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學家張德良走進南岸進修附小 為孩子們開啟科技「奇幻之旅」)
華龍網10月16日10時30分訊(蒲思靜)「恐龍為什麼會滅絕?」、「能夠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到底有多少?」……10月14日上午10點,在重慶市南岸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小學報告廳,來自中國科學院的老科學家張德良以「地球&人類會毀滅嗎?」為主題進行科普講座,以此為孩子們開啟了一場科技的「奇幻之旅」。
在講座過程中,張德良圍繞「地球&人類會毀滅嗎?」的問題,用大量視頻和圖片向孩子們展示了海嘯、地震、行星撞擊地球等畫面,並深入淺出的向孩子們解釋了災難發生的知識和原理。
在講述1976年我國吉林省3000多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張德良以科考隊員的身份向孩子們講述了當時的考察情況。而一張由張德良製作的「隕石飛行軌道圖」更是讓孩子們感到驚奇不已。
「為什麼隕石隕落到地面的軌跡是彎曲的呢?而且越小的隕石彎曲程度越大呢?」趁著孩子們興趣正濃,張德良提出問題,並引導和鼓勵孩子們積極思考。
「是因為質量越小的隕石勢能越小」、「是因為空中強氣流的影響,助力大的原因」……一時間,孩子們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看法。對於孩子們的回答,張德良十分滿意。並以此鼓勵孩子們要善於觀察身邊的現象,積極思考,培養創新能力。
而更讓孩子們感興趣的,是當張德良介紹2036年有一顆名為「阿波菲斯」的行星可能會撞擊地球,並發動孩子們為避開行星撞擊來「出謀劃策」。其深入淺出的講解不僅讓孩子們清楚的了解了行星運動,還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力。
在講座結束後,張德良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中國科學院院徽。通過孩子們回答問題的表現,張德良將其授予了五年級2班的鄧皓天。並鼓勵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積極創新大膽嘗試,將來能為創造自己、國家、社會的美好明天做出貢獻。
在聽取講座後,獲得「特別禮物」的鄧皓天顯得格外興奮。「我從小就喜歡看科普類書籍和紀錄片。今天的講座讓我了解了更多的科技知識。現在的我需要腳踏實地的學習,未來,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走進中國科學院」。
據悉,此次「科學家進校園」系列科普講座活動由南岸區教育委員會和博騰沙鷹教育機構聯合舉辦,旨在開拓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師生科學素養。
(原標題:科學家張德良走進南岸進修附小 為孩子們開啟科技「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