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王小凡和董欣年,獲得國家公派留學機會,學成雙雙加入美籍

2020-12-20 青琯評史人

我們記憶中的愛情是什麼樣的?古人很早就給了我們答案。他們說"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他們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而如今的愛情,又是什麼光景?時代高速發展,社會平穩和諧的今天,我們卻仿佛,不再信任愛情了。愛情對於如今的紅男綠女來說,不是奢侈品,就是寂寞時的消遣。

微信聊上幾天,就慌忙表白;見過幾次面,就匆匆在一起;在一起不久,就急不可耐地分開,奔赴下一場狂歡。現代的愛情,仿佛一場荒唐的遊戲。在這場遊戲裡,認真,你就輸了。

彌足珍貴的愛情

人們不再熱衷於"相濡以沫,與子偕老"的愛情,提出了"天涯何處無芳草"的觀念。當"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流行語之際,"一生只夠愛一人"的愛情,便顯得彌足珍貴。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這樣一對情侶。他們出身不同,卻從校服到婚紗,相濡以沫了一輩子。兩人也被稱作中國科研界的"神仙眷侶。"他們就是分別在生物和醫學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王小凡和董欣年。他們為何被稱作中國科研界"神仙眷侶"?他們又在各自領域,做出了什麼成就?

出身高知家庭,性格"女俠"的女孩

董欣年和王小凡的出身差別是很大的,在講究門當戶對的中國,兩人的結合,是真正的彼此吸引。董欣年出生於上個世紀50年代末端。的一個高知家庭。在那個大學生十分罕見的年代裡,她的父母均畢業於武漢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董欣年的父親是大名鼎鼎地經濟學家董輔礽。和如今的喪偶式教育不同,董輔礽對於女兒的教育,稱的上是盡心盡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他,並沒有因為董欣年是女孩,就把她培養成一個嬌滴滴的女娃娃。相反,在發現女兒在某些方面繼承了他的天賦後,便刻意去培養了她的理科思維。

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董欣年從小就成績穩定,名列前茅。在班裡,她性格開朗,為人義氣。在班裡素來有"女俠"的稱號。在學習方面,她身上也有"女俠"的執拗與好強。憑藉著這股韌勁兒,她不負眾望地於1978年,考上了父母的母校——武漢大學。

但是,董欣年卻沒有選擇父母為她選的經濟專業,反而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生物系。董欣年的父親董輔礽,對於女兒的選擇是不滿的。但家長哪兒裡扭得過孩子,董輔礽還是妥協了。就這樣,董欣年正式踏入了生物領域,同時也在這裡,碰上了緣定今生的良人——王小凡。

泥土裡開出花的男孩

王小凡的求學之路,並不如董欣年順利。他出生於1955年的烏魯木齊。而他的家庭,是無法負擔王小凡的學費的,據說王小凡因為家庭貧困曾經打了8年的工。

即使這樣,王小凡也沒有放棄對學業的渴求。有理想的人,即使在泥土裡,也會開出別樣的花。他通過自學考試,同樣於1978年,考入了武漢大學的生物專業,令人敬佩不已。

初入班級的王小凡一眼就喜歡上了人群中耀眼的董欣年。但他自知窮困潦倒的自己,配不上如此優秀的董欣年。他便把這份喜歡,悄悄藏在了心裡。

王小凡雖然家境貧寒,但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武漢大學的人,身上自然有別人無法企及的堅韌和謙遜。他本身是個極為優秀的人,而這份優秀,同樣吸引了董欣年的目光。

相互吸引,相互奔赴的愛情

兩個優秀的人是相互吸引的,在一段曖昧期後,兩個人在一起了。起初同學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在他們看來,董欣年家境優越,王小凡除了成績好一無所有,兩人是極不般配的。很快,王小凡就打破了他們的看法。

在董欣年的鼓勵下,王小凡參加了學生會的競選,並一舉拿下副主席的職位。兩人相互扶持,久而久之,反對的聲音弱了下去。兩人也成了武大學子眼中的"神仙眷侶。"

