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5月1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靖東 張燕娟 燕子 薛洋 林連金/文 黃少毅/圖)被譽為迄今為止兩岸間規模最大的民間交流大會——— 首屆海峽論壇上,政商名流雲集,民間知名人士薈萃,用最草根的語言,展開一場場最草根、最貼心的交流。與此同時,論壇也吸引了境內外120多家媒體、800多名記者前來採訪。當他們在追逐一個個焦點人物、採寫一篇篇精彩報導的時候,也成為了活動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幾位奮戰在一線、為論壇「錦上添花」的美女記者。
林舒婕(香港《文匯報》)
想給王毅當閩南語翻譯
身材瘦小的林舒婕,做起新聞來卻有著無窮的精力。作為香港 《文匯報》的記者,這個小妮子一個人的發稿量,常常比三個大男生都多。
幾天論壇報導跑下來,密集的活動,被同行稱為「昏天黑地」的強度,在她看來只是少許的忙碌感。要知道,15日當天,這位美女還跟團到金門「繞」了一圈,當天打了一個來回,其他人還沒從奔波中緩過神來,她就活躍在了論壇現場。年長一點的同行,只能望著此美女慨嘆:年輕真好。
在海峽論壇上,看到帥氣卻總一臉嚴肅的國臺辦主任王毅,被滿場閩南語搞得「霧薩薩」(意為一頭霧水)時,廈門姑娘林舒婕真是恨不能給王毅來個同聲翻譯。
宋育菁(臺灣年代電視臺)
切身感受到大陸的善意
昨日當海峽論壇結束時,記者開始對與會嘉賓進行 「圍追堵截」。人群中,一個身材高挑、容貌姣好的女記者格外引人注意,她正緊跟著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一邊發問、一邊記錄。她名叫宋育菁,是臺灣年代電視臺新聞部的記者,目前常駐上海報導大陸新聞。
她欣慰地說,在大陸幾年的採訪經歷,她最大感受就是兩岸關係雖經歷波折,但近來正朝良好方向發展。大陸釋出的善意越來越多,自己常在第一線跑新聞,已切身感受到這一點。簡單地聊了幾句,宋育菁一臉抱歉地表示,還要趕另一場活動採訪。然後,一路小跑,很快消失在人群裡。早就聽說臺灣媒體記者特拼,果然名不虛傳。
張弛(中國臺灣網)
見證兩岸大交流很充實
海峽論壇大會召開時,會議中心的電視轉播室裡,張弛正坐在電腦前,一邊全神貫注地聽著直播,一邊飛快地敲擊著鍵盤。
她無奈地笑著說:「沒辦法,網絡新聞就要求快,須邊看報導,邊編稿,否則慢了就沒意義了。」張弛是湖南人,有著「湘妹子」特有的韌勁,記得在莆田採訪時,別的記者都去用餐了,新聞中心空空蕩蕩只剩她一個人在寫稿、發稿,當時真是打心底表示敬佩。當記者快滿三年了,她雖然有時感到很累,不過還是蠻喜歡媒體這一行。「採訪過臺交會、兩會會談等一系列大型活動,見證了兩岸間一個個歷史時刻,還是蠻充實、蠻欣慰的。」張弛笑著說道。
章豔(深圳衛視)
「超級女特工」
作為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的當家花旦,工作4年來,章豔親身經歷了兩岸間的一次次重大交流活動。昨天和章豔閒聊時,覺得她特別興奮,「16日約到朱立倫,做了個簡短的獨家訪問,剛剛又堵到胡志強,問了幾個問題,成果頗豐哈」,說完一臉自豪。「人家可厲害了,長得漂亮,又敢衝,別人搞不定的訪問她往往可以」,其同事打趣道,「套用熱門影片名稱,就是《超級女特工》」。這位擁有英國名牌大學碩士學位的高材生,氣質不錯,還有才學,在觀眾中有不少忠實的粉絲。
彭馨儀(臺灣TVBS)
無懼混亂現場保持細緻觀察
彭馨儀,是臺灣TVBS文字記者,平時在上海駐點。
與臺灣其他女記者一樣,彭馨儀即使在混亂繁忙的工作現場,也保持精緻的妝容和溫文的談吐。而且她的觀察力也非常細緻。談及對海峽論壇的最深刻印象,彭馨儀頭頭是道分析說,就算是在海峽論壇大會這樣的場合,雖然表面上平靜,但是仍能感受到臺灣草根的獨特性格。比如相較大陸,臺灣嘉賓會更喜歡「搶鏡頭」,喜歡爭取到表達意見的機會。彭馨儀告訴記者,這其實是好事,因為類似感覺在以前的兩岸交流活動中並不常見,表明海峽論壇是有意義的,在民間性這一方面達到了想要的效果。
楊揚(福建省電視臺)
遇到大新聞就會很興奮
紅衣黑裙,福建省電視臺出鏡記者楊揚,在人群中特別顯眼。
為了報導海峽論壇,他們派出了200人的直播隊伍。15日,楊揚隨著大隊伍來到廈門,她負責現場連線、直播部分。
昨天,為了報導海峽論壇大會,楊揚早上5點半就從酒店出發了。一個早上,她幾乎都沒有坐下過。
幹了7年記者,楊揚直言,很苦,也很累,但遇到大新聞,她還是會很興奮。
花絮
洗手間成「臨時專訪區」
海峽論壇大會實行嚴格的安保措施,在會場,記者想逮人採訪,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就有人動起了「歪」腦筋。
一開始,有一名女記者守在洗手間外。等到有嘉賓離開會場,上完洗手間,一臉輕鬆地走出來時,就上前「逮人」採訪。很快,大家紛紛發現了這個「竅門」,「蹲點」的人多了起來,洗手間外,成了一個 「臨時專訪區」。
嘉賓演講時髦「秀」閩南語
除了普通話,兩岸共通的兩種方言——— 閩南語、客家話,成了昨日論壇大會上嘉賓演講的「時髦用語」。
「打給厚!」嘉賓一上場,就來了這麼一句,把北方記者給聽傻了。原來,這是「大家好」的閩南語發音。在場的臺灣同胞聽了後,會心一笑。
輪到閩西客家聯誼會會長曾耀東發言的時候,大家又欣賞到了「客家話秀」。「兩岸客家鄉親,自家人哪」,當他用飽含深情的客家話說出這句話時,幾位頭髮花白的臺灣客家鄉親,不約而同地齊齊點頭。
禮儀小姐也喜歡朱立倫
禮儀小姐負責獻花、端茶送水,可謂距臺灣嘉賓最近的人。莫非近水樓臺先得月?反正她們都很喜歡國民黨副主席朱立倫。
昨天論壇大會結束後,記者偶遇已經換下旗袍、準備下班的禮儀小姐,仔細一聽,她們唧唧喳喳聊著的,可不就是海峽論壇上人氣最高的朱立倫麼?記者忍不住插嘴,向她們仔細介紹了一番朱立倫的履歷,這些禮儀小姐們聽得可是非常認真。
關注海峽論壇的日本記者
在昨日的採訪現場,一名操著生硬、蹩腳的普通話問問題的記者格外引人注意。
過不了語言關,也能當記者?不少人議論道。仔細一打聽,原來他名叫田中,是日本NHK電視臺駐北京的記者。他告訴記者,其實日本很關注臺海局勢。他這次來廈門,就是要向日本的民眾傳遞兩岸民間的大交流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