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最怕什麼?寶寶生病。媽媽最不願意幹什麼?給寶寶餵藥。每次給寶寶餵藥都像是一場有計劃有組織的黑社會行動,爸爸按腳,奶奶按手,媽媽抱頭,爺爺餵藥。好不容易餵下去,還有可能被吐出來。真心累啊!
以上方法為常見方法,多見於簡單粗暴的家長,但是還有一些效果。下面這些家長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腦洞,雖然方法高明了一點,但是效果還沒上邊好。
一,把藥物碾碎用牛奶或者果汁衝服。
首先,藥物碾碎就已經不對了,因為有的藥物被碾碎後,破壞了試劑型設計,藥物會在短時間內大量釋放,提前被吸收,不能作用於目的位置或者無法發揮作用。而且果汁或牛仔可能會和藥物的某些成分發生反應,影響效果。
二,奶瓶餵藥
這種方法都想的出來,人與人,人與奶瓶之間真的沒有信任了嗎?當孩子認定奶瓶裡裝的是藥以後,不僅不喝藥,以後連奶瓶都不用了,奶都不喝了。
三,這頓忘了喂,下頓餵
如果這頓飯不讓你吃,下頓你吃兩倍,你受的了嗎?孩子也一樣,更何況吃的是藥。
四,通過母乳餵藥
這是腦洞最大的方法,沒有之一。但也是最沒效果的方法。才多少藥啊!早被母親消化乾淨了。
五,用勺子壓住寶寶舌頭餵藥
多見於爺爺奶奶輩,之前不知道,但是現在真的有寶寶因為被這樣餵藥,窒息死亡。
寶寶哭泣時,只有呼吸道打開,餵藥很容易引起窒息。
六,寶寶一吃藥就吐
根本原因還是寶寶不願意吃藥,這種情況下儘量選擇在寶寶飯後一個小時以後再餵藥,吃完藥後再喝點水衝淡口中藥味。
七,吐了以後再餵
建議不要再餵了,詢問過醫生之後再決定
說了這麼多餵藥的誤區,那麼該怎麼解決寶寶的吃藥難問題呢?
一,選擇味道相對好的藥物
藥物就沒有味道好的,但是有些藥物味道是甜的。在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選擇這類藥物。而且選擇液體或粉末,儘量不選擇藥片或者膠囊。
二,吃對藥
吃藥前一定要看說明或者謹遵醫囑,不要吃了藥,缺沒發揮作用。
三,餵藥方式
①千萬千萬不要營造恐怖氣氛,不要幾個大人一遞眼色就開始了,緊張的氣氛下,寶寶能不反抗掙扎嗎?儘量營造輕鬆的氣氛
②趁其不備,攻其不備。在寶寶在玩耍或者沒有注意的時候,將藥餵進嘴裡,再趕緊給喝點水衝衝。
③對待一歲以內的寶寶餵藥要溫柔,可以量少多次喂。對於一歲以上的寶寶,餵藥要多鼓勵,表揚甚至可以以物質條件進行利誘。
最後,寶寶吃藥不易,家長餵藥更難,所以希望所有的寶寶永遠健康不用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