畢業後的兩人,一同參加了國家公派留學的考試,並雙雙通過了選拔,王小凡在這次考試中,甚至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分別拿到西北大學和加州大學的董欣年和王小凡,開始了他們在美的異地生活。

距離並沒有讓兩人變得陌生,反而讓兩人更加珍惜這段感情。他們在彼此的領域奮發向上,做出了不菲的成績。兩人的愛情是雙向奔赴,齊頭並進,他們在這段感情裡汲取著彼此的能量,成為了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兩人約定好一同去往杜克大學深造,並一直為此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兩人終於做到了,也結束了這段幾年的異地戀。

加入美籍的兩位科學家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對"神仙眷侶"意外被美國的科研機構看重了。這本來是件好事,可董欣年和王小凡卻猶豫了。原來如果要加入美國的科研機構,就要加入美籍。董欣妍和王小凡兩人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對於美國開出的經濟條件兩人毫不動心。讓他們猶豫的是,更好的實驗室和更先進的研究資料。

兩人猶豫了很久,終於決定加入美籍。在那個層次的科學家眼裡,一項科技的研發的重要程度,是超過了民族大義的。我們雖然理解他們,但是心裡終究是不平的。不過,如今兩人同樣是我國科學院的外籍專家,他們的研究成果,同樣造福著國內。

兩人風風雨雨走過了一輩子,除了研究上的分歧,從未紅過臉。有人說,他們之間是真的愛情。兩人初識,董欣年不在乎王小凡的出身,反而看到了他身上最閃光的優點。兩人在後面的相知相愛中,也沒有一個人掉隊。之前有人會說,他們之前門不當戶不對。可如今,他們卻是公認的"神仙眷侶。"

真正的門當戶對是精神上的平等

是的,婚姻裡之所以要求門當戶對,是因為家庭條件差不多的人,為人處事包括生活習慣方面是類似的,這樣利於婚後更好的磨合。所以真正的門當戶對,不僅僅指經濟條件,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平等。

兩人從校園到婚,再到如今白髮蒼蒼,他們的步伐是一致的。在這場愛情長跑裡,誰也沒有掉隊。他們的感情成就了更好的彼此,這才是一段感情應該帶給我們的能量。

如今的社會,人們總是走的很快。甚至於喪偶式育兒與形式婚姻讓很多女生開始恐懼愛情,害怕婚姻。書籍裡的淳樸乾淨的愛情變得遙不可及。實際上,世界上還是有愛的。我們不妨把躲避的步子放慢,去感受這份愛神給予的饋贈。握住彼此的手,步履一致,大步向前。

