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科技展示觀後感

2020-12-13 中國數字科技館

作者:徐碩松原市長嶺縣第一小學

指導老師:王維華松原市長嶺縣第一小學

為了拓寬學和的科學視野,培養學生勤動手、善動腦、愛科學、樂創造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根據學校安排,我校開展了「科技大篷車」進校園活動。

5月16日那天,滿載著十幾套互動式科普展品的「科普大篷車」開進了長嶺縣第一小學,給我們全校師生帶來了一頓豐盛的「科普大餐」,不但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更點燃了我們嚮往科學和熱愛科學的信念。  「科普大篷車」功能齊全,集科普展示、影視放映、圖文解說於一體,是「流動的科技館」。講解員對科普大篷車的相關情況向我們做了精彩詳細的介紹,讓同學們對科普大篷車有了更全面、更具體的了解,同學們都自願發出提倡要在活動中,多學習、多提問、多積累、努力提高自已的科學素養,爭做科技好少年。現場展出了「機器人、拓撲、太陽能等二十臺科普儀器以及作品的展板,涉及以物理學、光學、數學、電磁技術等多門學科知識。參觀過程中,同學們看著從未見過的新奇科技設施,時而鎖眉、時而大笑,我們不放棄每一個揭曉答案的機會,我們除了認真的作筆錄外,還親自動手做了實踐。剛剛還是迷惑的表情,得到答案之後,臉上瞬間就露出得意的笑容。

活動結束後同學們進行了各種形式的總結及交流,我們都認為「本次參觀科普大篷車」使我們受益非淺,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科學知識,長大以後也要發明創造一些高科技的東西,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已的一份力量。  科學源於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次參觀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 科學是前人創造的,也是靠我們發揚光大的,我們必須廣泛地學習前人的科學經驗,讓科學知識在我們這一代青少年手中發揮它更大的力量。那麼,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就必須要勤動腦、勤動手,敢於想、敢於做,不斷地培養和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學會了創新,就等於牢牢地抓住了開啟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只有敲開了創新之門,這個時代才真正屬於我們!

