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公關哲學」第3局:董明珠pk國美,面對危機不需要妥協

2020-12-15 曹保印

2000年以來,一批家電連鎖銷售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長為市場上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其中,國美、蘇寧、永樂等企業的表現尤為搶眼。根據當時最新公布的全國商業連鎖30強名單中,國美以178億元的年銷售額位列第三,在家電零售領域排名第一。

於是,在大賣場的強勢以及家電企業「術業有專攻」精神的影響下,很多家電企業開始專注於製造,大幅削減自己的渠道投入和經銷商隊伍。

在這種背景下,渠道商慢慢地膨脹起來,對於生產商的態度也變得愈發強硬。同時,由於自身力量的壯大,渠道商們自然希望謀求獲得更大的市場利益,為此不斷挑起價格戰,甚至擅自降價傾銷,從而達到清洗行業內其他中小經銷商,壟斷市場、獲取最大利益的目標。

國美作為渠道商中的佼佼者,它揪住了廠家在庫存減壓與盈利需求間搖擺不定的軟肋,讓很多廠家陷入兩難的境地:他們越依賴大賣場,就越得罪中小經銷商;得罪了這些中小經銷商,他們也就越依賴大賣場,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2004年2月,成都國美為了在空調銷售旺季到來前搶得先機,未經格力同意便擅自在相關媒體上刊發廣告,將格力一款零售價為1680元的掛機降為1000元,3650元的櫃機降為2650元。

當時,董明珠正準備到北京參加會議,聽到信息後她大為惱火。在她看來,國美的行為顯然破壞了格力的價格體系,也損害了其一線品牌的形象。

依照即刻公關的看法,董明珠當時的認識是非常正確的。一般情況下,很多企業在遇到銷售困難的時候都會選擇降價銷售,但是價格和價值是掛鈎的,產品的高價值需要價格來進行區分,品牌的形象也需要形成價格差距來進行塑造。現在國內有些人為什麼對53度飛天茅臺情有獨鍾,價格是一方面,品牌也是一方面。當時的格力也是如此,董明珠既然定位格力為一線品牌,那就要符合一線品牌的價格,倉促降價短時間內銷量大增,但是對格力的經銷商體系以及品牌形象都是潛在的危機。

隨後,董明珠立即電告國美,要求其立即終止低價銷售行為,並向格力道歉。

在董明珠強硬的態度下,國美倒是道歉了,但很快就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國各分公司的數百家門店把格力空調「掃地出門」。由於雙方在隨後的2004年合作談判中未能達成共識,3月,衝突升級演變為國美在全國停售格力的局面。

國美和格力鬥爭的焦點很明顯,就是零銷商和製造商誰該擁有定價權。在董明珠看來,聽命於商家安排,沒有合理的利潤,自然無法進行研發投入,長此以往產品將被牢牢鎖在劣質低價的禁錮中。

顯然,董明珠的認識是超前的,在其他廠家都在飽受商家的剝削過程中,只有她敏銳的發現了問題的焦點。如今,很多企業為什麼突然倒閉,陷入危機?保持合理的利潤是持續經營的前提,雖然有的企業打著薄利多銷的想法,但是這種企業抵抗外部風險的能力實在是太差。

董明珠當時敢和格力pk也是因為有底氣,格力的產品好,服務好,還有一支強大的營銷隊伍。對於擁有強大專賣體系的格力來講,90%以上的銷量已經有所保障,在國美的年銷量只不過是百分之一二而已,對國美並不是那麼依賴,頗有點兒有恃無恐的意味。

所以,決裂也就成為了唯一選擇。

老一輩常說,有舍才有得。危機處理也是如此,不可能所有的好處都歸於你,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按照你的想法來做。這個時候,作為企業高管,即刻公關建議諸位不妨審時度勢,在不觸碰底線的情況下,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其實這種手段也屬於危機切割的一部分,雖然舍掉了一小部分的利益,但是大盤絲毫不受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陷入危機的企業看似危險重重,實則它完全擁有翻身的資本。

