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記Brexit(1)-始於混亂的「權力的遊戲」

2020-12-17 騰訊網

  2016年6月23日,英國全民公投(referendum)以51.89%的多數票選擇脫歐,驚呆了之前絕大多數預測,包括各大政黨、預測機構、媒體以及之前只進不出的歐盟。

  2017年3月29日,英國正式觸發《歐洲聯盟基本條約》第50條,不論是否與歐盟達成協議,將於2019年3月29日正式離開歐盟。

  英國脫歐(Brexit=Britain'sexitfrom the European Union)的兩位主角如下,以後會慢慢聊他們之間的淵源: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名字裡就埋下了暗雷);

  歐: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簡稱歐盟EU。

  一、用最簡要的話概括到目前為止的脫歐

  一場代議制民主求(shuai)助(guo)直接民主、感性投票、毫無預案且在下一代見分曉的「權力的遊戲」般的分家。

  這個鍋甩得像極了我們熟知的集體決策,本質就是當社會兩極分化逐漸嚴重時代議制民主的乏力,轉而寄希於全民公投-直接民主來達到執政黨政治目的,而David Cameron(英國前首相)的甩鍋大法也不是第一次使用(2011國會選舉制公投、2014蘇格蘭獨立公投均成功甩鍋),但沒想到的是,這次真的甩脫了!

  「感性投票」,其實大多數人在投票時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計算、哪怕了解一個比較靠譜的演變方向,只是想著要「控制歐盟移民、拿回立法權以及能獨立決定經濟政策」,可惜這些跟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並沒有直接關係,乃至於當前流行著一句話「not vote to become poorer」,就顯示出多麼的糾結,人們真的會為了拿回控制權去犧牲掉經濟發展或者生活水平提升嗎?當然,也沒有特別靠譜的數據表明負面影響會很大,但你會在前景並不明朗的前提下貿然做出如此重大的選擇嗎?顯然這也是一個問題,大家在「賭」一個未來。

  「毫無預案」,David Cameron本來想利用這次公投來強化其在保守黨內部的勢力並打擊反對黨派,根本沒有想過會真的脫歐,看看投票後這一年多政客們的表現,成天忙著鬥嘴炒概念:hard/soft Brexit、managed Brexit、chaotic Brexit、red-white-and-blue Brexit、dog’s Brexit、二次公投(second referendum)、'a'([ei]) customs union、transition period(過渡期),一會兒要留在single market(單一市場,旨在歐盟內部實現人財物的自由流動),一會兒又要挪威方案、加拿大方案,工黨(反對黨)成天揶揄保守黨(執政黨)沒有一個成形的脫歐方案,保守黨從來就是說「表急,等到該知道的時候自然就會知道了」,用一個字形容,就是「亂」!

  「權力的遊戲」,看看這些角兒吧:內鬥的保守黨、搗亂的工黨、堅決脫歐的UKIP(UK Independence Party)、親歐的LibDems(The Liberal Democrats)、只顧自己一畝三分地(蘇格蘭)的SNP(Scottish National Party)以及地處敏感的北愛爾蘭的DUP(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親英派)和新芬黨(脫英派),再算上強硬的死撐的並非鐵板一塊的歐盟,絕對活脫脫的現實版「權力的遊戲」,Theresa May(現任英國首相,又稱梅姨)難啊...

  二、會怎麼樣?

  如果脫歐只是賠多少錢的問題,那就太簡單了。其實脫歐將對英國政治、司法和經濟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移民政策、農業補貼、司法、環境標準、金融服務法規、核電技術、大學學費、就業、航空以及貿易協議等,均需要重新考慮並經談判協商相關的規章和協議。

  英國脫歐的影響也不會停留在英國內部。作為歐盟內第二大經濟體、第三多人口國家、以及對歐盟預算的淨貢獻度,英國的離開將會影響歐洲一體化的進展。這不僅僅是英國的一種現象,而是更普遍的、歐洲範圍內的緊張局勢的具體表現。主權國家利益和身份的差異化與「日益緊密的歐洲聯盟」之間的衝突就是這種緊張局面的根本來源。歐盟自身還是一個不完善的發展中的國家組織,英國脫歐,其實真正想脫離的是歐洲的理想國「歐洲聯邦,或歐洲共和國」,而非歐洲的經濟聯盟。

  截至到目前(2018年3月),英歐之間如果說有一點點進展的話,那就是歐盟明確了「No cherry picking」,要脫就徹底的脫!不要挑挑揀揀。而梅姨也明確了英國要離開單一市場,與歐盟進行FTA(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好戲開始上演,絕對不缺演員。

  三、一點點感慨

  許多人都記得狄更斯《雙城記》裡的這段話,或許很能表達目前人們的心境: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

  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我們擁有一切,我們一無所有;

  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正奔向地獄。

  簡而言之,那時和現在是如此的相像...

