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微博出現了這樣的一則熱搜,一位老師在學校向孩子教授了一些有關於懷孕的知識,被家長得知之後遭到了孩子父母的吐槽和投訴。這位家長表示自己的女兒才9歲,作為老師不能這麼早就教給孩子這些知識,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老師向家長解釋說,這是因為學校裡有一位老師剛好懷孕了,就有一些好奇寶寶在問為什麼老師的肚子會這麼大?這位老師就想著趁著這個機會給同學們講一講關於歡懷孕的一些知識,沒想到卻遭到了家長如此強烈的反應。對於這件事,大多數的網友也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回看不少父母對性教育的重視程度確實是比較低的,很多的家長和老師深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孩子不應該太早就了解這些知識,也常常迫於不懂得如何訴說,而選擇對孩子閉口不談,其實這對孩子來說並非是好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性教育其實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它可能會引發很多的意想不到的可怕後果。
在美國就曾經有人做過統計,根據所做的統計數據表明:有過六分之一的男童以及四分之一的女童都曾經有過被性侵的經歷,這些孩子的平均年齡大約是9歲。並且在這些孩子中,有93%的性侵者是孩子平時裡認識的,有47%的性侵者來自於孩子的熟人甚至是家人,這個數據是非常可怕的,也很好地說明了缺乏性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在性教育這個話題上,很多的父母往往不以為然,一方面是出於這個話題比較敏感,自己也不懂如何去教孩子,另一方面是覺得等孩子長到青春期再了解也不遲,然而等到孩子青春期,父母深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總是無法對孩子說出口這方面的一些事情。
可是很多父母卻忽略了,孩子如果缺乏性教育,可能會面對一些可怕的後果,比如我們常看到有些孩子在面對性騷擾的時候不懂如何拒絕,不懂得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被性侵之後也偷偷藏起來不敢為自己辯護,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小時候缺乏性教育的後果。父母要知道,給孩子性教育,永遠都不要嫌太早。
1、清晰告訴孩子&34;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會問爸爸媽媽說:&34;?相信生活中當我們聽到這樣提問時,很少有父母會真正地和孩子解釋一個人出生的全過程,然而我們聽到更多的是父母對孩子說,你是我在路邊撿的,你是買話費送的等等這些玩笑話。殊不知,這些話不但沒有幫助孩子了解相關的性知識,反而還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其實,面對這樣的問題,父母不妨可以學習一些《父與子的性教尬聊》裡提到的做法:拿出一根數據線,然後把一頭插在手機上,另外一頭插在電腦的USB接口。告訴孩子爸爸的生殖器官就好比是這一根數據線,而媽媽的生殖器官就是這個USB的接口。當這兩個接口對接之後呢,文件就可以順利地傳輸到電腦中。就像是爸爸把精子傳輸到媽媽體內,之後就有了寶寶啦。
2、教寶寶分辨男女的性別差異
孩子大概在3歲的時候,他們的性別意識就開始出現,這時候父母可以教孩子學會分辨男女之間的區別。採用一些科學的辦法引導孩子了解自己身體的一些隱私部位,讓孩子知道男女生之間是有區別的,父母還需要對孩子強調要學會尊重不同性別的小朋友。
當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有了了解之後,父母也要告訴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告訴孩子除了爸爸媽媽,和去看病時醫生可以看到並觸摸自己的隱私部位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觸碰自己隱私部位,如果有這類情況發生,要堅決地拒絕。
3、教寶寶識別自己的身體器官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可以從先教孩子全面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開始,引導孩子學習一些有關性的知識。父母要教會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並且學會用一些正確的詞彙來描述身體器官。在幫孩子洗澡的時候,也可以向孩子講解身體器官,讓孩子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性教育面前,作為家長絕不能一味地談虎色變而不重視對孩子的性教育。學會用一種理性的方式來看待對孩子的性教育,解決孩子的疑惑,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這才是父母給孩子的一份最好的禮物。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