在事件發酵過程中,媒體和專家們紛紛發表看法,他們普遍認為格力的渠道模式明顯落後陳舊,離開國美後必然將是死路一條,中國的家電零售必然會全部連鎖化。

還有媒體稱:格力頑固堅持自己的渠道形態,走錯了路。

各地媒體上一天內會有幾十篇評論性文章出現,大多數煞有介事地報導說:格力已經滑坡,掉出了主流品牌行列,銷量已經跌出了三甲。

儘管「封殺」事件在媒體和家電廠商中反響強烈,在格力內部卻波瀾不驚。而董明珠對此的回應更是坦然:從沒有和國美合作過,所以也談不上分手。

事後,格力空調的銷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所增加,每天的出貨量將近3萬臺,一些型號甚至斷貨。

針對此事,著名品牌傳播與危機處理專家曹保印表示,董明珠與國美的對決看似兇險,但是格力卻勝券在握。這源于格力的產品質量,也源于格力自己擁有的銷售隊伍。董明珠在處理國美的危機中有以下幾點值得肯定:第一,她能夠完成危機切割,及時的和國美撇開關係,並要求國美道歉。第二,她能夠認識到品牌所帶來的的附加價值,品牌形象的樹立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但是毀滅卻只在一瞬間。國美的降價雖然會增加銷量,但也會給格力帶來品牌危機,並且利潤的減少也會對格力以後的品牌建設帶來嚴重的影響,從這個方面來說,董明珠和國美決裂也是必然。第三,就是在後期的輿論戰中,能夠保持坦然的態度,面對唱衰格力的觀點,沒有什麼比銷量的增長更有說服力了。當證明格力完全可以憑藉自己進行鋪貨的時候,謠言自己不攻而破。