相關焦點

  • 中國科研界「神仙眷侶」,國家公派赴美留學,夫妻雙雙加入美國籍
    中國科研界「神仙眷侶」,國家公派赴美留學,夫妻雙雙加入美國籍看金庸武俠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愛情,就是楊過和小龍女,一對超然於世外的神仙眷侶,是讓所有人都羨慕的愛情。其實在中國科研界,也有這樣一對神仙眷侶,兩人考入同一所大學,結為伉儷,又一起通過考試出國留學,後來成為各自領域頂級的科學家。可惜的是,最後夫妻雙雙加入美國籍。話不多說,今天要聊的就是武大校史上一段奇妙的愛情故事,主人公分別是董欣年與王小凡。浪漫的校園愛情董欣年,1959年出生,武漢本地人。
  • 拿國家公費赴美留學,夫妻一同加入美籍
    回顧中國科學研究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優秀的科學家都有同樣優秀的伴侶,在夫妻雙方的共同支持下,他們可以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中國科研界曾有這樣一對夫婦,他們被稱為「神醫」,在各自的科學研究領域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為使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國家還為他們提供公派留學經費。
  • 王小凡和董欣年:中美院士伉儷竟是武大同學
    1977年和1978年,王小凡和董欣年相繼考入武漢大學生物學系,在校運動會上,任校學生會副主席的王小凡和董欣年熟起來。1982年,在首屆「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CUSBEA)中,王小凡以第一名的成績與董欣年一起赴美留學。30多年過去,倆人現都是杜克大學藥理系的教授。「我不贊成在宣傳某某科學家時,說他廢寢忘食,不食人間炊煙,什麼都不管。
  • 我國公派情侶赴美留學,他們卻雙雙加入美國籍,今回國研發AR技術
    時至今日,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留學生也成為國際交流的項目之一,上個世紀,中國就出現了很多公派留學生到各個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知識,方便未來為祖國建設做出更多貢獻,但仍有很多不太理想的情況,比如公派留學生拒絕回國,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曾經在科研界有過的一對「神仙眷侶」。
  • 祖國支持赴美留學的三位科學家,如今卻都是美籍
    ——雨果 錢學森作為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有祖國」,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人才是繁榮昌盛的基石,越是高端人才越能發揮較大的作用,為了儲備足夠多的高端人才,國家在人才培養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巨額的資金,經過多年的努力,各種機制和措施的施行,也順利培養出了諸多高材生,然而讓人感到遺憾的是,當一些人成為世界知名科學家
  • 中國科學界的「神仙眷侶」,公費赴美留學,卻雙雙入美籍一去不返
    幾乎所有人都會羨慕這樣的伴侶,在中國科學界便有一對為人稱道的情侶,他們常常被人調侃為神仙眷侶,他們就是董欣年和王小凡。1977年,王小凡考入武漢大學生物學系,在一次運動會上,他認識了比自己小一屆的董欣年,經過時不時的相處,這兩個年輕大學生陷入了愛情之中。雖然兩人家世相差很大,但是董欣年並沒有嫌棄丈夫,她覺得兩人的心意相通,對夢想的渴望也是一樣的。
  • 這3位學霸拿公費赴美留學,學成後拒不回國,轉頭加入美國國籍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有這種想法,他們在學成之後,拒不回國,轉頭卻加入了美國國籍,從此留在了美國生活。但他卻在學成之後,拒不回國,轉頭加入了美國國籍,變成了美國科學院的院士,他所獲得的所有獎項榮耀,都為美國做了嫁衣。
  • 國內走出的3位「學霸」,花公費留學深造,最後卻放棄國籍入美
    當然,我國願意為國家貢獻的傑出人才層出不窮,有人願意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但也有一些知名科學家被花公費留學深造後,最後卻放棄了回歸祖國,而選擇留在他國發展,不得不說這著實令人遺憾。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幾位放棄國籍入美的知名科學家。
  • 這4人拿著公費去留學,學成後加入美國國籍,網友:忘恩負義
    眾所周知,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閉關鎖國」,如今社會,更注重的是資源互通,我們國家為了避免「閉門造車」的情況再次發生,會鼓勵學生出國留學,甚至會對有特殊才能的學生進行資助,讓他們可以公費留學。就比如這4個人,學成後加入了美國國籍一,愛國作家烈士的後代:鬱彬鬱彬的外公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愛國法官兼詩人鬱曼陀,在英勇救國的路上被日軍特務殺害;她外公還有個非常有名的弟弟名叫鬱達夫,是一位愛國主義作家,49
  • 祖國支持3位科學家赴美留學,如今卻都是美國籍,哪怕回一個也好
    中國的人才流失一直以來都非常嚴重,這對於國家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損失。但國家仍然矢志不渝地支持更多的留學生赴美留學,因為西方的科技始終要比我們領先一個檔次,所以我們也必須抱著學習的態度向他們「取經」。不過那些學有所成的留學生們卻很多都不願回來,比如祖國曾經支持赴美留學的三位科學家,如今都是美國籍,哪怕回一個也好!第一位叫做文小剛,他於1977年考入中科大物理系。後來文小剛獲得了赴美國深造的機會,並於1981年成功考入了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文小剛並沒有選擇回到祖國,而是留在了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研究員,後來他又憑藉著傑出的成績,被麻省理工大學聘為了終身教授。
  • 他是清華天才,公費留學加入美籍研究飛彈對付中國,現狀如何?
