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欲速則不達」,殊不知下句更是精華,一語道破人性弱點
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
辦事心浮氣躁好像是現代社會中很多人的通病,正是因為這種浮躁的情緒,所以很多情況下反而是事情越辦越糟糕,越忙越亂,因此獲得的效果也是不盡人意。辦事急於求成,反而會缺少詳細周密的深思熟慮。將一切都計劃妥當再付諸行動會使我們辦事的效果更事半功倍,這就是成功的前提。
就像我們的大聖人孔子在《論語·子路》中所說的:欲速則不達,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如果過於注重速度,那麼事情的效果以及結果往往不會是我們最終想要的。如果過於心急,過程中的很多事情都會不自覺的省略或者是馬馬虎虎一筆帶過,那麼帶來的後果極有可能就是留下很多禍患,最終被細節打敗。
再者來說,辦事情速度太慢不好,但是更重要的是講究成效。如果一味的只追求速度,那麼很多東西都沒有經過細細推敲便開始進行,必然會存在很多遺憾換和漏洞。而且做事情更重要的是循規蹈矩,踏踏實實,不僅是做事情,更多時候我們做人也要這樣。世間萬物都有它的規律,有些規律是不可改變的,我們要想取得好的結果只能是遵循規律。
而欲速則不達的其實還有下半句,可能很多人都不怎麼知道,但是這後半句其實更是精髓所在,簡直一語道破人性的弱點,這後半句就是「見小利而大事不成」。其實單看字面意思,我們也不難理解,指的就是只看重眼前小利益的人,往往成不了大事。道理簡單人人都懂,但是,真正遇到的時候,卻很少有人能夠想起這句話。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是欲望這個東西真的很難完全滿足。漁夫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了,他因為放生了一條「神魚」而得到了可以滿足任何願望的機會,但是他的老婆卻一次一次的不滿足,由木盆到木房子再到女皇,最後竟然還想要「神魚」來侍候,最終失去了一切,過回了以前的生活。
這就是人性,鼠目寸光,急功近利,不懂得滿足,最後只能是一無所有的下場。當今社會處處充滿著誘惑,人性也在一次一次的衝破底線,這全都是因為利益。人人都重利益這可以理解,但是成大事者絕對不會只看重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凡事不可急功近利,切忌鼠目寸光,這都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