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眼看人是一種病|畢淑敏

2021-02-12 央美藝術品

斜眼看人是一種病|畢淑敏

沒考上大學,我上了一所自費的醫科學校。開學不久,我就厭倦了。

我是因為喜歡白色才學醫的,但醫學知識十分枯燥。拿了父母的血汗錢來讀書,心裡總有沉重的負疚感,加上走讀路途遙遠,每天萎靡不振的。

「今天我們來講眼睛……」新來的教授在講臺上說。


這很像是文學講座的開頭。但身穿雪白工作服的教授隨即拿出一隻茶杯大的牛眼睛,解剖給我們看,鄭重地說:「這是我託人一大早從南郊買到的。你們將來做醫生,一要有人道之心,二不可紙上談兵。」隨手盡情展示那個血淋淋的球體,好像那是個成熟的紅蘋果。

給我們講課的老師都是醫院裡著名的醫生。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但教授演示到我跟前時,我故意眯起眼睛。我沒法容忍心靈的窗口被糟蹋成這副模樣。從柵欄似的睫毛縫裡,我看到教授質地優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頭髮像南海觀音的拂塵一般雪白。


下了課,我急急忙忙往家趕。換車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前面有一叢飄拂的白髮。是眼科教授!我本該馬上過去打招呼的,但我內心是個孤獨羞澀的女孩。我想只上過一次課的教授不一定認識我,還是迴避一下吧。

沒想到教授乘車的路線和我一樣。只是他家距離公共汽車站很遠,要繞過我家住的機關大院。

教授離開了講臺,就是一個平凡的老頭。他疲憊地倚著椅子扶手,再沒有課堂上的瀟灑。我心想他乾脆變得更老些,就會有人給他讓座了。又恨自己不是膀大腰圓,沒法給老師搶個座。


終於有一天,我在下車的時候對教授說:「您從我們院子走吧,要近不少路呢。」

教授果然不認識我,說:「哦,你是我的病人嗎?」

我說:「您剛給我們講過課。」

教授抱歉地笑笑:「學生和病人太多了,記不清了。」

「那個院子有人看門。讓隨便走嗎?倒真是節約不少時間呢。」教授看著大門,思忖著說。

「賣雞蛋的、收縫紉機的小販,都所向無敵。您跟著我走吧。我們院裡還有一座綠色的花園。」我拉著教授。

「綠色對眼睛最好了。」教授說著跟我走進大院。


一個織毛衣的老女人在看守著大門。我和教授談論著花草經過她身邊。我突然像被黃蜂蜇了一下——那個老女人乜斜著眼在剜我們。

她的丈夫早就去世了,每天斜著眼睛觀察別人,就是她最大的樂趣。

從此,我和教授常常經過花園。

一天,媽媽對我說:「聽說你天天跟一個老頭子成雙成對地出入?」

我說:「他是教授!出了我們大院的後門就是他的家。那是順路。」

媽媽說:「聽說你們在花園談到很晚?」

「我們看一會兒綠色。最多就是一套眼睛保健操的工夫……」我氣憤地分辯,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教授。


媽媽嘆了一口氣說:「媽媽相信你,可別人有閒話。」我大叫:「什麼別人!不就是那個斜眼的老女人嗎!我但願她的眼睛瞎掉!」

不管怎麼說,媽媽不讓我再與教授同行。怎麼對教授講呢?我只好原原本本和盤託出。「那個老女人,眼斜心不正,簡直是個克格勃!」我義憤填膺。

教授注視著我,遺憾地說:「我怎麼沒有早注意到有這樣一雙眼睛?」他憂鬱地不再說什麼。

下課以後,我撒腿就跑,竭力避開教授。不巧,車很長時間才來一趟,像攔洪壩,把大家蓄到一處。走到大院門口,教授趕到我面前,說:「我今天還要從這裡走。」


知識分子的牛脾氣犯了。可我有什麼權力阻止教授的行動路線?「您要走就走吧。」我只有加快腳步,與教授分開走。我已看見那個老女人纏著永遠沒有盡頭的黑毛線球,陰險地注視著我們。

