩子自己去成長,越得到尊重的孩子將來性格成長越好。
作為家長,不要危言聳聽,更不要用你的 標準去強制孩子,只會越來越糟糕,甚至還很有可能讓你們親子關係惡化。
最好的方式就隨孩子去吧!相信孩子的處世哲學。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