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政協委員建言二七復興:增設酒吧、夜劇場,打造「中原不夜城」

2020-12-20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文 記者 宋亞猛/圖

這裡誕生了中國最早的商人,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商業戰爭,見證了蘇軾兄弟的折柳送別,爆發了紅色風雲下的工人罷工,點燃了九十年代蜚聲內外的中原商戰,更經歷了百年商貿的更迭……

二七商圈被賦予太多太多,一路承載著城市性格、商業靈魂。5月14日,鄭州市市長王新偉作政府報告提及,把二七廣場片區打造成「鄭州人精神家園、河南省消費中心、全國城市復興典範」。

二七商圈復興,正在醞釀。可如何復興,如何改造,想變成什麼樣,會復興成什麼樣?

2019年12月5日,鄭州市二七商圈 航拍圖

【一個商圈,半部鄭州商業史】

5月13日晚8點整,二七塔尖東方紅的鐘聲響起,飄向原亞細亞、現如今接盤改造的卓悅城。正在接受新聞採訪中熱聊的四個人,望向夜色中近在咫尺的二七塔,歷史和文化在此匯聚後倒帶。

這樣洪厚的鐘聲,已經響了71年,從二七塔穿透亞細亞,只百米之遙距離,但穿透厚重歷史卻走了百年。

鐘聲響徹在中原商戰正酣的九十年代。這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二個十年,攪動了商業一池春水的亞細亞橫空出世,微笑服務、靚麗儀仗隊、大手筆營銷,將亞細亞帶至年售百億元寶座,並由此引發的中原商戰,成為二七商圈的高光時刻。

「亞細亞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的探路者,它那會兒就有託兒所、舞臺演出、綠植美化等,決定了後來的商業形態,現在的商業模依然是沿用亞細亞開創的品牌進駐後聯營、商場方收租金模式。也是在它之後,國內商業體制完成改革。」一名商業老將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2019年12月5日,鄭州市二七商圈 航拍圖

二七商圈商業萌芽最早可追溯到3600年前,中國商人始祖王亥馴服牛,製造牛車,並駕牛車用帛、黍跟其他部落「以物換物」,無意間開創了長途販運的商業先河。自此後,王亥所在的商部落有了會做生意的美名,商族人被稱為「商人」,用於交換的物品叫「商品」。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商業戰爭「王亥有易之戰」、第一部保護商業發展的法典,均源自鄭州。

這裡也是蘇軾、蘇轍兄弟折柳送別的地方。在鄭州西大門,蘇轍寫出「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來送別赴陝西任職的哥哥蘇軾。

到了1905年,隨著京漢鐵路的建成通車,鄭州被闢為商埠,取「德化育人」之意的德化街第一次走上歷史舞臺。

時間進入到1923年2月7日,紅色革命風起雲湧,正在發動罷工的鐵路工人,遭到吳佩孚軍隊的槍擊。這一事件給如今的二七商圈於商業之外,平添了紅色基因。

2019年12月25日,鄭州市二七商圈 航拍圖

直到建國後,德化街迎來整修,商鋪林立,老字號雲集。

「二七商圈是鄭州商業史的濃縮,是見證者、建設者和城市靈魂。二七商圈文化概括為四個方面,體現了濃鬱的中原商業文化,濃厚的紅色文化(二七大罷工),純正的商業文化(批發、零售、金融、物流業),異化的西洋文化(麥當勞、教堂、商超等西方文明首先是從二七商圈進入鄭州的)。」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總結說。

【發展困境:人車混行、業態多雜亂、外立面觀感不強】

然而,改革開放後的第三個十年,卻是二七商圈失落的十年。

「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二七塔附近變身成了電器大賣場、數碼大雜燴。」一名在二七商圈經營的商戶說。

2019年11月30日,鄭州市二七塔

「交通上,出現人車混行現象;業態上多亂雜,產品同質化;形象風格上,沒有天際線,外立面觀感不強,重建設、輕運營,需要降容積率、優化城市空間。」二七特色商業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馬遂鑫說。