  公子要說的是,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親身經歷如此有意思的事情,讓我們本身就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去告訴後人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而對於誕生了《大憲章》和《權利法案》的地方來講,是否這次也與前者一樣,並非出自高屋建瓴般的架構設計,始於混亂、落定民間,去與歐洲大陸謀一個雙贏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德國企業為「Chaos-Brexit(英國脫歐混亂)」預做準備
    德國企業為「Chaos-Brexit(英國脫歐混亂)」預做準備 2018-10-12 11:35:50 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 為英國脫歐(Brexit)做好準備
    英國將有可能於2019年10月31日脫離歐盟(EU)。除非英國通過了脫歐協議或者作出推遲脫歐的決定,否則英國將在所謂的『無協議』的基礎上脫歐。這將對在英國從事商品進出口的商業賣家產生各種影響。 賣家需要了解什麼: 如果英國在『無協議』的基礎上脫歐,這將對在英國從事商品進出口的商業賣家產生各種影響。 增值稅影響:在英國無協議脫歐後將物品進口至英國
  • 經濟學人雙語精讀|脫歐混亂:Brexit chaos
    第一段對英國首相和脫歐的事實和現狀進行了總結陳述,讓我們來一一看下。【1】THERESA MAY has devoted her time in Downing Street to a single task: getting Britain out of the European Union.
  • 時間已經不多 英國「脫歐」會在混亂中收場嗎
    時間已經不多 英國「脫歐」會在混亂中收場嗎2020年12月3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將結束。英歐雙方正努力達成一項貿易協議,以避免持續5年之久的英國「脫歐」在混亂中收場。
  • 英首相高級顧問卡明斯辭職背後:權力的遊戲與脫歐團隊的瓦解
    此前,英國與歐盟的「後脫歐」談判一度陷入僵局,雙方互不讓步。英國與歐盟在10月22日重啟談判後,負責英國「脫歐」事務的歐盟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11月4日在社交媒體上坦言,雙方在一些問題上仍存在「非常嚴重的分歧」。眼看12月的最後談判期限已近,歐盟與英國均呼籲對方做出妥協,努力達成協議,而卡明斯和凱恩正是詹森「脫歐」強硬立場的推動者。
  • 英語速讀|英國脫歐已成定局,但困局一個接一個,詹森頭有點大
    羅賓:昨天,英國脫離歐盟後迎來了新的曙光。這對英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刻,但對希望重新開始的歐盟來說是一個打擊,對英國脫歐後的新勢頭來說也是一個打擊。周五上午11點,在這個英國脫歐的日子和時間被炒得沸沸揚揚。對許多人來說,它不僅僅關乎政治和經濟,它關乎個人以及身份的認同。和往常一樣,這是一個繁忙的周末,但今天有所不同,倫敦的街道上略顯沉重。
  • 英語新詞:英國的「脫歐焦慮」 Brexit anxiety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新詞:英國的「脫歐焦慮」 Brexit anxiety 2016-11-08 11:48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Brexit」(英國脫歐)一詞正式列入《牛津詞典》
    「Brexit」(英國脫歐)一詞正式列入《牛津詞典》 發布時間:2016-12-15 16:09:22.0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專稿: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15日報導,《牛津英語詞典》15日公布季度新詞,正式將「英國脫歐」(Brexit)一詞納入。
  • 英國脫歐:原因、影響及走向
    在英國與歐洲的關係上,她強調英國與歐洲文化的傳承和聯繫,但重點是突出其獨特性,指出:「幾個世紀以來,我們為避免歐洲大陸陷入單一力量主導而鬥爭」,凸顯其作為「歐洲外者」發揮平衡作用的角色定位。在歐洲一體化的根本原則上,她表示:「獨立主權國家的意願和積極合作是建立成功共同體的最好方式……緊密的合作不需要將權力集中到布魯塞爾或由其任命的機構。」
  • 英國脫歐日本躺槍,在島國被轉發20萬點讚1萬多的竟是一碗烏龍麵
    如果躲避貨幣風險變得長期化將會增加日元進一步升值最終可能造成日本的GDP下降0.1%~0.8%1萬多個贊▼ TBS:脫歐已成定局。▼NHK:英國脫歐國民投票,脫歐已成定局。▼朝日電視臺:「速報!英國脫歐」
  • 脫歐談判的「極限遊戲」
