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美行業,深蹲是最基本的簡單入門動作,他不僅可以瘦腿翹臀,而且還可以有氧健身,因此許多人需求量很大。因此深蹲已經成為許多人眼中的「每天300提升次數最有效」的刻板印象,但他已經步入了深蹲的雷區。
每天300深蹲,一個月後,你不能前進和後退,但你不能忍受背部和腿部的疼痛,關鍵的膝蓋受不了,因此深蹲是否有任何效果並不取決於次數,而是取決於行動要點和核心動力點。
沒有深蹲,沒有翹臀。深蹲的核心目的是鍛鍊大腿肌肉和豐滿翹臀,他依靠上下蹲的自重或負重阻力核心訓練來增強大腿股四頭肌,增強臀大肌,從而增加腿部維度和臀部的力量。深蹲需要腿力和膝關節力來支撐體重,一般來說,每天少於100深蹲可以有效地提臀健條腿,超過這個數字只能綽綽有餘。
因此每天300深蹲只會損傷膝關節,增加腿部肌肉酸痛,但無法達到預期的翹臀目標。小白將討論如何科學有效地做深蹲而不傷害身體
1、深蹲的誤解是什麼?
2、如何深蹲工作?
深蹲的誤解是什麼?
深蹲是所有健美運動的基本操作,這看起來簡單有效,但有很多坑,在每個人的刻板印象中,深蹲不能超過膝蓋,深蹲背部應該筆直才能有效,然而正是這種刻板印象經常傷害到膝蓋和身體,只有知道細節才能防止他進入坑裡。
1、深蹲膝蓋不能超過腳趾嗎?
深蹲只不過是腳趾,一直是最有爭議的話題。在傳統的深蹲中,膝蓋不超過腳趾的目的是學會迫使身體向後,找到臀大肌力的關鍵點,避免膝關節承受過大壓力。事實上不超過腳尖的深蹲更容易受傷,因為位置較低深蹲。關於深蹲膝蓋是否應該超過腳趾存在爭議。
根據臀部與地面的距離,深蹲可分為5種類型:1/4深蹲、1/2深蹲、半蹲、全蹲和水平蹲,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是臀部和腿部的角度,身高越低,膝蓋承受的壓力越大,就越放鬆。
腳趾不超過膝蓋:1/4深蹲到半蹲,因為蹲高越高,膝關節的重量轉移到臀大肌,深蹲的高度越高,越集中於臀部的向後拉動,但膝蓋不超過腳趾更容易來刺激臀部。
腳尖過膝:從水平下蹲到完全下蹲,水平下蹲和完全下蹲要求臀部與地面平行,臀部與腿部之間的距離為45度,此時,深蹲的重力從臀部轉移到腿部。蹲姿越低,膝關節和大腿承受的負荷越大,膝關節超過腳趾是為了減輕膝關節的壓力,把更多的體重集中在大腿上。
因此深蹲蹲位越低,膝蓋越低是為了保護膝關節,深蹲越高膝蓋不超過腳趾是為了更刺激臀部。
2、深蹲保持背部挺直嗎?
為了向下拉伸深蹲,他需要彎曲臀部以更好地向下拉伸臀肌,髖關節屈曲需要腰部伸直並支撐上身,而腰部挺直而下垂,會對腰部造成深蹲傷害,因此當彎曲臀部時,背部成為最具爭議的焦點:深蹲是否保持腰部和背部挺直?
髖關節向下的深蹲屈曲不僅刺激髖關節肌肉,還刺激腰椎和髂關節的壓力,每次升降的過程都可以通過腰椎和脊柱的支撐來完成,因此彎曲臀部可以拉直腰部和背部,但會將負荷轉移到腰椎和脊椎,在深蹲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抬高脊柱來減輕脊柱的負荷,隨著時間的推移,腰椎損傷的隱患將被埋沒。
正確的方法是深蹲彎曲臀部,背部自然下落,不是讓腰部塌陷翹臀,而是通過彎曲臀部使脊柱保持中立,用翹臀鍛鍊腿部。
既然深蹲有很多深層次的隱患,我們如何才能使深蹲健康有效呢?
如何深蹲工作?
1、手無寸鐵深蹲
人群:新手小白
練習位置:臀大肌
動作要領:
兩手應平直平行,兩腿腳趾之間的距離應與肩寬相同。舉起雙手時,肩膀下沉,不聳聳肩,臀大肌向後伸展,慢慢靠近小腿,臀部與雙腿成45度角,臀部與地面平行,下半身呈90度垂直坐姿,停5秒。
彎曲臀部和腰部不摔倒,呼氣臀大肌慢慢向上向前,夾住兩側臀大肌至中間,確保腰腹緊繃,脊椎始終處於中立位置。
2、槓鈴深蹲
人群:鍛鍊一年以上的人
運動姿勢:股四頭肌大腿
槓鈴放在頸後斜方肌上,以負重的形式直接刺激股四頭肌。啞鈴的重量是重量的65%,上半身自然地向前傾斜並緩慢向下,臀大肌仍然向後伸展到水平平行平面。
休息5秒時,大腿股四頭肌帶動力量協助臀大肌微微向前,兩側臀大肌夾住中間,穩定脊柱和骨盆的中立位置。
3、跳轉深蹲
人群:高級體操運動員
運動姿勢:股四頭肌和臀大肌
徒手深蹲的姿勢與深蹲水平平行,利用大腿股四頭肌帶動雙手向後伸展,背部和腰部挺直,向上彈跳,保持脊柱中心的穩定。
b,臀大肌始終保持夾持力在重心上,穩定骨盆與身體重心的平衡,雙腿下垂,膝蓋微彎,臀部彎曲,拉至水平位置。
以上深蹲每周訓練4次,每次5分鐘,持續2-3組。三種深蹲可以從簡單的徒手深蹲到槓鈴深蹲的力量訓練,最後做三組有氧和無氧跳躍深蹲。
寫在結尾
因此深蹲頻率並不重要,首先要保證每一個動作的準確性和核心力量點,才能有氧減肥和無氧肌的深度訓練。
我是小白,專注於新手小白進階培訓,歡迎跟從,向前,喜歡,從頭開始練習,成為一個完美的自我。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