宋向清向河南商報記者分析,商圈瓶頸在於交通網絡未構建好,車進不去、出不來,給人造成商圈遍布中低收入消費者的舊印象;其次,硬體和配套存在低檔次、低品位現象,德化街整體規劃沒有充分利用空間,沒有體現出厚重歷史感;商業結構需進一步完善,德化街以南區域基本上沒有大型商超百貨,存在大型商業網點布局缺陷;中小商戶較多,10元店等低檔商品佔比較大,商品結構有待優化,雖然人流多,但銷售規模起不來;缺少一線國際品牌,店面小,營業員站門口吆喝攬客,不符合城市會客廳的形象。

2019年11月30日,鄭州市二七商圈附近人流湧動

鄭州市政協委員關國鋒提交的《關於把二七商圈打造成最豐富的文化記憶與最現代的時尚商業相融合的人文商業景區的建議》,對二七商圈現狀有詳細闡述。其中提到,因為臨近火車站,商業體眾多,車流量大,道路被切割割裂,每遇客流高峰,機非混行,通行困難,停車困難,造成了二七廣場周圍交通混亂、通行困難。

另外,該建議中還提到,今天的二七商圈,在消費場景、業態定位、商業模式、品質形象等多方面提升緩慢,不能滿足城市居民不斷迭代升級的需求。

同樣,隨著城市內其他商圈遍地開花,商圈之間分流蠶食,二七商圈一枝獨秀的狀態逐漸改變,客流量開始多點分散。

2019年11月26日,鄭州市二七商圈航拍圖

【建議1:打造慢行區,文化記憶與商業相融合的人文商業景區】

復興二七商圈,也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二七商圈輻射周邊1平方公裡核心區域,是鄭州商業的心臟,它的改造牽一髮而動全身,更是河南一億人民的大事。改造要融入紅色文化、鐵路文化、商貿文化和商城文化。」馬遂鑫說。

在文化上,傳承文化是魂、商業是魄的理念,引入文化演繹空間,比如引入知名的藝術團體建立分院,通過演出、展覽等形式,豐富文化內涵、提升區域文化氛圍。

比如,普樂天地項目正在建設的書吧、非遺傳承項目、劇場,均透露出濃濃文化味。其負責人劉波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項目依託二七紀念堂打造文化綜合體,確保布局40%的文化產業。

2019年11月26日,鄭州市二七商圈附近的商業體

「火車記憶、二七紀念堂、亞細亞建築、老字號等碎片化的文化,共同撐起來了二七商圈文化,這是鄭州其他商圈不具備的,帶有文化積澱和城市屬性,也是復興工程的魂。」上述商圈老將說。

業態上,從南至北,先後完成了從批發業、到批零兼有、到終端平價零售、再到高端輕奢零售的聚集過度,要變「築巢引鳳」為「引鳳築巢」,先吸引優質特色業態,再根據其特點安家落戶,「但是大盒子商業要慎上」。

在交通上,能否打造慢行區概念,地面上為步行區,禁止機動車輛駛入,只以公共運輸為主,社會車輛從地下穿過,將道路轉變為公共空間、步行空間、遊憩空間、商業空間。

2019年11月26日,鄭州市鄭州華聯商廈

宋向清曾參與二七商圈交通優化設計,提出了「構造三個環道」設想,獲得發改部門通過,但最終未執行。他認為,出發點必須服從商圈進行交通網絡構建,「政府要痛下決心,不動大手術,難以真正在商圈競爭中立足、難以真正復興。」

在形態上,把雜亂無序的街區改造為花園式商業街區,融入情景式體驗和帶入式消費。

關國鋒建議,可還原「明清建築」風貌和步行街功能區,甚至可以直接復原夕陽樓等建築,將時尚的現代商業與古老的建築風格相結合,將歷史、地產、旅遊、文化相結合,「把二七商圈打造成最豐富的文化記憶與最現代的時尚商業相融合的人文商業景區。」