    文/孫興傑英國脫歐,已經不是一個熱門話題了,本來應該是一部好萊塢大片,但如今已經變成了劇情冗長的連續劇,而至於結果,很多人已經不再關心。即便如此,英國脫歐依然構成了國際政治秩序變遷的重要一環,對歐洲地緣政治結構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脫歐的英國將更具有海洋性,而沒有英國的歐盟更具有大陸屬性。
  • 奧立弗 · 萊特文:比脫歐更重要的,是東西方權力的轉移
    其中,英國下議院議員、內閣辦公室前政府政策部長奧立弗 · 萊特文做了演講:中國應該關心脫歐嗎? 以下為演講實錄: 很高興被邀請來到這個下午的環節。 首先我要說的是,脫歐對我自己的生活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在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執掌英國的2010年至2016年期間,我參與了政府工作,管理政府的決策機構。
  • 英國「脫歐」大結局
    那一天,歐洲議會全體會議投票通過英國的「脫歐」協議,確定英國將於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彼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動情地說,「我們會永遠愛你們,我們永遠不會遠去」。但這場溫情的時刻很快就被反覆上演的「拉鋸」戲碼所打碎。時間越來越緊,情況卻突然峰迴路轉。這一次,英國真的要帶著協議跟歐盟說「拜拜」了。
  • 時限將至,英國脫歐能否"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在距離12月3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不到三周的時候,英國與歐盟之間的第二階段談判依然懸而未決。當地時間12月12日,英國政府公布了「無協議脫歐」計劃的細節。英國國防部甚至表示,一旦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而又未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英國海軍處於待命狀態的4艘巡邏艦將在2021年1月1日開始執法,以幫助保護英國的捕魚水域。
  • 明天,英國正式脫歐
    再過幾個小時,英國就正式脫歐了。這回是真的脫了。在走完之前的一系列流程後,英國將於格林威治時間2020年1月31日23點,北京時間2月1日上午7點,在法律上正式脫歐。1. 「政治賭徒」卡梅倫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始於一位年輕首相的政治豪賭。大衛·卡梅倫,這位有著皇室血統的牛津畢業生,在政壇徵途中一路順風順水,極少嘗到敗績。
  • 禍亂之源——經濟學人英國脫歐
    (過去時,應為backbenchers)   1月15日,英國議會否決了脫歐協議,現代英國政府的任何計劃都沒有受到如此嚴厲的抨擊。脫歐協議是特裡薩 梅(TheresaMay)首相任期的核心內容,她花了近兩年時間與歐盟(EU.)敲定了這一協議。該協議在5天的辯論後以432票對202票被否決。她自己的保守派普通議員以三比一的投票結果反對她。
  • 英國「脫歐」背後的「咆哮帝」
    英國「脫歐」又陷入了僵局。據BBC,英國議會下院議長約翰·博爾科表示,他不會允許在未來幾天就「脫歐」協議進行第三次表決,因為目前的協議與上周的協議內容「基本相同」。一直以來,他都「高高在上」地坐在議會中央的議長寶座上,維護著議會秩序,仿佛只是「脫歐」這場政治秀的旁觀者,但博爾科此次突如其來的介入讓人們開始重新思考他在這場「秀」中的角色。據《紐約時報》,早在今年1月,他就已經在「脫歐」問題上有所動作。
  • 英國「脫歐」成萬聖節「彩蛋」「給糖」還是「搗蛋」?
    今年萬聖節(10月31日),英國人不僅可以延續「不給糖就搗蛋」的傳統,還將迎來一個特大「彩蛋」——正式「脫歐」。當地時間4月10日,歐盟27國領導人第二次同意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推遲脫歐申請」:英國正式離開歐盟的「脫歐零時」,將從目前的4月12日順延至10月31日。
  • 英國「脫歐」:談判有盡餘波未平
    這一歷史性協議的達成,不僅讓漫長而又曲折的「脫歐」進程畫上了句號,而且也使那些擔心出現「無協議脫歐」噩夢的英國工商界鬆了一口氣。這意味著如果各自議會能及時批准協議,英國將從明年1月1日起正式以非歐盟成員國的新身份與歐盟按照新協議從事貿易往來——英歐關係從此將翻開新的一頁,歐洲政治版圖將出現新的變化。
  • 時間所剩無幾,英國「脫歐」即將落幕
    導讀:如今,要說英國和歐盟鬧得最大的事情就屬英國「脫歐」事件了。2020年12月31日,英國持續了五年之久的「脫歐」過渡期即將收場。目前,英國和歐盟還在努力協商,爭取達到雙方心目中想要的結果,避免英國「脫歐」在混亂中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