相關焦點

  • 科普進校園,放飛科技夢
    近日,市科協與縣科協、縣教體局共同開展了「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分別走進我縣廟首中心學校和三溪中心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學實驗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文化生活。此次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在兩個學校進行為期各半天的展示,兩校近700名師生參觀了本次展覽。現場展出了多種科普儀器,涉及到物理學、光學、數學、電磁技術等多門學科知識。
  • 「少年強·中國強」綿陽一中校園科技節——「科技大篷車進校園」
    科技之光 點亮校園為拓寬同學們的科學視野,弘揚科學精神,培養講科學、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新時代中國少年,近日我校聯合綿陽市科學技術協會開展了"科技大篷車進校園」活動。12月21日,綿陽市科協的科技大篷車如約駛入綿陽一中校園,進行為期一周的科技展示,內容涉及物理、數學、地理、生物、心理、健康等方面,給全校師生送來了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於一體的「科普饕餮盛宴」。
  • 渭南市科協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
    9月6日,渭南市科協 「迎接全國科普日科普大篷車進校園」主題活動走進渭南市特殊學校、臨渭區西張小學,為700多名學生開展科普展品展示、3D科技電影放映等活動,讓他們在寓教於樂中增長見識,感受科技的魅力。
  • 普定縣科協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走進白果小學
    11月8日,滿載科普知識的大篷車開進了化處鎮白果小學校園,由普定縣科協主辦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在該校開展。為深入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紮實開展普法及科普展教進校園活動,本次科普活動為學生詳細介紹科普知識,科普風力發電、行星運動軌跡、動物的進化等。
  • 佳縣科協開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
    本網訊 為進一步拓寬青少年的科學視野,培養他們勤動手、善動腦、愛科學、樂創造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讓青少年感受科技的魅力,9月10日至11日,佳縣科協聯合榆林科技館先後在佳縣坑鎮中心小學、王家砭中心小學共同開展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
  • 涼山州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科普進彝家、大篷車進校園活動啟動
    9月8日上午,以「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涼山州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科普進彝家、大篷車進校園活動在越西縣城北感恩社區啟動。活動上,學生們圍繞在科普大篷車的設備旁,認真觀摩,親身動手體驗
  • 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將於本月舉行
    優勢,把科技展品送進校園,把小型科技館搬到學校,提高山區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激發和培養青少年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屆時,一場承載山區兒童科學夢想的大型科普集中行動,將在輝縣市、衛輝市、封丘縣和原陽縣的104所鄉鎮中小學校拉開序幕,預計超過14萬名中小學生將直接受益。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將通過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每天開展一場網絡現場互動式直播,更好地展示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活動的實際效果。
  • 懷集縣舉辦「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
    9月17-18日,由縣科協主辦的2020年懷集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青少年科普教育 我們在行動」工作品牌系列活動之「全國科普日·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分別在幸福街道中心學校、永固鎮中心小學和懷高小學舉辦
  • 華州區開展科普日科技進校園活動
    渭南日報 記者 姚瓊9月15日,華州區科協會同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在柳枝鎮渭濱小學,開展以「決勝全面小康 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科技進校園活動。在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向孩子們一一介紹了科普儀器的使用方法和用途,並詳細講解了科技作品的製作方法和包含的科學道理,讓學生學到了更多的科學知識,開闊了眼界。
  • 河南省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啟動
    央廣網鄭州9月23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李二靜)9月22日上午,由河南省科協、省文明辦、省教育廳、中共新鄉市委、新鄉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在輝縣市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鄧洪軍、龐善起、王佔波、朱光輝為開展「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科技志願服務活動的輝縣市、衛輝市、封丘縣和原陽縣授旗。
  • 「東方雙語」「科普大篷車」開進雙語校園,讓師生盡享「科技盛宴
    9月19日,由河北省民委、保定市民族宗教事務局主辦的「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來到了保定東方雙語學校第六校區。以展示、體驗、互動等形式,讓我校師生享受了一份集科學性、趣味性、參與性為一體的科技大餐。本次活動受到了來自領導們的重點支持,蓮池區教體局高局長蒞臨我校指導工作。
  • 安徽合肥:科普知識進校園 科技體驗「零距離」
    科普人員向同學們展示3D列印技術  中安在線、中安教育網訊 9月15日,在全國科普日活動來臨之際,由安徽省科技館、蜀山區科協、五裡墩街道龍居社區聯合舉辦的「科普進校園·共築科技夢」活動在合肥市頤和中學展開,無人車自動駕駛、機器人編程、AR智能技術等科技體驗設備吸引了學生們眼球,紛紛動手操作體驗。
  • 科普大篷車「五進」進校園活動在西寧市湟中區特殊教育學校順利開展
    9月3日,科普大篷車「五進」進校園活動來到了西寧市湟中區特殊教育學校,為該校160名學生送去了精彩的科普體驗活動。活動正式開始後,大家迫不及待地在自己感興趣的項目跟前聚攏起來,在科技輔導老師的引導下,分別參觀了海洋生物3D展,觀看了機器人表演,體驗了球幕影院。其中電影《小海龜歷險記》精彩刺激的劇情惹得觀影的學生們驚叫連連,一位剛結束體驗的孩子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觀看球幕電影,非常喜歡這種奇妙的感受,放假了一定要親自去科技館參觀,學習更多有趣的科學知識。
  • 全國科普日:科普進校園,科技體驗「零距離」
    浠水縣巴河鎮巴驛中學九年級學生汪宇感嘆道,他正在參加浠水縣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 今年9月19日是第16個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是「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浠水縣於9月18日在省科普示範學校——巴河鎮巴驛中學舉行活動啟動儀式暨主場活動。活動現場,市科技館「科普大篷車」20箱車載科普展示臺前人氣火爆,同學們紛紛駐足在「無皮鼓」「無弦琴」「天鵝絨觸覺」「錐體上滾」等展品旁觀察、操作和討論,親身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
  • 新鄭市觀音寺鎮:科普大篷車進社區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8月20日上午,鄭州市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走進觀音寺鎮永康新城社區,為青少年和群眾帶來一場科技盛宴。 科普大篷車進社區活動既是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重要工作內容,又為廣大青少年搭建起科普平臺,讓其通過積極參與,廣泛了解和親身感受科技的魅力和神奇,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自覺參與到科技創新的偉大實踐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 「培蕾科普行動」科普進校園活動昨舉行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岑穩 攝茂名網訊昨日,由茂名市科協主辦、高州市第一中學和高州市謝雞中學協辦的2020年茂名市「培蕾科普行動」科普進校園活動在高州市謝雞中學舉行,該校近800多名學生參加活動。茂名晚報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激發學科學的興趣,市科協積極實施「培蕾科普行動」。
  • 華州區開展2020年全國科普日科技進校園活動
    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裡,9月15日,華州區科協會同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在柳枝鎮渭濱小學,開展以「決勝全面小康 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科技進校園活動。活動精彩紛呈,師生喜笑顏開,這一場科技盛宴給學生帶去了豐富的校外科學知識,開拓了學生的眼界。
  • 「流動科技館」點亮暑假快樂生活------廣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大篷車活動走進南沙大崗中學
    穿牆而過、手搖發電、溫柔電擊……7月20日,廣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走進南沙大崗中學,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科技新體驗,開啟快樂暑假生活。廣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的科普大篷車是裝載科普展品科普大篷車也被形象地稱為「流動的科技館」,是向廣大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知識的一種新穎的科普宣傳形式。
  • 寧夏科技館對科普大篷車配套日珥鏡進行驗收
    2020年7月22日,寧夏科技館組織驗收了科普大篷車配套日珥鏡,寧夏科技館副館長趙延安,技術保障部部長王田浩,宣傳外聯部副部長、高級工程師馮華,技術保障部副部長路輝,天文教師聶耶參加了驗收。  寧夏科技館一貫重視天文科普活動,尤其在寧夏科技館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中
  • 播撒科技的種子 放飛創新的夢想——自治區科協「科普大篷車」巡展...
    為了拓寬學生的科學視野,培養學生勤動手、善動腦、愛科學、樂創造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由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新疆洛浦縣布亞鄉「科普大篷車」校園科普巡展活動於5月21-5月22日開始舉行。為充分發揮好單位做後盾作用,巡展主要在洛浦縣布亞鄉巴什蘇勒瓦村、阿亞格夏合勒克村、薩依村等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派駐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的六個村進行。科學趣味實驗。