「我需要你同我一起走。」教授很懇切很堅決地說。作為學生,我沒有理由拒絕。

我同教授走進大院。我感到不是有一雙而是有幾雙眼睛乜斜著我們。斜眼一定是種烈性傳染病。

「你明確給我指一指具體是哪個人。」教授很執著地要求。

我嚇了一跳,後悔不該把底兜給教授。現在教授要打抱不平。


「算了!算了!您老人家別生氣,今後不理她就是了!」我忙著勸阻。

「這種事,怎麼能隨隨便便就放過去了呢?」教授堅定不移。

我無計可施。我為什麼要為了這個斜眼的女人,得罪了我的教授?況且我從心裡討嫌這種人。我伸長手指著說:「就是那個纏黑線團的女人。」

教授點點頭,大踏步地走過去。「請問,是您經常看到我和我的學生經過這裡嗎?」教授很客氣地發問,眼睛卻雷射般銳利地掃描著老女人的臉。

在老女人的生涯裡,大概很少有人光明正大地來叫陣。她乜斜的眼光抖動著:「其實我……我……也沒說什麼……」


教授又跨前一步,幾乎湊近老女人的鼻梁。女人手中的毛線球滾落到地上。

文質彬彬的教授難道要武鬥嗎?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這時聽見教授一字一頓地說:「你有病。」

在北京話裡,「有病」是個專用詞語,特指有精神病。

「你才有病呢!」那老女人突然猖狂起來。饒舌人被抓住的伎倆就是先裝死,後反撲。

「是啊,我是有病,心臟和關節都不好。」教授完全聽不出人家的惡毒,溫和地說,「不過我的病正在治療,你有病自己卻不知道。你的眼睛染有很嚴重的疾患,不抓緊治療,不但斜視越來越嚴重,而且會失明。」