2019年11月27日,鄭州市二七塔附近

這其中,鄭州老字號引入,同樣不可或缺。從百年前的德茂祥、醬菜園、同仁堂藥輔、魁祥花鋪、京都老蔡記餛飩館到上世紀末的三得利商場、劉胡蘭副食大樓等,均沾染上鄭州不同時期的歷史印記。

在鄭州商界有著「閻商貿」之稱的鄭州市商務局原常務副局長閻鐵成受訪時說,應重拾老字號,但是在引進傳統名店時,應該處理好老字號經營成本與承租能力的關係、老字號與現代網紅的關係。

2019年11月26日,鄭州市二七商圈航拍圖

【建議2:增設公交場站、酒吧、夜劇場,打造「中原不夜城」】

不少受訪人士不約而同提到,二七商圈復興可從夜經濟上發力。

24小時不打烊的新經濟模式,正成為拉動城市消費的新引擎。數據顯示,紐約的夜間經濟為城市貢獻了約100億美元,倫敦實行的24hour城市計劃,每年為其帶來160萬(約八分之一)的就業崗位和263億英鎊收入,預計到2030年將達300億。雪梨夜經濟每年創造超過36.4億美元,培育了4600多家企業,僱傭了3.2萬多名員工。

在2019年舉辦的二七商圈復興論壇上,原亞細亞集團總經理、現上海和佑養老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遂舟曾提出大力發展夜經濟,將二七商圈打造成不夜城的建議。

2019年12月4日,鄭州市二七商圈百貨大樓

河南商報記者獲悉,自亞細亞改建的亞細亞卓悅城頂層設計,有24小時不打烊新模式;普樂天地項目重點規劃有24小時書店、普樂劇場等夜間消費產品,功能業態上定位鄭州高品位「新經濟」示範點。

亞細亞卓悅城總經理馬振信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二七商圈最有優勢發展新經濟模式!靠人流量才能支撐起夜間消費,二七商圈地處老城區,是最老最有文化底蘊的商圈,也是人氣最旺的商圈,二七廣場日均客流50萬,連接地鐵1號線、3號線,具有夜間消費的空間基礎。要打造鄭州新經濟模式的領頭羊。」

2019年11月27日,鄭州市二七商圈人民路交通

此外,有行業人士建議,打造酒吧一條街、24小時露天影視文化廣場、夜劇場,來豐富夜間消費場景所需。

交通是拉動人流服務於夜間經濟的重要環節。上述行業人士認為,在延長公交、地鐵運營時間之外,可在區域內設立多個公交往返始發場站,方便輸送夜間消費人群。

鄭州市政協委員關國鋒在提交的委員提案中建言,可加大力度深耕以二七商圈為中心、為重點、為樣本,著力發展城市新經濟,打造「中原不夜城」,就像亞細亞當年塑造「周末購物」概念一樣,逐步塑造「中原之行哪裡去,天地之中不夜城」概念。讓消費者和外地觀光客有這樣一個感受:到了鄭州,不到天地之中的「中原不夜城」逛一逛,就等於沒有來中原,沒有來鄭州。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曾經靠中原商戰引領商業風向標的二七商圈,正等待王者歸來。

(河南商報編輯 吳冰 首席編輯 華麗娟)