    由於努力林樺順利考進了當時中國最高等學府清華大學,在學校他繼續保持了他愛學習,努力的品質,成績也是相當的好,在老師眼裡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因此林樺獲得了前往美國留學的機會,這次機會是國家出資公費類型的。
  • 學霸情侶雙雙被公派赴美名校留學(圖)
    ■楊振和李夢。受訪者供圖   華農獸醫學院的楊振和李夢被選送堪薩斯州立大學攻讀DVM,學成後將回國工作   北有武漢大學學霸情侶同時被美國多所名校錄取,最終選擇同一所大學;南有華南農業大學學霸情侶雙雙被公派赴美名校留學。今年8月,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的情侶學霸楊振和李夢,將前往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公費攻讀DVM學位(執業獸醫博士學位)。
  • 國家公派留學生學成後須回國服務兩年
    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研究生管理規定公布(全文) 本報訊 (記者 周逸梅)昨天,教育部網站發布由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制定印發的《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研究生管理規定(試行)》,要求公派出國的留學研究生學成後需要回國服務兩年,如果不遵守需要償還所有的資助費用並支付30%的違約金。
  • 國家公費支持他們出國留學,最後都成了美國國籍?真是讓人不齒!
    於是國家選擇支持一批人出國留學,希望他們能夠學有所成,最終報效祖國。但是有些人,為了利益,卻是背叛了生他養他教育他的祖國,退出了中國國籍,加入了其他國家的國籍,為我們的對手服務。北京大學的教授覺得鬱彬有再深入學習下去的潛力,於是想國家推薦了鬱彬,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之下,鬱彬得以出國留學,前往美國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繼續學習。可以說若不是國家的大力栽培,鬱彬根本沒有出國留學的機會。
  • 曾被武大生物系錄取,畢業赴美國留學,後加入美籍成科學院院士
    不少國外學子紛紛來到中國大學留學,而我們國內學子在大學畢業後也選擇出國留學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和閱歷!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就是曾畢業於武漢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赴美國留學並更改國籍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董欣年!1959年籍貫為浙江寧波的董欣年,出生於湖北武漢的一個學術世家,父親和母親都曾畢業於武漢大學!
  • 三位科學家赴美留學,畢業入美國國籍,今還成美國院士
    說到底公費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派遣國內優秀的學生出國學習國外的科研成果和鍛鍊自身的能力,在結束留學之後回國在學術界效力。雖然說學成歸來效力的學者也有不少,但是也存在這樣一部分人,出國留學之後順勢就改了國籍,為別國的科研界效力。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三位,轉身入了美國國籍,十分遺憾。
  • 公派留學生學成後須回國服務兩年
    公派留學生學成後須回國服務兩年 本報訊 (記者 周逸梅)昨天,教育部網站發布由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制定印發的《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研究生管理規定(試行)》,要求公派出國的留學研究生學成後需要回國服務兩年,如果不遵守需要償還所有的資助費用並支付30%的違約金。
  • 曾考入武大獲得學士學位,後赴美留學改美籍,成美國科學院院士!
    不少國外學子紛紛來到中國大學留學,而我們國內學子在大學畢業後也選擇出國留學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和閱歷!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就是曾畢業於武漢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赴美國留學並更改國籍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董欣年!1959年籍貫為浙江寧波的董欣年,出生於湖北武漢的一個學術世家,父親和母親都曾畢業於武漢大學!
  • 她是公派留學生,47歲卻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後來怎麼樣了?
    北大的4年,陳雪梅穩紮穩打,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國內的生物學環境並不成熟,想要深造,只能去國外留學。可陳雪梅的家庭普通,根本承擔不起巨額的留學費用。不過,陳雪梅所在的生物學中,有一項公派留學項目,名為CUSBEA(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只持續了8年,總共招收了400餘名頂尖的中國學生,陳雪梅恰好踩到CUSBEA的尾巴,順利獲得了一個名額。
  • 2020年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項目申報提醒
    因為青骨和西部地方項目需要高校/當地政府承擔經費,很多單位要求申請者優先申請1月的國家公派,如果未能通過審批,再申請4月的青骨項目/西部地方項目,故而1月的公派項目競爭比較激烈,申請獲批難度最大。(二)其他申請條件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熱愛祖國,具有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責任感和端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2.具有良好專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在工作、學習中表現突出,具有學成回國為國家建設服務的事業心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