「啊!」老女人哭喪著臉,有病的斜眼珠快掉到眼眶外面了。

「你可不能紅嘴白牙地咒人!」老女人還半信半疑。

教授拿出燙金的證件,說:「我每周一在眼科醫院出專家門診。你可以來找我,我再給你做詳細的檢查治療。」

我比老女人更吃驚地望著教授。還是老女人見多識廣,她忙不迭地對教授說:「謝謝!謝謝!」

「謝我的學生吧。是她最先發現你的眼睛有病。她以後會成為一個好醫生的。」教授平靜地說,他的白髮在微風中拂塵般飄蕩。

從乜斜的眼珠筆直地掉下一滴水。

-End-

本文插圖

Geoff McFetridge

美國插畫家



相關焦點

  • 畢淑敏:斜眼看人是一種病
    作者/畢淑敏   沒考上大學,我上了一所自費的醫科學校。開學不久,我就厭倦了。不就是那個斜眼的老女人嗎!我但願她的眼睛瞎掉!」  不管怎麼說,媽媽不讓我再與教授同行。怎麼對教授講呢?我只好原原本本和盤託出。「那個老女人,眼斜心不正,簡直是個克格勃!」我義憤填膺。  教授注視著我,遺憾地說:「我怎麼沒有早注意到有這樣一雙眼睛?」他憂鬱地不再說什麼。  下課以後,我撒腿就跑,竭力避開教授。
  • 世說丨斜眼看人是一種病
    不就是那個斜眼的老女人嗎!我但願她的眼睛瞎掉!」  不管怎麼說,媽媽不讓我再與教授同行。怎麼對教授講呢?我只好原原本本和盤託出。「那個老女人,眼斜心不正,簡直是個克格勃!」我義憤填膺。  教授注視著我,遺憾地說:「我怎麼沒有早注意到有這樣一雙眼睛?」他憂鬱地不再說什麼。
  • 畢淑敏:斜眼
    作者:畢淑敏 聲音:葉子沒考上大學,我上了一所自費的醫科學校。開學不久,我就厭倦了。我是因為喜歡白色才學醫的,但醫學知識十分枯燥。拿了父母的血汗錢來讀書,心裡總有沉重的負疚感,加上走讀路途遙遠,每天萎靡不振的。「今天我們來講眼睛……」新來的教授在講臺上說。
  • 斜眼看人是一種病
  • 趙文卓:斜眼看人成經典
    導演元奎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就讓他「斜眼看人」試試,沒想到試了一下,斜眼看人就成了經典!年僅19歲的趙文卓拍攝《方世玉》時,還在北京體育大學讀大二,正好導演元奎到他們學校選演員,趙文卓就參加了選拔。在認真地觀察了幾天之後,蕭芳芳發現趙文卓在起勢時,有一種睥睨霸氣的樣子,這種氣場與九門提督的氣質很吻合。於是,便讓趙文卓用心體會,揣摩這種感覺,但是元奎還覺得不夠,就是就讓趙文卓斜眼去看人,還故意那顏料在趙文卓的眼底畫上一點,以便拍出那種邪氣和傲慢。除文戲外,趙文卓當時還存在武戲的問題。
  • 1993年李連杰拍《方世玉》,趙文卓不懂表演,導演支招:斜眼看人
    剛好符合鄂爾多高傲的人物設定,於是就讓趙文卓用起勢的感覺念對白後來導演在現場又給趙文卓支招,在這種感覺的基礎上,斜眼看人!一個傲氣又邪氣的鄂爾多就被趙文卓演活了,直到現在都是趙文卓最為出色的角色之一後來在《方世玉》劇組,徐克來串門看中趙文卓趙文卓又演了黃飛鴻,飾演正面人物,趙文卓就把斜眼看人改成正眼看人,一下就有了宗師氣度當然了郭濤的富家公子
  • 俗語:斜眼撂眼角,不是正經貨,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斜眼摞眼角,不是正經貨」是一句我們常聽到的農村俗語,意思是如果一個所以人用斜眼看你,那麼這個人肯定不是什麼好人。他不是心裡有鬼,就是有重要事情瞞著你。一個正常人,不會用斜眼看人,而是用堂堂正正的眼神看著你。
  • 俗語:「斜眼撂眼角,心毒不可交」是啥意思,教你看透身邊人
    其中就有"斜眼摞眼角,不是正經貨」是一句我們常聽到的農村俗話,意思是如果一個所以人用斜眼看你,那麼這個人肯定不是什麼好人。一個正常人,不會用斜眼看人,而是用堂堂正正的眼神看著你。他不是心裡有鬼,就是有重要事情瞞著你。
  • 斜眼的因果故事——來自一位傲慢母親的真誠懺悔
    進群後經善友點撥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我們夫妻二人斜眼看人的果報。現向大家公開懺悔,誠摯向我們曾經看不起的所有生命道歉,並發誓改掉這個惡劣的習氣......我這個問題真的非常嚴重,從小對同學,對老師,長大對長輩,對同事,對領導無一不是用這種歪斜的眼光來看待!       我看人總愛找別人缺點。
  • 「斜眼」的「卦象」 付光芸
    「斜眼」的「卦象」付光芸/文「讓你再到處跑,讓你再尿炕,讓你再忘了看孩子,讓你……」邊說邊「嘭嘭嘭」地掄圓了笤帚疙瘩打在了轉圈跑著躲避不及的柱子身上。娘越打越來氣,最後扔掉笤帚疙瘩,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劈頭蓋臉地打了幾巴掌才解氣地停下來。
  • 崩壞3:強者只會斜眼看人,不會正眼看,那德麗莎算什麼