相關焦點

  • 「地攤經濟」上熱搜,鄭州「夜經濟」又熱起來了!
    「夜鄭州」消費地標將再度熱起來   鄭州在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消費及時回補和加快釋放消費潛力做出了多方面努力,其中發力「夜經濟」,打造特色夜消費街區,成為鄭州市經濟增長的新活力。3月份,鄭州市公布了將重點打造二七廣場、千禧廣場、花園路等區域性夜消費集聚區商圈,差異化打造德化步行街、農科路酒吧休閒街、海馬海匯中心等一批特色夜消費街區,形成「夜鄭州」消費地標。
  • 政協委員賈浩宇建議:打造「社區+心理」四級網絡聯動模式
    政協委員賈浩宇建議:打造「社區+心理」四級網絡聯動模式 2020-05-14 1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鄭州市政協委員「書卷常開、書香政協」讀書活動在鄭州圖書館啟動
    精彩中原網訊 8月26日,鄭州市政協委員「書卷常開、書香政協」讀書活動在鄭州圖書館正式啟動。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張延明出席啟動儀式並講話。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張延明出席啟動儀式並講話鄭州圖書館向鄭州市政協委員贈送推薦書目及借閱證一個歷史血脈清晰的河南,正站在歷史肩膀上,眺望未來!著名考古學家劉慶柱教授,受邀作為「政協委員在天中」系列講座第一講的主講嘉賓,以「中原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與魂」為題,依託考古實據,娓娓道來,講述了一場先人漫漫求索「中」的歷史長卷。
  • 河南鄭州市臺胞臺屬界別政協委員到臺企調研
    河南鄭州市臺胞臺屬界別政協委員到臺企調研 2017年05月08日 13:3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8日鄭州訊 5月4日,鄭州市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郭鎝昌帶領市政協臺胞臺屬界別政協委員,到鄭州市臺資企業黃河富景生態園進行全域旅遊工作調研。
  • 政協委員建言發展電子商務
    政協委員建言發展電子商務 xm.fjsen.com 2014-01-08 10:55  曾 婷 來源: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不少政協委員專門做了調研考察,並提出自己的建議。現狀:三明電子商務在「趕路」  1.8億元!這是永安市美寧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2013年「雙11」購物節中,創造出的單天銷售額。  作為華南電子商務服裝零售行業中的「王者」,美寧電子商務代理和自主銷售的店鋪達40多家,主要代理省內知名服飾品牌30多個。2012年,網絡銷售額達到3億元。2013年,則遠遠超過這個數目。
  • 積極建言資政 集美區政協助力最美新市區建設
    積極建言資政 助力最美新市區建設2020年集美區政協積極開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推動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民生福祉改善會議期間,政協委員們齊聚一堂,就集美的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民生福祉改善、生態文明建設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積極建言獻策,共謀全區發展大計。會上,集美區政協交出一份年度履職「答卷」——2020年,集美區政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飽滿的熱情和強烈的使命感參政議政、為民履職,為集美區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建良言、出實招,助力建設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
  • 中山市南朗鎮舉辦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推動全域旅遊活動
    11月28日上午,「弘揚中山精神 緬懷革命先驅」——南朗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推動全域旅遊活動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辦。南朗鎮黨委書記葉新雄,南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許行,南朗鎮人大主席高燦雄,中山市政協常委盧齊榮,南朗鎮黨委委員歐嘉喜、南朗鎮黨委委員孫思松、南朗鎮黨委委員簡鳳媛、南朗鎮四級調研員桑清香以及市、鎮兩級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40多人參與活動。
  • 訪市政協委員黃羅維:以勤為徑,善學善思
    「我平時非常關注經濟熱點,我在政協發言、撰寫建言的過程中,會運用自己在財經領域的專業知識,提出思考和見解。」圍繞「夜文化」做文章2019年,夜間經濟火了起來,從政府部門到研究機構,從政協委員到廣大市民,全社會都在關注這一話題,黃羅維自然也不例外。
  • 政協委員:建議給大專學生增設副學士學位
    IT之家3月6日消息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的報導,全國政協委員李健表示,由於目前高職學生比例越來越高,建議給大專學生增設副學士學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健今年兩會表示,目前高職院校在校人數、招生人數佔全國大學生比例一半以上,卻沒有適應他們的學位。李健表示我國目前的三級學位體系已經不適應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因此,他建議增設副學士學位,由三級學位體系完善成四級學位體系。
  • 佛山政協委員風採(一)
