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記憶中的愛情是什麼樣的?古人很早就給了我們答案。他們說"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他們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而如今的愛情,又是什麼光景?時代高速發展,社會平穩和諧的今天,我們卻仿佛,不再信任愛情了。愛情對於如今的紅男綠女來說,不是奢侈品,就是寂寞時的消遣。
微信聊上幾天,就慌忙表白;見過幾次面,就匆匆在一起;在一起不久,就急不可耐地分開,奔赴下一場狂歡。現代的愛情,仿佛一場荒唐的遊戲。在這場遊戲裡,認真,你就輸了。
彌足珍貴的愛情
人們不再熱衷於"相濡以沫,與子偕老"的愛情,提出了"天涯何處無芳草"的觀念。當"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流行語之際,"一生只夠愛一人"的愛情,便顯得彌足珍貴。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這樣一對情侶。他們出身不同,卻從校服到婚紗,相濡以沫了一輩子。兩人也被稱作中國科研界的"神仙眷侶。"他們就是分別在生物和醫學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王小凡和董欣年。他們為何被稱作中國科研界"神仙眷侶"?他們又在各自領域,做出了什麼成就?
出身高知家庭,性格"女俠"的女孩
董欣年和王小凡的出身差別是很大的,在講究門當戶對的中國,兩人的結合,是真正的彼此吸引。董欣年出生於上個世紀50年代末端。的一個高知家庭。在那個大學生十分罕見的年代裡,她的父母均畢業於武漢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董欣年的父親是大名鼎鼎地經濟學家董輔礽。和如今的喪偶式教育不同,董輔礽對於女兒的教育,稱的上是盡心盡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他,並沒有因為董欣年是女孩,就把她培養成一個嬌滴滴的女娃娃。相反,在發現女兒在某些方面繼承了他的天賦後,便刻意去培養了她的理科思維。
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董欣年從小就成績穩定,名列前茅。在班裡,她性格開朗,為人義氣。在班裡素來有"女俠"的稱號。在學習方面,她身上也有"女俠"的執拗與好強。憑藉著這股韌勁兒,她不負眾望地於1978年,考上了父母的母校——武漢大學。
但是,董欣年卻沒有選擇父母為她選的經濟專業,反而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生物系。董欣年的父親董輔礽,對於女兒的選擇是不滿的。但家長哪兒裡扭得過孩子,董輔礽還是妥協了。就這樣,董欣年正式踏入了生物領域,同時也在這裡,碰上了緣定今生的良人——王小凡。
泥土裡開出花的男孩
王小凡的求學之路,並不如董欣年順利。他出生於1955年的烏魯木齊。而他的家庭,是無法負擔王小凡的學費的,據說王小凡因為家庭貧困曾經打了8年的工。
即使這樣,王小凡也沒有放棄對學業的渴求。有理想的人,即使在泥土裡,也會開出別樣的花。他通過自學考試,同樣於1978年,考入了武漢大學的生物專業,令人敬佩不已。
初入班級的王小凡一眼就喜歡上了人群中耀眼的董欣年。但他自知窮困潦倒的自己,配不上如此優秀的董欣年。他便把這份喜歡,悄悄藏在了心裡。
王小凡雖然家境貧寒,但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武漢大學的人,身上自然有別人無法企及的堅韌和謙遜。他本身是個極為優秀的人,而這份優秀,同樣吸引了董欣年的目光。
相互吸引,相互奔赴的愛情
兩個優秀的人是相互吸引的,在一段曖昧期後,兩個人在一起了。起初同學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在他們看來,董欣年家境優越,王小凡除了成績好一無所有,兩人是極不般配的。很快,王小凡就打破了他們的看法。
在董欣年的鼓勵下,王小凡參加了學生會的競選,並一舉拿下副主席的職位。兩人相互扶持,久而久之,反對的聲音弱了下去。兩人也成了武大學子眼中的"神仙眷侶。"
畢業後的兩人,一同參加了國家公派留學的考試,並雙雙通過了選拔,王小凡在這次考試中,甚至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分別拿到西北大學和加州大學的董欣年和王小凡,開始了他們在美的異地生活。
距離並沒有讓兩人變得陌生,反而讓兩人更加珍惜這段感情。他們在彼此的領域奮發向上,做出了不菲的成績。兩人的愛情是雙向奔赴,齊頭並進,他們在這段感情裡汲取著彼此的能量,成為了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兩人約定好一同去往杜克大學深造,並一直為此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兩人終於做到了,也結束了這段幾年的異地戀。
加入美籍的兩位科學家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對"神仙眷侶"意外被美國的科研機構看重了。這本來是件好事,可董欣年和王小凡卻猶豫了。原來如果要加入美國的科研機構,就要加入美籍。董欣妍和王小凡兩人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對於美國開出的經濟條件兩人毫不動心。讓他們猶豫的是,更好的實驗室和更先進的研究資料。
兩人猶豫了很久,終於決定加入美籍。在那個層次的科學家眼裡,一項科技的研發的重要程度,是超過了民族大義的。我們雖然理解他們,但是心裡終究是不平的。不過,如今兩人同樣是我國科學院的外籍專家,他們的研究成果,同樣造福著國內。
兩人風風雨雨走過了一輩子,除了研究上的分歧,從未紅過臉。有人說,他們之間是真的愛情。兩人初識,董欣年不在乎王小凡的出身,反而看到了他身上最閃光的優點。兩人在後面的相知相愛中,也沒有一個人掉隊。之前有人會說,他們之前門不當戶不對。可如今,他們卻是公認的"神仙眷侶。"
真正的門當戶對是精神上的平等
是的,婚姻裡之所以要求門當戶對,是因為家庭條件差不多的人,為人處事包括生活習慣方面是類似的,這樣利於婚後更好的磨合。所以真正的門當戶對,不僅僅指經濟條件,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平等。
兩人從校園到婚,再到如今白髮蒼蒼,他們的步伐是一致的。在這場愛情長跑裡,誰也沒有掉隊。他們的感情成就了更好的彼此,這才是一段感情應該帶給我們的能量。
如今的社會,人們總是走的很快。甚至於喪偶式育兒與形式婚姻讓很多女生開始恐懼愛情,害怕婚姻。書籍裡的淳樸乾淨的愛情變得遙不可及。實際上,世界上還是有愛的。我們不妨把躲避的步子放慢,去感受這份愛神給予的饋贈。握住彼此的手,步履一致,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