董明珠和國美的交手,盡顯董明珠強硬的性格,但最後的勝利卻屬於董明珠,

《董明珠公關哲學》系列文章第三局依然是董明珠稍佔上風,敬請大家期待下一篇董明珠的精彩對局。

請點擊文尾「閱讀原文」,讀《【董明珠公關哲學】第2局:董明珠PK欠債者,「磨」字訣下的反客為主》。

聲明:本文系即刻國際原創作品,擁有法定著作權,轉載請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董明珠的AB面:一面剛強 一面柔軟
    面對主持人陳魯豫,她親切,笑意盈盈,但只要在員工面前,她永遠都是一副很兇的樣子。員工安排不妥當,她叉著腰大發雷霆;行程安排不合意,她一臉嫌棄;合影環節中員工關錯了燈,她毫不避諱地當著合作夥伴和節目組的面大罵。一位格力高管曾對《中國企業家》記者說,董明珠發脾氣的時候很多,因為她的容忍度比較低,所以發脾氣的門檻也是比較低的。
  • 留給董明珠的時間不多了
    董明珠回答說:有心動的太遙遠,太近的不心動。不知道,讓董大姐心動的那個遙遠的他,究竟是誰?年輕時的董明珠3不過,感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日子還是要過。但此時,危機也漸漸在潛伏。當時的銷售模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美、蘇寧、大中這樣的大賣場異軍突起,打破了原來的經銷商模式。其中,國美更是成為國內家電賣場的絕對霸主,是任何一個家電企業都不可忽視的超級渠道。
  • ​圍城裡的董明珠 | 艾問人物
    ,堅決不接受國美掌門人黃光裕的「價格屠宰」,雙方談崩後,黃光裕要求國美全國各地的分公司都封殺格力空調。,雖然首場效果不佳,但後來的一場比一場效果好,幾場直播下來,董明珠五次直播帶貨收入178億元,佔了上半年營收近四分之一。
  • 董明珠PK羅永浩,企業大佬直播帶貨的終極意義只是帶貨?
    昨晚8點,羅永浩和董明珠同時開播。初代網紅和初代企業大佬的pk正式上演了。開播半小時,董明珠的觀看量停留在了10w觀看量左右。跳到羅永浩的直播間,已經到達50幾萬的觀看量了。 因為本質上,兩者的性質完全不一樣。羅永浩的數據雖然不高,卻也比董明珠高出一大截。
  • 格力待價而沽,董明珠曾吐槽:馬雲是「罪人」,對賈躍亭很失望!
    格力電器將要更換大股東的消息在A股市場已經不是什麼大新聞了,普通投資者更關注的是誰會接盤格力,誰才會在這場爭局中最終勝出,並迎娶「美嬌娘」!董明珠懟整個國產汽車行業2019年3月3日,在央視的一檔財經欄目中,董明珠又一次的語出驚人,在和主持人談到國產汽車的話題時,董明珠直接當著電視鏡頭的面,對億萬觀眾表達了自己對目前國產汽車現狀的不滿。
  • 格力董明珠女士的奮鬥盤點,這不比電視劇三十而已精彩?
    1994年,格力內部出現了一次嚴重危機,部分骨幹業務員突然「集體辭職」,董明珠經受住了誘惑,堅持留在格力,被全票推選為公司經營部部長,並且大力改革,在一年後格力營收超過23億。這一年,她40 歲。1995年,空調行業血戰,已升為銷售經理的董明珠帶領格力23名營銷業務員迎戰國內一些廠家上千人的營銷隊伍,大勝,登頂國內空調市場第一,格力電器從 1995 年—— 2005 年,連續 11 年空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首位,這一年,她41歲。2003年,董明珠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這一年,她49歲。
  • 董明珠的四大閨蜜:一個比一個厲害,還有一位是首富髮妻
    在國美鼎盛時,黃光裕是中國零售界最有話語權的人物,卻遇到了一個更霸氣的鐵娘子董明珠。國美擅自將格力產品降價促銷,惹惱董明珠,最後退出了國美。在黃光裕入獄後,經歷了一段動蕩時期,杜鵑正式執掌國美,兩家的關係才緩和了。杜鵑親自到格力拜訪,兩家恢復合作。可能因為都是女性的原因,兩人還惺惺相惜成為了閨蜜。杜鵑對董明珠充滿敬仰,稱她做事執著,有責任,有擔當。
  • 大股東易主,不擅長迴旋與妥協的董明珠何去何從?
    董明珠維持媒體及公眾高關注度的做法,客觀上起到維繫公眾對格力空調熱度不減的作用——雖然不少人對董明珠風格持負面評價,並恨屋及烏地影響了他們對格力空調的好感,但總體看,董明珠的做法對格力空調正向作用大於負向作用。進入董明珠時代,格力電器實現了兩大持續突破:一是營收規模及盈利能力持續上行。
  • 雷軍、董明珠「10億賭約」終於到期!小米、格力到底誰贏了?
    早在2013年12月的「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和小米公司CEO雷軍一時興起立下了「10億元賭約」。而現在,隨著2018年12月12日結束,時長為5年的賭局終於迎來了揭秘時刻。那麼,這場年年被媒體翻出來炒作的賭局,最終到底是馳騁商界的「鐵娘子」獲勝,還是借著風口飛起來的「雷布斯」完成逆襲,現在終於靴子落地了。
  • 是董明珠成就了格力,還是格力成就了董明珠?