    楊小菁多次榮獲「佛山市政協優秀委員」「佛山市優秀律師」「廣東省律師協會委員會優秀委員」「全市公益法律服務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邁進新時代,楊小菁認為律師行業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進依法治國,不斷深化律師制度改革,進一步發揮律師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作用。同時,積極投身於政協工作,為佛山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為民主法治建設鼓與呼。
  • 政協委員為做大做強閩都文化建言獻策
    5日,福州市出臺《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明確提出要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政協委員們紛紛建言,要進一步挖掘閩都文化內涵,做大做強閩都文化,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凝聚精神力量。讓福州古厝歷久彌新2019年6月8日,人民日報重刊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為《福州古厝》一書撰寫的序言。「福州古厝」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 以勤為徑 善學善思 ——訪市政協委員黃羅維
    「我平時非常關注經濟熱點,我在政協發言、撰寫建言的過程中,會運用自己在財經領域的專業知識,提出思考和見解。」  圍繞「夜文化」做文章  2019年,夜間經濟火了起來,從政府部門到研究機構,從政協委員到廣大市民,全社會都在關注這一話題,黃羅維自然也不例外。
  •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給大專學生增設副學士學位
    IT之家3月6日消息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的報導,全國政協委員李健表示,由於目前高職學生比例越來越高,建議給大專學生增設副學士學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健今年兩會表示,目前高職院校在校人數、招生人數佔全國大學生比例一半以上,卻沒有適應他們的學位。
  • 火車站候車室增設座椅 單元樓出入口增設無障礙坡道……市政協委員...
    政協第十一屆杭州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召開的第一天,參加會議的市政協委員懷揣著民情民意,陸續到駐地報到。 在3天的會議期間,他們將依法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為全市社會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報到現場布置得簡潔明了:一進門就能看到清晰的指示牌和會議通知,報導表、委員證、文件資料等在桌案上一字排開,按照委員界別,劃分報到組。 民盟界別委員朱智慧說:「今年市『兩會』具有特殊的意義,既要總結疫情的方方面面,又要對疫情形式下的經濟發展給出建議意見。
  • 雲南昆明:書香飄自政協 委員帶動四方
    原標題:書香飄自政協 委員帶動四方  開展委員讀書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實際行動,是政協委員增強履職本領、提高建言質量的內在要求,是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更好凝聚共識的有效途徑。
  • 佛山創意產業園品牌升級 打造夜經濟「25H不夜城」
    5月28日,佛山創意產業園(開業時間:2012-12-27)「25H不夜城」步行街開街暨網紅星光大道全球招商發布會正式召開,公布「25H不夜城」的打造計劃,與狂歡步行街區和星光大道的建設規劃,向粵港澳大灣區夜經濟新地標邁出堅實一步。
  • 政協委員建言陪產假為男同胞解困
    『』事實上,曾有多位政協委員建言設立陪產假。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常委、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主席、現任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就曾建議:父親享有的帶薪陪產假同樣應當予以同等保障。曹豔春認為,通過此次調查可見,國內「女主內男主外」的傳統觀念已發生很大變化,群眾的高支持率為在中國法制度中增設男性陪產假提供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 福州首個省市區「政協委員聯繫點」在象園街道揭牌
    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省市區三級政協委員與社區居民代表圍繞河道清理整治及河長制工作、垃圾分類問題開展協商座談。  據悉,建立政協委員基層聯繫點,既是福州市省政協委員小組對省政協「政協委員基層聯繫點工作機制」的落實,也是福州市政協進一步加強政協委員聯繫基層,探索政協協商工作向基層延伸的一項新嘗試。
  • 全國政協委員給高職生增設副學士學位?網友們吵翻了……
    全國政協委員給高職生增設副學士學位?網友們吵翻了……給高職生增設副學士學位?有人擔心:是不是對本科生不公平?文章的開頭先給大家科普一下,目前我國現行的學位體系包括三級: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不過,目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健建議國家增設高職大專學生副學士學位,由目前的三級學位體系完善成四級學位體系。他認為,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非常迅速,高職生數量也逐年增加,但是卻沒有適合他們的學位體系。給高職生增設副學士學位,可以更好地鼓勵和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對於高職生也是一種肯定。
  • 漯河市政協圍繞「增設漢字文化標識」召開月協商座談會
    人民政協網漯河6月12日電 (於志浩 劉勇 記者張磊) 「增設漢字文化標識是建設漢字文化名城的客觀要求,也是推動漢字文化名城建設取得實效的重要舉措」「加強體系建設,不斷充實和提升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