    同時,在第二律者理之律者降臨的時候,律化鴨也只是給了我們一個熟悉的斜眼!最後,黑化希兒登場的時候,也是給了我們艦長一個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斜眼」!可以說,這三位應該算是崩壞世界少有的強者了,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強者都是不會正眼看我們這些甲板清潔工的?
  • 畢淑敏教兒子「學」生病:總有一天,你會遠去,獨自面對許多苦難
    有一天,畢淑敏看著兒子精神不佳,習慣地摸摸他的頭,兒子一別頭,可是就這一瞬間的觸摸,畢淑敏知道了兒子在發燒。畢淑敏對兒子說:「你病了。」兒子回道:「噢,這感覺就是病了,我還以為我是睡覺少了呢!媽媽,那我該吃點什麼藥?」
  • 畢淑敏:讓自己幸福,是人生的第一要務!
    畢淑敏說,我們對幸福的追求,讓我們體驗到人生的意義,感受到人生價值的莊嚴。著名作家王蒙稱畢淑敏為"文學的白衣天使",與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不同,"文學的白衣天使"會引領我們走出迷惘和悲傷,每當我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們迷失在黑夜中時,閱讀的力量是動人心魄的。
  • 女性的真摯細膩:淺談畢淑敏的散文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畢淑敏善於用文字把愛的道理細細切碎,便於讀者消化;她的文字,細膩溫馨,填滿我們的匱乏愛的內心;她把文字化作甘泉,緩緩流入,滋潤我們乾涸的情感世界在畢淑敏的散文中女性這一部分她勾畫了女人一生中要扮演的不同人生角色,女兒、女友、妻子、母親以及女性所特有的細膩複雜的心理世界。可能是由於畢淑敏的特殊經歷,所以在她的這些散文中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那種初為人母的「小母親」們既喜亦憂的心情,而是一個令讀者感到熟悉親切的理智而成熟的母親。如在《下午去開家長會》裡,畢淑敏將母親去開家長會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 畢淑敏寫作行醫也是心理諮詢師,其本人如何跨過「心裡那道坎」?
    王蒙曾說,他希望作家中真正有醫生,而不僅是有成名前行醫的記錄——「咱們這裡有個畢淑敏」。近日,畢淑敏出版了三部心理學相關作品《與自我狹路相逢》《心靈的萬千氣候》《修養情緒的處方》,筆者因此來到她家採訪。
  • 不容忽視的女性色彩——讀畢淑敏散文有感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無論是畢淑敏的什麼類型的散文,我們都可以看到她文本中呈現的女性心靈的智性,從中讓我們看到了她作為一位女性作家所具有的靈氣與智慧。在她的心理諮詢所裡,前來諮詢的絕大部分為女性,而在些需要幫助的女性面前畢淑敏從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角度出發,以一位長者的角色慢慢地引導她們,讓她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女性應有的權利和自由。如《女孩,請與我同行》裡,寫一時髦青年女子外表的豔麗與內心的空虛的不成比例。
  • 畢淑敏散文作品中女性心靈的智性是怎樣的?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畢淑敏是一位極富才情且口碑不錯的女作家。她集醫生、作家、心理諮詢師於一身的畢淑敏,曾經說過,在其文本中將這三者統一起來匯聚在一起是她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畢淑敏的散文作品中,散發著女性心靈的智性。我們知道,一個作家的審美情趣、人格氣質、思想觀念,在散文裡絕難隱藏掩飾,從畢淑敏的散文中可以直接感受到她創作時呈現出的女性心靈的智性。
  • 畢淑敏答網友問:在非洲旅行如何保證人身安全
    畢淑敏在挪威畢淑敏,作家、心理諮詢師,著有《畢淑敏文集》十二卷。2008年,畢淑敏用稿費買了兩張船票與其子從日本橫濱啟航,乘「和平號」航海環球旅行114天。畢淑敏:有錢的非洲人,吃西餐的比較多。窮苦的非洲人,吃很簡陋的飲食。比如衣索比亞就會把一些豆子和雜糧煮熟,也很好吃。 趙督: 非洲人對我們中國人友好嗎?畢淑敏:非洲是個很大的地方。各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我覺得大多數非洲人對中國人是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