    今天我們就站在客觀的角度去討論一個問題:到底是董明珠成就了格力,還是格力成就了董明珠?一、與格力深度捆綁的董小姐目前董明珠持有格力總股本的0.74%,位列第9大股東。提到美的和海爾人們未必會知道方和張,但提到格力那沒幾個會不知道董,似乎董明珠已經=格力,格力=董明珠。2020年董明珠靠著自身網紅IP直播帶貨,在13場直播中為格力貢獻了高達476億的銷售額。去年格力的年收入是2000億,今年董小姐靠個人直播就為公司帶來了預計1/4的收入。
  • 女強人董明珠有4大閨蜜,一個比一個厲害,都是商業女精英!
    為了「拯救」格力的銷量,董明珠直接化身為「主播」,開始帶貨直播。根據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當晚直播觀眾總數達到431.8萬人!可見「鐵娘子」的稱號果然名不虛傳。對于格力來說,董明珠幾乎付出了一切。她基本沒有個人生活,時間都花在了格力身上,也很少休假,尤其是個人問題,一直也沒有解決。自從丈夫30歲去世後,她一直沒有再婚,單身36年。當人們問她這麼漂亮,為什麼不找另一半呢?
  • 面對「負面新聞」網絡公關怎麼處理?​危機公關十三哥有妙計。
    危機公關十三哥分享:面對「負面新聞」網絡公關怎麼處理? 網際網路和自媒體時代,知名品牌已很難不被負面新聞困擾。面對負面新聞、敏感事件的評論甚至是一些捕風捉影的臆測,知名品牌的創始人、高管、公關、涉及到的企業如何對外發聲不僅關係到企業商譽、公司股價,如若處理不當甚至會釀成公眾信任危機。
  • 《董明珠傳》:不經風雨,怎見彩虹
    董明珠曾說:「我不像別人那樣失敗了就失敗了,對於失敗的事,我一定要去改變的,一定要把失敗的事變為成功。我的骨子裡就有那種倔強和自強的韌勁,做一件事不做成功我是決不罷休的。讀中學的時候,一次學遊泳差點溺水,因為這樣的經歷反而促使我更用心的去學遊泳。我把遊泳當作必備的本領,自己掌握的本領多,說明智商高,悟性強,這樣也增加我做事的信心。」就是因為學遊泳的事讓她意識到:人生的意義在於挑戰。
  • 瑞幸集體訴訟開庭,資產遭凍結,董明珠京東直播帶貨7億
    更多相關內容查看Tech星球往期文章《獨家 |「字節雲」上線,張一鳴發力雲服務》。3.順豐進入外賣領域,推企業團餐平臺「豐食」5月10日,順豐同城上線了一個「豐食」平臺,主打面向企業員工市場的送餐服務,為企業提供集體預約訂餐、集中配送,無接觸安全送餐服務的訂餐小程序。
  • 董明珠為什麼做不好手機?
    「核心提示」「好空調,格力造」,但好手機,就難說了。這些年,格力造出一代又一代的手機,銷量都慘不忍睹,董明珠卻執意要造手機。不難看出,格力期望通過手機業務來搶佔智能家居入口。如果手機能研發成功,格力不僅能搶佔入口,不需要聯姻、受限,假手於人,還能完成從傳統製造企業到擁抱網際網路的轉型,大步甩開同行,也能為格力的單一空調業務發展更多支柱。可謂一舉多得。但出乎董明珠意料的是,格力手機一直未能打入主流市場,而且不受用戶青睞。
  • 空調界第一高手,董明珠的《九陰真經》,堪稱營銷頂級武學
    學校畢業後,她遇見了另一半,戀愛結婚生子,日子在平凡中享受著幸福,在她30歲那年,丈夫得病臥床,家庭的負擔全部壓在董明珠身上,她頂住壓力,日夜操勞,既要工作賺錢,又要給丈夫治病,久病拖垮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她臉上喜悅的笑臉早已變成疲憊的愁容,她咬牙堅持,希望賺錢給丈夫續命,她獨自去面對這一切,單薄的背影令人心疼。
  • 格力董明珠的孤獨與跨界狂奔,67歲是否裸退或行棋有悔?
    註:1、網絡上關於董明珠的故事很多,百度百科內容也不少,詳見其書籍《棋行天下》、《行棋無悔》;2、關於朱江洪的自傳也有,大家可以自行去閱讀;3、本文不重複網絡和傳記文章中的故事,想以「格力的朋友」身份,記錄一些未披露的真實故事和細節
  • 董明珠耗光一生積蓄入局造車,到底贏了嗎?
    關注「電動車公社」 和我們一起重新思考汽車 大家好,我是電動車公社的社長。 前段時間,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現身阿里拍賣網一事,引來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 董明珠贏下雷軍賭約的那個鮮為人知的殺手鐧
    沒有什麼意義的,反倒是讓董明珠念念不忘的賭約結果。五年前,營收不到格力電器1/4的小米,如今已經長成一棵與格力電器不相伯仲的參天大樹。這種高成長已經清楚地告訴我們:董明珠和雷軍,誰才是10億賭約的真正勝利者;格力電器和小米,誰才是更強大的商業力量,更有前途的商業道路。
  • 馬雲打趣董明珠:我這樣的看得上嗎?董明珠高情商回復,讓人稱讚
    有了事業這麼成功,她的感情生活自然也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在感情生活中,董明珠並沒有在事業上發展得如此令人滿意。大家都知道,董明珠的丈夫多年前就死了,那時他們的孩子還不到2歲,因此,董明珠就獨自帶大了孩子,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發展事業,這都足以說明,當時董明珠是多麼的不容易,而且這麼多年,她都沒有再找過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